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爱垦網评注:定义“诗学”(Poetics)
“诗学”(Poetics)是一个具有广泛内涵的概念,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具有不同的解释。尽管“诗学”最初与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形式、结构和美学研究相关,但随着学术讨论的发展,它的意义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甚至被应用到哲学、文化研究、电影、美学等领域。因此,要更透彻地理解“诗学”在学术讨论中的概念,需考虑以下几个角度:
经典文学中的“诗学”
“诗学”最早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Poetics),这是西方最早系统讨论文学理论和创作的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将“诗学”定义为对文学形式和功能的研究,主要讨论了悲剧、史诗和喜剧的结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以及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引发情感共鸣(如恐惧与怜悯)。他还讨论了模仿(mimesis)的概念,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
在此语境下,“诗学”被狭义理解为研究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及其形式与功能的学科。这个层面的“诗学”讨论文学创作的规则、技巧、语言运用、象征体系等,主要集中在文本内部的结构分析。
广义的“诗学”:形式与内容的辩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诗歌或文学作品的形式研究,而是扩展到对艺术、语言和文化现象的全面探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学派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诗学”的范围: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等理论家提出,任何形式的符号或文化现象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的内在规则、结构和运作方式。诗学不再只研究文学文本,而是成为一种理解各种符号系统的框架。
在这种语境下,诗学不仅仅是文本分析的工具,更成为一种理解和解释文化、社会现象的方式。通过对语言、叙事、象征等元素的分析,学者们可以探索深层次的文化机制和符号背后的社会意义。
哲学中的“诗学”
在哲学讨论中,诗学常常超越了对文学形式的单一关注,变成一种探讨存在与表达的哲学框架。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包括马丁·海德格尔和德勒兹。
海德格尔在他的哲学中,特别是在《诗·语言·思》(Poetry, Language, Thought)中,讨论了诗性作为一种接近存在本质的方式。他认为,语言本身具有一种“诗性”,能够开启对存在的思考。诗学在海德格尔这里成为探讨人类如何通过语言揭示存在和世界的方式。
德勒兹和瓜塔里则通过“生成”(becoming)和“差异”(difference)等概念,重新定义了诗学的作用。他们的哲学中,诗学成为了创造性生成的象征,超越既定的结构和范畴,通过语言和表达生成新的意义和体验。诗学成为对创造力和变动中的生命本质的探索。
在这种哲学语境下,诗学不是一种固化的形式分析,而是一种揭示生成性、差异性和创造性的动态过程。
文化与叙事中的“诗学”
在文化研究和叙事学中,诗学作为一种框架被用来探讨文化生产、叙事结构以及身份认同的生成机制。例如,格里桑的“混融诗学”(Poetics of Relation 关系诗学)通过文化和种族的混融,探索新的文化身份与叙事的生成;这是一种广义上的诗学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分析,还涉及如何通过文化互动形成新的意义。
此外,叙事学中的诗学(Narratology)集中研究叙事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小说、电影等媒介中的叙述技巧、时间处理、视角变化等。
美学和创意实践中的“诗学”
随着“诗学”的概念延展,它也被应用于更广泛的美学讨论中。许多学者将诗学与艺术、建筑、设计等创意领域相结合,探讨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例如,建筑学中的“诗学”不仅指建筑的美感或形式,更指建筑空间如何与居住者的生活经验互动,如何表达一种空间诗性。
这种“诗学”不仅仅研究美学的形式,而是探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动态关系,如何通过形式产生意义,如何通过创作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学”作为一种探索意义的工具
从上述角度看,现代学术讨论中的“诗学”不仅仅是一种分析文本的工具,它更多地成为一种探讨如何通过符号、语言和形式创造意义的方式。无论是在文学、文化、哲学还是艺术中,诗学都在寻找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探讨如何通过这种关系揭示世界、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深层意义。
在更透彻理解“诗学”的学术概念时,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开放的、跨领域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形式、语言、叙事和符号的研究,探索如何在各个领域生成新的意义、表达和体验。无论是文学、哲学还是文化研究中的诗学,它的核心都在于创造性地揭示和理解世界的深层结构与变化过程。
羽心萦:人文社科研究经典论断
在《论法学研究方法》一书中,北京大学法学院陈瑞华教授提出一些重要论断——
✦ 有两句关于学术研究的格言,第一句是:“一个最愚蠢的学者,往往去研究没有发生的问题。”这里强调的是对经验事实的关注而反对进行抽象的理论思辨。第二句是:“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论证理论的成立,而是证明理论尚未被推翻。”
✦ 理论要想取得重大的突破,必须首先提出一般理论的例外,然后用经验事实对这个例外加以证实,之后再将其确定并概念化,最终提出自己的理论。
✦ 方法上的革新和新理论的提出本身都不是目的,这些最多只能算作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比较低层次的境界,社会科学是在理论的竞争和对话中前进的,对话才是学术研究的本质和归宿。
✦ 一个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这五个阶段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研究者要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要从经验事实出发,发现、提出并解决理论问题;
第二,要学会提出假设;
第三,要运用科学方法对其加以证明,特别要注意证伪方法的使用;
第四,要学会如何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归纳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提出概念化、模式化的理论,进行因果律的分析;
第五,就是要跟最前沿、最经典、最权威的理论进行对话,发现这些理论的例外,反思甚至挑战它的权威性,到最后,例外累积起来,或许就是一种理论的创新。
✦ 卢梭就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生而自由却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生而自由”是价值判断,而“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则是一种客观的现实描述,我们不用去研究虚无缥缈的“自由”,而完全可以去研究枷锁之中的奴役现象。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与其研究人权,不如研究侵权;与其研究正义,不如研究不正义,总之,研究价值应当将研究对象客观化,从价值的反面切入进行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 我个人认为,黑格尔当年所作的论断——“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该做以下限制才不至于发生谬误:存在的东西都有它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背景,它能一直存在,就说明它能够发挥某种特定的社会功能,而如果一个制度或一种现象存在的根据和理由没有了,这个事物也就自然会消失了。
✦ 与规范性的研究相比,只有描述性的分析才更能经受住时空的考验。模式化和因果化的研究往往可以拥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 根据笔者的观察,中国的法学——尤其是部门法学——在研究“问题”方面,更多地赋予法学研究以实用性和功利性的考虑,以推进立法和改进司法作为研究的归宿,从而走进了“对策法学”的桎梏之中。而法学界——尤其是法理学界——在研究“主义”方面,则明显地陷入纯粹的理性思辨之中不可自拔,以至于忘记了法学研究的本来目的,使法学在部分学者那里成了一些西方哲学观点的变种。这是两个需要引起足够警惕的学术误区。
✦ 真正的学术大师绝不仅仅是立法建议和改革对策的提出者,而更应是法学思想的提出者和基本理论的创立者。当一位著名法学者不再仅仅满足于担当“某某法之父”,而是努力成为“某某理论之父”时,我们距离出现法学大师的时代就不遥远了。
✦ 找到具有理论价值的问题是作出理论创新的前提。因此,“问题意识”中的“问题”应该是“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制度和法治层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经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出具有解释力的理论。
✦ 一个理想的研究对象应该是那些理论含量比较丰富的研究课题,是那些既能“大处着眼”又能“小处入手”的问题。所谓“大处着眼”,就是指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有一个宏观的理论视野,能够创造出一种理论,而所谓“小处入手”则是指对该问题的研究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操作的、可供分析的论据较多的切入点。
✦ 这种所谓的历史研究有两个重大的教训:(1)很多历史研究纯属资料堆积,而与研究的主旨、提出的假设和命题没有任何逻辑关系。这也恰恰是教科书式写作思维的典型反映。(2)这种历史考察没有对古代制度在今天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分析,而这种分析恰恰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
✦ 我曾经说过:对策法学的最高目标是创造一个良法,而法解释学的最高境界则是创造美治的状态,两者的结合就是“良法美治”的理想境界。
✦ 经验实证研究实际上有多种表现形式,我总体上认为,只要是研究法律制度的实施和客观的法律现象,都可以算作经验实证研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既可以用数据统计的方法,也可以用个案分析的方法。
✦ 要记住,经验实证研究首先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其次是一种对待学问的态度。
✦ 绝对不能先有一种理论观点,然后在实践中去寻找吻合自己观点的材料。这样的研究是非常危险的,也难以算得上科学的研究,因为大千世界要寻找任何一种常见观点的论据都并不困难。这样的研究,论据越多则谬误越深。
✦ 所以,在进行理论提升之前,一定要对经验事实尽可能全面、透彻地掌握,要把相关的背景和知识尽可能清晰、深入地了解。我向来主张,知识成就不了学者,更成就不了理论家,但是没有知识的铺垫也是提不出任何理论的。
✦ 罗丹还有一句话更为经典:“成为艺术大师的最好的诀窍,就是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出美来。” 而我把这句话引申一下,什么叫理论大师?就是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经验事实中找到规律、产生灵感、提出理论。
✦ 一味强调“学以致用”的法律学者,尽管发现了法律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却并没有找到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或者说根本没有发现中国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中的深层结构。
✦ 通过研究这些自生自发而又效果良好的改革措施,研究者可以发现究竟什么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制度设计,并从中发现中国的法制经验。
✦ 要穿过经验事实的迷雾,我们就需要做一个社会科学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观察法律问题,总结问题的出现规律,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将其上升到概念化的高度,从而在总结中国法制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法律理论。
✦ 规范法学仅仅关注法律条文的制定、改进和实施,忽略了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规范法学过分强调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对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因果关系的分析。规范法学还有一个缺憾,那就是过分强调对西方理论的运用,把中国现实当作西方理论适用的“例题”。
✦ 任何理论模型都是信息节约的工具,一种理论、一个定律、一个定理可以表达非常丰富的思想。
(節錄自:羽心萦:如何做人文社科研究的60条经典论断;2023年06月26日;来源:学术论文指南;出处:bilibili)
爱垦網评注:人文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研究通常涉及对文本、文化现象、历史资料等的深度分析与诠释,再依赖这些文本、文献、哲学思想或文化背景,来构建本身的理论和论点。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从现有的经典文本、二手资料(如学术论文、书籍)中寻找相关的数据与论据,以支持手中的分析与论述。这种做法是被人文科学领域广泛接受的。只要有关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并通过系统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批判性分析与阐释,便能形成学术上可接受的论点。
另一方面,除了文本分析,许多前沿的人文研究也会融合跨学科的数据或新方法论,如结合社会学调查、文化分析,甚至技术领域(如电影研究、数字人文)的数据和工具,来拓宽和深化研究。
扎根方法论(Grounded Theory)
将个人在文创领域的经营经验注入到研究中,可以算作一种扎根方法论的应用,同时也能够归入人文科学范畴。具体来说,这两者的关系和方法论的选择取决于你如何将经验与理论进行整合。
扎根理论与经验
扎根理论是一种来自社会科学的方法,强调从实际经验出发,逐步归纳出理论,而不是预先设定框架。通过收集实践中的真实数据,反复进行编码和分析,从中发现模式或理论。因此,如果你将个人的经营经验作为研究的核心数据源,并通过系统分析这些经验来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那么这种做法符合扎根理论的方法论框架。
人文科学与个人经验
在传统的人文科学中,个人经验同样可以作为研究的一部分,但更多是通过自我反思或现象学分析来理解经验的深层意义,而不是像扎根理论那样系统地从实践中归纳出理论。例如,在文创领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结合海德格尔、维柯与克里斯蒂瓦等哲学家的理论,以阐释个人经营经验中的情感、文化或存在性意义,从而把这些经验提升为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这类研究虽然基于个人经验,但最终目的还是对人类的思想、文化与实践进行反思与分析。
跨界的可能性
我们也可以选择结合两者。例如,将个人的经营经验与扎根理论的方法相结合,用实地经验作为基础数据,然后通过人文哲学、文化理论等框架进行解读,这样的研究既具备实证基础,又体现出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在文创领域,结合经营经验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文化产品的运作逻辑、情感转化与市场反应等实际问题,从而丰富理论分析的实践层面。
总结来说,将个人的经营经验融入文创研究既可以是扎根方法论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人文科学的视角进行诠释。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形成跨学科或跨方法论的综合性研究。
人文科学研读班
弦論研究専題 1 弦論研究専題 2
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弦論(String Theory)与艺术想象力 下
有趣的是,爱垦網根据平台内收集到的材料做出探讨,发现弦理論(StringTheory)与量子科学实际上存有共同点。它试图将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的一个物理学框架。以下是两者之间的关联及其背景:
量子理论的基础:量子理论,特别是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描述了微观世界中的粒子行为。这些粒子,包括电子、光子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并遵循量子概率规律。在量子场论中,粒子被看作是场的激发态(即量子场的振动模式)。
弦理论的核心思想:弦理论提出,基本粒子并不是点状粒子,而是非常微小的一维弦。不同粒子其实是这些弦在不同振动模式下的表现。这意味着,电子、光子等都可以看作是相同的基本弦在不同方式上的振动。这种视角超越了标准粒子物理学中的粒子模型,提供了统一描述不同基本粒子的一种方式。
量子化的弦:弦理论中的弦服从量子力学规律。因此,弦的振动也有量子化特性,类似于量子力学中的粒子。通过量子化的弦,可以产生不同的粒子种类,这使得弦理论与量子力学在微观尺度上是兼容的。
弦理论与量子引力:弦理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理论结合起来,形成所谓的量子引力理论。在量子场论中,引力并没有被很好地纳入,而弦理论通过引入额外维度和量子化的引力子(graviton),提供了统一引力和其他基本力的潜在框架。
在弦理论中,量子引力子是弦的一种振动模式。这意味着,弦理论可以自然地包含引力,并且这种引力可以在微观(量子)尺度上得到解释。
超对称与多维空间:弦理论还与超对称性(Super symmetry)有关联,这是一种假设,认为每种粒子都有一种超对称的伙伴粒子。弦理论中的数学结构要求空间有多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四个维度,通常是十维或十一维,其中六个或七个维度是紧致化的(卷曲到非常小的尺度)。这种多维度的框架与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结合,帮助物理学家探索更高层次的统一理论。
弦理论量子化了弦,这些弦的振动解释了基本粒子如何在量子层面上表现。弦理论希望通过量子引力来统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解决引力在量子力学中的缺失问题。它为构建一个统一场理论(包括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和引力)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弦理论是对量子理论的一种延展,它试图在微观尺度上统一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力,其中量子力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爱垦网根据平台内材料整理/评注)
延續閱讀
弦學 無器官音樂 感情地理學 文创要素
李章斌:帕斯《弓與琴》中的韻律學問題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弦論(String Theory)与艺术想象力 上
弦论(string theory)与乐器(如提琴)之间存在着物理和隐喻的多重关联。这些关联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相似性,还在人文和哲学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反思。
物理学上的关联:弦振动的共通性
弦论与乐器的弦振动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振动模式的概念。在弦论中,基本粒子被看作是不同振动模式的弦。这些弦的不同振动状态对应于不同的粒子,比如光子、电子等。类似地,在提琴等乐器中,弦的振动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色。弦的振动频率和模式决定了所发出的音高和音色。
弦的张力、长度和振动模式影响着它的表现。物理上,在乐器和弦理论中,弦的行为都遵循波动方程的规则。就像不同振动模式产生不同的音符或音调一样,在弦理论中,不同的振动模式则对应于物质世界中的不同粒子。
隐喻上的关联:宇宙的和谐与共鸣
从隐喻的角度看,弦理论与乐器之间展现了宇宙的和谐与共鸣。弦理论将宇宙比作一架庞大的“乐器”,其不同的弦通过不同的振动模式产生宇宙万物。这与音乐家在提琴上拨动弦时产生丰富的音符极为相似。宇宙就像是一首复杂的交响曲,每个粒子都是其中一个音符,共同构成了和谐的整体。
乐器中的弦振动通过共鸣腔传递出声音,声音的传播在空气中形成美妙的共鸣。同样,弦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对自然界所有力量和粒子的共鸣理解,暗示着宇宙中的一切都是通过振动和共鸣相互联系的。音乐中的共鸣与弦理论中的共鸣具有类似的哲学意味,均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提琴演奏中,乐手通过调整弦的张力与音调来创造秩序,而稍有不慎则可能导致失衡或噪音。对秩序与混沌的要抓捏把握得好。弦理论则试图通过探索基本粒子的振动状态,揭示宇宙的内在秩序。弦的微妙变化可能代表着不同粒子的生成,就像不同音符为音乐带来多样性一样。
哲学与审美的启发
弦理论与提琴的隐喻也带来了哲学与美学的思考:共通的创造过程:提琴演奏需要极其精细的控制和艺术表达,而弦理论中的弦振动则构建了宇宙的基本构成。两者都展示了“创造”的本质:通过振动和变化形成复杂结构。音乐通过音符的变化表达情感,弦理论则通过不同的弦振动展现出宇宙的微观结构和物质世界的丰富性。
超越感与未知:弦理论作为物理学中的前沿理论,涉及多维空间、隐匿的额外维度等深奥概念,挑战了我们对现实的感知。这与音乐对情感的表达类似,音乐能带来超越日常经验的体验,让人感受到不可见、不可知的层面。弦理论中的多维度和复杂性暗示着一种“超越感”,就像提琴的演奏可以带领我们进入一种超越日常的感官体验。
弦的古老隐喻:宇宙的振动与和谐
“弦”在人类文化中一直是一个具有深远象征意义的元素。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宇宙是按照音乐比例组织的”,即所谓的“音乐宇宙论”。弦的振动象征着宇宙的结构和秩序,而音乐则被看作是宇宙秩序的反映。
毕达哥拉斯的宇宙琴: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万物的运动可以通过数学和音乐的原理来解释,尤其是乐器的弦与天体的运动之间有一种类比。弦理论与这一古老的思想呼应,试图通过振动和数学公式解释宇宙的最深层次结构。
在音乐中,提琴演奏的简单弦振动可以演化出无数复杂的音调,类似地,弦理论中的简单振动也试图揭示宇宙复杂结构的起源。从简单的振动到复杂的结果,两者都在探索如何通过基本元素解释复杂现象。弦理论与乐器的弦之间存在着多层次的关联:在物理层面,它们都基于振动模式来解释现象。复杂性与简约得以统一。
在隐喻与哲学层面,弦理论像是一种宇宙交响乐,揭示了宇宙的和谐与共鸣,强调了创造力与秩序之间的微妙关系。弦的振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物理的理解,也揭示了深刻的审美与哲学内涵。在人类文化的脉络中,弦一直象征着宇宙的结构与秩序,而弦理论为这一古老隐喻注入了新的科学和哲学维度。(爱垦网根据平台内材料整理/评注)(下续)
路易·阿尔都塞的《阅读〈资本论〉》
这是法国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及其团队在1970年出版的理论著作,旨于通过结构主义方法,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从而阐明其核心理论。重点:
断裂理论
其概念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实现了从早期思想(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向科学性更强的思想的转变。这种断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转折点,标志着马克思从一种“人本主义”转向一种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
阿尔都塞将马克思的工作视为科学,而不是意识形态。他批评了那些将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看作是另一种意识形态的人,强调马克思的科学性在于其方法论的独特性。这种革命不仅是思想内容的改变,更是方法论和认知模式的根本转变,为社会和政治的革命性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资本论》的解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推动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阿氏引入了“问题域”(problematic)的概念,指的是某一理论体系中,问题被提出和解决的具体方式。这种分析方法帮助理解为什么不同的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且如何解读马克思的理论框架。
传统历史唯物主义中线性的历史观要打破,需要一种多重决定性和结构性的历史观,因为社会结构是多层次的,而这些层次在相互作用中决定了历史的进程。
理论断裂(Epistemological Break)
阿尔都塞提出,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次重要的“理论断裂”,这标志着从早期人本主义和意识形态性的思考转向了科学的、结构性的分析。
从意识形态到科学: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影响较大,具有人本主义倾向。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实现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分析,摆脱了早期思想中的意识形态束缚。
方法论革命: 这种断裂不仅是内容上的变化,更是方法论上的革命。马克思采用了全新的分析工具和概念体系,如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来理解社会和历史。
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再生产
阿尔都塞强调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认为意识形态是维护和再生产现存社会关系的关键工具。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他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ISA)的概念,指出教育、宗教、家庭、媒体等机构通过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
思想革命的挑战: 要实现真正的思想革命,必须认识并挑战这些深植于社会结构中的意识形态机制,从而打破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结构主义视角下的思想革命: 阿尔都塞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主张对社会和思想进行结构性的分析,强调结构对个体和思想的决定性作用。
反对主体中心论: 他反对传统哲学中将个体视为自主、中心的观点,认为个体和思想都是由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和关系所决定的。
思想的客观性: 思想不是个人主观创造的结果,而是社会结构和物质条件的反映。因此,思想革命需要在结构层面上进行变革,而不仅仅是改变个人的观念。
哲学作为阶级斗争的形式
阿尔都塞将哲学视为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认为哲学斗争反映并服务于社会中的阶级冲突。哲学的政治性: 哲学并非中立的理论探讨,而是具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功能。不同的哲学思潮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视角。革命性的哲学实践: 通过发展和传播革命性的哲学思想,可以挑战和改变现存的社会秩序,为社会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科学理论的自主性
科学理论的自主性让科学独立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具备自身的逻辑和方法。科学与意识形态有所区分;科学提供了对现实的客观分析,真正的理解理论体系,才能和改变社会。换句话说,思想革命不仅涉及到内容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方法和理论框架的转变。而意识形态则往往一开始便歪曲和遮蔽现实,受到主观主义的束缚。(愛墾網内部分析笔记)
愛墾評注~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阿尔都塞:听、说、读、写
阿尔都塞认为,听、说、读、写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更是构建和维持社会结构的思想活动基础,个体因为这些活动而能够参与社会、理解世界。
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受到社会结构的影响。这反映了他对意识形态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来再生产和巩固社会结构的理解。
他认为,意识形态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通过教育、媒体、宗教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来维持现有的社会关系。因此,“听、说、读、写”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实际上被赋予了深刻的意识形态内涵,它们是维持和再生产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对照爱垦網内有关福柯、罗兰·巴特和洪席耶诸子的内容)
这些基本的思想行为除了是人类存在的核心要素,也是潜在的革命力量。未来的某一天,当人类意识到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实际上承载着深刻的意识形态意义,并且认识到它们在社会变革中的潜力时,社会可能会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种革命不仅是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变革,更是思想和文化层面的深刻重构。(意识议题,对照意念科学 Noetic Science的讨论 )
阿尔都塞曾有“最戏剧性的、最耗时费力的严峻考验”的说法,指的便是在预见未来社会将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挑战将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和发掘人类存在的根本事实——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这样的考验可能是社会变革的催化剂,促使人们对这些基础性行为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文创人有必要重新认识那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如听、说、读、写活动背后蕴藏的巨大意识形态力量,并通过这些力量来推进社会变革。(爱垦網内容综合探讨/评注记录;采用前敬请慎重对照其他网络材料)
延續閱讀:
愛墾《藝頻道》
地方文化營銷 1.5
故事人心靈素質(14)
《藝頻道》電影達人
钱学森与“意念科学”
講好廣袤大地的故事
是新思維,就立足新時代
構想中的漢字思維研究
賀培銘: 弦論
(一) 粒子物理:
根據現今普遍被接受的物理理論,宇宙中的物質是由一些所謂的「基本粒子」所組成。例如原子是由電子及原子核所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與中子所組成,而質子與中子又分別是由夸克以不同的方式組成。其中只有電子與夸克被認為是基本粒子,在實驗上並沒有找到任何證據顯示,他們是由更小的粒子所組成。除了電子與夸克,還有其他許多種基本粒子,共同組成宇宙中所有的已知物質。根據現有的理論,基本粒子不但說明了物質的組成,也解釋了物質之間的交互作用。例如電子與電子間之電磁作用力,可以解釋為電子間交換光子所造成的效果。因此,宇宙中一切物理現象的規則,原則上可以化約成描述基本粒子的物理定律。因此,研究最基本的物理定律的領域,一般被稱作「粒子物理」。另一方面,要研究更基本的物理定律時,通常意味著要研究更小尺度下的物理;而根據海森堡的測不准原理,要探測更小尺度 圍內的現象,需要更大的能量。因此,我們需要建造更大的粒子對撞機或加速器來研究更基本的物理定律;而研究最基本的物理定律的領域,也被稱作「高能物理」。
現在普遍被接受的描述基本粒子的理論,稱作「標准模型」。標准模型的數學架構,是所謂的「量子場」,或簡稱「場論」。原則上,數學上可能的量子場論模型有無限多個,可以容許任意多種不同性質的基本粒子,但自然界選擇了標准模型,以及其中所有基本粒子的物理性質,例如電子的質量及電荷等等。高能物理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現象學」,一類是「場論」。前者是以標准模型為基礎,研究實驗結果與模型間的關係。後者是研究場論的一般性質,並不局限在描述自然現象的模型中。當然,這兩者之間並沒有清楚的界線。
(二) 弦論(string theory):
弦論的出發點是,如果我們有更高精密度的實驗,也許會發現基本粒子其實是條線。這條線或許是一個線段,稱作「開弦」(open string),或是一個回圈,稱作「閉弦」(closed string)。不論如何,弦可以振動,而不同的振動態會在精密度不佳時被誤認為不同的粒子。各個振動態的性質,對應到不同粒子的性質。例如,弦的不同振動能量,會被誤認為不同粒子的質量。
弦論特殊的地方之一,是弦的量子場論可能只有一個。也就是說,當我們考慮弦而非粒子的量子場論時,數學上可能的模型只有一個。(這件事尚未被完全證實,但至今所有已知的弦論都是等價的。)這表示,弦論中所有的物理性質,都是理論本身決定的。如果弦論是對的,電子的質量及電荷等等,都是理論可以告訴我們的。可惜(幸運?)的是,弦論是一個還在被研究發展的理論,我們對它的了解還不足以讓我們可以計算出電子的質量及電荷等等。所以,弦論還不是一個完整的理論,當然也沒有被實驗證實。另一方面,有許多原因,讓研究弦論的人相信,這是一個找尋更基本理論的正確方向。
前一段所述弦論的唯一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質。如果宇宙萬物都要永遠遵守同一個物理定律,這個物理定律應該是獨特的,而不是任意的。(雖然標准模型或量子場論中還有許多((如電子質量等))參數是「任意的」,但其任意的程度已經比牛頓力學小得多。)一個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 TOE)必須是唯一的,否則它就不是萬有的,因為它不能解釋它為何是這樣而不是那樣。萬有理論中應該沒有任何自由參數;而弦論即滿足此一性質。
弦論的另一個優點是它不需要量子場論所需要的「重整化」。量子場論的計算中,總是出現一些無限大的量。本來一個合理的物理定律不應該預測任何無限大的量,但是我們相信,這些無限大的量之所以出現,是因為量子場論不是最基本的理論,而是精確度較差的等效理論。這樣的認識,告訴我們如何從這些無限大的量中找到有限值的物理量,而其方法,被稱作重整化。反之,一個基本的理論,不應該有無限大的量,也不需要重整化。如果追溯量子場論中出現無限大的原因,則發現與它假設了粒子是不具大小的點有關。弦論中即沒有這種無限大的問題。
可能更重要的一個弦論特質是它自動包含了量子重力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重力作用的古典理論,其量子化長久以來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也是理論物理裡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如果以量子場論為架構來描述傳遞重力的基本粒子「重力子」,會發現計算中將出現的一些無限大並無法用重整化的方法解決。(因此標准模型並不包含對重力的描述。)相反地,一旦假設了弦的存在,便不可避免地在理論上導致了重力作用,原因是弦總是有一個振動態對應到重力子的性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已經可以從弦論中被推導出來。
(參) 歷史:
弦論最早被提出時是想要描述強作用力。當時夸克模型與量子色動力學(编註:英語:Quantum Chromodynamics,簡稱QCD)還未被普遍地接受為描述強作用力的理論。依據現在的認識,介子是夸克與反夸克因強作用力組成的,但在弦論中被描述為一根開弦;弦的兩端即對應到夸克與反夸克,而弦本身則對應到強作用力在兩者之間形成的拉力。弦論因無法解釋許多強作用力的現象,而量子色動力學卻相對地相當成功,因此在弦論的第一次革命之前,有一段時間弦論被大多數的物理學家所遺棄。(下續)
弦論的第一次革命,指的是少數鍥而不舍地繼續研究弦論的物理學家發現,弦論雖然是一個失敗的強作用力理論,卻可能是統一所有已知交互作用與物質的理論。一根弦描述的不是介子,而可能是所有的基本粒子。這個大膽的猜想的基礎,是根據一項理論上的重大進展,亦即物理學家發現弦論中自動包含了重力理論,而且可以有數學上自洽的量子化。如前所述,重力場論的量子化是一個極其困難、長久以來懸而未決的問題,因此不論弦論是否真能解釋所有的物理現象,單是看它可以解決重力場的量子化問題,就值得理論物理學家努力研究。因此,弦論的第一次革命吸引了許多物理學家投入其研究工作。可惜的是,不多久所有可以解決的問題都被解決了,剩下許多技術上無法克服的問題,似乎過於復雜艱澀,不知如何下手。慢慢地,許多物理學家就又離開了此一領域,直到弦論的第二次革命。
第二次革命指的是弦論的一些觀念上及技術上的躍進。這些進展不但突破了過去弦論研究中所遭遇的瓶頸,甚且對其他物理及數學的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弦論的大師之一維敦(Witten)甚至得過數學界的最高榮譽Fields Medal。但在此讓我們暫且不提弦論對其他領域的影響,先將注意力集中在弦論本身。這些弦論進展的中心觀念之一,是所謂的「對偶性」。對偶性指的是兩個看似不相同的理論,實際上是等價的。所謂等價,意思是即使兩個理論對實驗本身的物理描述可能完全不同,兩個理論對所有可以測量的值都有相等的預測。第二次革命中發現了許多新的對偶性。它的好處是在一個理論中十分困難的問題,可能等價於其對偶理論中一個簡單的問題。因此過去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突然變得可以解決。除此之外,對偶性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結果。過去研究弦論的人發現了五種不同的弦論,現在卻發現這些看似不同的弦論,其實互為對偶。換句話說,我們只有一個理論,但它有五種不同的表示方法。這個唯一的理論,現在被稱為M理論。M代表mistery、mother或membrane。從第二次革命至今,弦論一直有持續的快速的進展,無疑地已成為高能物理研究的主流之一。
(四) 現況與展望:
造成第二次革命中對偶性的研究可以突飛猛進的原因之一,是發現了弦論中除了一維的弦之外,還有其他維數的物體。要了解這一點,必須先介紹「孤立子」(soliton)的概念。孤立子最早是在水中被發現。水是由水分子所組成,水分子的振動形成水波。大部分的水波生成之後會慢慢消退,但是某些特殊形狀的水波可以維持不變一段很長的時間,這種水波即所謂的孤立子。曾有人跟隨一個渠道中的孤立子行進數英裡,而孤立子仍幾乎保持不變。場論中,基本粒子的某些特殊集體振動形式也會形成孤立子。孤立子夠小時,看起來也像一個粒子,但是弦論中有許多種不同的孤立子,各有不同的維數。有趣的是,雖然在一個理論中基本粒子和孤立子截然不同,但是某一理論中的孤立子可能對應到其對偶理論的基本粒子,而基本粒子卻對應到孤立子。因此,弦論中一維物體的獨特角色被淡化了,各種不同維數的物體地位平等地存在於弦論之中。
弦論的預測之一,是時空的維數為十維。雖然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時空只有四維,但理論物理學家已有許多方案可以解釋為何十維的時空看起來可以像是四維的。可能之一,是多出的六維縮得很小,所以沒被觀測到。另一個可能,是我們其實活在一個四維的孤立子上。有趣的是,時空的維數可以是弦論的預測之一;過去從未有過這樣的理論。但另一方面,有另一個弦論的對偶理論,它的時空是十一維的。(這個理論也是M理論的一種表示方式。)這是因為時空的形狀及維度,要看我們如何定義其測量方法才有意義;不同理論中的時空定義不一定恰好相同。
弦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計算出某些(特別簡單的)黑洞的亂度。雖然霍金(Hawking)很久以前就預測出黑洞亂度的公式,但因為缺乏一個量子重力理論,無法真的根據亂度的定義直接算出結果。另一個量子重力理論應有的性質-全像原理(也與霍金的黑洞亂度公式有關),最近也在弦論中得到實現。有關於量子重力學的更基本也更有趣的問題是:時空到底是什麼。在弦論中,時空所有的性質都可以從理論中推導出來。在一些假想的情況中,時空的性質可以和我們的經驗大不相同。事實上,在大爆炸初期,時空的性質很可能的確非常不同。根據量子力學,要探測小尺度時空內的現象,必然伴隨著大的能量不確定性,而根據廣義相對論,這會造成時空結構上大的不確定性。結果是,一般經驗中平滑的、由無線多點構成的有關時空的概念,不可能在接近普朗克尺度(約10^(-37) m)時適用。數學上一般的幾何概念對普朗克尺度下的時空並不適用。數學上所謂的「非交換幾何」,是古典幾何的一種推廣,有可能可以用來描述普朗克尺度下的時空。近來在弦論中已經發現一些假想情況中的時空的確可以用非交換幾何來描述。
雖然弦論的研究至今不能告訴我們為何電子是如此重,或計算出任何當今技術可及之實驗結果,但是因為它要解決的問題是如此複雜困難(例如要了解為何宇宙中有這些物質和交互作用、為何時空是四維的等等),而且因為沒有其他任何一個理論在這個目標上的進展可與之比擬,弦論無疑地仍是值得繼續努力研究的方向。[2001/2/3]
作者:賀培銘,台大物理系教授,本文原載:https://web.mit.edu)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1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2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3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4
相關:互聯網弦論
張黎《 接受美學》
接受美學又稱接受理論、接受研究,是60年代以來西方文學研究中的一種新興的方法論。它作為一個獨立的學派,出現於本世紀60年代中期,首倡者是西德的康茨坦斯大學教授漢斯·羅伯特·堯斯,他的《文學史作為文學科學的挑戰》(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Hans Robert Jauss)一文,被認為是接受美學形成一個獨立學派的宣言。
接受美學注意到了為過去的文學理論所忽視的一個基本事實,即文學作品是為了讀者閱讀而創作的,它的社會意義和美學價值,只有在閱學過程中才能表現出來。用接受美學的表述方式,即一部作品的發生史結束以後,進入接受過程(或影響史)之前,還不能算最後完成。例如一部小說在未經讀者閱讀之前,只不過是疊印著鉛字,經過裝幀的紙張,就象一部電影在與觀眾發生關係之前,只不過是一堆正片膠卷,接受美學研究者認為,一部文學作品不僅為讀者創作的,而且它也需要讀者,才能使自己成為一部真正的作品。
(Source: Ling Nong)
聯系到前面提到的接受美學把文學比為一個過程的觀點,可看出,這個過程是由於兩部分構成的,其一是作者——作品,即創作過程;其二是作品——讀者,即接受過程:這兩個過程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文學過程,即作者——作品——讀者。梅拉赫稱它為「動力過程」,在第一過程中,作者賦予作品發揮某種功能的潛力;在第二過程中,由讀者來實現這種功能潛力。
在傳統的文學理論中,歷來有文學的教育功能與娛樂功能之說,不管哪種功能,都不能由作品自身實現,都需要由讀者在接受過程中實現,實現這些功能的過程,就是作品獲得生命力的過程,是它最後完成的過程。
接受美學認為,讀者在上述「動力過程」中不是被動的反應環節,它本身也是主動的,具有推動文學創作過程的功能,他不僅是實現作品功能潛力的主體,而且也是推動新的文學創作的動力。因此,不能把文學過程簡單地設想成,作者為讀者創作作品, 作品對讀者發生影響。還應看到,在實際的文學過程中,讀者創造作家,影響作家的創作,它是推動文學創作,促進文學進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研究文學的接受總是同研究文學的影響分不開的。接受是從讀者這方面來說的。影響是從作品這方面來說的。文學接受的全過程,必然包括兩方面。因此,接受美學往往又被稱為接受——影響美學。
另外,文學作品在社會和個人身上產生的影響,一旦用語言和文字表達出來,又會反過來影響作者,影響文學創作過程。所以接受美學認為接受活動和讀者是新的文學創作過程的推動力,這是接受美學之所以把讀者及其接受活動視為文學研究從不可少的研究對象的重要依據。
接受美學目前尚處在多元化的發展過程之中,上面介紹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主張,主要是以瑙烏曼( Manfred Naumann )為首的東德學者的部分主張, 兼及西德和蘇聯學者的某些主張。從總的來說,接受美學研究尚處於理論思維的過程中, 接受美學研究者所提出的這些問題,無疑為文學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提出了從新的角度考察文學現象的方法。這種方法傾向於對文學(包括藝術)作總體考察、綜合分析,這是當前許多學科中新興的方法論的共同傾向。
(鍾健摘自《百科知識》84.9.;張黎《 接受美學》;本文源自©️《美術思潮》試刊號-19850105發表 1985-01-0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