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走過半個世紀的青運,如今來到一個時代的十字路口,面對瞬息萬變的新世紀和新挑戰,是時候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決定下一步要走向何方。
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青運的第一個50年,出身青運的陳明發博士果敢斷言,資訊網絡無疆界的今天,媒體開放和青年組織俯拾即是的今天,青運只要善用自身的優勢,以穩固紮實的草根力量,突圍而出絕非難事。
那他心中的青運未來指南針到底指向何方?他不疾不徐,緩緩吐出八個字——放眼世界,紮根鄉土。
現為創新大學計劃主席的陳明發博士,有過多次自助旅遊國外的經驗,遇到過很多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和歐美各國家的青年,唯獨本地青年少之又少。
他認為,青運若能善用現有科技便利和團體力量,提供青年「出走」的機會和勇氣,開拓視野,提升文化觀和世界觀,就能吸引新生代的注意和參與,讓他們看到青年組織的實際存在意義,也是青運放眼天下所能做的工作。
在他看來,今時今日青年的心態已改變,需要一股動力和平臺,拉他們一把,而草根基礎穩固的青運,絕對有這個條件。
整合地方資源
陳明發強調,放眼世界的同時,當然也別忽略自己的鄉土,青運可以策劃的是整合地方資源,幫助在城市『流浪』的青年,回鄉創業。
他指出,很多人在城市畢業後,就投入這個競爭激烈的空間艱辛打拼,但在經濟不景時,就業機會不多,目前國內約10萬名失業畢業生可說是計時炸彈。
「城市不是唯一的希望,只會讓發展的天秤更加倒向一邊,與其在城市中茫然流浪,為何不往後退,回頭看看自己的鄉土,從中尋找希望,創造新機?」
「若青運能整合科技,普及教育,幫助這些失業、待業或計劃轉動的青年回鄉創業,不但協助城市拆除計時炸彈,也把經濟動力帶向其他地方。只要有個管道結合他們,就能發揮青年的力量。」
扮演協調工作
青運曾辦過學院及各類培訓課程。陳明發觀察到,製造業和服務業都需大量舆數位創新有關的技術專才。我國有許多技職學校,政府也有撥款培訓青年,但卻反應冷淡,導致許多業者寧可聘請熟練的外勞,產生了工廠的人力需求和人力供應市場無法接軌的窘境。而在未来,對數位創新專才的需求會更高。
從另一層面來看,這何嘗不是青運的機會?——扮演協調工作,把雇主、政府和地方人力3方面的協調工作做好,掌握僱主的需求、政府計劃的對象和目標,以及青年的就業理想和才能,就能成為溝通橋梁。
「社會需要一個計劃,把青年帶回鄉土,把希望和夢想帶回鄉土,讓沈寂的鄉土重新恢復活力和生氣,同時減緩城市的擁擠和壓迫,讓大家都有就業機會,並降低失業率和犯罪率。」
陳明發說,世界許多國家都走過相同的過程——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從工業經濟到體驗經濟。而後者,回歸鄉土則能找到希望的動力,例如所需的文化資源、鄉親。
放眼世界,紮根鄉土,出身青運的陳明發,就在以身作則。他如今從事的「文化創意」就是把青年的想法、意見和創意結合起來,然後策劃成一項活動,吸引其他人前來參與、接觸和了解。一個概念,一個團隊若能普及持之以恒,其影響力可能是超出想像的廣而大。
他所做的,就是扮演溝通及協調的橋梁,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塊兒,提供了一個發揮興趣和才華的交流平臺。這也是他為青運提供的「未來指南針」。
調整步伐擬新方針
時代變遷,今日的青運,不變的是一貫宗旨,變的是策略,務求與時並進。青運50年來在各領域人才輩出不是沒有理由,但在回顧輝煌和優勢之後,更要瞻望前方,擬定新方針,繼續前進,才不會被淘汰出局。
「以前沒有互聯網,資訊相對封閉,出國機會少,高等教育也只是少數精英才擁有的權利,整個大環境是保守且封閉,沒有太多學習和成長空間,青運就順應這時代需求,調整策略。」
資訊鋪天蓋地
陳明發說:「今天的社會大不同,什麼都很方便,資訊鋪天蓋地,出國也因為廉價機票而變得輕而易舉,公私教育機構更遍佈全國。」要人際關係和社交能力磨練,大學時期的活動就綽綽有餘。
1990年代以前,有機會上大轉者不多,今天高等院校遍地都是,課外活動那麼多,社會團體更不計其數,加上互聯網舆社媒,年輕人的學習空間多得太多。培養新生代領袖,建立人際網絡,提升學習和促進個人成長。這曾經是青運最大的優勢,如今大家都有了。」
今天的年輕新生代,不再熱衷於參與社區活動,大部分時間都掛在網上,遨遊在世界各地,滾動滑鼠和按鍵,搜尋所要的資訊,人際關係和社交生活對於他們來說是次要的事,即使全國青年團體聯合力量也未必能有好效果,因為很多青年不覺得這些活動對他們有實際幫助。
今天的青運來到一個轉捩點,必須認清整個大環境,繼續調整步伐,擬定新方針,進入新旅程。
草根力量善用科技
無可否認,從市場觀念來看,由於有了無處不在的青年團體,加上教育和水平的提升,今日青年的競爭力已大大提高,可以選擇的學習和發揮平臺也很多元,青運不一定要争最特出的那一個,若能繼續蛻變,新空間却是不少的。
前路,佈滿荊棘。然而,不論什麼時代和社會,總有新領域可開拓,有生機挺進,青運的挑戰再嚴峻,始終還有可以善用的優勢,從現有的空間下手。
陳明發博士一一分析,資訊管道便捷,青運也許可以籍此擴大青年視野。放眼今日環境,政治人物說多錯多,就是因為胸襟和視野不夠寬廣。
龐大的人際網
「目前,青運已在全國擁有861個支會,32個縣會及14個州分會,會員已超過10萬人,從城市到鄉村,都有青運紮根的基礎,這就是青運最大的優勢——草根力量,也是資訊豐富的網絡無法取代的大平臺,可以提供龐大的人際網,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還有對事情的處理能力。」
今天的青年組織也許多,但青運是草根力量最強的青年組織,而今天人與人之間雖然擁有無疆界的資訊天地網,但缺乏人與人實際的關系,面對面的交流,還有真實的培訓,這些都對青年具有一定的啟蒙作用。
陳明發認為,目前的青運有必要反思,如何善用現有科技,引導新生代走回當初那種凝聚力很強的感情基礎,重新參與社會建設。
挑戰不一定就是無法超越的死局,從正面來看,它可以是一種借助力量、激發更多的實踐過程與工具,比如網站、面子書和部落格等都是很好的聯系工具,而非繼續沿用當初那種發傳單,畫宣傳紙,站在街頭呼籲民眾參與的傳統方式,事倍功半。
全心投入栽培青年
陳明發博士是1970年代尾聲加入青年工作。同時在傳媒工作,後投入政治圈參與社會服務舆培訓實務。當時八打靈縣年輕社群龐大,除了大專生、專業人士和文化圈人,還有工廠舆小商青年,卻無凝聚和交流空間,八打靈縣青運應社區需求而紮根,短時間內成立了23個支會。
陳明發被推選為八打靈縣理事會領導人,以及19區支會主席長達多年。當時國內青年組織不多,資訊不發達,各領域人才濟濟的青運成了社區活動主要推動者,特別積極,在中央理事會陣容就有6人是八打靈縣代表!
身在青運的日子,是影響陳明發日後人生規劃的關鍵。「以前沒有電腦和網絡,辦活動都是親力親為,設計海報、宣傳活動和招募會員等都是人手繪畫設計,用的是卡片紙、布條這些簡單材料,還要親自去張貼、宣傳、號召……每次活動、每次參與和體驗都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學習。」
很多時候大家為了辦活動而在會所工作到深夜,但只要看到每場活動的不俗反應,再多辛苦都覺值得。許多會員對於青運的投入可說是「正業變副業,副業變正業」。
互聯網難取代
1985年青運25周年紀念時,也是聯合國國際青年年,八打靈縣理事會配合舉辦全國青年大會,吸引約千人參與,備受矚目。「那個網絡不發達的年代,許多年輕人要尋求出路和機會,都會來參與這些講座,搜集資訊,建立網絡。」
這項大會之後,馬大、博大、國大和工大的同學先後在八打靈成立了4個青運支會。那個大學生不普遍的年代,加入青運的很多都是新一代精英。青運是有哲學方針、有活動系統、網絡聯系和互動性很強的組織,給青年提供了系列活動和發揮才華的空間,也間接為社會栽培了有為青年。
青運像個溫馨熱鬧大家庭,培養出團隊精神、獨立自主、組織能力、理智思考、交際能力、社交圈子和服務精神,讓許多青年有了人生規劃,造就今日遍佈各個領域的精英。
陳明發擔任兩年青運總秘書全國走透透,如今每次重回舊地,總會想起昔日的經驗片段。「這就是青年組織最可貴的地方,是數位世界無法取代的體驗,讓我們在成長過程發現自己的夢想和才能,結交到很多朋友,勇於開創自己的事業。」
(照片說明: 陳明發博士背包包大哉遊的行腳,上,英國牛津;中,英國巴芙Bath古城; 下,荷蘭阿姆斯特丹)(13.04.10 收入青運50週年紀念特輯,記錄:陳绛雪)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133》安身有序·企業永續#青年成才之家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