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文字時代的來臨 歷史曙光

如火烈烈的燦爛王朝

人類走過了沈重的石器時代,走過了含蓄、木訥的陶器時代之後,終於來到青銅時代的面前。
青銅時代帶來了文明的曙光,你突然覺得黑夜過去,大地上透露出黎明燦爛的光亮。這個時候人類處在一個非常興奮的時刻。
青銅時代之所以稱為文明的曙光,不只是因為青銅本身的燦爛。《詩經》裏保留了商代的一些詩歌,像《商頌·長發》有一句話是“如火烈烈”,意思是商朝的興盛就像火一樣熱烈燃燒。
這句話描繪的正是商朝的文化。因為商朝文化是“如火烈烈”的青銅時代高峰,你可以感覺到從陶罐的時代進入到青銅器的時代,在歷史上有多麼重大的改換。
之前討論過,陶器時代的人們,政治組織是屬於比較小型的部落型態。捏陶的工作,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只要用一些土,用轆輪來手拉胚,就可以做出一個陶甕。大家記不記得,小時候在鄉下,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放一個陶甕,陶甕裏放著剩菜剩飯。因為當時很多家庭都有養雞、養豬、養鴨之類的副業,每天都有人會推著板車來收這些泔水。
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你感覺到那個時代,使用非常多的陶器,家裏的米缸、水缸也都是陶的。
農業時代,工業還沒有發展,家裏使用的多是陶制品和手工制品。那個時代有一點像老子“小國寡民”的社會。小小的區域,人口也不多,你可以聽到隔壁村落的雞鳴、狗吠。但是老百姓就算活到很老,他也不太到隔壁村子去。因為當時沒有什麼商業文化使人類遷徙流動。
家天下世代的來臨
農業是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自己種稻米、自己種麥子、自己紡織。他們的生活非常單純。
可是到了青銅時代,政治結構改變了。因為銅從挖礦到冶煉的過程需要大量的工人,因為一個人的力量不可能做出青銅器。在中國大陸的遺址裏面發現的“銅山”,就是過去冶煉銅礦的礦場。這些礦場需要的工人有好幾千人。我們推測當時可能是用奴隸做這個工作,而奴隸可能來自戰俘或者家境貧苦的人。
挖礦工作很辛苦,要把礦土挖出來集中在一個地方,用大火冶煉,然後提煉出銅。這已經是工業的制程了,與農業小規模的生產活動不太一樣。
我們說青銅時代是一個重大的跨越,因為經濟生產的組織跟規模,已經開始改變。
過去人類不需要把這麼多的工人聚集在一起,農業人口是散布在鄉間的。可是到了商業或者工業的時候,人口大量集中,形成新的社會組織。另外,當冶金這樣的工程需要這麼多工人的時候,社會上就會開始出現階級。農業時代人類的階級差異沒有這麼明顯,社會好像沒有特別有錢或特別窮的人。
可是到了青銅時代階級制度開始發展。主掌冶金的人一定是握有權力的人。為什麼夏朝是中國第一個能執行家天下的朝代?因為夏朝剛好就是第一個產生銅器的時代。
掌握青銅的國家會變得非常強大,他可以把周邊所有的小國都滅掉。
青銅時代出現以前,怎麼打仗?很簡單,就是用石頭。石器時代的戰爭我敲你一下、你敲我一下,拿瓦罐把別人頭打破,傷亡不會很慘重,兩國差異也沒有那麼懸殊。
可是有了青銅之後,青銅制的戈、矛、刀子,可以殺人如麻。所以夏代、商代以後,出現了一個成語叫“血流漂杵”,就是殺人流的血,可以把搗米用的杵漂浮起來。
你可以想想看“血流漂杵”表示有多少人死亡。
武器改變了,因而整個經濟商業,國防工業也隨之改變。當時掌握“青銅”技術資源的國家,就變成強大的國家,他可以把周邊的國家都消滅。
由於極權政府出現,產生了“貢金九牧”,意思是其他國家都要向政府進貢。夏朝的君主變成了絕對的“王”。當時其他部落,大部分都還在制陶的階段。因此夏代的強盛,絕對跟他掌握金屬有關。
用今天的話語來說,今天有能力掌握國防工業上的高科技國家,就握有絕對的權力。譬如說核武談判的時候,世界上只有某些國家可以參加,大部分國家是不能參加的,因為沒有發展核武的條件。
因此夏朝的興盛,在於他掌握了當時的高科技,因此皇帝讓自己的兒子、孫子繼續享有這個特權,也就是“家天下”的形成。
這也就是青銅在歷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國的醒酒瓶

我們已經在二裏頭找到夏代的青銅遺址,可是夏代的青銅器出土的量,還不是太大。夏朝是青銅文化起源的重要朝代,可是青銅文化最燦爛的時代,大概是在商朝。
商朝歷時很久,中間曾經有過遷都的情況,所以我們稱為“殷商”。殷,其實是商朝的後期。這段時期最重要的就是青銅的制作已經到了極其精準的地步。
我們前面介紹過《考工記》,它告訴我們當時制作青銅器的比例、配方。如果我們把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青銅器裏面拿出一點點成分做化學分析,我們會發現跟這個《考工記》裏面講的“齊”完全一樣。“齊”就是制作青銅器中,錫、銅的比例配方。這說明商代的青銅器已經有了非常精準的技藝。
青銅是非常美麗的藝術品。我們必須要知道,藝術品它之所以美,是因為它的科技到了高水平的地步。高科技本身就是一種美。例如音響在音質上達到最精致的地步,那就是一種極致完美。
如果到博物館去看商朝的青銅器,你會覺得它的制作過程十分復雜,它的完美到了驚人的地步。
商朝青銅器最大的特征就是上面繪有很多動物,我們叫做“獸面”。因為當時一般認為人類的祖先是從動物來的,所以有時候用牛頭、羊頭來表現對祖先的崇敬。譬如說在美國舊金山的亞洲美術館裏,收藏了一尊商朝最有名的青銅器“四羊方尊”。“尊”,就是裝酒的器皿。
喝紅酒的朋友知道,如果要喝比較好的紅酒時,我們要先醒酒。醒酒就是把要喝的紅酒幾個小時前先倒在大的玻璃瓶子裏,讓它跟空氣接觸,這樣才能讓香氣完全散發出來。
而商朝也有這種東西,當然它的目的不完全是醒酒。因為他要把酒放在祖先的供臺上,紀念祖先,所以“尊”這個字本身就有“尊敬祖先”的意思。因為要尊敬祖先,所以要倒一大碗酒放在祭壇上。
因此,祭祖的酒器就不能做得太草率,如果你做得太粗糙就表示對祖先不尊敬,就不能叫做“尊”。所以這裝酒的“尊”,商代的人就把四個羊頭裝飾在上面。羊可能是這個部落的代表,所以用羊頭表示尊敬。如果大家有機會到舊金山看到這件作品,你真會嘆為觀止,因為那四個羊頭是非常精致的立體雕塑,非常非常漂亮。我們知道“翻模”的過程,必須要做“模”跟“範”。上面的雕刻要精細到非常細膩的程度,最後才可以把這四個羊頭翻模做出來。
我相信我們今天的金屬工業還做不出這麼漂亮的東西。
這就是為什麼幾千年前商代的青銅器,會讓我們感到非常驚訝。因為當時的工藝技術竟然可以達到這麼驚人的地步。這裏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美。美跟藝術都因為科技而存在。科技的技術不夠,這個藝術品是無法達到更高境界的。所以一個藝術家如果有一個構想,想做出漂亮的公共藝術,但沒有科技的幫忙,這個藝術品還是沒有辦法完美。
因此,“完美”這個詞裏結合了創意與技術。

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青銅文化,其實就是一個技術跟美學結合的高峰。科技達到了巔峰以後,美術才有了依靠,也才能成就完美的作品。
全世界收藏亞洲文物的博物館,都收藏有商代的青銅器。因為商代青銅器在造型上特別特別漂亮。但是臺北的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中國青銅器,最有名的卻都是周朝的青銅器。
大家可能聽過“毛公鼎”和“散氏盤”。這兩件作品被認為是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為什麼這兩個東西是鎮館之寶?
這兩件東西,看起來並沒有多好看,反而沒有商朝的四羊方尊這麼華麗、這麼讓人矚目。然而這兩件文物之所以這麼重要,不是因為它造型美,而是因為它裏面有長達五百字的文章,我們稱為“銘文”。
我們發現商朝的青銅器重視造型,但周朝的青銅器重視把文字鑄在鼎上。它們呈現了兩種不同的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
我們知道周公“制禮作樂”,他強調的是人文層次。而人文的基礎就是文字。因此商代出現文字以後,到了周朝,便將文字提升為最重要的文明的基礎。
人類的文明史當中,文字的出現是非常重要的進展。文字出現以後才有歷史。我們所說的“歷史”,是有文字記錄的時代,而沒有文字記錄的時代叫做史前時代。
而青銅時代跟文字出現的時代,剛好是同一個時期。
毛公何許人也?
毛公鼎也和一般鼎一樣,傳承著夏代以來最原始的“鍋子”的概念。“民以食為天”,“鍋子”逐漸和“保障”、“權利”有了關系。鍋子雖然是日常器物,卻有了尊貴的象征性。在漫長歷史中“鍋子”變成了“鼎”。就像帝王親近的“禦廚”可能被封爵位。“毛公”是天子親屬,天子感念他的辛勞,守護王室,賞賜禮物,鑄造“鼎”來做紀念。
古代受封成為公爵,等於是現今國家的授勛大典,這是非常重要的事。而且天子會有很多的賞賜給這個家族,包括土地、奴隸;土地上每一年農產品的收獲,都將歸毛公所管。另外還賜給他很多很多稻谷、麥子、五谷雜糧、紡織品之類的東西。
然而,更重要的賞賜就是“銅”。這有點像我們今天得了一個獎,不管是金鼎獎、金鐘獎、金像獎,都有一個獎杯或獎牌做紀念。
毛公被封爵,也有點類似得獎。皇帝賜給他銅,他可以用這些銅來鑄鼎。我們前面提過,鼎就是鍋子,本來是拿來做飯用的。可是這個鼎當然不能拿來做飯,因為它太尊貴了,是用來紀念的,就像運動選手得到冠軍獎杯,獎杯在希臘時代可能真用來喝酒,可是現代人不會拿獎杯喝酒,而是放在家裏當做裝飾。
同樣的,毛公鑄的鼎也是拿來當裝飾的,意思在告訴別人:“你看我不錯吧!我們家族得到了皇帝的賞賜。”為了讓別人知道這個鼎得到的過程,他們就把得到賞賜的內容鑄在鼎裏。
有機會到臺北故宮博物院時,你不妨註意一下,這個鼎不要只看外面,因為外面沒什麼好看的。你要踮起腳來看鼎裏面,會發現有一篇文章在裏面。這篇文章說明了他們的家族如何忠信於皇室,如何替天子做料理,而天子賞賜了些什麼東西。毛公把所有賞賜像列清單一樣全部列在裏面。
文章最後說,我們毛家用天子賜的銅鑄了一個鼎,紀念這個高尚的榮譽。這個鼎變成我們的傳家之寶,希望這個家族的榮譽,可以世世代代傳衍下去。所以鼎裏的文章最後一句寫的是“子子孫孫永寶用”。意思是我們毛家的後代,世世代代都要好好地保存這個鼎,因為這代表我們家族的顯赫與榮耀,我們不能隨便拋棄。
周朝的青銅器跟商朝最大的不同在於,商朝青銅器以美麗的造型取勝,而周朝則是以鑄刻文字為特色。
那為什麼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名的青銅器是周朝的?
因為最早收藏青銅器的學者,比如說清末民初的著名學者王國維,後來待在大陸的學者郭沫若,以及來臺的學者董作賓、羅振玉,這四個人都是以研究青銅器上的銘文而著名。
關心青銅器造型的人,可能註意它漂不漂亮,於是就把它放在美術史上討論。可是剛才提到的這些人,他們研究的是文字學,他們關心的是文字,所以我們就可以了解,為什麼商朝的青銅器很多都被外國人買走?因為外國人不懂文字,他們覺得漂亮就買了。
可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留下來的,反而是文字很多的。文字很多的這些青銅器,等於是歷史的記錄。

散氏盤,古代的停戰契約

“散氏盤”的“散”指的是周朝時,有個叫做“散”的小國。
周朝雖然是一個朝代,有一個周天子,可是他有很多分封的國家,像陳、蔡、齊、魯等。其中的齊國、魯國當然算是大國了。這些獨立的小國國君都是周天子分封的王,有獨立的政治體制。
散氏盤的由來,則是因“散”跟“矢”這兩個小國而起。
散跟矢,在我們今天的語言來說,類似三芝鄉跟淡水鎮這樣的小地區,這些小地區的行政是獨立的,可是兩個國家的國界始終劃不清楚,經常打仗。後來大家覺得生活不安定,就找了第三國來仲裁。
由於怕國界劃分清楚後口說無憑,所以他們決定用青銅鑄了一個盤子,在盤子上明確註明國界位置,並且說明不能反悔或隨便發動戰爭。有問題的時候就可以把盤子拿出來對證。
這個盤子等於是一個契約。因為是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所以也不容易竄改,比我們今天的法律文件還不容易偽造。毛公鼎、散氏盤記錄了很多文字,這些文字後來受到學者高度的重視,因為他們可以將這些文字作為研究古代歷史的史證。
雖然毛公鼎、散氏盤從美術史的角度來說不一定很美,可是它的“銘文”卻非常重要。因此在周朝的青銅器裏,最重要的已經不是外在造型的美,而是文字在文化上的意義。

文字,是自我意識的符號

文字出現後,人類才有了歷史。當人類沒有歷史的階段,他的記憶沒有辦法真正累積下來。所以現在人類學家研究發現,許多創造了非常高水平文化的民族,他們的文化只能局限在很小的範圍中,有的甚至消失了。關鍵就在於它們沒有文字。
現在很多學者研究臺灣的少數民族文化。我們知道蘭嶼的達悟族,他們有非常了不起的文化,例如音樂、舞蹈以及制作獨木舟的技術,可是達悟族沒有文字。所以我們發現,一個部族的文明,不管發展到多麼高度的狀況,當它文字沒有出現的時候,它很容易被外來的另外一個文化所侵略或者兼並。
文字,是自我意識的符號。漢族就是因文字而強盛。
我們剛剛提到,毛公鼎上的文字和散氏盤上的“金文”,是鑄造在金屬上的文字。這種文字已經有了完整的發展。文字使人類大腦思維更有依據,所以大家在這裏可以看到幾個古老的文明,像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都有自己的古老文字。
可是有些地方的文明,我們知道它古代曾經存在過,也有高度的發展,可是後來卻消失了,這往往是因為沒有文字的記錄。所以文字跟我們的文化有相當密切的關系,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使用文字。
文字跟語言並不一樣。語言的發展可能比文字要早。
譬如《詩經》,詩經最早並不是以文字面貌出現,它是民間不識字的老百姓唱的歌謠,後來才被懂得文字的人記錄下來,所以我們今天才看得到這部《詩經》的書面記錄。假設當時沒有人把這些歌謠記錄下來,這些歌曲可能唱一唱就慢慢消失了。
文字的出現對於一個文明的發展,有絕對的影響力。
區分漢字跟漢語的不同,原因在於漢語的組成是非常復雜的。例如在福建省,隔一座山,語言就不一樣了。所以要用語言溝通非常困難。在臺灣也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和語言,彼此之間要用語言溝通往往是有難度的。
最後我們發現,漢語的復雜性剛好成全了漢字的統一性。
我不知道散氏盤裏面,散跟矢這兩個國家的語言是不是一樣,可是至少我們看到散氏盤上面的文字是一致的。如果他們用這種文字作為契約上的文字,表示當時這兩個國家都認同這個文字。我希望大家了解,在古代的文明史裏面,文字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埃及的古文明,由於尼羅河長達五六千公裏,上埃及、下埃及之間可能也很難溝通。文字卻是可以溝通的。它們把文字刻在塔、碑上面,使得上埃及、下埃及,在文化上可以統一。所以,任何語言當它以文字出現時,這個文明就可以傳承很久。
甲骨文重現了商朝,那段被遺忘的時光
但是毛公鼎、散氏盤上的金文,並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在周朝之前,已經有甲骨文了。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牛骨跟龜甲上的文字。這是近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
清朝的時候,各個地方出土了很多龜板,龜板就是烏龜的腹甲,因為這部分很平坦,可以拿來刻字。另外還有牛的肩胛骨,也是比較扁平的地方,在上面也發現了文字的痕跡。
當時龜板和牛骨大量從地底下被挖出來,老百姓也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東西,有人就把這些東西賣到中藥店當藥材。後來清朝有個人叫做劉鶚,就是《老殘遊記》的作者,他發現這上面的痕跡好像是古文字,於是他就搜集了很多龜板跟牛骨,慢慢整理,並且把上面的文字臨摹下來,編了一本書叫《鐵雲藏龜》。他當時對這東西還不太了解。一直要到更晚一代的王國維、羅振玉,還有董作賓這些人,才揭開甲骨文之謎。
甲骨文是商朝人的蔔辭。商朝人非常迷信,他們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要禱告和占蔔。例如今天要過河,但是因為過河的過程可能很順利,但也可能會淹死,所以他們就把問題刻在龜甲或牛的肩胛骨上,用硬的東西鉆一個孔之後,用火在上面烤。火一烤,骨頭、龜甲就會沿著洞口裂開;我們今天寫的“蔔”這個字,就是裂開後的長紋跟短紋。所以“蔔”這個字是一個象形字,他們就憑借著裂開的紋路長短來判斷吉兇。
“今天該不該過河?”先人用類似我們算命看掌紋一樣去判斷。
所有的甲骨文,都是算命的文字,我們也稱為“蔔”文,就是蔔卦的文字。
借由甲骨文,我們看見了商朝人哪一天想要過河,什麼時候要打仗,哪一天發生日蝕,哪一天地震了。
這些文字變成非常重要的史料。有了文字,才有歷史。人類的文明也因此跨越到另一個層次。有了實際的文字,讓今天的我們可以重現那段被遺忘的時光。
黃昏時刻,我們面對夕陽,
看到每分每秒燦爛的變化。
在這個燦爛的夏季,
白天陽光艷麗。
但是它不甘心白日將盡,
它要把生命裏最燦美的部分,
在入夜之前,
作最美的一次綻放。

Views: 2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