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成千成萬的夫妻和其他人與人之間發生類似的情況,而這種情況卻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著,是否男人在說著如何地愛她,沒有她就活不下去的話是謊話呢?至於愛的問題,就要問一個人對愛的解釋為何了,一旦男人既說出了沒有她就無法活下去的話,雖然不是白紙黑字,但總不是假的,他們原意也就是離不開一個依賴他為生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所謂愛的感覺只有當彼此的關系要瓦解的時候才會發現出來,在另一種情況下,虐待狂者只有當大權在握時才宣布了“愛”。這些人可能是他們的妻子,兒女,助手,侍從或街上的一名乞丐,當他覺得對他們有權力時,才會對他們表現了“愛”,他也許想到為了太愛他們所以才願去治理統屬他們,他實際的“愛”,實因統治他們而起,他用物質,獎賞,愛的保證,機智才華的炫耀,或關心與照顧來收買人心。他也許願奉獻任何東西,只有一樣除外——即可以自由和獨立的權力,這類的情況最常見於父母子女之間,但是主宰與統治的姿態往往用對於女的自然的愛護與照顧的偽裝來掩飾,子女們如同放在金色籠中的金絲雀一樣,他願供給任何東西,就是不準飛離,對子女們來講,當他們慢慢長大後會發現“愛”的恐怖,因為它的存在而完全封閉了其尋求自由的道路。
虐待狂對很多旁觀者而言不如被虐待狂者須要更多的了解,一個人希望去統治或傷害他人,雖然不是一件好事,但究竟仍是一件自然的現象,霍布士(hobbes)說“這不過是人類通常的傾向”,也可以說是“一個人類別權力欲望永無止境的嗜好,只有到死方止”,對他來講權力的欲望並無罪惡,完全是人類為了自身享受與安全的一種合理的現象。從霍布士到希特勒,都認為統治的欲望是強者生存的一種合理的生理現象。而權力的欲望亦是人生的天性,其明顯處無須進一步加以解釋。至於被虐待者這種完全以自己為對象的行為簡直是一種難解現象。
難道有的人真有這種輕視自己、傷害自己的習慣? 難道他們這樣做還是一種享受嗎?人類一向是設法使自己快樂,設法保護自己,而他們這種相反的舉動不是很矛盾嗎?在一般人都願意去避免招致痛苦與苦難,而這些人又偏偏願意去嘗試,這又如何解釋呢?
痛苦與怯懦很可能是被虐待狂變態心理的現象,有些人對於痛苦不只需要而認為是一種享受,在被虐待狂者的反常現象方面,有時“性變態”也算其中的一項,雖然實際上是一種別人加予的痛苦感覺,但他們並非只尋找痛苦,有時亦為了興奮與滿足而來,然而在虐待的變態上言,其滿足欲似有相同的現象,不過他們只是願意從別人身體或精神的痛苦而得的滿足而已。
從心理學家的眼光上看,種種跡象的顯示,被虐待狂的現象有許多地方是與性變態很相象。
某些心理學家認為,有些人願意屈居人下,願意忍受苦痛,必有其非常的目的,社會學家,諸如魏爾康(Vierkand)亦有同感,第一位企圖用純理論來解釋這種現象的是弗洛伊德(Freud),他最初認為被虐待狂者大部分皆屬於性的現象,但是後來他發現他們不只願意忍受身體上的痛苦,而且還願意忍受心理上的創痛,他更強調虐待狂與被虐待狂雖然性質相反,但卻經常同時出現,因此他就改變了他的說法,他認為這是一種生理上的趨向,其目的有時是指向自己有時是指向別人。弗氏並認為被虐待狂主要是死亡本能的產物,他更進一步解釋,死亡本能是不易被直接發現的,它經常與性的本能同時出現,如果這項結果是以自己為對象時就是被虐待狂的現象,如以他人為對象則是虐待狂。他更認為只有這兩種本能混合時才能避免人們的危機。簡而言之,即兩種本能不能並存時,不是毀滅自己,就是毀滅別人,這種說法與他最初的性的現象說法迥然不同。
現在我們進入談論之主題:被虐待狂的變態及其特性的各別根據為何?再者:被虐待狂與虐待狂其行為的共同原因又是什麽?
這些問題在本章開始時已經給予正確答案的方向,即是不論虐待狂或被虐待狂都想使某些個體從孤獨及無權的情況下獲得解脫,心理分析及經驗論者都能列舉無數例證說明這類人內心中實存有孤獨與無意義的恐懼感,常常這種感覺是非意識的,但也常常被卓越與完美的感覺所掩飾。只要你能更深入的探察一個人的非意識狀況,你會萬無一失地發現這種感覺的存在,既然個人不能存在於虛無的意識中,因此也就會感到世界的孤獨與敵對性,所以這些人經常想要屈服於他人,他們對自己的孤立無法忍受,因之也就毫不忌憚地想除掉這個負擔而期獲得安全,這個負擔也就是——自己。
被虐待狂者其目的就在於此,雖然方法不同但目的則一:就是除去自己。換句話說:即消除自由的負擔,因此他們不斷地尋求,期能找到其他的人或權利足以庇蔭於其下。這類的人一旦掉入想要獨立和強壯及無意義、失權勢的感覺之沖突中,他如能使自己變得毫不重要。如能克服個人獨立的這種感覺,他就可脫離這種沖突。要想達到這目的,方法很多,認為渺小與無助是方法之一,沈湎於痛苦中又是其一,如癡如狂者是其一,如都不能免除這種孤獨的負擔,就只有了卻自己才能獲得解救。
在某種情況下,這些被虐待狂者一旦發現某一種的社會文化形態能滿足他們被虐待欲望,看起來他們是成功了,(如同法西斯主義理論下被屈服的千萬人民一樣),他們認為能與幾百萬同胞共享安全,實際上這種被虐待狂的辦法並不比精神患者的辦法強多少。在個人方面雖然較顯著的痛苦得以減除,但是內在的沖突及寂靜中的不免仍然存在,然而當被虐待狂欲望找不到適合的文化形態時,這種被虐待狂的解決方法就將沒有用武之地了。有時雖然從這個無法忍受的環境脫出,但卻又掉入另一痛苦的深淵中,如果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合理而有目的的,則被虐待狂的行為將如精神患者一樣的無法解釋了。這也就是專研究情緒與心神不安者所告訴我們的:人類的行為有時是被某種無法忍受的心理狀況所推動的,有的只要隱藏住就可以,有的則不止於此,精神患者的舉措像在恐慌中的不合理行為一樣,如同一位陷於火窟的人,拼命的站在窗前喊救命,他根本就忘記在噪雜中難有人聽到,和幾分鐘內還有可從樓梯逃生的可能性。他喊叫的目的是要得救,結果卻招致一場大災難。同樣地,被虐待狂者努力以求的無非是想除去他們自己的缺點,沖突,冒險,疑惑及不能忍受的孤獨,但是免除了這些,卻卷入另一更大的痛苦中。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