袁靜芳·劉天華的二胡情韻(3)

這是劉天華的第一個作品,在這第一個作品里體現了他中西融合的藝術思想和創新的精神。首先,在曲式結構方面,他吸收了西方作品中的“ABA”帶再現的曲式結構原則,從旋律上來看,大家一聽就知道,它給你的整個感覺是親切的、民族的。但他在旋律寫作的時候,一方面應用的是西方大小調體系,但是在用大小調體系的時候,為什麼你聽起來不覺得這個樂曲很洋,而是很有民族的韻味呢?在旋律進行上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音,一個是fa,一個是si,因為在西方的作品里它非常重要。si是它的導音,一般要進行到do,即si→do,這樣的話呢,它的調性就穩固了。可是劉天華他的二胡曲作品中,將si音的進行安排為la—si—la,或者sol—la—si—la,他基本上沒有一次他把它處理進行到do(除《光明行》外)。又比如fa這個音,在西方作品里,一般fa音要進行到sol,到上五度的屬音去,也是作品屬調的一個導音到主音的進行,這種旋律進行在西方作品里是很重要的。而《病中吟》中,fa音經常是mi—fa—mi的進行。所以給你的感覺,雖然整個作品曲式布局,在當時來講,受西方作曲的影響可能還是很明顯的。但是呢,他已經考慮到作品的民族感情和音調,而且在寫作上很講究、很強調這個因素。另外劉天華他跟周少梅學,周少梅是江南絲竹演奏很有名的一位民間音樂家了,而過去的江南絲竹的二胡演奏大多都是應用一個把位。而他創作的第一個二胡曲他就應用了三個把位。當然,現在在二胡把位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說多把位就是劉天華一人所獨有的,因為這個多把位的應用問題,在民間可能也是個多元的。比如說華彥鈞他的《二泉映月》也是有多把位,後來緊接著1926年呂文成的高胡也是用了多把位,等等。在宋代的文獻里記載,就有宮廷樂人徐衍奏嵇琴的時候,剛拉一會兒一根弦就折了,怎麼辦?他沒有把演奏停下來,而是用一條弦把這個樂曲奏完了, 實際上他已經是應用了多把位,不應用多把位的話,那只能奏四個音,怎麼把樂曲奏完呢,對不對?所以,至少對劉天華本人來講,他也開創了在二胡上多把位的演奏。

二胡曲《病中吟》,給我們感覺,它既是我們傳統的、民族的,但它又有一種新穎的東西在里邊。比如旋律中那種大跳的音型,在江南絲竹里都是沒有的。作品中我們感覺到一個知識分子,在當時一種仿徨苦悶的心情,一種追求光明前景的奮鬥精神在里邊。劉天華這一類二胡作品,就給大家介紹這一首,其實他其它的幾個曲子也是很有性格的,大家都可以聽,都是在不同的情況下所創作的。表現了當時知識分子對社會現實不滿的情緒體現在作品里邊。

劉天華二胡作品的第二類,表現了作者他對自然的讚美,對生活的熱愛。這類二胡作品里頭有《空山鳥語》、《月夜》、《良宵》、《閑居吟》。這幾首二胡曲也是各有特色,都寫得非常的好。那麼在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空山鳥語》。關於《空山鳥語》這首樂曲,我們大家知道,這類題材在中國傳統音樂中有嗩吶曲、笛曲,如《百鳥朝鳳》、《百鳥蔭》等等,但是嗩吶曲《百鳥朝鳳》的最大特點,它是一定要模仿具體的動物的各種鳴叫,在演奏中你模仿得越像越多,說明你的技巧越高。比如農村里,除了鳥,包括家禽走獸都可以模仿,因為老百姓比較愛聽嘛,出去做婚喪喜慶的時候演奏,很有生活氣息。劉天華的二胡曲《空山鳥語》,也是表現自然的一種美,但它不是完全仿效寫實的作品。他而是在藝術上進行概括升華的,演奏中你聽起來好像有鳥鳴,可是你又說不出來是那個鳥在啼鳴,而實際上你感覺到在空山中,樹林里很多鳥在那兒跳躍、爭鳴,那種飛翔的感覺你有。所以這首二胡作品,雖然也引用了民間的這種創作的方法,就是說在作品中通過描繪家禽、飛鳥來表現現實生活。但是,劉天華在作品中有了很多藝術上的加工和提高。

二胡曲《空山鳥語》分五段。從這點大家可以看出來。劉天華自己的二胡創作,十首二胡曲在曲式結構安排上他並不都是“ABA”的,他這首曲子就應用五段,這種技法的曲式結構形式是傳統的作品的一種布局。根據內容的需要一段一段往下發展。到達高潮結束全曲。樂曲的主題在第一段,大家可以聽它的第一段的旋律。(音樂)

第一段的主題是四句,那麼這四句正好是我們傳統的一種思維,就是起、承、轉合的旋律布局關系。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有一點小的高潮是轉。第四句合。第二、三、四這幾個段落,都是對主題的一個重覆與自由發展,作品在曲式結構布局上,是很完整地保留了傳統音樂作品的思維。但它在旋律發展方面,大膽地借鑒了許多手法,對於二胡旋律學來講他是向前邁進了很大一步了。這個曲子說它最吸引人的特點在什麼地方呢?大家知道劉天華原來學過小號,所以這首樂曲的旋律里,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大量的應用了大三和弦的分解進行,即do、mi、sol、do。但是他用了很多處理的辦法,比如說像結束的時候,雖然那是非常明顯小號的旋律進行,do、mi、sol、do,mi、sol、do、mi、sol、do、mi、sol、do,但是他最後結束的這個do音上,應用了一個大的上滑音,就把這個大三和弦的旋律進行一下子給沖淡了,賦予它更多的民族風韻。另外,中間用了輪指,造成了鳥鳴的一種感覺,所以他這個曲子非常大膽,他大膽地起用了大三和弦的分解進行在二胡作品中,而且用得非常多。你一聽起來覺得這個曲子很振奮,可是你又不覺得是不能接受的,二胡曲《空山鳥語》,實際上它包蘊著一種時代青年的氣息,作品既有時代的風采,又有民族的情韻在這里邊,一種有朝氣的、振奮人的精神在這里邊。

除了旋律上的創新以外,他借鑒了很多演奏技巧,比如說大滑音,來自於三弦、大雷等樂器。他在二胡上也大膽地應用了。另外還有輪指,屬於鋼琴的這種輪指在同音反覆的時候,他用不同的手指演奏。另外還應用了彈弦樂器經常用的那種襯音技巧。因為他自己會彈琵琶和古琴,他又學了一些西洋樂器演奏,所以,他把很多思緒集中到一起,他把這個不到十分鐘,非常簡短的一首樂曲,非常精彩地展示出來了。所以,通過這首曲子大家也可以看出來,劉天華先生的創作,始終考慮到民族的感覺和時代的感覺,而且他借鑒是非常大膽的、步伐是很大的。

又如他的二胡曲《良宵》,也是很有特點的,《良宵》就是除夕之夜,他跟學生們一起吃了年飯以後,就在二胡上將這首樂曲摸索出來了,實際上是一首即興曲。為這首樂曲他自己寫了一個很簡短的解說。他說現在的胡琴,雖有三把,但是實際上第二把第三把拉出來的還是第一把的旋律,只是高八度而已。他說想寫一首曲子,是在這二胡三把個位上各把位的不同音域和音色,用旋律表現出來。二胡曲《良宵》的創作,就是為了探索這個目的。《良宵》雖然是一個非常短小的樂曲,但是現在流傳很廣,現在小提琴等很多樂器上都用。因為它又短小,曲調又很優美,但實際上作為劉天華來講,他當時也不是隨意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他整個很短暫的藝術生涯里,他確實始終是充滿著一種創作精神、一種革新的精神,這種精神貫穿在他整個創作生涯里。

下面,介紹一下他的第三類樂曲。這一類曲子,表現了劉天華他對社會進步和事業發展的一種追求和展望,以及他對事業未來的一種信心。大家都知道,這類作品里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光明行》。《光明行》創作於1931年,他1932年就故去了。在1931年以前已經成立了一個國樂改進社。他對民族音樂發展有很多想法,並出版了十本《音樂雜志》。但是後來由於經費的問題,雜志就出不下去了,因為雜志出不下去了,等於國樂社也中止了活動。那麼,在這種背景下,他創作了《光明行》。說明他當時在思想上、在藝術上的成熟。就是說他已經不是簡單地就是用《病中吟》這樣的樂曲,來表現自己當時的一些感情。

他在情感的另一面,還有《光明行》等樂曲。大家一聽《光明行》這首樂曲,可能會想到他在事業上是最蓬勃、最發展的時期,但並不是。實際上是他在事業上正好遇到比較大的挫折的時候,他寫了這首樂曲。

Views: 9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