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九六二年秋季,高密東北鄉三萬畝地瓜獲得了空前的大豐收。跟我們鬧了三年別扭、幾乎是顆粒無收的土地,又恢覆了它寬厚仁慈、慷慨奉獻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畝產超過了萬斤。回想起收獲地瓜時的情景,我就感到莫名的激動。每棵地瓜秧子下邊,都是果實累累。我們村最大的一個地瓜,重達三十八斤。縣委書記楊林抱著這個大地瓜照了一張照片,刊登在大眾日報的頭版頭條。…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6pm — No Comments
事後才知道,我闖下的禍有多大。
我逃出醫院之後,姑姑切開了左腕上的動脈,用右手食指蘸著血,寫下了血書:我恨王小倜!我生是黨的人,死是黨的鬼!
當那黃秋雅得意洋洋地回到辦公室時,鮮血已經流到門口。她尖叫一聲就癱倒在地。
姑姑被救活,但受到了留黨察看的處分。處分她的理由並不是懷疑她與王小倜真有關系,而是她以自殺的方式向黨示威。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5pm — No Comments
先生,第二天,我侄子騎著摩托車,從縣城里專程回來,讓我父親帶他去姑奶奶家,探聽王小倜的事。我父親為難地說:還是別去了,她也是奔七十歲的人了,這輩子不容易,那些陳年往事,抖擻起來傷心。再說,當著你姑爺爺的面,她也不好說。
我說,象群,爺爺說的有道理,既然你對這事這麽感興趣,我就把我知道的,全都告訴你,其實,你只要上網搜搜,就可以大概地了解這事的來龍去脈。…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4pm — No Comments
四十年之後,我大哥的小兒子象群被“招飛”,雖然世事變化,滄海桑田,許多當年神聖得要掉腦袋的事物,如今都成為笑談;許多當年令萬人仰目的職業,如今也都成了下九流,但“招飛”依然是一種令家族興奮、鄰里羨慕的大喜事。為此,已從教育局長位上退休的我大哥特地回村設宴,招待親戚朋友,以示慶賀。
晚宴擺在我二哥家院子里,從屋子里扯出一根電線,拴上一個大燈泡,白光灼灼,照耀如同白日。兩張飯桌拼接起來,桌子周圍,擠上了二十幾把椅子,我們肩膀挨著肩膀坐在一起。菜是從飯館定的,山珍海味,雞鴨魚肉,層層疊疊,五顏六色,五味雜陳。我大嫂撇著煙台腔說:沒什麽好吃的,大家隨便吃點。我爹說:可別這麽說,想想六零年吧,那時,毛主席都撈不到這些東西吃。我那招了飛的小侄子說:爺爺,別翻老皇歷了。…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4pm — No Comments
1961年春天,姑姑從王小倜事件中解脫出來,重回公社衛生院婦產科工作。但那兩年,公社四十多個村莊,沒有一個嬰兒出生。原因嗎,自然是饑餓。因為饑餓,女人們沒了例假;因為饑餓,男人們成了太監。公社衛生院的婦科,只有姑姑和一個姓黃的中年女醫生。那姓黃的女醫生是名牌醫學院畢業,但因為家庭出身不好,自己又是右派,所以被貶到了鄉下。姑姑每次提起她,氣就不打一處來。姑姑說她脾氣古怪,要不就是一整天不說一句話,要不就是尖酸刻薄、滔滔不絕,對著一個痰盂,也能發表長篇大論。
大奶奶去世之後,姑姑很少回來。但每逢家里有點好吃的,母親總是讓姐姐去送給姑姑。有一次,父親在田野里撿到了半只野兔,估計是老鷹吃剩下的。母親從地里挖來半筐野菜,和兔肉一起煮了。母親盛了一碗兔肉,用包袱包了,讓姐姐去送,姐姐不願去。我自告奮勇。母親說,你去可以,但你不要在路上偷吃,另外你走路要看腳下,不要把碗給我砸了。…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這本小畫冊不僅是原子彈爆炸的真實記錄,而且具有奇異的魅力,在它出版的當時,受到相當多的讀者的青睞。可是同年夏天,在廣島醞釀的另一本書,已印刷裝訂成冊,但終於沒有發行。佔領軍認為這本書對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實況描繪得過於逼真,認為是反美的,所以禁止發行。1950年,那是爆發朝鮮戰爭的一年,一位美國新聞記者訪問了廣島,他向失明的原子彈受害者這樣問道:"如果現在對朝鮮投二、三顆原子彈,我想可以結束戰爭,可是遭受原子彈傷害的你,對此有何感想呢?"
禁止發行的書,原封不動地堆放在廣島市政府的倉庫裡,直到今年4月還無人理睬,現在廣島市計劃重新印這本書。那將是非常適合於在被炸後第20個年頭再次刊行的一本書。過去的編者在出版發行時寫了下面一段話。…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7:24pm — No Comments
尾聲 告別廣島
這一年的四月,我呼籲由知識界人士組成一個合作委員會,以支持"原子彈受害者團體協議會",(被團協)的原子彈受害者切身體驗資料的收集與出版事業。為此,我寫了一封信。這封呼籲書是這樣寫的:
"為了迎接原子彈爆炸後第20年夏季的到來,受害者們唯一的團體——日本原子彈氫彈受害者團體協議會準備開展一項事業,就是把有關原子彈爆炸的所有資料和受害者們的手記收集起來,妥善保存,然後加以出版並譯成外文。這將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它首先對受害者本身來說是十分迫切的。他們在戰後20年中被迫採取了最殘酷的保全生命的辦法;同時,對我們所有未受害的人來說,也是十分迫切、極為緊要的,這關係到20年前的原子彈爆炸,是把它作為人類的最後一次災難呢,還是明天依然把原子彈氫彈當作現實的殺人武器?…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3, 2017 at 10:08pm — No Comments
尾聲 告別廣島
這一年的四月,我呼籲由知識界人士組成一個合作委員會,以支持"原子彈受害者團體協議會",(被團協)的原子彈受害者切身體驗資料的收集與出版事業。為此,我寫了一封信。這封呼籲書是這樣寫的:
"為了迎接原子彈爆炸後第20年夏季的到來,受害者們唯一的團體——日本原子彈氫彈受害者團體協議會準備開展一項事業,就是把有關原子彈爆炸的所有資料和受害者們的手記收集起來,妥善保存,然後加以出版並譯成外文。這將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它首先對受害者本身來說是十分迫切的。他們在戰後20年中被迫採取了最殘酷的保全生命的辦法;同時,對我們所有未受害的人來說,也是十分迫切、極為緊要的,這關係到20年前的原子彈爆炸,是把它作為人類的最後一次災難呢,還是明天依然把原子彈氫彈當作現實的殺人武器?…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19, 2017 at 11:42pm — No Comments
我們這些身居廣島之外的人們聽到這一傳聞,雖然會感到瞬間的酸楚和醒悟,但這種意識很快便會消失。而身在廣島的人們,除了那些原子彈受害者,或許也和我們抱有同感吧!
順便提一下,當廣島的那位青年因白血病死去,他的未婚妻緊隨其後自殺身亡的同一時期,東京曾舉行了一個授勳儀式。將勳一等旭日大綬章授予了美國空軍參謀長卡爾奇斯·E·盧默大將。他是一個曾在現場參與策劃向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人物。關於這次授勳,據說政府負責人是這樣解釋的,他說:"我的家也曾在空襲中被燒燬,但這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即或我們將恩怨置之度外,向轟炸過日本各城市的軍人授勳,豈不更能說明大國國民的寬容與大度嗎?"這種麻木不仁,已經是道德的墮落。在廣島人的眼裡,它是一種最為厚顏無恥的背叛。我們對於政治家或官僚們的道德觀實在是過分寬容了。只要他們沒有貪污,新聞界就不會對他們的這種道德墮落進行攻擊。然而,說出這種話的政治家們正是最卑鄙的。…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18, 2017 at 8:17pm — No Comments
我曾經採訪過兩位在原子彈爆炸之後從廣島來到東京的青年。其中的一位是一條腿殘廢的小個子。他和同樣受到原子彈災害的朋友們一道,在東京的一個教會學校的附屬機構中做工,縫製向美國出口的服裝。他是一位文靜而沉著的青年,我從他那恬靜的眼神中只發現了已被戰勝和馴服了的不安。儘管他不善言辭,還是熱情地向我傾訴了他和他的夥伴,對於白血病和婚後種種問題的擔心。…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16, 2017 at 7:11am — No Comments
六、一個正統的人…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3, 2017 at 12:41pm — No Comments
1964年10月,在轟動日本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一名在投下原子彈當日出生的廣島青年,被選為傳遞聖火最後一棒的運動員。當時,一名從事日本文學作品翻譯的美國新聞記者,一個應該是最理解日本,和日本人擁有共同感情的美國人卻提出意見,他認為,這項決定會使美國人想起原子彈而感到不快。這位當選的傳遞最後一棒聖火的青年,即便他被傷痕損壞了身體,暴露出放射能所造成的傷害,他是一個真正的"原子彈之子",對這一選擇,我也不會持有異議。恰恰相反,這些小伙子和姑娘們(他們有幸活了20年)作為出生在那個日子裡的廣島人應該是更為正常類型的人。然而,實際上這位被選中的中距離賽跑運動員,具有一個十分出色的健康的身體。那正是一個以人類自身的強韌令人震撼的肉體。他面帶從一切不安中解脫出來的微笑,飛奔在巨大的運動場上。為了我將寫進《下一代的原子病問題》一文中的廣島的重籐院長,我也曾為這位青年健美的肉體祝福。…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December 28, 2016 at 12:11am — No Comments
父親是否希望用他的話,使我對於士兵的死,在內心中求得平衡呢?似乎是說,反正士兵是死了,怎麼死都是一樣的。不過,這種反正是死,怎麼都是死的說法使我開始感到新的無法形容的恐怖。我可能就是在坦白之後被殺掉的類型的士兵。我對這種類型深感厭惡,為另外一種不坦白而自殺的類型的存在而感動。然而,誰也不可能教給我,像我這種類型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變成不坦白而去自殺的類型。包括我父親在內。作為孩子的我,曾經白白地做了各種各樣的假設。但是,結果我都碰壁了。難道能夠認為同自己的死相比,別人的死更加重要嗎?難道自己的死不是絕對的嗎?而且依照父親的看法,無論怎樣,自己都必死無疑,同他人的死毫不相干!在我陷入這一最糟糕的境地之前(如上所述,我認為這種情況遲早必將降臨到我的頭上,並確信這是命運的安排),為了使自己從我所屬的可憎的類型變成默默地自殺而死的類型,我曾在充滿恐怖的困境中,期望著能找到足以說服我自己的解釋。…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November 18, 2016 at 9:22am — No Comments
四、關於人類的威嚴
我們所處的核武器時代,正如《原子彈受害白皮書》的誠實的制訂者們所說,它是一個將人類的關心從原子彈氫彈所導致的悲劇集中到原子彈和氫彈的威力上來,以此為軸心和槓桿急劇運轉的時代。我們日本人,更主要的是我自身,究竟應該記住什麼,而且永誌不忘呢?
無疑它就是有關廣島的問題;是出現在廣島的人間地獄;是不斷同悲慘做鬥爭的艱難歷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所出現的人類的新思想等等。除此之外,時值今日,難道還有什麼信條可以稱之為呆以信賴的道德觀念呢?…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November 10, 2016 at 10:33am — No Comments
這年夏天,我在廣島向幾個人打聽這位老人後來的消息。有的說老人已經死了,有的說他還是沒完沒了地講著死去的年輕人和窮困得十分可憐的故事。在廣島,關於人的生死問題的議論,簡直是不脛而走。同樣,在《廣島的證詞》裡我讀到一則報道,說的是一位韓國的老婦人由於原子彈轟炸失去了5個孩子,她自己胸部以上以及兩隻胳臂又都嚴重燒傷。她住在一處破舊的板房裡,掛著日本聖潔教團廣島韓國人基督會的牌子。街上的孩子們都叫她"朝鮮老瘋婆子"。她曾經絕望過,她詛咒扔原子彈的美國,憎恨挑起戰爭的日本。"那時如果不是受著神仙的保佑,那麼我也會自殺或發瘋的。"她很貧窮,但有信仰,主持著一個小小的教會,過著平常的生活。"到如今我既不恨美國,也不恨日本了。雖說因戰爭成了殘廢,但我作為一個韓國人,在日本生活上受到保護,想對日本人表示歉意。我根本不管是日本人還是韓國人,作為失去了5個孩子的母親,我只想向禁止原子彈氫彈世界大會控訴!"…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November 4, 2016 at 1:59pm — No Comments
三、道德家的廣島
在廣島的各種醫院,在人們的家裡,在聆聽原子彈受害者的體驗和感慨之談以後,我發現他們全都具有各自獨特的觀察力和表現力。而且我覺得在他們的勇氣、希望、誠實以及悲慘的死亡中,在這些與道德修養密切相關的言談中都流露著活生生的個性。也就是說,在日語裡相當於人性批評家的譯語,就是道德家。那麼,為什麼說他們是道德家?因為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他們經受了最嚴酷的日日夜夜,而且一直煎熬了19年。每當我想起廣島的道德家的時候,我首先便聯想到出版極優秀的小雜誌《廣島之河》的廣島母親會的核心成員之一,一位老婦人的豪言壯語。當她描繪廣島頗具實力的保守派的地方政治家在戰時和戰後的生活及想法時,在她的言語中,我感到活生生的強烈的魅力。…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October 30, 2016 at 3:15pm — No Comments
面對美國通訊社的分社長,失明的原子彈受害者這樣答道:"這二三枚原子彈會結束戰爭,美國也可能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者。可我相信,到那時再沒有誰肯相信美國了。"在被強制沉默的廣島,年老的失明的受害者以弱者的智慧進行了抵抗。但幾年後,他悄然而逝了。
受害者代表在結束講話後,又講了一小段插曲。"昨天,當從京都大會趕來的人們手捧鮮花進入和平公園時,站在廣場上的參加三縣大會的人們鼓起掌來歡迎他們的到來。禁止原子彈氫彈運動的分裂是一定能被克服的……"
我沒有看到究竟是怎樣一幅情景,但是我想,所有的聽眾都會從他的講話中,感受到他對禁止原子彈氫彈運動再次統一的真誠希望。…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October 28, 2016 at 5:42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