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26)

亞細安國家中的殖民/移民歷史大多類似,但是各國的華文文學發展各有不同的命運,關鍵正在各新興國家的文化、語言政策及其對華人華文的態度。印尼在一九六五年共產黨政變失敗後,蘇哈多右翼政府上台,大肆排華反華、禁止華文文化與教育活動,華文文學發展大受打擊,只有柔密歐.鄭(鄭遠安)等少數作家在國外刊物(如香港的《當代文藝》與大馬的《蕉風月刊》)發表作品。一九九九年六月之後,新政府成立,排華政策解凍,印華文學才開始呼吸清新空氣, 頗有欣欣向榮的氣象,前景有待觀察。菲律賓華文文學與台灣文學系統之間的關係在五、六十年代十分密切,菲華作家如施穎洲、藍菱等人的書也在台北出版, 七十年代以後則漸行漸遠,這多少也涉及兩國政府與華社的政商關係的起落。菲華文學在菲律賓文學複系統中的位置相當邊緣,又無充分的華文教育建制支援, 發展滯緩。中國人移居中南半島的歷史悠久,但也同化得相當徹底,其華文文學系統中,以泰華最具規模。越華文學在七十年代初以前相當活躍,但在越共執政後也停滯下來,近年來似有復甦的跡象,《亞洲華文作家雜誌》上也讀到越南華裔詩人的作品了。大體上,這些亞細安國家,除了新加坡以外,不太可能有華人新移民,在後殖民(泰國除外)時期,本土主義興起,即使不排華也不會特別關愛華人,以平等待我華裔者則任其同化,反華者則強迫同化或立苛政以阻華人入籍。無論如何,得以保留說華文、辦華文報的華社規模不大,華文文學在短期內也不太可能發展出令其他華文文壇矚目的文學風潮。

本文旨在提出馬華文學作為(九十年代)新興華文文學之設論,並指出若干其符合新興文學的現象與條件,以建構一個可以用來描述那些獨立於中國文學之外的華文文學之「新興華文文學」理論。基本上產生新興文學的社會前身多半是殖民地,這是新興文學可以和後殖民論述具體掛鉤之處。其次就是移民現象。其實,從上述華文文學在亞細安國家的發展脈絡看來,華人在這些區域存在,當然也是移民現象,只不過遷移的境界多為歐美殖民地罷了。而當代華人(包括中國人民)移居的地方,則是已開發的獨立國家,有些更屬當年的殖民地宗主國。六十年代的美國已有不少台灣留美作家,由於他們在台時多已是台北文壇中人, 其作品屬性也就順理成章延續下來,為台灣文學的文庫。通常這些華文書寫也被視為台灣的「留學生文學」,但是像聶華苓、張錯等小說家或詩人,筆下流露離散飄零的情調多過於去國懷鄉的情懷,今天已不宜以留學生文學視之,白先勇、于梨華、張錯、張系國、叢甦諸人也早已不是留學生了。他們當然可以堅持台灣作家屬性,在台灣發表出版,但如果他們在美國出書,投稿當地的華文報紙副刊, 投入當地的華文文學活動,他們其實已是在對一個本土的華文文學系統之形成做出貢獻,或像聶華苓或張愛玲,將自己的華文書寫譯寫成英文,我們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描述或定位他們了。七、八十年代移居歐美紐澳的台灣人、香港人、及中國人民或居留或入籍,其中作家不少,這些地區也有華文報章,也漸漸有華文作家活動的空間,目前由於作家移居日子尚短,和原鄉仍藕斷絲連,還在祖國文壇發表文章或出書,甚至也還沒產生以華文創作的新生代土生華人作家,文學表現尚難定論。不過,和亞細安國家華社不同的是,由於海峽兩岸三地的政治演變與社會發展(天安門大屠殺、九七回歸大限、台海飛彈武嚇、三地人才外流), 這些歐美紐澳地區的華社不斷有新移民移入,華社結構漸趨穩定壯大(如加拿大華社),這些地區的「海外」文學一旦出現若干創造時代的作家,展現異趣風格,造成文學風潮,產生學術建制化,自然形成一股華文文學的新興力量。在這方面, 以英文書寫的亞裔美國文學的案例,可以作為觀察的參考。

不過,不管有沒有形成捲起千堆雪的文學風潮,這些戰後獨立國家的華文文學已是華文書寫越過中國的疆邊,在異域境界或茁壯或殘存的例子,而不管是茁壯或殘存,這些華文文學都已不是中國文學的一部份。同樣的,戰後以來移居歐美國家或紐澳的華文作家,即使其移民或流放時間尚短,但其文本已具跨越疆界的文化屬性,已產生自己的活動場域,不太可能再循清末的孫逸仙模式「返國起義」,漸漸地,它們也已不是中國文學的一部份。或者說,它們做為異域新興華文文學的意義其實大於做為(處於邊陲的)中國文學。中國文學的版圖邊陲甚至也無法容納這些文學,因此只好稱之為「海外」或「世界」華文文學。易言之, 這些海外華文文學,可視為中國文學在海外的異己(other),反之亦然。郁達夫出境之後,就沒有再回國了,最後客死異鄉。他在新加坡居留期間的作品,四十多年後在中國出版,相對於他在中國期間的文本,也只能是《郁達夫海外文集》。108 這些「海外存異己」的華文文學,也正是「郁達夫」的化身,它們不可能再回去當中國文學,只能在蘇門答臘或其他異域開家小店,學講當地話,做點小買賣。日據之後,殖民之後,獨立之後,小買賣可能收檔,可能是死水微瀾,也可能鴻圖大展,變成跨國企業,是謂「新興華文文學」。

提出新興華文文學的設論,希望提出一點前瞻性的看法,為馬華文學的未來打氣。馬華文壇人士習慣守成悲觀,殊不知未來是充滿變化的。華文、華文文學、華人文化在多數亞細安國家,戰後以來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壓制,今天雖然未完全雲開見月,但我相信點點滴滴釋放出來的能量,已足以成為創造力的衝擊來源,因此在這個時候提出新興華文文學的理論,實有其必要。

參考文獻

陳希林(2000)〈基因研究否定台灣為南島語族原鄉〉。《中國時報》3 August: 11。Salmon, Claudine (ed.) (1987) Literary Migra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 in Asia

[17th-20th Centuries]. Beijing: International Culture.

Shavit, Zohar (1989) "Canonicity and Literary Institutions." Elrud Ibsch et al (eds.) Empirical Studies of Literature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GEL-Conference.

Amsterdam-Atlanta: GA, 1991. 231-38

張錦忠(1995)〈海外存異己:英文文學、英文文學與第三世界文學〉。《英美文學評論》2:73-85。

張錦忠[Tee Kim Tong] (1997) Literary Interference and the Emergence of a Literary

Polysystem. Ph.D dissert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張錦忠(2000)〈《赤道形聲》:典律建構大工程〉。《誠品好讀月報》2: 54。

108 郁風(編)(北京:三聯書店,1990)。

Views: 7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