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爭標弄潮
“三月十八,村裏老婆風發。”
這是金盈之《醉翁談錄》中的一句俗諺,說的是在這一天,村姑無老幼都入城玩耍,主要去處是金明池。金明池真有可以使“村裏老婆”瘋瘋顛顛的魔力嗎?是的,作為地處中原的城市中的一處園囿,它在平時大門不出未見過世面的“村裏老婆”,也在一般的市民面前展現開來的,是個極其新鮮而又神奇的境界——
波光浪花,返照著矗立在水中的島上宮殿,亮晶晶,金燦燦。池中,龍舟昂首,小船簇擁,遊艇徜徉,橋飛千尺長虹,柳絲拂水;岸上,樓閣巍峨,樹叢環繞,彩棚人聚,伎藝湧動……
看慣了負載糧秣舟楫的混濁汴河的雙眸,看到了碧澄澄的春波上浮動著裝滿大旗獅豹、蠻牌棹刀、神鬼雜劇的彩船;聽熟了夯歌野調、叫賣市聲的耳朵,聽到了吹打彈唱的裊裊顫音。更讓市民們心滿意足的是,他們耳聞目睹到了震地的鐸聲中,沖天的笙歌裏,鮮新的寶裝錦繡中,耀眼的槍劍繡旗裏,“真龍天子”翩翩而來……
皇帝蒞臨金明池,起因並非“與民同樂”,而是為觀“水戰”。金明池開鑿的初衷就是為此。據史載,金明池開鑿於太平興國元年(976),當時主要是為了建設一片較大的水城,安置神衛虎翼水軍,在每年的春夏之交操教舟楫。
在此之前的太祖趙匡胤,只能到“造船務”去觀習“水戰”,這是不能滿足以在馬上取天下而自負的皇帝的虛榮心的,故太宗動用了3.5萬名士兵鑿池,引金水河水貫註。為保證開鑿質量,太宗還特意賞予役卒每人千錢、一端布,並賜此池名為“金明”。
雍熙元年(984)四月,太宗駕至金明池水心殿,檢閱水軍,只見:“戰艦爭勝,鼓噪以進,往來馳突,必為回旋擊刺之狀。”太宗就此景對侍臣發了一通議論:“兵棹,南方之事也,今既平定,固不覆用,但時習之,不忘武功耳。”這一席話道出了開鑿金明池的真正意義。
金明池之所以開鑿成周約9裏30步,池面直徑7裏許的規模,正是為了能夠容盛巨大的軍事演習的陣勢。楊侃《皇畿賦》展現了這一場面:
命樓船之將軍,習昆明之水戰,天子乃駐翠華,開廣宴,憑欄檻於中流,矙渺茫於四面。俄而旗影霞亂,陣形星羅,萬棹如風而倏去,千鼓似雷而忽過。則有官名佽飛,將號伏波,驤江中之龍,避船下之戈。黃頭之郎既眾,文身之卒且多。類虯龍而似蛟蜃,駭鯨鯢而走黿鼉,勢震動於山岳,聲沸騰於江河……
這和真的水戰沒有什麽區別,給人印象極深。長壽的袁在晚年時,就曾專門記錄少時在金明池觀看過的“水戰”:船舫回旋,戈船飛虎,迎弄江濤,出沒聚散,倏忽如神,有“令人汗下”的效果。
一味習水戰,以示武備,神經必然總是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這與北宋承平日久的氛圍很不協調。隨著盛世時光的推移,主張在金明池中演習水戰的太宗,也逐漸改變了初衷。淳化三年(992)三月,太宗又一次來到金明池,親手將一銀甌擲到波疊浪翻的池中,命令一軍卒泅入水裏取上來,表演“競渡之戲”……
一貫以勇武著稱的太宗,開始在金明池波瀾間揮灑上輕松的一筆了。將太宗與太祖比較,太祖全是觀習“水戰”,太宗則於“水戰”演習間隙,設置點兒不僅能鍛煉體魄,又可調節情緒的“水戲”。這些“水戲”起初是滴滴雨露,積累變化,漸漸掀起了與“水戰”並肩競長的大浪,這在太宗以後的真宗時期尤為明顯。
大中祥符六年(1013),真宗挑選在京諸軍中江淮習水之兵,別立水虎翼一軍,置營金明池側,按栻戰棹。也就是在此時,“水戰”記載已不見於史籍,“爭標”開始登場。“爭標”形式早在宋代以前就曾有過,僅說唐代,其程序和規則就已十分嚴整——
人們在水面的終點插上一根長竿,竿上纏錦掛彩,因其鮮艷,呼為“錦標”,競渡的船只以首先奪取標者為勝,故又稱之“爭標”。“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唐人的《競渡歌》可以使人想見“爭標”的神韻。宋代城市最早的“爭標”,是在鹹平三年(1000)五月以“水戲”之稱進入史籍的:揚旗鳴鼓,分左右翼,植木系彩,以為標識,方舟疾進,先至者賜之。此後每年春季在金明池舉行不斷,而且每次是“縱都人遊賞”。這就使“爭標”的浪花飛濺到普通的市民身上,吸引著廣大市民來觀賞這可以強身健體的活動,已遠遠超出金明池開鑿之初單純舉行“水戰”的意義。
從真宗幼時就喜好戰陣之戲,自稱元帥的嗜好來看,他檢閱的“爭標”,無疑帶有濃厚的軍旅競賽練力長速的色彩,這從真宗以後舉行的“爭標”都是軍士參與可以得到證明。但真宗同時也縱市民來遊賞“爭標”。
據史載:朝廷預先在二月末,由禦史台在宜秋門貼出黃榜,告示廣大市民,允許士庶在金明池遊行,嬉遊一月,其他在東京的官司,在不妨公事的前提下,也可來金明池任便宴遊。因此,金明池的市民非常多,以至有市民在金明池遊玩時被擠得不知去向……
眾多的市民來到金明池,光看由軍士劃虎頭船、飛魚船、鰍魚船和反覆進行三次的“爭標”,是不能勾起市民整日流連的興趣的,於是,“爭標”已摻入了伎藝表演的意味——
各種船只列陣比賽之前,均采取排為圓陣的“海眼”等舞蹈樣式。周密曾得到過的東京德壽宮二大帙舞蹈曲譜,其中就有“海眼”、“收尾”等舞蹈樣式,證明“爭標”船隊已運用了舞蹈化的表演。
最為重要的娛樂健身活動的節目之一是“水秋千”。在真宗時還未見有“水秋千”一說,歐陽修《越溪春》所吟詠的“秋千影裏,臨水人家”,不知是否“水秋千”之先聲?“水秋千”出現當在北宋中後期,在東京的陽春三月,“舉目則秋千巧笑”,蕩秋千這項體育活動已十分普及。金明池中的“水秋千”,就是在陸地秋千運動基礎上形成的,不同的是,打“水秋千”的人,善習水性並敢於在高空中跳水——
在鼓笛的伴奏聲中,一個伎藝人,即跳水運動員,在豎立著高高秋千的“畫船”上,蕩起了秋千。只見他越蕩越快,越蕩越高,一直把秋千蕩到與秋千架相平,才猛地雙手脫開秋千繩,縱身飛向空中。瞬間,他在藍天白雲間翻了個筋鬥,像一只輕靈的燕子鉆進水面,漾泛了朵朵浪花……
這種運動把跳水和蕩秋千結合起來,相當於現在的“花樣跳水”,既驚險又吸引人。王珪在《宮詞》中寫道:
內人稀見水秋千,爭擘珠簾帳殿前。
看來在宋代初期皇家近臣也是很少見到這種絕妙的體育活動的。隨著宋代城市的逐漸開放,廣大市民卻可以看到
“水秋千”,這是強身健體運動的一大豐富,一大歷史性的進步。
由於這一運動是前所未有的,因而也贏得了許多名人的讚頌。像朱翌《端午觀競渡曲江》:
卻憶金明三月天,春風引出大龍船。
二十余年成一夢,夢中猶記水秋千。
時光雖過去了二十余年,但朱翌在夢中還懷念著“水秋千”,可見其獨特的魅力。元代仁宗時期的王振鵬,作了一幅《金明池爭標圖》,他用細如毫發的筆觸,描繪了兩只畫船上的“水秋千”:一人正蕩起秋千,向水面俯沖;一人正從秋千架上騰越半空,行將入水,姿勢逼真傳神……
這種“水秋千”,非經專門訓練不行,屬於頗具難度的體育運動。它的作用在於激勵和吸引更多的市民,參與到“爭標”這項運動中來。此類新穎的健身體育運動,在北宋中後期的城市裏不斷湧現,像“水球”比賽活動。水球實質是陸地所踢的氣球,不同的是參賽者在水中用手輪流拋擲氣球,以距離遠近定輸贏。徽宗還特賦詩一首:
苑西廊畔碧溝長,修竹森森綠影涼。
戲擲水球爭遠近,流星一點耀波光。
詩中未標明是金明池,但這一“水球”競賽,顯然是在金明池具有體育運動性質的“水戲”啟示下開展起來的。
總的來說,北宋政府在東京的城西北角開“西池”而練武備,南宋政府則憑借臨安西面的“西湖”繼續這一傳統。而且,“西湖”規模要遠遠超過“西池”,因為它足足有三十余裏,倘若畫壇巨匠張擇端活到南宋,他一定會揮起那支如椽大筆,畫出一幅比《西池爭標圖》(《金明池爭標圖》之別名)更豐富的《西湖爭標圖》來——
杏花初落,遍地緋紅;楊柳輕搖,飄飄蕩蕩。流鶯啼樹陰中,粉蝶戲奇花上。園林織錦,堤草鋪茵;浪湧霜雪,湖光瀲灩;疊清佳,山色溟蒙。香車競逐,玉勒爭馳,沽酒樓前招過客;人如蟻集,船似橋連,畫船舉棹喚遊人……
龍舟競賽在西湖中則變化成了:六條龍舟分為兩隊,向立於湖中一根掛著錦彩、銀碗、紙幣的“標竿”劃去,只見湖水騰波,條條龍舟如離弦箭,似翔躍魚,直奔“標”去!岸上,鑼響鼓鳴,管驟板急,成千上萬的市民們,以春雷般的歡呼給湖內競渡“爭標”的龍舟鼓勁,這種熱鬧繁華的景象一點不亞於金明池。詩人黃公紹也發出了這樣的歌唱:
望湖天,望湖天,綠楊深入鼓鼘鼘。好是年年三二月,湖邊日日看劃船。鬥輕橈,鬥輕橈,雪中花卷棹看搖。天與玻璃三萬頃,盡教看得幾吳。棹如飛,棹如飛,水中萬鼓起潛螭。最是玉蓮堂上好,躍來奪錦看吳兒。
從這首詩看出,在二三月春暖花開之時,臨安西湖天天舉行劃船比賽,這自然是與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有關,但也和臨安市民以此來健身有關。起於武備性質的劃船“爭標”,在臨安已徹底演變成了全民性的體育鍛煉活動,廣大市民成了體育鍛煉活動中的主角。
如果說“爭標”是宋代政府推行和提倡的一種官方體育活動的話,那臨安市民在城市生活中還創造了一種極其獨特的自娛自樂的民間體育活動,那就是每年一次的“弄潮”——
據傳,在戰國時期,錢塘江稱為“浙河”,是東南一大巨沼,西則迫江,東則薄海,不知所止,交錯相過。吳王夫差賜伍子胥死後,就把他的屍體,拋到浙河裏。伍子胥雖死,但豪氣長存,其屍體在江中隨流而興波,朝夕既有時,動作若驚駭,聲音若雷霆,波濤援而起,依潮而來往,蕩激堤岸,此即錢塘江大潮了。
可是,那時卻沒有錢塘江“弄潮”的記錄。明清兩代曾有人提出“勾踐始為弄潮”和“唐朝人弄潮”的說法,根據何來?筆者認為這是傳說附會之言,因為在有關錢塘江潮的記錄始見於典籍之後,一直到唐代,我們沒有尋覓到有關“弄潮”的點滴蹤跡。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