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從另一方面看,一種企圖使自己變得更大更強,或者能加入到這個勢力中去,這個力量也許是一個人,或一個社會團,也許是上帝,國家或一己之良知。一旦成為強者的一部分後會感到無比的強大,永久與光耀。這個人必須放棄自己,放棄所有與自己有關的如驕傲,實力,甚至於獨立的人格及自由。但他可以從偉大的力量中獲得另一種的安全與驕傲,他可以不再受到懷疑的折磨,對被虐待者個人而言,他的主人可能是他身外的一項權力,也可能是他內在的良知,這樣就可使其免於下決定,免於對自己最後的命運負責任,也免於懷疑應做什麽決定,他更無須去懷疑生命的意義和他究竟是什麽,以上的這些問題早已被權力所迷惑了,生命的意義及究竟是什麽的問題,也可因屈服於權力者之下而獲得答案。
虐待狂動力的本質又是什麽呢?雖然欲使他人受痛苦的願望並非其本質,各種不同形式的虐待狂都歸結於一主要推動力,那就是想完全主宰別人,使別人在我的意志下完全屈服,使自己成為真神,甚至於做到與其同樂的地步,屈辱他們,奴役他們的最終目的無非是使他們痛苦,因為控制他人的權力越大就越使別人增加痛苦,虐待狂動力的本質便是由完全主宰他人而得到的快感。
正如以前所說,想要主宰他人的行為與想要被虐待的行為正好相反,但實際是密切關聯的。從心理學的觀點研究,兩者有一共同的來源,即不能忍受自己的孤獨及懦弱,筆者叫這種現象為“共生體”,共生體本為一心理學上的解釋,意即兩者必須共存,因此必須喪失其個別獨立的完整性,而成為互相依賴的現象,只是兩者尋求安全的方法不同,一為主動的,另一為被動的,一為失去自己,使自己溶化於外界的權力中,另一為擴大自己,使他人變成自己的一部分,雖然得到外力,但喪失獨立,就是因為不能忍受自己的孤獨,因此才必須依賴他人。這就是為什麽這兩種相反的現象實際上經常是混合著的,他們有著共同的需求,在某一定時間內,也很難看出,這兩種現象何者為主動,何者為被動,也因之在中間的人們經常是遊移不定的。
我們只要想到虐待狂時,就會聯想到敵對及毀滅,可是,被虐待狂病者也有這種敵對性及毀滅行為。兩者之區別在虐待狂者敵對通常是在意識下的一種直接行動,而被虐待狂者則為非意識的被動表現,毀滅行為是由於個人感官,情緒,智能諸方面遭受挫折的結果,但是要強調的是,毀滅的字眼對虐待狂來講不盡相同,真正的毀滅者是去摧毀對方,而虐待狂卻是要統治對方,如果對方一旦被毀滅,則他們反而有失去的痛苦感。
故而虐待狂並非毀滅行為而是一種對目標存有善意的態度,這種出於“愛心”的虐待狂是很常見的。做父親的常對他的子女說:“我給你一切,我會使你快樂、幸福,你一定要服從我。”可是真正的“愛”正好和被虐待的“愛”相反,因為“愛”的基礎在平等與自由。
在此,有的讀者可能會問,我們所謂的虐待狂是否與渴望權力的意思一樣?我們的答覆是不一定,但卻是虐待狂最顯著的現象之一,霍布士認為權力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動機,近世紀來,由於法律與道德對權力的遏制,使得這種說法更加有分量。法西斯主義興起後,權力欲望表現到最高點,成百萬的人民之被壓迫,成為勝利者力量的標志,超越他人的權力變成純物質觀的優越力量,如我有權來殺別人,我就是其中之強者,但是就心理上的意識,權力的欲望並非根源於力量而是來自懦弱,它表示了人不能靠自己獨自生存。因為喪失了此真正的能力而翼求於其它的力量。
“權力”這個字包含兩重意義,一個是超越他人而具有的力量,亦即主宰別人的能力,另一個是具有做某一事情的力量,後者的意思沒有主宰的意味,它只不過是感覺能力上的主宰而已。我們所謂“無能力”,不會想到主宰的問題上,而只是認為這個人不能做其要做的。因此“權力”的雙重意義是統治與潛力,這兩種力量不但不相同,而且還有互相排斥的傾向,無能力的術語,不只用在性的方面,其他人類的各種潛力都可以運用上,權力之於統治及潛力的失常,正如同性虐待狂乃性愛之變態一樣。
每個人大都存有虐待與被虐待的個性,如果一個人的個性全部被這方面所控制時則必走極端,其他的人這種個性就不怎樣顯著。一個人有時有虐待狂的傾向及行為,但他卻認為是責任感所驅使的行為,也許這虐待狂一直被關在心的深處,只要經過詳細的分析研究,從他的行為,夢境姿態即可以察出其個性深處的這種力量在推動著。
更進一步,我們談到“極權主義的特性”。法西斯主義者承認他們是極權主義者,主要因為在他們的社會,文化的結構中存有權力的統治現象。
在未談極權主義的特性之前,先來談一談權威(Authority)此字的意義,權威並非每一個人所具有的內在特質,而是人與人間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當某一人自視高於他人時即存在著,這種權威感與所謂優越感及自卑感之間的關系比較上有顯著的不同,前者稱為合理的權威,後者則為抑制性的權威。
現舉一例來證明之,老師與學生,及主人與奴隸兩者之間都是有權威存在著,但是老師當學生有了進步即感到滿足,如果一旦失敗雙方都感到有所損失,而主人則不然,他希望盡可能驅使奴隸,主人得的越多,則越感到滿足,同時在奴隸方面,他卻希望盡量保護自己,藉以獲得最低的快樂,他們中間的利益是絕對沖突的。在以上兩個例子中,優越感卻有著不同的功用,在第一例中,是幫助他人走向權威之路,而後者則為不斷地驅使。
而這兩個例中,權威的原動力亦不相同,學生學的越多,他與老師間的距離越小,以至於變得越像老師,換句話說,權威在他們之間漸漸消失,但是在另一例中,時間越長,這個距離就會拉得越大。
就心理情況來分析亦不相同,前者充滿了愛,羨慕與感激,在第二種情況中,對驅使者報以敵對與憎恨,往往這種恨怨更增加了雙方的沖突,而奴隸這一方只有增加痛苦,而不會得到勝利,為了代替憎恨,有時只有改為盲目的欽羨,這種方式有兩重目的,(1)可以消除因恨而帶來的危險與痛苦,(2)可減輕被輕辱的感覺。如同統治我的人是那樣的十全十美,因此我對他的服從也就一點都不感到羞恥,他是如此的強大,聰明,優越,我根本就無法與其比,在權威濫用的情況下,組成分子所表示出的憎恨與不合理的高估與羨慕都會相對的增加,而在比較合理的權威下時,因人民的不斷從事於改進,並漸取得與權威相等的情況,這種憎恨及高估羨慕等會相對的減低。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