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22)

史學家說,1227年征伐西夏是成吉思汗最後的戰爭,因為數年前蒙古鐵騎遠征花剌子模時,曾要求已經稱臣的西夏國王李繼遷出兵相助,被拒絕並遭遇譏諷道氣力既不足,何以稱汗!”成吉思汗因此而惱怒。之後的一次戰爭中,西夏50萬軍隊迎戰,終不敵蒙古雄師。

在征服西夏時候,成吉思汗在六盤山病重,自知將死,就把兒子們找來,留下了屠城滅種遺言。當賀蘭山出現缺口的時候,包括拓拔氏族在內的西夏人開始踏上了流亡之路。700多年來,散落的西夏黨項後裔的這一支人脈,很無奈且與世無爭地生活在這個小山村里面。


南長灘村的人們復姓拓拔,自稱西夏臣民,代代相傳。20世紀80年代,西夏學泰斗李范文先生考察認定這個村莊是西夏人的後裔。這是黨項族作為一個民族實體消失以後,迄今發現的這個古代少數民族最鮮活的載體。黃河流不盡滄桑,這個村莊的名字已被載入《西夏通史》。

奔騰的黃河給了南長灘村人閑適悠遊的生活,養成了質樸厚道的性格。1000多人的村子,依山而建,向下走兩步就是黃河,半開放的圍墻、豬圈、羊圈幾乎全部是用黃河卵石混合草泥堆砌而成。

走進南長灘,恰如走進歷史的滄桑里。那一排排土坯房墻上,至今還保留著“文化大革命”時期噴印的“毛主席語錄”。這里與外界唯一溝通的方式是手機,還得爬到山坡上接通信號。就是這樣一座閉塞的山寨,竟然還走出了一位博士研究生、幾名縣處級幹部。


說它封閉原始,是因為前幾年這里還沒有通電,雖然不再用煤油燈照明,但蠟燭是生活中少不了的東西。古老的水車仍然是這里的灌溉工具,莊稼還是用最古老的石滾打碾。在這里,見不到多少現代化的東西,晚上沒有電視看就聽收音機,收音機是村民們最忠實的朋友,村子里家家都有一臺半導體收音機。

村民一年四季很少進城,偶爾進一趟城也要費很大的勁,一先要花上六七個小時走出大山,然後在公路上擋便車。這幾年,也有年輕人買摩托車的,騎著它,可以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能進一趟城啦。


說它美麗,是因為南長灘村依山傍水,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就從它的腳下流過。什麽時候看起來,小山村都像一個文靜的少女,對著黃河微笑。南長灘村出產的梨叫香水梨,又叫軟梨子,聞名周邊地區。這種梨風味獨特,食性熱,入口即化,適宜饋贈老年人或病人。到了收獲季節,人們就把一筐筐的軟梨子用羊皮筏子沿黃河運往下遊的碼頭,再賣往城里,創造不薄的經濟收人。


該村還盛產大紅棗。在棗花盛開季節,南長灘村就會被一片金黃色的棗花包裹。棗花的香氣同樣會飄得很遠很遠,讓黃河里放排子的人、山坳里牧羊的人都能嗅到一股濃濃的醇香。小山村的美讓人覺得,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不過如此。

除卻冬季,厭煩了都市生活的城里人會時不時地跑到小山村里小住幾日,尋覓黃河奇石,讓鄉村的寧靜和恬淡洗滌人生的諸多煩惱。走在山村小道上,偶爾會有幾聲狗吠雞鳴,聽起來悅耳動人,讓人頓生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


南長灘村(上图)的美是一種原始的美。炎熱的夏季里,河邊上時不時地傳來兒童和男人們的嬉笑聲,他們脫光了身子在黃河淺灘里盡情遊玩,仿佛這里就是一處天堂樂園。

南長灘村的純樸是原始的純樸,愚昧和文明在這里沒有衝突。據說,村里那架仍舊使用的水車建造於清朝道光十六年(1838年),站在它面前凝望同樣古老的黃河,一種滄桑感油然而生。如今的南長灘,正在演繹著“圍城”里的故事。山里人耐不住寂寞,紛紛舉家遷走,到川區尋求發展;城里人又一窩蜂似的湧向這里,觀光旅遊,吃農家飯,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

南長灘村世代享受著母親河滋潤,清代宮廷貢品“鴿子魚”就出產於此。對於這條河的汙染,村民也有過切膚之痛。20世紀70年代,上遊的汙染讓黃河水漂浮著一層黑色的油汙,岸邊的汙物厚得像瀝青一般,走路都會滑倒。村里人飲用黃河水,打來沈在缸里晾一天才能喝。

歷史終於流露出昔日的溫情,現如今黃河水質越來越好,一些久違的魚種重現,燒魚時總要用上點黃河水才覺得是味道。隨著交通的便利,驢友、文學家、攝影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拜訪這個偏僻的村莊,村里通了水泥路,有了沖水廁所、自來水、照明電。夕陽西下,飯點到了,家家戶戶升起炊煙,暮色輕撫著大地,村落靜靜地臥躺在黃河岸邊。

Views: 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