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30, 2025 at 2:30pm — No Comments
有一張古老的世界地圖
是心形的,繪制精良
一度還洗印上鮮亮色彩,
如今色澤消褪了
就像你預料到生命發黃的地圖之中
那顆脆弱的滄桑心臟裡的情感
變淡了一樣。愛是不能忘記的
還渴望著無窮,星狀亮光的羅盤…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30, 2025 at 6:5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19, 2025 at 11: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19, 2025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僅有心臟那麼大小的一隻鳥
徹夜發出的蘆笛般的嘶鳴
衝出了一棵高大的黑松
又一口氣被星星
攫走了。可它仍懷著微茫希望
從黑暗深處
反覆地發出呼喊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19, 2025 at 5:30pm — No Comments
假如你在情人節這一天
為自己感到難過,那就想一想
當最後一塊糖果也不見了的時候
剩在盒子裡的那一堆
罌粟花形皺褶的小紙托吧
在那哀傷的舊了的心形盒裡
它們 一定感知自己在變乾變黃,
甚至沒有一根手指…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1, 2025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公路遠處,有一個農舍的窗口
以小而堅定的嗓音對著黑暗發言。
在這片沉寂裡,只有水壺在耳語
一圈藍色火苗襯著滿天寒星。
下雨的早晨
一個坐輪椅的年輕女人,
穿著黑色尼龍雨披,水珠滴答,
正推動著自己緩緩滾過整個早晨。…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12, 2025 at 5:00pm — No Comments
我在參加派對回家的路上,
十點三十分,一個漆黑的冬夜,沒有星星,
幾朵雪花飄落在
我的前燈的手臂上,它們正
摸索著黑暗的背部,
拽出裡面的東西,一個信箱,另一個,
一只搬運寶石的貓。在一個小鎮的
邊緣,我路過了四顆星星,它們放在…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2, 2025 at 5:30pm — No Comments
在夜晚冰冷的蜂房中,只有
一格小屋被點亮,或者似乎是這樣。
這越南咖啡館,散發著溫柔的光、
香氣擁有,花兒的形狀。
笑語,歡聲,碗筷叮當。
玻璃之外,這座冬的城市
像一架古老的木橋吱呀作響。
一陣狂風疾馳在你我腳下。…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December 27, 2024 at 10:0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December 25, 2024 at 5:00am — No Comments
對泰德·庫瑟(Ted Kooser) ,我的認識和感念,最初不是來自這個美國詩人自己的詩,而是來自他在專欄引介別人的詩。專欄名稱《詩歌中的美國生活》(American Life in Poetry),每週分享某個當代美國詩人一首短詩。分享但不分析,寥寥幾句點到即止,語調懇摯親切,仿佛在跟朋友閒聊,令人錯覺認識了他很久。庫瑟在2005年發起這個專欄, 免費提供世界各地報紙雜誌轉載,是他擔任美國桂冠詩人期間推廣詩歌方式之一。這個專欄維系了15 年, 吸引了數百萬讀者, 直到2020年底, 才由同行美國牙買加裔詩人誇米·朵斯 (…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December 14,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傍晚,坐在敞開的窗前讀書
一直讀到天光消逝,一直讀到那本書
成了夜色的一部分。
我本可隨手開燈
卻偏要駕著白晝墜入黑夜,
就這樣獨坐著,以手的灰白色的幽影
將難以辨認的書頁撫平。
路也、佘小傑 譯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November 1,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漢斯·羅伯特·堯斯(Hans Robert Jauss)的接受理論(reception theory),是接受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強調文學作品在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如何被讀者接收和詮釋。他認為文學的意義不止於作品本身,而是在讀者的理解與反應中得以顯現。因此,文學作品的價值隨著讀者的審美經驗和社會文化的變化而不斷重構。堯斯的理論突破了以往文學批評中「作者—文本—讀者」單向性的理解,賦予了讀者更為重要的地位。
接受理論的核心概念…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October 18, 2024 at 2:30pm — No Comments
情動(法語:L'affect;拉丁語:affectus/adfectus),是斯賓諾莎哲學中的概念,由伯格森、德勒茲和瓜塔里進一步闡述,強調身體或具體體驗。情動這個詞在心理學和其他領域具有不同的含義。
斯賓諾莎《倫理學》中,情動,是與感覺和情緒相關的精神身體狀態,有三種主要類型:快樂或歡愉( laetitia )…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October 18, 2024 at 12:00pm — No Comments
McCulliss(2013)提出的「詩性探究」(poetic inquiry)是一種利用詩歌形式進行研究的方法,核心理論在於通過詩歌表達和理解複雜的人類經驗和情感。這種方法認為,詩歌的語言、隱喻和意象可以揭示傳統學術寫作中難以捕捉的微妙意義。詩性探究不僅創造詩歌,還包括對詩歌進行分析和反思,以獲得對個人或集體經驗的深入見解。其關鍵是將情感共鳴視為一種合法的知識形式,將創意性與學術嚴謹性相結合。(McCulliss, D. (2013). Poetic inquiry and multidisciplinary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Poetry Therapy,…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October 10, 2024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新批評(New Criticism)和形式主義(Formalism)批評都是20世紀早期興起的文學理論流派,強調對文本的內部結構和文學特征的分析,但它們在方法和關注點上存在一些區別。
共同點
文本中心論:兩者都認為文學分析應該集中於文本本身,而非作者的意圖、歷史背景或讀者的反應。文本的意義被視為內在的、獨立的,可以通過對其形式結構的分析來理解。…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October 5, 2024 at 9:00pm — No Comments
「情感素」這個詞乃是從史賓諾莎(Spinoza)的思想所開展出的論述。在史賓諾莎–德勒茲(以下簡稱「史-德」)的思想裡,「情感素」係為生命的、非人稱的力量(puissance de vie non personnelle),往往超越世俗舊有定義下的生命個體(Delourme & Lecercle 32)。在此舊有定義下的生命個體,其狀態是靜止不動的。反之,「情感素」強調個體生命與其他的生命體所產生的關係 (relations)、連結(connection,…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August 22,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原題:「沒有任何機構能解放人」:現有教育體制如何加深不平等?洪席耶論教育與解放訪談;作者:賴怡禎 Hilary Lai)
法國哲學家洪席耶以教育體制出發,說明現有體制之所以無法使人達到解放的目的,是因為以「解釋」作為教育機構的工具有其限制。他接著以 Jacotot…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August 9, 2024 at 9:00pm — No Comments
接受美學又稱接受理論、接受研究,是60年代以來西方文學研究中的一種新興的方法論。它作為一個獨立的學派,出現於本世紀60年代中期,首倡者是西德的康茨坦斯大學教授漢斯·羅伯特·堯斯,他的《文學史作為文學科學的挑戰》(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Hans Robert Jauss)一文,被認為是接受美學形成一個獨立學派的宣言。…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26, 2024 at 6:30pm — No Comments
1.經典是我們常聽人說,"我在重讀……"而不是"我在閱讀……"的那類書。
2.我們將人們讀了愛不釋手,加以珍藏的書冠之以經典;但並非只是那些有幸初次閱讀它們的人,才精心珍藏它們,欣賞它們。
3.經典具有特異的影響力,它們不可能從頭腦中清除,它們潛藏在大腦的記憶層中,披上了集體或個體無意識的偽裝。
4.每一次重讀經典,就像初次閱讀一般,是一次發現的航行。
5.每一次閱讀經典實際上都是一種重讀。
6.經典從來不會說,它當說的已說完了。…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February 20, 2024 at 3: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3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