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林《管好我的嘴巴》(17)

求職面試的八大“嘴忌”

對於面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一種理解的誤區:面試一測外貌;二測口才。我認為,除特殊行業的特殊要求之外,如上兩方面是遠遠不夠的。比如講究知識型的用人單位,如果也招來那些只有外貌和口才而沒有真本領的員工,那就無異於買花瓶了。現在有很多年輕的求職者自以為外貌和口才資質不錯,以為在主考官面前能“對答如流”,便可以撈足“印象分”。孰料,恰恰是這號人最有可能被我前面所講的那些用人單位拒之門外。原因很簡單,在知識為上的今天,用人單位根本不會考慮用這種外在輕浮內在無實的人。也就是說,由於你刻意賣弄自己的口才,沒有管好嘴,結果在急於表現自己的同時也充分暴露了自己知識淺薄的弱點,最終還是那張嘴誤了你自己。為此,必須給那些自以為通過口才的表現力來贏得求職成功的人潑點冷水,同時也給這些人指出如下8種求職的“嘴忌”。

“以我為軸”的誇誇其談面試中對自己經歷及能力的表述須簡明扼要,適可而止,千萬不要像打開話匣子般沒完沒了地誇誇其談,自吹自擂,甚至主次不分地“以我為主”。求職者要講究實在,言簡意賅,不可大包大攬地做太多的口頭承諾,說得太多了容易引起考官的反感。考官在面試時往往要求你當場表現自己的才藝,你姑且可以謙虛地一試,但休要還沒動手,那張嘴就迫不及待地聲稱這事沒問題,那事很容易。有誇海口之嫌的話在求職面試場合,一定要慎出。

不錯,負責招聘的主考官很註重對你能力的評估,但面試時他更會對你抱著謹慎的態度,意在讓你充分展示自己。這時,如果你想把考官“侃”暈,東拉西扯,盡說些不著邊際的話題,甚至大肆吹噓“關系網”,還自鳴得意,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有多大的能量,那麼主考官一定會認為你這個人只會拉大旗做虎皮,淺薄至極,能力也“不過如此”。

誇誇其談說到底就是想回避問題的實質,因而用不誠實、不坦率的吹捧方式來為自己遮羞。比如求職者常常被主考官問及為何會失去過去的職業,有些人為了回避正題,便故意王顧左右而言他,大談理想抱負或過去的工作學非所用;若實在還過不了關,便對過去的工作單位大加痛砭,言下之意就是說原來的工作單位廟太小,容不下他這個大和尚而已。面對這樣誇誇其談的面試者,主考官十有八九會在心裏做如此反應:你以為你是誰?本廟更用不上你這種華而不實的“大和尚”。

迫不及待地搶話或爭辯有的求職者為了獲得主考官的好感,就會試圖通過語言的“攻勢”來“征服”對方。這種人自我表現欲極強,在面試時根本不管主考官究竟買不買他的賬,沒說上三句兩句話,就迫不及待地拉開“陣勢”,賣弄口才,力求自己在“語機”上占上風,在事理上征服對方。主要表現在搶話、插話、爭辯等方面。

不能說愛搶話或愛插話者都是淺薄者,但人們往往非常討厭這種“不管嘴”現象。因而,在求職面試時,無論自己的見解是多麼的卓爾不群,無論別人對你的看法或觀點有多大的偏差,在對方把話說完之前,千萬不可插嘴,這也是對主考官最起碼的尊重。即使主考官的話偏差太大,說明主考官對你已經持有成見,在這個時候,無論你再插話、搶話也已經於事無補,只能會增加人家對你的反感。

插話、搶話的“下步棋”無非就是爭論或爭辯。但面試談話如果變成爭論或爭辯的話,這樣的面試還叫面試嗎?有一個求職者在談話中一直用爭辯和反駁的語氣:“為什麼不是這樣!”“我有我的見解,不管你怎麼想。”這種爭辯或許能表現出你的才智、機靈、推理能力和說服能力,你可能在某個細節上辯回了面子,殊不知就在你“過了口癮”的同時,主考官從大局考慮——為了單位將來能得安寧——已經放棄對你的錄用了。

贏得一場爭辯而失去一份好的工作,可謂是“因小失大”。面試的目標不是在談話中取勝,也不是去開辯論會,而是要得到工作。如果你在談話中過於和主考官“較真兒”,使得主考官對你很傷腦筋,認為你“根本不是來找工作的,而是故意來找碴兒的”,可想而知,事情的結果將會是多麼的糟糕!

關鍵時刻反應木訥

關鍵時刻反應木訥沈默是金?對不起,在求職面試場合,你可別被這種矯枉過正的說教給誤導了。主考官提出一些很關鍵的問題時,如果你也“惜言如金”,那你還面什麼試呢?主考官定會認為你這叫反應木訥、遲鈍。如果你給主考官留下的是這個印象的話,那麼可以說你的求職使命將就此宣告失敗,因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願意錄用反應遲鈍的人。

“少言”是必要的。但比“少言”更有必要的是“慎言”,而不是“不言”!面試卻“不言”,當然就是木訥、遲純。盡管木訥、遲純者和那些誇誇其談者的反差明擺著,但同樣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稱職的好員工。求職面試的目的是要讓用人單位考核自己,你羞羞答答地不張嘴說話,人家又怎麼考核你呢?

面試對話不僅要用頭腦,還得用心靈。當你兩腳往主考官面前一站,看著對方一副大模大樣的姿態,你莫名地垂下了眼瞼,無地自容,早先為自己設計好了的答問詞竟蕩然無存。越是如此,你越發慌,致使你說起話來鬼使神差地詞不達意、語無倫次。這都是反應遲鈍的表現。

反應遲鈍者大多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越是自卑,就越遲鈍,這就叫惡性循環。人一旦既自卑又遲鈍,就會不敢正眼看主考官,以至消極、冷漠、煩悶,而這些足以摧毀主考官對你的熱忱和信心。

恬不知恥的好為人師求職就是求職,求職和在職可不一樣。在職者要有主人翁的態度一點兒也不假,但求職時,你的地位還不是主人翁,即使你感覺自己裝了一肚子的好想法,但這絕不足以打動主考官。

新點子並不是人人都有,有好想法、新點子的人卻不可處處好為人師,尤其是不能對陌生者施以“指點”。所謂的新點子當中或多或少含有忠告成分,而大部分忠告都是批評,批評對於某些人而言是難以接受的,尤其是來自陌生人的批評,不可能受到欣賞、遵從,更不可能產生好感。這就是少提建議的理由。你是求職者,在主考官面前說這想法,提那建議,你要是不受排斥,那麼就證明這個主考官也太沒主見了。

在主考官眼裏,讓求職者談想法、提建議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考察你的思維,同時也為你挖了一個陷阱,它會立馬使你變成“好為人師”“好耍嘴皮子”的家夥。所以,在面試中,最忌諱提些帶忠告性質的建議。不管你的建議多麼中肯、多麼優秀,最好留著,到錄用後再說,不要在求職時急於賣弄。

提低級問題求職面試不是入學面試。主考官要考察的是你的綜合素質,而同時你也可以問一些與你所學的專業相關的問題,或者問一些企業工作制度等問題。但在發問之前,你必須好好想想你將要問的問題是否有現實意義,尤其不要提一些低級的甚至是幼稚的問題。比如像單位裏是否24小時供熱水?辦公室內是否有衛生間?單位平常是否組織大家旅遊等等,這些很可能使很好的面試砸了鍋。

目中無人這是平常愛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不得不承認,這種人可能有些比他人高出一籌的資本,但這種資本很可能因為你的狂傲而顯得“舉重若輕”。古人說“厚積薄發”“深藏不露”,這才叫能力資本的真正積澱。縱然你有再大的資本,在應聘時你也是處在屈於人下的地位。在主考官面前大談自己的閱歷有多麼豐富,恰恰說明你這個人缺乏教養,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裏,誰都敢得罪。目中無人的求職者大多有一種莫名的控制欲,一心想壓著別人,以顯示自己的優勢。殊不知帶著這種心態去面試,主考官生殺大權在握,讓他畢恭畢敬地聽你“指點江山”,他心中的無明火豈不呼啦呼啦扇起?你惹了主考官,你還面試什麼呀!

濫用時尚語年輕人追求時尚並不是件壞事,但時尚從某種角度上反映了一個人對現實的反叛心理。有些年輕人知識能力比較一般,但對時尚卻很著迷,平常說話也總喜歡使用時尚用語,結果到求職面試時也像“上網吹泡泡”一樣無所顧忌,動輒用很時髦的網絡時尚用語和主考官“兜話題”,以為這樣做既能彌補自己知識能力上的不足,又能讓主考官認為自己很“前衛”,很可人,因此而被錄用。殊不知敢當主考官的人大多數都不是省油的燈。你的輕浮語言又怎能擋得住他那銳利的洞察眼力呢?另外,有些人學外語學了半桶水,在面試時便喜歡時不時地夾雜一兩個英語單詞,以顯擺自己的英語能力,但這樣賣弄是很危險的:若是碰到主考官隨即用英語和你接碴兒,你豈不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不分對象地亂倒苦水求職不是訴苦會,更不是救助會。有些求職者在面試時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人家一提問,便借回答之際大倒苦水——又是自己曾經歷這樣那樣的不幸,又是難忍家庭負擔之重雲雲,以為這樣能引起主考官的同情,殊不知這樣做不但得不到人家的同情,反倒讓人倒起胃口!人都有倒黴的時候。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遇到倒黴事就唏噓感嘆,成天嚷著世道不公,並擺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這樣做或許能換取別人的同情心,但把這一手法一廂情願地運用到求職面試上,那一定會慘敗。當然,主考官也有同情心,但稱職的主考官絕不濫用這種同情心。逢得面試時大倒苦水者,主考官一般都會一言不發地點點頭,看上去好像很耐心地聽你傾訴,待你把苦訴完了,主考官充其量會一臉熱情地告訴你:請您回去等通知吧。這一“等”,不定是何年哪月呢?

巧嘴伴君不為伴虎

古人說“伴君如伴虎”,其義無需做深釋,一句便明:君者,威如虎也;得罪國君,猶如得罪虎,豈不可怕?現在人們往往把本單位的“一把手”視為“君”。這些一把手大權在握,其中不乏難伺候者。屈於其麾下,只為飯碗故,不得不誠惶誠恐做人,戰戰兢兢說話,否則,一著不慎或“一言不慎”,得罪了老板,就如同得罪了老虎一般可怕。

不可否認,現實中可怕的老板是存在的,但並不是所有的老板都可怕。不可怕的老板為什麼有時候也讓人怕?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語言溝通出現問題,惹火了老板。

由此看來,為了不惹火老板,下屬把握準與老板說話的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說話誰都會,但能把話說得讓老板感到舒服,卻未必每個人都能做到。在和老板相處的過程中,既要說話又要管好自己的嘴,這的確有些難。老板在團隊中掌握著生殺予奪大權,誰若是一不留神一句錯話滑出了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使自己在老板面前既要說話又不吃虧呢?依我之見,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著力打造一個“巧嘴”,從以下4個方面多下點功夫。

多“引水”,少“開渠”如果你是團隊的一個骨幹分子,與老板說話時,不要直接去點破老板的錯誤所在,或越俎代庖地替老板做出你所謂的正確決策,而是要用引導、試探、征詢意見的方式,向老板講明其決策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之處。換句話說,要把自己當做老板智慧的敲門磚,不要自告奮勇地充當老板的代言人,要使老板在參考你所提供的資料信息後,水到渠成地做出你想要說的正確決策。實踐證明,一個聰明的下屬,要想使自己的看法變成老板的想法,在許多時候應做好引導工作,由你提供的資料所蘊涵著的結論,留給老板自己去定奪。

不要代替老板做“開渠人”,要用自己的一張巧嘴,向“渠”“引水”,引導老板說出你的決定。

有一個叫佩佩的女職員十分幹練,頗得老板賞識,工作沒幾年,職位噌噌地往上升,很快成為經理助理,佩佩歡欣鼓舞,認為自己可以一展身手了。有一天,老板指令她帶幾個人去異地談判。佩佩一合計,一行好幾個人,坐大巴不方便,到目的地後人困馬乏,會影響談判效果;打車吧,一輛坐不下,兩輛費用又太高;還是包一輛車好,既經濟又實惠。

主意定了,佩佩來到老板跟前:“老板,我想了一下,我決定包一輛車去!”話畢,佩佩發現老板的臉不知道什麼時候黑了下來,他生硬地說:“是嗎?可是我認為包車太奢侈,你們還是買票坐長途車去吧!”佩佩楞住了,她萬萬沒想到,一個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議竟然被打了“回票”。

事後佩佩大惑不解:“沒道理呀,傻瓜都能看出來我的方案是最佳的呀!”

應該說,佩佩凡事多向老板匯報的意識是很可貴的,錯就錯在措辭不當。不當在何處呢?她當了“開渠”的角色,而作為下屬,真正的巧嘴應該是善於“引水”,而不是“開渠”!佩佩說的“我決定包一輛車”一語,對老板而言,自然是犯了“以我為主”的嘴忌。

如果佩佩能換一種說法:老板,現在我們有三個選擇,各有利弊。我個人建議包車比較可行,但我做不了主,您經驗豐富,幫我做個決定行嗎?老板聽到這樣的話,順水人情誰不樂意做?

“獻其可,替其否。”此言出自《左傳》。它的意思就是要多贊成,少否定。其內核包括兩層含義:其一,要多從正面去闡發自己的觀點;其二,要少從反面去否定和批駁老板的意見,甚至要通過迂回變通的辦法有意回避與老板的意見產生正面沖突。

比如你是公司一個部門的經理,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擬配備一個副手,這時你想提拔一位懂業務、有經驗的下屬擔任此職,而老板卻準備從其他部門派一名不懂這方面業務的外行人任職。在這種情況下,你可把話題多用在部門副經理應具備的條件和你所提人選已具備的條件上,而不應用在反駁老板所提候選人上。這樣既可以避免與老板發生直接沖突,又能把話題保留在自己所提人選上。

往往有這樣的情況,老板有時候會不問青紅皂白地對你的工作橫加指責。在這樣的時候,老板可能是錯誤的,你想急於解釋嗎?肯定要吃大虧!盡管你試圖當場弄個清清楚楚,讓老板“清醒”過來。殊不知正因如此,老板非但不聽你的話,而且還會變本加厲地指責你,你說值不值?如果你當時先表示贊同,事後你稍加解釋,他會明白自己當初是錯誤的。

再者,當老板征求你對其他同事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你一定要慎之又慎,應該盡量地說其好,切忌抓住對方的缺點不放,因為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關鍵時候拽對方一把,會讓人心存感激;關鍵時候推人一把,無異於給自己多樹一個敵。況且,人家老板也會想了:你在我面前說同事的不好,那麼在同事面前就會說我的好?

“少桌面,多桌下”對於“桌下”的提法,大家不要誤解了,它可不是指背後的骯臟交易。“桌面”指的是正式場合,而“桌下”則是指非正式場合。

一個好的下屬,向老板進言責無旁貸。但切謹記,進言不是批評,而是提出合理化建議。因而有人把進言又稱做“建言”。進言是要靠嘴來完成的。如果嘴不巧,就會把一個本來是很好的建設性意見反被老板看做是和他鬧別扭,因而遭老板反感。作為下屬,在發現老板出現決策性失誤時,應該從維護團隊整體利益的角度出發,巧妙地向老板提出忠告和建議。當然,下屬向老板提建言或忠告時,要盡量地多利用非正式場合,少使用正式場合,盡量與老板私下交談,盡量地避免與老板發生公開沖突。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給雙方都留下余地。既不讓老板當眾難堪,也避免了因為遭到老板否決而使自己陷入被動。

美國的羅賓森教授曾說:“人有時會很自然地改變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當眾說他錯了,他會惱火,更加固執己見,甚至會全心全意地去維護自己的看法。這不是那種看法本身多麼珍貴,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試想,就連地位平等的人都是如此,更何況你面對的是一個手裏掌控著團隊生殺大權的老板呢?

其實,每個人都有弱的一面。作為老板,很可能在自己的思維習慣中發現不到自己的弱處,而恰恰是他的下屬,對此會看在眼裏,明在心裏。本著對老板負責的態度,你對他的弱處指出來,一方面要靠勇氣,另一方面還要靠巧嘴。如果你當著眾人的面向老板提出批評,你的善意很有可能因此被曲解。如果你在私下旁敲側擊地談起,而且有個比較恰當的語境,老板就比較容易接受。如果老板還對你反感,那麼你就該考慮“走人”了。

Views: 4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