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意念科学”与“自我解放”
在“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或“心智科学”领域,科学家们对“自我解放”的看法通常不是作为特异功能来理解的,而是涉及意识扩展、个体觉醒和心灵与世界关系的改变。尽管一些研究涉及到诸如心灵感应、直觉等超常现象,但核心思想更多围绕意识的力量、自我觉察、整体健康和心灵发展。
在意念科学中,“自我解放”通常指的是一种心灵的解放,即个体通过某种内在的觉醒,超越日常生活中的局限性和条件化思维,进入一个更加自觉、自由和开放的心灵状态。这种解放通常与下列爱垦網讨论过的许多现象有关:
自我意识的提升:个体通过冥想、内省或其他形式的修炼,能够打破惯性的思维模式,获得对自身及环境的更深理解。
心灵与身体的统一:强调通过意识的提升来改善身心健康,以及增强个体的心智能力。
与宇宙的连通:认为个体可以通过意识的扩展,与宇宙或更高的存在力量连接,从而获得一种超越个人局限的智慧或理解。
这种“自我解放”并不被视为特异功能,而是一种意识觉醒和心灵成长的过程,与传统的个人发展、心理学和精神修炼有重叠。科学家们会通过研究神经科学、心理学、量子物理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现象来探讨这种解放的机制,但它更多是个体意识的升华,而非神秘的超能力。
对“意识”的正式定义:
在意念科学中,“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尚未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可能从不同角度理解,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觉察性(Awareness):意识被视为一种对自我、外部世界、以及思想、感觉等内部状态的觉察。它包括了从最基础的感官觉知到更复杂的自我反思和情感觉察。
2.主观体验(Subjective Experience):意识被认为是个体对世界的主观体验的载体,包括思想、感情、意图、决策和感知。:“意念科学”特别关注这些主观体验的影响和价值。
3.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一些研究者将意识定义为一种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这种系统,个体可以分析、解释、并对环境做出反应。
4.宇宙层面的整体性(Cosmic Unity):一些科学家,如Ervin Laszlo等,提出了“Akashic Field”或“量子场”的概念,认为意识是一种与宇宙整体相连的能量场,并可能在宇宙万物之间传递和互动。这样的理论将个人意识看作是宇宙更大意识的一部分,强调了万物的相互关联性。
特异功能的争议:
尽管在意念科学的某些领域确实讨论了超常现象(如心灵感应、远程观测等),这些现象常被视为意识力量的扩展,而不是“特异功能”或“超能力”。这种现象的探讨大多基于以下假设:
人类的意识或心灵能够超越物质的限制,并与宇宙、他人或未来产生互动。
直觉、预感或某些超常经验可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意识觉察形式,而非违反自然法则的神秘能力。
尽管一些实验试图验证这些现象,科学界对其结果保持谨慎,有些成果尚未得到广泛承认,特别是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很难复制这些结果。
科学界的主流态度:
大部分主流科学界对“意念科学”持审慎态度,认为对意识的理解仍处于早期阶段,虽然自我解放作为一种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的实践受到重视,但涉及超常意识现象的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
延續閱讀:
愛墾《藝頻道》
地方文化營銷 1.5
故事人心靈素質(14)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sitic Programming NLP)
最早在马来西亚推动“神经语言学”教育计划的先驱,是陈明发博士。当时,陳博士领导着一家马来西亚政府人力资源部最早认证的其中一家培训公司,叫“激励联盟” (Motivation Alliance)。从1995年到跨世纪之初,大约六年时间。
虽然和国外单位合作的是“神经语言学”,自1981年便开始涉足培训专业的陈博士,加入了大量本土素材并个人研究心得,同步推动“心灵素质学”,并获得媒体、学府与党团的大力推荐。
由于1997年的东亚金融风暴的冲击,陈博士后来转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从个人潜能开发踏进社区潜能开发项目。
始终没变的是,诗性与创造力一直是所有研究、发展与培训活动的核心元素。
因为诗性的牵引,视野里后来出现了包括“意念科学” (Noetic Science)、“诗性思维”等跨领域的培训元素。
2020全球新冠病毒后,开始留意到在文化创意領域,可进一步结合诗性与创造力,融合意念思维、创造潜能、诗性思维和神经语言学(NLP)等多种理论和方法,开发“evocative objects”(呼唤型文创产品)。培训会是其中一个主要项目。
1. 定义呼唤型物品(evocative objects)
这类造物具备能够唤起多种感知和情感反应的特性,通过象征性和隐喻性来与使用者进行互动,具有地方生态性和可持续性。这与意大利哲学家维柯(G. Vico)的诗性思维,特别是有关象征性和隐喻性的部分是互通的,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文化内涵和深刻意义的物品来实现。
而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特定的文化元素和生态意识,让物品在情感上与使用者产生共鸣,并且在使用方式上体现出对环境的尊重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 利用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与创造潜能
运用钱学森先生生前曾大力提倡的意念科学有关意识和直觉关系的研究结果,探索如何通过物品设计来激发创造力和直觉反应。设计出一些交互性强的物品,通过使用者的参与经验激发创造性思维。例如,可设计出一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变换形态或功能的物品,来激发使用者的灵感和创造力。
考虑开发出能够被多个人共同使用的 “呼唤型产品”,从而激发集体创造力。这类物品可能涉及到协作式的交互,鼓励多个使用者通过共同努力来达到一个创造性目标。(Tik Tok社区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唯必须提高到更高档次,才更富社会意义。)
3. 应用NLP与用户互动
运用NLP技术,设计物品的语言和交互界面,使其能够根据用户的情绪和反馈进行调整。例如,通过语音或文字交互,物品可以识别和回应使用者的情感状态,进一步增强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使用NLP的 “心锚” 技术,将某些象征性元素嵌入到物品中,以触发用户的特定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可以是对过去经历的回忆、特定情感的唤起,或者是激发新的想法和灵感。(中华文化的“心文化”宝藏是挖掘不完的;结合近年的“认知诗学”,可探索空间极大。)
4. 结合诗性思维进行设计
在物品设计中使用象征和隐喻,将复杂的文化和情感内容,通过简洁的设计语言表达出来。比如,通过色彩、材质和形态的隐喻,让物品传递出超越其实际用途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
注重审美体验,结合维柯的诗性思维,通过物品的视觉、触觉和使用体验,营造出一种诗意、感性与想象力的氛围。这样的物品不仅是功能性的,还能够在精神层面与用户产生深刻的交流。
5. 测试与反馈
在开发过程中,定期进行用户测试,收集反馈以改进设计。关注用户如何与物品互动,哪些元素最能引发情感反应和创造性思维。
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迭代、优化设计,确保物品能够最大程度地唤起使用者的感知和情感,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通用性和吸引力。
通过结合这些理论和实践方法,可以开发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的 “evocative objects” (呼唤型产品),这些物品/服务不仅能为使用者提供实用功能,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文化认同。(爱垦网内部讨论内容整理)
【忘卻的完成】
希爾貝特……激起了我的情慾,從而也激起了我對幸福的渴望,而在情慾的作用下,一些不久前還縈繞在我腦際的悲傷和痛苦的思緒便從我頭腦中逃遁而去,並帶走了一連串關於阿爾貝蒂娜的回憶,這些回憶可能本來早已支離破碎、朝不保夕了。……我的心態的變化大概是由忘卻的不斷瓦解作用在暗中一天天醞釀起來的,但其完成卻是陡然的、整體的,因此這一變化給我一種感覺,我記得那天我第一次有這種感覺,即趕到空虛,感到我心中一整片聯想變成了空白,一個腦動脈早已勞損、某天突然破裂以致部分記憶力喪失或癱瘓的人就會有這種感受。
我的痛苦以及伴隨著它的一切其他感情消失以後,我整個人似乎縮小了,就像在我們生活中原本佔很大位置的疾病突然痊愈後我們常用的感覺。愛情之所以不能永恆,大約正因為回憶不可能始終真實,因為生命就是細胞的不斷更新。……憂傷就像對女人的慾望,愈去想它愈會把它誇大,而忙個不停或清心寡欲能使忘卻變得容易些。
【無法實現的設想】
由於種種原因,人們為自己設想的圖景是永遠不會成為現實的……人們構想出各種生活畫面,小至在日落中品嚐鱸魚,為此一個深居簡出的人會決心乘一趟火車,大至渴望某天晚上乘坐一輛豪華馬車停在一個高傲的女出納面前讓她大吃一驚,為此一個不擇手段的人會謀財害命,或者巴不得親人死掉好獨吞遺產,這要看他是膽大包天還是懶惰成性,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還是停留在醞釀計劃的第一步,總之,不管構想什麼樣的畫面,為了實現這一畫面所采取的行動——旅行、結婚、犯罪等等,會使我們起深刻的變化,以致我們在自己成為旅客、丈夫、罪犯、孤獨者(後者為獲得榮譽而開始工作,但工作又使她對榮譽的渴望變得淡泊)之前構想的畫面不再重現,我們也許連想都不去想了。再說,縱然我們下定決心不肯徒勞無益,也有可能日落景象未達到預想的效果,或者到那時我們因感到寒冷而寧願在火爐邊喝湯而不想在露天品鱸魚,也可能我們的馬車絲毫未打動女出納的心,她出於別種原因本來對我們十分敬重,而我們陡然擺闊反倒引起了她的猜疑。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鴻篇鉅作]
最後,這種時間的觀念對我來說還有一種重要的價值,它是一根刺棒,它告訴我,如果我想達到在我的生命歷程中,有時,在短促的瞬間,在蓋爾忙特家那邊,在我和德·維爾巴里西斯夫人坐車出去散步到時候產生過的、使我認為這日子還值得一過的感受的話,那麼現在該是開始的時候了。現在我覺得這種生活值得一過,因為我覺得有可能闡明它,闡明這種我們在黑暗中看到的、不斷遭到歪曲的生活,還它真實的本來面目,總之,實現在一部作品中!我想,但願能寫出這樣一部作品的人能得到幸福,他要做的工作是多麼艱巨啊!這裡且略示一斑,他必須做到使他的作品能與最高雅、最不同的藝術相媲美,況且,這位作家還將使各個特點都顯現出它各個相反的方面,以說明他的兼容並蓄,他必須條分縷析地醞釀他的作品,無休止地反復結集力量,仿佛展開一場攻堅戰,像忍受疲勞那樣忍受之,接受戒律那樣接受之,建造教堂那樣建造之,遵守規章那樣遵守之,克服障礙那樣克服之,贏取友情那樣贏取之,餵養幼兒那樣給予充分的營養,創造一個世界那樣創造它,絕不把那些可能只有在別的世界裡才能找到解釋的奧秘,我們預感在生活中、藝術中最能令人感動的奧秘放過一邊。而在這些鴻篇巨制裡,有些部分還只來得及擬出提綱,因為由於建築師計劃之宏大也許永遠都不可能完工,有多少大教堂仍處於未完成狀態啊!我們給這部作品以養料,加強它的薄弱部分,保護它,然而接下去卻應是它自己成長,它指定我們的墳墓,保護它免遭物議,有時也使它免被後人遺忘。不過回過頭來說我自己,我對自己的作品實在不敢抱任何奢望,要說考慮到將閱讀我這部作品的人們、我的讀者那更是言過其實。因為,我覺得,他們不是我的讀者,而是他們自己的讀者,我的書無非是像放大鏡一類的東西,貢布雷的眼鏡商遞給顧客的那種玻璃鏡片;因為有了我的書,我才能為讀者提供閱讀自我的方法。所以,我不要求他們給我贊譽或對我詆毀,只請他們告訴我事情是否就是這樣的,他們在自己身上所讀到的是否就是我寫下的那些話(再說,在這一方面可能出現的分歧也並不一定純然是由我的差錯引起的,有時還可能是由於讀者的眼睛還不適應於用我的書觀察自我)。……我不敢狂妄地說它像一座大教堂,只求它像一條連衣長裙。當我手頭沒有我所有的那些被弗朗索瓦絲稱作爛紙片兒的東西,當我缺少的正是我需要的東西時,弗朗索瓦絲能理解我的衝動,我總是說,如果沒有她需要的那號紗線和扣子,她是縫不成衣服的。
因為有了我的書,我才能為讀者提供閱讀自我的方法。所以,我不要求他們給我贊譽或對我詆毀,只請他們告訴我事情是否就是這樣的,他們在自己身上所讀到的是否就是我寫下的那些話。
——是的!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想象思維
我理解所謂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這種藝術家常用的思維方式, 不完全是單純地對事物表面現象進行「模式識別」, 或形體、外表的直觀 (直覺) , 而是還蘊含著對所觀察事物的整體的、宏觀的、性質方面的思考, 以至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的想象和猜測, 其間有時還可能融入了情感的、心理的因素。因而, 往往是複雜的、多途徑的、凝練的、有時是瞬時即逝的。
藝術思維 (形象思維) 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 就是思路靈活、多向搜索、聯想、猜測, 進行大跨度的思考、遠緣「雜交」。也就是說藝術家或科學家對周圍事物進行敏銳而詳盡的洞察之後, 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去捕捉復雜事物的本質和整體, 從宏觀的「形象」上一下子抓住事物發展變化的機理和精髓。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因為知識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 推動著進步, 並且是知識化的源泉。」[7](見:錢學敏:論錢學森關於科學與藝術的思想; 原載:2001年 第3卷 第11期《中國工程科學學刊》)
從「錢學森之問」到科研「民粹主義」
科研成果不是靠包裝和炒作就有「革命性突破」的,科技創新不可能因為各類機構的評比和媒體鼓吹就能「引領世界」。只有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真正仰望星空,摒棄拜金主義,靜心篤志,心無旁騖,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才能依靠「數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夫,贏得科技強國的明天。
針對一些媒體報道科學成果時偏好用「重磅」「諾獎級成果」「革命性突破」等詞句,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尖銳指出,此類新聞吸引眼球卻不符合實際,除了誤導公眾,編造盲目樂觀情緒,與科研工作應有的腳踏實地、求真務實氛圍不匹配,還可能破壞學術風氣和科學發展的正常秩序,助長浮躁風氣。
媒體的「嗨」與一段時期以來科研領域少數人員和機構的自「嗨」同根同源,既有利益驅動,也存在體制機制的種種誘因。此前針對科技工作者狀況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半數參與調查者認為,科研學術領域急功近利、學風浮躁問題比較嚴重。
事實上,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突破性、原創性成果還很缺乏。中國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要行高致遠,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政府部門、相關機構、市場主體以及公眾,都必須力戒浮誇浮躁之心,媒體更不能為了迎合社會心理及收割流量,助長科研「民粹主義」的不良風氣。
科研界需要風清氣正的環境氛圍。科研是漫長而艱辛的過程,科研成果不是靠包裝和炒作就有「革命性突破」的,科技創新不可能因為各類機構的評比和媒體鼓吹就能「引領世界」。科技報道乃至科研領域的浮誇風氣,再次敲響「錢學森之問」的警鐘。
在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任何其表虛浮、其心不安的躁動,都不利於研究人員攻堅克難和攀登科技高峰。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只會扼殺科研和創新的內生動力,把真正的科學家給毀了,把可能出現的突破性攻關成果給毀了。
科技演進的歷史一再表明,科學研究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需要從相關機制保障善待科學研究、尊重科學家,也需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不斷鞏固和呵護好科技人員探索真理的好奇心。
中國科技事業近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與廣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緊密相關。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依靠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我們尤其需要營造良好的環境,進一步引導科研人員沉下心來搞研究、心無旁騖搞創新。
為引導和激勵廣大科研人員樹立正確的成果觀,真正做到厚積薄發而不是拔苗助長,2019年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大力弘揚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反對盲目追逐熱點、隨意變換研究方向。只有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真正仰望星空,摒棄拜金主義,靜心篤志、心無旁騖,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才能依靠「數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夫,贏得科技強國的明天。
科學家受社會風氣影響,也影響社會風氣。科學家應受全社會尊重,也應該符合社會期待。某種程度上,進入科研的象牙塔,科研人員就選擇了淡泊名利、醉心學問的生活方式。
其實,心境淡泊,不僅是對科學研究者的要求。正如有論者所說,浮躁是時下社會很多領域的弊病,不能單單擇出科學家來求全責備。確實,我們必須看到科技「浮誇風」背後的問題。
比如,過去一段時間,為便於考核績效,許多科研機構習慣於「以數字論英雄」,拿論文和項目數量統計科研人員的貢獻。這種績效考核忽視了科學研究的規律。不少業內人士呼籲,要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科研人員評價體系,形成並實施有利於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制度。
「科學,無盡的前沿」。前沿和未來的奧秘在哪裡,我們並不知道。探索未知世界,我們需要更多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的科研工作者,在追求真理、崇尚務實的良好氛圍下,堅定地向著未知領域邁進。
(原題:科研浮誇風讓關於「錢學森之問」的思考愈發沉重;作者:方大豐;2022年03月15日;來源:工人日報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衰弱】
我怎麼都狠不下心,撇下斯萬。他衰弱到了這個程度,病體像隻蒸餾甑,裡面的放學反應可觀察得一清二楚。他臉上佈滿鐵青色的小斑點,看去不像是張活人的臉,散發出一股異味,就像在中學作罷「實驗」後彌漫的那股氣味,難聞極了,使人不願在「科學實驗室」再呆下去。
——斯萬的死,最令人傷心,遠甚過「外祖母」之死。斯萬的死,是他的全部熱情、善意、沒有施展出來的才華的死,是他的愛情幻覺(他一生淪為眾人的笑柄而毫不知曉真相)的死,最後,是他的虛無之死。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詩陽《世紀之末,關於同路的紀行》21被拒絕的片斷
被拒絕,被鐵色的專制,被死去多次的祖國
祖國
你的面具後是形狀是古老的征服
古老得可以抵禦誰整整一個時代的
妄想綜合症
高懸的
是樂極生悲的老臉,殘陽如血,無限黃昏
億萬張幅繁榮破敗的哭笑
也許在此之外你像文明的某個片斷,更像
撕毀片斷的導演
一看見自己赤裸的鏡頭
就流下手里的老淚,撫摸出一場痛不欲生的
雨
越淋越大的悲劇
一場眼淚,以欲火弒身的主題
光天化日之下
你依然夢見誰抱著處女踏浪湧來
人類尾隨鯊魚而來
你自祖國張大的傷口
紛湧而來,你是今天短暫的未亡人
而祖國的手正在銀幕後斑駁地老去,你仿佛
不堪
忍受以千年不變而老去的畫外敗筆
祖國你從未看見你曾有過單一的姓氏
你被現代文明的繈褓所囚
你的處身已被秋後
過繼
人類越來越多為水下的收割紛湧而來
誰的老臉被雨痕劃破
在面具的邊緣
流著比悲劇還貪婪的眼淚
詩陽《世紀之末,關於同路的紀行》22一代同類
不可避免的衝突
世界的長老目光空洞神態蒼白,活著向
未來者謝罪
以是非顛倒的要求
寫滿你與黑暗無數次關於塵土的談吐
然後被一張紙找到
同時誰發出切齒的變調:
“將浪費的倫理乾脆一次性回收!”
這個向來以垃圾投築歲月的世界
從此在
誰比泥土還頑固的腦殼上
整整高出一頭來
自上而下,長老空寂的垂念
未來者來臨
一代代奇形怪狀的人匆忙尾隨
像形的碎片
由里及表,鼠類向人類咀嚼的文字學習
在紙的維度進化
以與人類彼此相投的腥味
誰還在煢煢徘徊於不可救藥的王朝
於垃圾場外發情
夢遺
淌著鼠類的
熱汗,使你還來不及出賣同類
詩陽《世紀之末,關於同路的紀行》23民族虛擬式
所有的過去變作過去的假設
誰的夢想忠誠地
流動著
在為你營造的骨骼里在你已誕生的肉體之外
與你互為孿生的形體減滅
你聽著,因此你聽不見另一個你的群體發出的呼喊
誰是你的異國同宗
你還在否認誰已過時的虛妄
誰讓理性的指向越過絕對的民族精神
越過
大眾所容忍的危險界限
所有的假設
不幸
向渴望仇恨的深度積累
假設的仇恨,民族,比情人還
不共戴天
而誰還在塗改種族的概念
竟也需要偽俗的文字
口號與翻譯的
短哲
以最道貌岸然的方式宣泄貼著民族標簽的俗論
詩陽《世紀之末,關於同路的紀行》24 借談星孕
被許多視野所譏誚的忍受
緩緩成熟
像地球一樣堅持不再長大的同質果實
被誰推向與宇宙相依的
子宮
星辰的種子在痛苦的細胞縫里分裂
誰未出生前就返祖
用泛洪的尾巴穿破水孕的胎衣
誰找不到你另一位雜居的父母同體
坐飲雙子的眼淚
你看見心,並因看見別人的心而
受傷
十次月蝕,哭破羊水
讓幾度醒來的摩羯之神回光返照
平穩的陣痛,在西方洗出五彩繽紛的血跡
誰在分娩前看破眼壁
舉日月為目
而你土生土長的屬相正遠奔進外星的東坊
詩陽《世紀之末,關於同路的紀行》27罌粟下的六月孩子
你曾經的孩子們都死了
還在哭
他們在天堂的井臺上掘開地獄的另一個入口
靈魂落水
誰在鬼魅之泊地將你的陰魂
冒名頂替
一隻大手擎著你父親之靈
另一隻大手正在那里玩弄著母親與人民,玩弄著流水
另一些孩子們至少在人民的關懷下進入淡花季
孩子們留給後代的玩具斷肢遍地
天真善變的罌粟
之顏,你所熟思的春天
在走滿野性的田地將誰鮮艷的花圈舉過頭頂
誰是種下的石頭
誰是有始無終的後代
為了你在逃荒的土地上出生
劊子手與英雄同時高擎起流血的斷臂
以未來為由
將代表另一類人民的罪惡之塔處死
當出世的嬰孩
悄然溺斃
被誰萍水相逢的繼母們
罌粟為開敗而來
人民的呻吟在童謠的歌聲里回蕩
零亂的春天讓一片難產的風
吹來吹去
憤怒,憤怒在子宮里就
被閹割
憤怒依然一如繼往呼喚每一個孩子的遺春
自己前輩的孽種或是
劊子手敬愛的母親
詩陽《世紀之末,關於同路的紀行》28之後,真理在邊緣地段
你將你雪崩的經歷埋葬,你在寒冷中
僵硬成人格的概念
你因世界過於光明而閉上冬眠的肉眼
你認出了錯斷的山,你的脖子曾經依然去想念誰更沈重的冰山
於重新醒來時你已很久未見任何一個時辰
你跌進世人的真理曠野成為
雪盲之人
你攜帶周身的熱血你忍受你的
摔倒的幸存
誰在你停滯的地段棄鞍一個手勢,便立馬
向你拋下哲理的
套索
距離可見時不可見
誰以乞討的魂靈糾纏你而你此刻繞過寒冷的蛇圈
那麼誰是洞視的伴侶
且
深不見底。
眼睛在雪地里決定提前失明,流下你的眼
淚,河水在真理里悲壯
誰看不見的身體在兩岸分別並行
一片歌聲
飄出為水而立的邊緣
動山川
泣鬼神:
被希望的黑暗
與被黑暗寄托的光明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