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幸的是這種差異卻容易被忽略。大多數心理學家以他自己的社會形態為準,只要是不太適合社會的人其價值即減少,亦即是能適應社會的人即為價值之人。如果我們將正常者與精神病者加以區別,可得下列之結論。一個適應性好的正常人反而不如一個有人類價值的精神病者健康。一個適應性好的人常常拋棄其原來的真面目,希求逐漸改變成其希望中的人,以至所有純真的特性與自然個性一掃而盡,然而在精神病者而言,他們並未完全屈服於為自己的戰鬥中,雖然這種戰鬥並未成功,但為了拯救自己乃至於產生精神病的癥候,並將自己投入一個幻想的生活中,因此,如站在人類價值的立場而言,這些人比起那些失去個性的正常人還要來得活力。當然實際社會上很多人既非精神患者亦非失去個性的適應者。而精神患者只有談到對社會功效來講才能算正確,對於一個社會而言,這種解釋又發生疑義,因為社會功能之推動及社會之存在惟有賴於其組成分子。就人類價值而言,組成分子如不能正常的發展其人格,則該社會即非正常者,因此缺乏社會功能就謂之不健全,但我們卻不常說社會失常,而寧願去說其忽略人們的幸福及自覺。

本章所談的心理逃避的機能,是由於孤獨個人之不安全感而造成的。

當個人一旦失去了原始的關聯, 並因而感到不安全時,立刻即會產生無能為力與孤獨之感之雙重現象,必須克服這種感覺的方法有二:一個自然就是靠自己與世間的愛去工作,很真誠的去表現情緒、感覺與智能,他可以無須放棄其個體的獨立與完整而再度恢覆其本來面目。另外,就只有後退,放棄其自由,並努力去克服其與外界隔離而造成的孤獨現象,但後者卻因個體已與世界分開,很難再與世界合而為一。這是一種企圖逃避無法忍受情況的行為,如果,無法忍受的情況一直存在的話,則生活將成為苦不堪言的。這種逃避的特點是強制性的,正如同逃避恐怖一樣,其特性是完全放棄自己的個性與完整性,這個並不是可導致幸福與積極的自由的解決辦法,卻是所有在不健全現象中可以發現到的一種解決辦法。它的目的是想減輕生活上焦躁不安,避免恐慌,但實際上並不能解決問題,只不過是一種自動與強制生活的產物而已。

這些逃避的現象在社會上講是微不足道的,惟有當心神與情緒受了大的波動後才會有重要的影響,在這一章中我們所要討論的也就是對社會現象做心理分析所必須的一項大前提——而下幾章再研究一般現象,亦即法西法斯主義制度和民主制度。一極權主義

第一種所要談的逃避的心理機構是指其個人有放棄其自己獨立自由的傾向,而希望去與自己不相幹的某人或某事結合起來,以便獲得他所缺少的力量。換句話說,也就是尋求新的第二個束縛,來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約束。

 通常這種逃避心理機構最顯明的表現是企圖服從與支配他人。或者可說是對不同程度的正常與非正常人的被虐待與虐待,首先我們談到他們的趨向,然後再進一步談到這兩者都是為忍受不了孤獨而逃避的結果。

 對於被虐待狂的一般現象是他們有著內在的自卑,無能及無意義的感覺。對有此類感覺的人,所作的分析,發現這些人在意識上一直在抱怨並時時想除去這種感覺,但在非意識下,其內存的某種力量正驅使他們感到自卑與無意義。他們的感覺並非是發現其真正的缺點與弱點;這類人想要輕視自己,使自己軟弱而不願去主宰一切,他們有一種顯著的象征,就是願意倚靠別人,組織,大自然或自身以外的任何力量。他們不願固執己見,也不願做他們想做的事,但願委諸外力,聽其主張。他們常常不想體會“我要”或“我是”的這種感覺。在他們看來生活猶如一個不可抗拒的力量,既無法主宰亦無法去控制。

 在更極端的例子中,——有很多這種例子存在——他們不只輕視自己,屈服於外力且還有一種願意忍受外力的傷害及折磨。

 這種趨向可假想為多種形態,有的人成天喜歡苛責,批評自己。其過分的程度,即連其最恨的敵人也自嘆弗如。另外的人,如同一些帶有強迫性的精神病者,他們常常以強制式的習慣與想法來折磨自己,在某一種精神病的性格上,他們希望自己身體有病,有時下意識或非意識的在等,等待上帝賜給他們病痛。常常,他們招致些不應發生而發生的意外事件,但這些對他們自己不利的傾向表現得並不十分明顯。例如,有的人在考試時答不出問題,但這些問題他們早已知道,就是以後也不易忘記的問題;又有的人對他們喜愛的或依賴的人喜歡說些反抗的言論,雖然他們無心傷害他們的朋友,事實上也不打算去說這些事情,但畢竟還是說了,對這些人來講,猶如魔鬼附身似的不斷地傷害了自己。

 被虐待狂者一般的趨向很明顯的是一種病態及無理性的,但常常以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他們認為被虐待的依賴是愛護或忠心,是由真實缺點而顯現出來的自卑感及由環境之不能改變而造成的常久痛苦。

 另外一種正好與被虐待狂相對的就是虐待狂的傾向。他們多少都有著意識感,這種傾向很不易消失,其中又可分為三類,但彼此都有著密切的關聯,其中一種是想使別人倚賴他們,並且有絕對及無限制的權力來控制別人,只不過是將別人視為工具而已。另外一種則不只是絕對的控制別人,還要進一步來驅策他們,利用他們、甚至於瓦解他們,有時亦用說服或合作來決定別人。在這一方面即包括物質與非物質都有,亦就是精神上的,包括情感及智慧等。第三類的人願意使別人痛苦,還更願意看他們痛苦,包括精神與肉體兩方面的,他們目的在主動的困窘,羞辱及傷害他人,或者願意看到這種困窘侮辱的場面。

 虐待狂對於那些無害的被虐待者而言,他們最明顯的理由就是,他們的行為常常是缺少意識但卻很合理的,他們常以一種過分善意及過分關心他人的方式來掩飾其虐待行為,這種所謂合理的現象往往是:“我知道什麽對你們最好,什麽對你們最有益,所以你們應當絕對的服從我,讓我來統治你們。”或者說:“因為我的各方面都好,唯我獨尊,因此也就希望你們就要依靠我。”另外一種就是“我對你們作得太多了,現在我要從你們處拿回我所需要的。”最積極的虐待狂者通常有兩種最常用的借口,“我曾經受過別人的害,現在我不過是以牙還牙——沒有別的,只是報覆。”或者“為了預防自己或我的朋友受到傷害起見,最好的辦法就是打擊對方。”經常被我們忽略而應該一提的是虐待狂與被虐待者之間的關系存在著一項要素,這個要素就是虐待者有依賴被他們虐待者的現象。

 被虐待者有依賴的特性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虐待狂者也有這種現象是我們所想不到的,因為他們一向自命為強者,統治者,而居然會跟其對手,弱者,服從者具有相同的特性。但是經過仔細的觀察,確是如此。他們需要對方,並且急切地需要,因為其實在力量的根源是來自那些被控制者身上。這種依賴的現象大都是非意識的,例如;一個丈夫可能虐待他的妻子,有時經常會對他妻子說:“你可以隨時離開,這樣我會更快樂些。”但是做妻子的因為某種原因反而不敢離去,這樣下去,兩個都會相信做丈夫的話是真心話,如果一旦她鼓起勇氣向他說想要離去時,立刻他們之間便會發生某種料想一不到的事。做丈夫的將會變成失望,泄氣並要求她不要離他而去,也許會說,他沒有她就活不下去,和如何如何地愛她等等。通常都是女方讓步,而改變主意,願意繼續在一起。然後整個情形又再重頭開始,做丈夫的又恢覆了本來面目,她又發現更難相處下去,於是問題再度發生,他又一次絕望,她再一次留下來,這樣不斷地重覆下去。

Views: 1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