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躍剛《南中國海喻言》(2)

美濟礁是一個環礁,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瀉湖,南北長6公裏,東西寬8公裏,因其南部和西南部有兩個進出港口,又稱之為“雙門礁”。菲律賓人稱之為“米斯奇夫”礁。

美濟礁距離菲律賓130海裏,距離中方占領的赤瓜礁74海裏,是南沙群島西北部的天然避風良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995年5月12日17時許,夜幕降臨。外國記者包租的客輪在菲律賓“本蓋特”號登陸艦和“米格兒-馬爾瓦爾”號巡邏艇的護衛下,從菲本土起航。

菲律賓海軍編隊和客輪在菲西部司令部司令卡洛斯·塔內加少將的統帥下,選擇夜間航行,可見精心策劃,用心良苦。

13日清晨,美濟礁海面好低的雲,好大的霧!大雨“乒砰”敲打著高腳屋鐵皮頂。

海面能見度不到一海裏。

“報告,發現菲律賓軍艦!”

6時許,我方發現菲海軍進入美濟礁海域。由於大霧大雨的阻隔,他們停泊在較遠的海面上,不敢貿然進逼。

根據氣象預報,霧雨還要持續很長時間。菲方派出了偵察飛機。

7:21分。“發現敵機!方位45度!高度3000米!……2000米!”

7:25分消失。

8:10分。“發現敵機!方位220度!高度1500米!”

8:14分消失。

8:31分。“發現敵機!方位80度!高度2000米!”

8:34分消失。

菲律賓飛機頻繁的低空偵察,使整個美濟礁氣氛高度緊張。

大雨大霧足下了4個小時!10點,天氣放晴。雨後的海面空氣清新,太陽毒辣。

10:05分,菲編隊在距離美濟礁13海裏出出現。我方觀察到,客輪把記者轉移到登陸艦後,迅速離去。

菲軍艦向中方打著國際信號。大意是:我們是菲律賓海軍,我們護送記者采訪。

中方則警告他們:這裏是中國領土,外國船只不得入內!

菲軍艦在菲空軍兩駕意大利s -211噴氣式飛機的支援下,不顧中方警告,向美濟礁駛來。當菲艦駛至7·5海裏時,中方兩艘漁政船追上夾擊。

菲艦130炮對準了漁政船。漁政船毫不畏懼,一個勁地往上沖,往上沖!

“漁政船別沖得太近!與菲律賓軍艦保持距離!”指揮部命令道。

“我們要上軍艦和他們論理!”漁政船說。

“服從命令!保持距離!”

漁政船貼在“本蓋特”登陸艦左右兩舷不到50米處,強行別轉它的行進方向,阻止它開往美濟礁。

這時,“米格爾-馬爾瓦爾”巡邏艇穿襠插了進來,保護登陸艦的側翼。

菲軍艦與中國漁政船怒目對峙。觀察者註意到,中國漁政船的炮衣未解,完全靠肉身攔截。當然,我漁政船有著堅強的後盾。30海裏處,我510、536導彈護衛艦編隊嚴陣以待。漁政船和登陸艦呈現出膠著糾纏狀態時,導彈護衛艦冒著濃濃的黑煙逼近對峙現場,給菲艦以威懾。

一個月以前,作者隨同中國記者赴南沙采訪團在赤瓜礁海面上,訪問了510導彈護衛艦。少校艦長給人印象深刻。別小看這個長得像漁民的小個子少校,他是海軍艦艇學院、海軍工程學院、海軍指揮學院三所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站在導彈發射架前,非常自信地對我們說:“請轉告祖國人民,有我們海軍在,就有祖國領海在!誰膽敢來挑釁,我就打沈它!”

這是菲律賓和中國首次在南沙群島進行軍事對抗。當然也是一次實力懸殊的對抗。一個在場的菲律賓高級軍官說:“這是一次大象和螞蟻的交鋒。”“根本不是北京的對手。”

美國造的“本蓋特”艦,已服役52年,老掉牙了。上過該艦的外國記者描述說:艦上設備破舊不堪,老鼠橫行。中國護衛艦以每小時26-30海裏的速度行駛,“而'本蓋特'號則以每小時8海裏的速度搖搖晃晃地前進”。對抗後的第二天,“本蓋特”號的發動機便出了毛病,癱瘓在海面上,不得不拖回港口。

用這樣的軍艦來向外國記者顯示菲律賓的國威和軍威,確實令人難堪。這樣的軍艦打仗不行,抓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倒是富富有余。

有關資料顯示,菲律賓一共只有百噸級的護衛艦5艘,登陸艦28艘(其中千噸級的24艘),小型艦23艘。艦對艦、艦對空導彈等於零。

為什麽“螞蟻”敢跟“大象”一拼一賭呢?

外國記者是保護傘。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海上遊戲,軍艦被堵住去路,無法靠近美濟礁並進入瀉湖,就換直升飛機。

觀察員發現,兩架直升飛機編組,直撲美濟礁!

飛機上載著記者和菲軍人。

11:23分,飛機從正北方向360度分別進入我3號、4號、2號、1號設施。

13:00,第二批從正北偏東10度進入。

13:39分,第三批從同一方向進入。

14:30分,第四批進入。

記者分四批進入美濟礁。直升飛機都是超低空飛行。飛行高度20米!距我高腳屋只有10米!幾乎是與高腳屋的窗子平行!

觀察員報告:“飛機低空飛行。飛機型號PRE-55、UH-'休伊'式。他們在拍照。我們怎麽辦?”

指揮部命令:“觀察!隱蔽!忍耐!”

菲律賓直升飛機在美濟礁橫沖直闖。“哈羅!”“哈羅!”穿著短褲和裙子的男女大聲喊著。我方人員在高腳屋裏氣得眼睛冒火!“觀察!隱蔽!忍耐!”軍令如山倒。誰也不能出去。飛機飛得很慢,“扔個酒瓶子出去,一砸一個準”。大家拳頭捏出了汗,牙齒咬得嘎嘣響。5月的南沙,氣溫高達三、四十度,高腳屋像個大蒸籠。天氣炎熱加上心情煩躁,幹脆脫成了光膀子。憋在高腳屋裏的人,都急了眼!只要籠子一打開,這群人躥了出去,不知道會是怎樣一個局面。

俗話說: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可直升飛機來了一撥又一撥,來了一撥又一撥,偏有再三再四!而且,飛得那麽低,飛得那麽近,像是偏往人嘴裏鉆的蒼蠅。你閉上嘴,它橇開你的嘴往裏鉆!沒有比這更糟心更窩囊的事情了!沒有比這更傷自尊心的事情了!

忍耐!忍耐!在高腳屋裏關三個多小時,需要何等的毅力!

忍耐!忍耐!一個月前,就在我們眼皮底下抓了62個漁民,我們已經忍聲吞氣。如今又打到了家門口,還得忍聲吞氣!

忍聲吞氣,忍辱負重,不願意擴大事態,不願意搞僵關系。菲律賓人算是把中國人的心態摸透了。

塔內加少將告訴外國記者,“斯普拉特利群島(註:即南沙群島。)爭端發生戰爭的可能性目前等於零,因為大家都認識到有必要持謹慎態度”。

菲 律 賓 人 進 入 南 沙

中國一直避免南沙群島問題復雜化、國際化,力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通過雙邊談判來解決領土領海爭端。鄧小平在八十年代提出了“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十二字方針。對南沙問題,中國基本上采取了忍讓和克制的態度。遺憾的是,這種態度,不僅沒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反而被認為是中國人軟弱的表現。處處忍讓,處處克制,換來得卻是尷尬和窘迫。有趣的是,中國越是忍讓,越是克制,南沙問題就越是復雜化和國際化。南沙問題的復雜化和國際化,現在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說起來,菲律賓有一部比中國更傷心的歷史。

1521年,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以西班牙國王的名義航行。為了尋找一條東印度的新航線,從事賺大錢的香料貿易,這一年,他“發現”了菲律賓,並把它命名為“聖拉薩羅群島”。1542年,西班牙人魯伊·洛佩斯·德·維拉洛博斯率領的遠征隊,為了向西班牙王位繼承人菲利浦表示敬意,將群島命名為“菲律賓群島”。

人類文明史上被尊崇為“先驅者”的麥哲倫,在菲律賓人眼裏,是一個嗜血的惡棍!菲律賓民族英雄拉普-拉普殺死了麥哲倫。然而,這並沒有阻止瘋狂的西班牙人蜂擁而至,這並沒有改變菲律賓之後被西班牙奴役和統治了370多年的悲慘命運。那時,菲律賓人被稱為“砍柴挑水的人”、“印地安人”。

19世紀末,美國和西班牙在菲律賓發生了短暫的戰爭。美國人勝利。1899年,美國取得了它在亞洲的第一個殖民地,成了菲律賓的新主人。

1943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迅速占領菲律賓。1946年,菲律賓獨立。

1521-1946,425年!多麽漫長的殖民地統治!菲律賓人飽經蹂躪,同時也養成了菲律賓的殖民地文化特征。

歷史上,菲律賓人和中國人打交道,和西方人打交道,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

中、菲關系史上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就是蘇祿國王訪問中國。

有人認為,中菲關系始於七、八世紀;有人認為始於十世紀;有人則認為更早,始於三世紀。持三世紀證據的人說,《三國誌·吳書孫權傳》記載:公元230年,東吳大將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到夷洲和洲。“夷洲”即臺灣,“ 洲”即今菲律賓。

如此推斷,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系中,中菲關系較早,並在明朝推到了高潮。

明朝是中菲關系的黃金時代。

當時,菲律賓群島的呂宋、蜂牙施蘭、蘇祿等國與中國建立了貿易和政治關系。1406、1408、1410年,蜂牙施蘭國王連續三次訪華。呂宋和貓裏務(呂宋島南的馬林都克)也在洪武、永樂年間屢次遣使修好。當然,規模最宏大影響最深遠的還是蘇祿國王訪問中國。

永樂十五年(1417年),蘇祿東王、西王、峒王各率家眷隨員共340余人,浩浩蕩蕩,訪問中國。這是中國古代來華訪問的最大的外交使團。

蘇祿龐大的外交使團從泉州登陸,經過蘇州、杭州,沿大運河至北京。外交使團受到了明政府的隆重接待。他們給中國皇帝帶來了“梅花腦、米腦、竹布、棉布、玳瑁、降香、蘇木、胡椒、蓽茇、黃蠟、番西”,還有珍珠、寶石。中國皇帝回贈了豐厚的禮品。

外交使團在北京住了27天,受到中國皇帝的封賜後返國。返國途中,東王染風寒,在山東德州逝世。明成祖聞訊,深為哀悼,敕諭在德州以王禮安葬。明成祖還親自為東王墓撰寫了碑文。碑文曰:“帝王之治天下,一視同仁,聲教所被,無思不服。故曰:‘明王慎德,四夷鹹賓’。蓋有不待威而從,不假力而致也。昔朕皇考太祖高皇帝,誕膺天命,統馭萬方,深仁厚德,薰蒸洞徹,近者既悅,遠者畢來,莫不歡欣鼓舞於日月照臨之下,猗歟盛哉!肆朕纘承大統,君主華夷,繼誌述事,惟恐弗逮;勞來綏懷,每殫厥心。而戌狄之君,蠻夷之長,越大小庶邦,亦罔不來庭,朕悉以禮接之。乃者,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刺,邈居海嶠,心慕朝庭,躬率眷屬及其國人,航漲海,汛鯨波,不憚數萬裏之遙,執玉帛,奉金表,來朝京師。其恭順之誠,愛戴之意,藹然見於辭表,可謂聰明特達,超出等倫者矣。故特加宴賞,錫以印章,封以王爵,命中人送之還國,道經德州,竟以疾薨,實永樂十五年九月十三日也。訃聞,朕不勝悼痛,遣官諭祭,賜謚‘恭定’。仍命有司為營葬事,以是年十月三日葬於州城之北。命其子都麻含襲爵,率其屬而還。禮官以襄事告,請樹碑垂示於後。朕惟‘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王者奉‘三無私’以代天出治,君臣之序位,五常之教備,內外之分明,人生之大慶,實在於斯。故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王慕義而來,誠貫金石。不謂嬰疾,遽殞厥身,其中義不可泯,故用紀其實,以詔後世。於戲!人孰無死?若王,光榮被其家國,慶澤流於後人,名聲昭於史冊,永世而不磨,可謂得其所歸矣!使其區區民海嶠之間,一旦殞歿,身與名俱滅,豈不惜哉!王雖薨逝,蓋有不隨死而亡者,此誠大丈夫矣。乃錫之銘曰:

覆載之內,庶類實蕃;天生聖神,主宰其間。
禮樂教化,達於四夷;包含遍覆,恩布德施。
敬恭玉帛,朝於明堂;無有遠近,山梯海航。
粵自古昔,與今斯同;蘇祿之君,慕義向風。
攜其室家,暨其耄倪;汛其鯨波,萬裏而至。
拜舞婀娜,列辭攄誠。感恩效順,特達聰明。
眷惟賢哲,錫賚是加,金章赤緩,開國承家。
秋風載途,倏然長驅,神遊逍遙,風馬雲車。
平原之 ,佳城蒼蒼,永國厥封,千載之藏。
顯顯令聞,垂於無極,後之來者,視此貞石。

永樂十六年九月初一日 ”

第二年,又在墓前建了祭廟。祭廟建成後,明成祖派禮部郎中陳士啟前往致祭。

東王妃、兩個王子及其仆從留華守墓,明朝廷給予了特殊的照顧,每年撥給銀、鈔、布供生活所需,又賜給祭田二頃三十八畝,“永不起科”。為了尊重蘇祿的伊斯蘭教習慣,專門從歷城縣撥了夏、馬、陳三戶回民耕種東王祭田,並幫助辦理每年的祭祀典禮。

從此,留華守墓的王妃王子及其後代,受到了明朝、清朝數百年的優待。中菲兩國友好往來也是數百年延續不絕,一直到西班牙人占領菲律賓才中斷。然而,東王的後裔在中國繁衍生息,直至今天。

這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話。

明末清初的大學者、大詩人顧炎武來到了德州東王墓。他留下了詩篇《過蘇祿王墓》:

豐碑遙見炳奎題,尚憶先朝寵日 。

世有國人供灑掃,每勤詞客駐輪蹄。

九河水壯龍狐出,十二城荒白鶴棲。

下馬一為郯子問,中原雲鳥正淒迷。

時德州知州寧河也有詩曰:

花謝紅香 曲溪,藤枝深護小堂低。

春風細草買 仲,夜雨空梁落燕泥。

萬裏海天愁思迥,百年蘇祿夢魂迷。

多情惟有芳林島,不為淒涼依舊啼。

西班牙占領菲律賓,中菲關系斷絕。德州城外,荒冢瑟瑟,孤魂哀絕。

數百年的隔絕後,20世紀70年代,石油把中、菲關系重新接續了起來。這具有諷刺意味。因為,對於東南亞國家來說,南沙問題恰恰是圍繞著石油展開的。獨立以後的菲律賓,一方面要擺脫殖民地經濟的陰影,走自己國家獨立發展的道路;一方面卻是石油能源的缺乏。1973年,全球性的石油能源危機,石油價格大幅度上升,給依賴石油進口的國家以沈重的打擊。在這樣的背景下,菲律賓不得不采取了務實的外交政策。而此時,已經解凍的中美關系,也為中菲對話交往鋪平了道路。與亞洲很多國家一樣,菲律賓的對外關系基本在美國的政策框架之中。這是二戰留給亞洲的政治遺產,也是亞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痛苦、憤怒、又無可奈何的深刻根源,也應該是觀察東亞、東南亞地緣政治問題的“牛鼻子”。菲律賓與其他東南亞國家比較,它跟美國的淵源更深。

中國對菲律賓展開了“石油外交”。這是中國外交的一個特殊的案例。

1974年9月,毛澤東主席在北京接見了馬科斯總統夫人伊梅爾達·馬科斯。這次接見的直接好處是,菲律賓得到了中國援助的100萬噸“友誼價格”石油。當時,中國原油的出口價是每桶12·85美元,而買給菲律賓的卻是每桶7·5美元。每噸石油合7桶。光是這一筆交易,菲律賓就省下了3745萬美元!這是一筆國家間的政治交易。菲律賓得到的是經濟好處,中國得到的是政治好處。大陸在臺灣的國際關系棋盤中,拿掉了“菲律賓”這個棋子。

我們不能忘記晚年毛澤東擁抱伊梅爾達·馬科斯的情景。伊梅爾達·馬科斯非常清楚,她在擁抱了毛澤東主席的同時,也擁抱了中國的石油。之後,伊梅爾達·馬科斯一次陪同馬科斯、三次單獨訪華。

“夫人外交”對“石油外交”,“美人”對“石油”,都打了個大勝仗。

菲律賓人大喜過望。中國第一批石油1·7萬噸運到馬尼拉時,馬科斯總統親自出席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國家元首出席一船石油的交接儀式,這種情景在國家禮儀中極為罕見。

中、菲建交後的1978年,中、菲簽訂了一項1979-1983年的長期石油協定。協定規定,中國每年以“優惠價格”向菲律賓出售600萬噸石油。1984年,中國還賒銷給菲律賓價值約1·4億美元的石油。

然而,這在菲律賓人眼裏,都是筆筆清的交易,不能有其他什麽指望。

中國人不管手頭闊還是不闊,向來都是“薄來厚往”、打腫臉充胖子。所以,事到臨頭,也沒有什麽可抱怨的。

在所有東南亞國家中,菲律賓是最早對南沙提出主權要求的。

1946年,菲律賓外交部長季裏諾宣稱,南沙群島應該劃入菲“國防範圍”。

1950年5月17日,已成為菲律賓總統的季裏諾在記者招待會上宣稱:“如果國民黨軍隊真的占領著團沙群島(註:即南沙群島),則菲律賓就無須占領該地。如果在敵人手裏,即威脅我們國家的安全。”“根據國際公法,該群島應該轄屬於最近的國家,而距離團沙群島最近的國家就是菲律賓。”

中國政府對此作出強烈反應。認為:“菲律賓政府對於中國領土的這種荒謬宣傳,顯然是出於美國政府的指示。菲律賓挑釁者及其美國支持者必須放棄他們的這種冒險計劃,否則必然引起嚴重後果。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不容許團沙群島及南海中其他任何屬於中國的島嶼被外國所侵犯。”

1956年,菲律賓人克洛馬組織“私人探險隊”和所謂“遠征隊”到南沙活動。之後,菲律賓外交部長加西亞向世界宣布,菲律賓“發現”了南沙群島,稱南沙群島為“無主地”,菲對南沙群島擁有“主權”,並將南沙群島更名為“卡拉延群島”,單方面劃割了24萬平方公裏歸菲所有。

1956年5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了“關於南沙群島的主權聲明”。“聲明”全文如下:

根據最近某些外國通訊社的報道,菲律賓外交部長加西亞再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曾說,南中國海上包括太平島和南威島在內的一群島嶼“理應”屬於菲律賓,理由是它們裏菲律賓最近。外國通訊社並且透露菲律賓政府正在同臺灣的蔣介石集團進行接觸,企圖“解決”南沙群島的所謂主權問題。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為有必要發表如下聲明:

南中國海的上述太平島和南威島,以及它們附近的一些小島,統稱南沙群島。這些島嶼向來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這些島嶼具有無可爭議的合法主權。早在1951年8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周恩來在《關於英美對日合約及舊金山會議的聲明》中就已經嚴正地指出:“西沙群島和南威島正入整個南沙群島及中沙群島、東沙群島一樣,向為中國領土,在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時雖曾一度淪陷,但日本投降後已為當時中國政府全部接收。”菲律賓政府為了企圖侵占中國的領土而提出的借口,是根本站不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鄭重聲明,中國對於南沙群島的合法主權,絕不容許任何國家以任何借口和采取任何方式加以侵犯。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國民黨軍隊1946年12月12日派“太平”號護衛艦和“中業”號坦克登陸艦接管了南沙群島,並成立了“南沙群島管理處”。由於內戰,中共軍隊占領海南島,1950年6月8日,國民黨軍隊從太平島撤回臺灣。1956年,蔣介石在與菲律賓進行外交談判的同時,7月11日,派遣“太康”號、“太昭”號護衛艦和“中業”號坦克登陸艦載100余名陸戰隊員,再次占領太平島,組建了“南沙守備區”至今。

1970年8月,菲律賓占領了南沙群島的馬歡島、費信島。1971-1980年,又先後占領了中業島、南鑰島、北子島、西月島、雙黃沙洲、司令礁。1971年7月11日,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南沙群島是“有爭議”的島嶼,“占領是決定性的因素,占領就是控制”。態度強硬,行動堅決。

1976年,在中、菲建交一周年、菲律賓源源不斷地從中國拿到廉價石油的時候,菲律賓與一家瑞典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沙群島的禮樂灘勘探石油。

中國政府都先後發表了抗議聲明。然而,都僅僅是“聲明”而已,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直至1995年5月13日的軍事對峙。
“弗洛爾事件”與南沙沖突

縱觀菲律賓歷屆總統,對待南沙問題,拉莫斯的態度最為強硬。

炸毀中國豎立的標誌和設施,抓扣並審判中國漁民,讓外國記者采訪美濟礁,向南沙群島增派軍隊,公開邀請美國幹預,與美國在南沙群島搞軍事演習,充分利用東盟論壇和媒體,倡議東盟國家“用一個聲音講話”,共同對付中國。所有這一切都是公開化的。無論是菲專家、學者,還是議員、部長、總統,無論是政策、情緒,還是行動、措施,有話都是在臺面上說,絕不含糊。與此同時,讓沖突總體把握在“有限沖突”、“留有余地”的分寸感上。“制造輿論”,“有限沖突”,“充分表現”,是1995年中、菲南沙沖突菲方策略的第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是,先幹後說,先幹後談,都是在既成事實的層面上進行外交磋商,既給你余地,又不給你余地。“我就這麽幹了,你看著辦。”第三個特點是,充分利用國際背景,沖分利用對方心態,旨在打好國內政治這張牌。

先來看看拉莫斯的簡歷。拉莫斯出身於菲律賓望族,早年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1985年1月,菲三軍總參謀長兼國家情報安全局局長法維安·貝爾因涉及反對黨領袖貝尼尼奧·阿基諾被暗殺事件,受到隔離審查,當時任三軍副總參謀長兼國家警察總監的拉莫斯接任貝爾的職務。1986年,“菲律賓革命”時,拉莫斯將軍審時度勢,代表軍方支持革命。馬科斯政府倒臺後,拉莫斯出任阿基諾夫人政府副總統,後競選為總統。乍一看,拉莫斯有點莽撞。西方記者描述說,美濟礁對峙是“螞蟻對大象”的對峙;菲軍方人士說,“同中國交戰等於自殺”;熟悉東南亞事物的專家說,拉莫斯的一系列舉動是在“冒險”。問題在於為什麽要冒險,為什麽敢於冒險。拉莫斯是軍人出身,他當然知道“實力對比”、“雞蛋碰石頭”的後果。但是,拉莫斯也是一個政治家。政治家權衡利害的參照系與軍人不同。軍人擅於冒險,政治家擅於賭博,兩個角色拼在一塊,情景便很不相同了。

1995年3月,在外界看來,有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兒被拼湊在了一起。這兩件事都是世界級的新聞:一件是發生在新加坡的菲女傭“弗洛爾事件”,一件是菲律賓扣押中國漁民事件。兩件事前後腳,“弗洛爾事件”稍早。中國1994年12月便在美濟礁修築避風港了。施工期間,艦船來往頻繁,相鄰如此之近的南沙菲駐軍不可能沒有發現。為什麽早不動手晚不動手,偏偏要在3月25日動手抓扣中國漁民?

這要回顧一下“弗洛爾事件”及其對菲律賓政局的影響。

弗洛爾,42歲。1988年到新加坡當女傭。1991年,新加坡警方發現她殺死菲律賓另一名女傭馬加,並將該女傭看護的新加坡男孩溺死。新加坡警方將她拘留。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取證,她被起訴。在審理過程中,弗洛爾對殺人罪行供認不諱,新加坡高級法院於1994年4月25日判處她絞刑。這之後節外生枝。弗洛爾的菲律賓辯護律師向法院提供了新證詞。與弗洛爾共過事的兩名菲女傭分別說,弗洛爾是在監獄看守給她服藥後承認殺人的,真正的殺人兇手是馬加做事的那家男主人,殺人後嫁禍於弗洛爾。

死刑消息傳到菲律賓後,拉莫斯總統親自出面請求新加坡總統王鼎昌,免弗洛爾一死。均遭拒決。新加坡政府說,經調查和與弗洛爾再次對證,菲方提供的新證詞都站不住腳。同時,弗洛爾也對新證詞持否定態度承認自己是真正的殺人兇手,並闡述了自己的殺人動機和殺人過程。不僅如此,她還將警方帶到藏匿從馬加處槍來的貴重物品和珠寶首飾的地方確認。菲律賓駐新加坡使館人員曾九次探監,弗洛爾沒有一次同意撤回證詞。王鼎昌總統為了使菲律賓信服,還將弗洛爾對警方所作證詞的副本交給了拉莫斯總統,認為,“免去死刑是沒有依據的”。

1995年3月17日,弗洛爾被處以絞刑。

這個結果,在菲律賓國內引起強烈反應。

3月18日,弗洛爾的遺體運回菲律賓。數千人在馬尼拉街道上揮舞著拳頭和白手絹,迎接弗洛爾的靈柩。數百人到新加坡駐菲大使館門前示威。

3月26日,馬尼拉萬人空巷。弗洛爾的靈柩覆蓋著菲律賓國旗,緩緩從她家駛往馬尼拉東南約90公裏的聖巴勃羅市天主教堂。數萬名送葬者擁擠在7公裏長的街道上,高呼著:“弗洛爾,我們愛你!”

反對黨欣喜若狂。這場喪事,外電報道說:“所有反對拉莫斯政權的勢力都利用這個出殯儀式,煽動人群在五月的選舉中抵制拉莫斯的候選人。”

菲律賓主要反對黨--國民黨人民聯盟主席埃內斯托·馬塞達說:“弗洛爾案清楚地顯示,人們需要幫忙的時候,政府卻無所事事。”他認為,群眾的不滿情緒將延續到5月,反對黨將從執政黨手中奪得更多的參議員席位。

一位政治分析家明確指出:“弗洛爾被絞死,毀掉了執政黨在選舉中得勝的機會,民心會轉而支持反對黨,執政黨候選人將成為這一事件的犧牲者。”

拉莫斯的新聞部長沮喪地說,目前的局面,一發而不可收拾,事態之嚴重,相當於“七次兵變”和幾次臺風。

外交部長羅慕洛在宣布辭職後,淚流滿面地說,他希望他的辭職能平息全國的抗議行動,並有助於緩和菲、新兩國的緊張關系。

勞工部長也提出了辭職。

拉莫斯對新加坡采取了相當強硬的態度。菲宣布,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原定於4月10日至12日對菲律賓的訪問推遲,限期召回菲駐新大使,並將兩國關系降格為代辦級。拉莫斯說,弗洛爾被處決,將給“我們的民族留下一個瘡疤”,並派夫人到機場迎接弗洛爾的靈柩。然而,這些超常舉動,仍然不能平息國民憤怒的情緒,仍然不能緩和反對黨的攻勢。

拉莫斯必須擺脫國內政治的困境,必須把人們的視線從弗洛爾事件上引開,必須扭轉中期選舉的頹勢。他的視線轉向了南沙。

轉移民眾視線,減緩國內壓力,從塑政府形象,挽回選舉頹勢,是拉莫斯適時選擇3月25日--弗洛爾出殯前一天在南沙問題上向中國攤派的真正動機。這在國際輿論面前是一個公開的事實。

Views: 8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