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賁:“記憶竊賊”和見證敘事的公共意義(1)

1995年在德國出版了一本題為《片段》(《Bruchstucke》)的書。這是一部回憶錄,講述一個猶太孩子在猶太圈禁區和納粹死亡集中營的苦難經歷。書的作者是一位第一次寫作的瑞士人,名叫本傑明.維克米斯基(Benjamin Wilkomirski)。維克米斯基當時是一位豎笛演奏師和制作人,從他的敘述來看,他是大屠殺的幸存者。

從1950年代以後,幸存者敘述逐漸成為自傳寫作的一種新形式。許多幸存者敘述都是作者唯一的一部著作,而且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的。這類著作一般都不是精致的作品。它們之所以能打動讀者,全在於故事中遭遇、事件、環境非常特殊,特別具有催動同情和移情的效果。單單敘述者能存活下來講述這些故事,就已經足以引發讀者對這些故事的興趣。這些幸存者敘述中,有的確實後來成了“文學名著”,如維賽爾(Elie Wiesel)的《夜》(Night)和意大利人普利摩.利瓦伊(Primo Levi)的《如果這是一個人》(If This is a Man)。幸存者敘述是不是夠得上文學水準,往往就是拿維賽爾或利瓦伊的回憶作品來作標準。[註1]

《片段》一出版,立刻受到普遍好評,被認可為又一部幸存者文學名著。《片段》以一個四、五歲孩子的口吻敘述了猶太人在大屠殺中的遭遇。這個敘述者既不同於《夜》中那個15歲的少年人,也不同於《如果這是一個人》中那個24歲的青年人。《片段》記載了極為清晰感人的場面,但卻呈現為片片斷斷的記憶碎片,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把經典現實主義和後現代自我意識融合到了一起。

《片段》很快就被翻譯成了十幾種文字,也受到了國際評論界的廣泛註意。在英國,它獲得了 “猶太書籍國家大獎”(National Jewish Book Award),擊敗當時參加競爭此獎的著名作家維賽爾和卡靜(Alfred Kazin)的作品。維克米斯基成為公共媒體竟相邀請的人物,他在不止一個國家的電視台上亮相。他參加許多朗誦他作品的表演會,並由美國大屠殺紀念館讚助在美國巡回演講。許多大屠殺的幸存者都把維克米斯基當做自己的代言者。然而,就是這部作品,後來成為轟動一時的欺騙醜聞,促使我們思考見證、口述敘事、自傳等類敘述的真實公共意義。

 

一、“記憶竊賊”和身份幻想

 

1998年8月27日,瑞士記者丹尼.甘茲弗裏德(Daniel Ganzfried)發表文章,稱維克米斯基偽造了他的生平。甘茲弗裏德稱,那個名叫維克米斯基的孩子從來沒有被關在波蘭的納粹集中營。維克米斯基實際上於1941年出生在瑞士,原名為格羅斯讓(Bruno Grosjean),並不是猶太人。維克米斯基立即否認了甘茲弗裏德的指控。《片段》一書的不少讀者都對維克米斯基表示支持。[註2]

甘茲弗裏德的文章被歐洲和美國的許多報紙所引用。1999年,萊品(Elena Lappin)在極有聲望的英國文學雜志《Granta》,葛律維奇(Philip Gourevitch)在著名的美國文學雜志《紐約客》雜志上分別發表了深度評論維克米斯基事件的長文。兩位作者都支持甘茲弗裏德的說法,並對他的材料提供了補充。葛律維奇尤其措辭嚴厲,在文章題目中直接將維克米斯基稱為“記憶竊賊”。 [註3]

隨後,《片段》一書的所有出版社,包括美國的Schocken出版社,都回收此書,停止它的流通。維克米斯基一下子從大屠殺英雄般的幸存者變成了一個騙子,從大屠殺記憶的保存者變成了出賣者。

1999年4月,維克米斯基在瑞士的代理人為了應對《片段》一書引起的爭議,聘請瑞士歷史學家米契勒(Stephan Maechler)對維克米斯基進行獨立調查,以確認甘茲弗裏德的說法是否有根據。在調查期間,維克米斯基一直堅持,批評他的人盜竊了他的人生,指責他們的實際目的是借此否認納粹對猶太人大屠殺的歷史事實。

這個時候,維克米斯基已經信譽掃地,《片段》一書也已經停止出版,成為舊書店裏的稀罕書籍。先前稱讚過《片段》的刊物紛紛撤回好評,為他頒過獎的機構也撤回給他的榮譽。包括大屠殺幸存者在內的公眾輿論紛紛批評維克米斯基弄虛作假,甚至譴責他為反對記憶大屠殺制造口實。維克米斯基自己則退出了公眾視線。他雖然堅持自己的清白,但不再接受采訪。1999年10月,一位瑞士律師甚至正式起訴維克米斯基,稱《片段》為“冷血欺騙”,又稱自己因為這本假書而受到了種種傷害:被騙了書錢,讀假書花了不該花的時間,還無端付出了諸多同情,等等。

2000年,米契勒的調查結果以《維克米斯基事件:生平真實研究》一書的形式公諸於世。書中同時附錄了維克米斯基自己的否定說法,也把《片段》作為附錄置於書後。此書英譯本於2001年由Schocken出版。Schocken本來就是《片段》一書的英譯本出版者,米契勒的《維克米斯基事件》讓《片段》以附錄的形式重新面世,符合Schocken的利益,但卻再難當作一部可以單獨出版和閱讀的作品。

米契勒著重指出,《片段》的問題不只是作者在作品中假冒敘述者的猶太人身份,而且更在於他在公共場合不斷堅持假冒虛偽不實的身份,因此成為一種欺騙公眾的行為。米契勒從他詳細的調查中,得出的並不單純是維克米斯基身份真偽的簡單結論,而且進一步分析了他為什麼假冒猶太受害者的身份。米契勒的調查發現,維克米斯基的真實姓名是布魯諾.格羅斯讓,瑞士人,生母是伊旺娜.格羅斯讓(Yvonne Grosjean)。伊旺娜生下這孩子時,並未結婚。她在民政機構的督導下,獨自撫養這個孩子。由於生活窘困,不斷變更住所。布魯諾2歲時,第一次被照顧孤兒的家庭領養,後來又換了好幾家,受過虐待,也變得越來越孤僻反叛。

1945年,布魯諾4歲時,蘇黎世的道瑟科(Kurt Dossekker)醫生夫婦收養了他。醫生50多歲,太太40多歲,沒有孩子。他們是說德語的新教徒。維克米斯基一直住在道瑟科家,但直到1957年他16歲時才被正式領養。米契勒的調查發現,這段時期,維克米斯基因為缺乏安定感,缺乏父母關愛而受到心理的傷害。在《片段》中,維克米斯基以道瑟科夫婦為原型所描述的養父母生性冷淡。他雖然從小生活優越舒適,但卻始終得不到親情關愛。

道瑟科夫婦想把維克米斯基培養成為一名醫生。維克米斯基先是進了醫學院,但很快就轉到日內瓦音樂學院學習音樂。畢業後,接著又到維也納音樂學院深造,後來成為一位音樂演奏者和老師。1960年代,維克米斯基開始學習歷史,說是為了尋根。1979年,維克米斯基認識了在蘇黎世開業的以色列心理學家伯恩斯坦(Elitsur Bernstein),並接受他幫助“恢覆記憶”的治療。這種心理治療的可靠性和倫理性一直受到質疑,因為它太依賴於治療師的誘導,甚至常常運用催眠術或精神病藥物來幫助尋回或喚醒記憶。據維克米斯基自己說,他的《片段》就是如此恢覆記憶寫成的。這樣的治療幫助他回憶起一段段兒童創傷往事:從小失去父母,眼見父親死去,自己被遺棄,母親又死在集中營裏。《片段》中有多個母親人物,她們都不能對幼小的孩子負起母親的責任。

米契勒的調查還發現,維克米斯基收集和閱讀過許多關於猶太人大屠殺的書籍,光是他自己擁有的這方面書籍就超過2000冊。維克米斯基寫作《片段》,運用了自己兒童經歷中的感情創傷,但卻用猶太人大屠殺的事件細節來代替自己的真實生活細節。維克米斯基沈浸在大屠殺歷史中有30多年之久,加上他也許本來就已經記不清自己幼年時期究竟有過怎樣的實際經歷,這種記憶發生的心理置換便以《片段》的形式敘述出來。[註4]

Views: 16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