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續上)王士性以宦遊身分,紀錄城市的變遷,看見時間空間化的凝結。對於日常所見的民居樣式(如「南京城中,巨室細家俱作竹籬門,蓋自六朝時有之。」卷二〈南京〉,頁264),居民的生活型態有多有觀察(如「浙鹽取暑天海塗曬裂鹹土而埽歸之,用海水漉之煎成。」卷四〈浙江〉,頁 333)。閱讀《廣志繹》,既有「旅行指南」的功能,又有風俗書的小說風情,如論者所述「旅行文學是一種文類的雌雄同體」28,或可借用以指稱是書的特質。
本文所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廣志繹》的西南諸省之部。王士性在萬曆十八至二十年曾以按察司副史兵備雲南瀾滄衛。雲南是他志在遊歷的最後一站:「計了滇雲,遂息足焉。」自序的題款也稱:「記者滇西隱吏天台王士性恆叔」,可見西南諸省對他別有一份情感。29前附的說明為:「蜀、粵入中國在秦、漢間,而滇、貴之郡縣則自明始也。相去雖數千年,然皆西南一天,為夷漢錯居之地,未盡耀於光明,故以次於江南。」(頁368)以「夷漢錯居之地」的說法,點出此地與其他地域的差異。西南諸省雖是國土,但在人口的組成與生活的型態可說是「華夏邊緣」30,與明代文人的江南書寫自有差異之處。再者,邊境的旅行書寫,似乎是「中國遊記文學的畸零地帶」31,或是逐臣邊吏,或為過客移民,他們如何書寫絕域?32西南究竟是蠻荒地域還是人間樂土?旅行者如何觀看異質的人群與風俗?如何詮釋地理形貌與人文特性?這些,都是筆者意欲探討的議題。
三、《廣志繹》中的異文化敘述
(一)南方的地形與季候
人類學家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_Strauss)前往赤道,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登陸時如是寫著:
航行的速度緩慢,必須小心避過海灣裡面的大小島嶼。從長滿樹木的山坡上面忽然吹送下來的氣息和涼快的感覺,使人預感到好像和花卉及岩石都已產生了具體的接觸。雖然在事實上還沒看到花卉或岩石,使旅行者先嘗到這片大陸的特性……33
當旅行者到達一個陌生之地,最直接感受到的是氣候、地形以及植物。
王士性一入川地,即注意到地形的特色:「川中諸邑…皆立在山椒水渀,地無夷曠,承接傾跌,民居市店半在水上。」(卷五〈四川〉,頁370)、「今新都諸處…人家橋樑扉戶,俱在水上。」(卷五〈四川〉,頁372),對於地形特色以形象化描述,讀者得以透過文字想像一處陌生之域,從而對於因地形而有的家居建築、生活慣習、民俗儀典能有相應的理解。
26 譚其驤〈積極發展歷史人文地理研究〉,《復旦學報》1991 年第1 期。轉引自徐建春〈徐霞客與王士性〉,《浙江學刊》1992 年第4 期,頁90。
27 感謝匿名審查人的意見,讓這段文字得以有更清晰的闡述。
28 李鴻瓊〈空間,旅行,後現代:波西亞與海德格〉,中外文學第26 卷第4 期(1997 年9 月),頁84。
29 參照覃影〈王士性對滇雲史地的考究〉,雲南師範大學第36 卷第6 期(2004 年11 月)。
30 借用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一書的主標 題。是書第十章〈漢人形成:漢代中國人的邊疆異族意象〉設有一節〈西南邊緣:西南夷〉以《史記‧西南夷列傳》、《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為本,論述土著與漢人的族群邊界,對本文的寫作甚有啟發。
31 胡曉真〈旅行、獵奇與考古-《滇黔土司禮記》中的禮學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 期(2006 年9 月),頁47。
32 關於東北流放文士的探討,請參見王學玲〈是地即成土:清初流放東北文士之「絕域」紀游〉,《漢學研究》,24 卷2 期(2006 年12 月)。
33 王志明譯,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evi_Strauss)著《憂鬱的熱帶》(台北:聯經,1989 年),頁92。本段文字之詮釋得益於施懿琳〈憂鬱的南方-孫元衡《赤崁集》的台灣物候書寫及其內在情蘊〉,《成大中文學報》第十五期(2006 年12 月),頁109。
范宜如·華夏邊緣的觀察視域(續)——王士性書寫西南諸省之地形,往往與個人所居之鄉-江南-相較:「江南雖多山,然遇作省會處,咸開大洋,駐立人煙,凝聚氣脈,各有澤藪停蓄諸水,不徑射流。即如川中,山纔離祖,水尚源頭,然猶開成都千里之沃野,水雖無瀦,然全省群流總歸三峽一線,故為西南大省。」(卷五〈廣西〉,頁379)一樣是水上人家,廣東人為「浮家泛宅」,吳船則是「有家在岸」:「三江蜑戶其出多廣東人,產業牲畜皆在舟中,即子孫長而分家,不過為造一舟耳。婚姻亦以蜑嫁蜑,州縣埠頭乃其籍貫也,是所謂浮家泛宅者。吳船亦然,然多有家在岸。」(卷五〈廣西〉,頁378)說明了旅行者多從個人的生活經驗去看待他鄉的異地景觀。
氣候的確是辨析遊人所「在」的環境的主體感受,王士性深有體會:「雲南風氣與中國異,至其地乃知其然。夏不甚暑,冬不甚寒;夏日不甚長,冬日不甚短,夜亦如之。此理殆不可曉。竊意其地去崑崙伊邇,地勢極高,高則寒,以近南故寒燠半之,以極高故日出日沒常受光先,而入夜遲也。」(卷五〈雲南〉,頁393)「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杜甫〈夢李白〉其一),南方氣候之溼熱往往成為文人歎詠或遣懷之焦點。
《廣志繹‧西南諸省》對物候之書寫,以白描的手法,寫所見之實景,如:「廣右石山分氣,地脈疎理,土薄水淺,陽氣盡洩,頃時晴雨疊更,裘扇兩用。兼之嵐煙岫霧,中之者謂之瘴瘧,春有「青草瘴」,夏有「黃梅瘴」,秋有「黃茅瘴」,秋後稍可爾」。(頁379)在看似美景的「嵐煙岫霧」之中,暗藏了「青草瘴」、「黃梅瘴」、「黃茅瘴」等不可見卻可觸可感的,與人身相接的瘴氣,營造了一種熱帶南方的氛圍。
季候的變化除了「晴雨疊更」之外,尚有以衣飾、物品之特徵來顯現氣候的多變性:「多蛇、霧、雨,十二時天地闇 ,間三五日中一晴勿目,間三五日中一晴霽耳。然方晴倏雨,又不可期,故土人每出必披氊衫,背箬笠,手執竹杖。竹以驅蛇,笠以備雨也。」(頁398)以出門必備竹杖、箬笠來說明此地的「多蛇、霧、雨」;這種書寫手法,也顯示了王士性結合了地域特性與人文觀察的書寫角度。聯結著季候,則是植物的變貌:「行東西大路上,不熱不寒,四時有花,俱是春秋景象。……余入景東,過一地長五里,他草不生,徧地皆斷腸草,輿人馳過如飛。似此之地,安得不成瘴也?斷腸草之葉為火把花,榦為酒弔藤,根名斷腸草。滇人無大小,裙袖中咸齎些須,以備不測之用,其俗之輕生如此。」(卷五〈雲南〉,頁384)「他草不生,徧地皆斷腸草」,可見此草獨特的生命力;再細部描寫「斷腸草」之葉、榦、根之名,從「火把」可想見其燦爛之色彩;「酒弔藤」別有纏綿醺然之聯想;再者,從民俗的角度寫其與滇人緊密之關係;我們彷彿看見了滇地的「食物鏈」:瘴→滇民→斷腸草。而王士性所下的判斷:「其俗之輕生如此」,又將想像拉回客觀凝視的事實。他終究是以一個外來者的目光來審視這塊土地中所發生的一切事物,這也是許多旅行者在異文化描述中經常出現的觀察角度。(下續)
「蒲人、縹人、哈喇其色俱正黑如墨,有被殺者,其骨亦黑,蓋烏骨雞類。」此外,關於西南地區的蠱術亦有詳盡的描述:
慶陽緣邊人善蠱術。有為稻田蠱者,能使其人腹中有土一塊,中出稻芒,穿腸而死。樹蠱者,則出樹枝撐腸,是亦桃生之類。然則是術不獨粵中有之。(卷三〈陜西〉,頁295)
絞痛吐逆,面目青黃,十指俱黑。又有挑生蠱,食魚則腹生活魚,食雞則腹生活雞。驗蠱法,吐於水,沉不浮,與嚼豆不腥,含礬不苦,皆是。(卷五〈廣西〉,頁383)
廣南守為儂智高之後,其地多毒善瘴,流官不敢入,亦不得入。其部下土民有幻術,能變貓狗毒騙人,往往爰書中見之,然止以小事惑人,若用之大敵偷營劫寨,未能也。有自變,亦有能變他人者。此幻術迤西夷方最多。37(卷五〈雲南〉,頁391)
南甸宣撫司有婦人能化為異物,富室婦人則化牛馬,貧者則化貓狗。至夜,伺夫熟睡,則以一短木置夫懷中,夫即覺仍與同寢,不覺則婦隨化去,涉人魂魄至死,食其尸肉。人死則群聚守之,至葬乃已,不爾,則為所食。(卷五〈雲南〉,頁395)
對於「蠱毒」與「幻術」產生的地域及其種類與蠱毒發作的情狀有細膩的刻畫,以昆蟲、動物等在人體的進出(穿腸、撐腸),並以顏色(青黃、黑)的變化、人身的感覺(絞痛吐逆)創造「恐怖」的閱讀效應。
尤其最末一則,在家庭關係的架構(夫婦)下的死亡(攝魂),可說是蠻荒世界的「聊齋誌異」。一如葛兆光所言:「古代中國人相信自己的『文明』,而想當然地認定四夷的『野蠻』,當他們仍處在這一歷史傳統中,挾著本土的想像去看異域的生活時,總是把一些恐怖怪異、不可理喻的事情附益在「夷」可說是古代中國「內部的他者」(the others within)。一如沈松僑所述:他們「既非純然處於國族外部的異己,又無法納入由漢人族群所構成的核心『我群』。」39 如何刻畫這些「有點異國情調」的人群,旅行者不免以其「帝國之眼」40,俯瞰並放大其「異」。除了蠱毒這種「異質文明」之外,人文景觀也是旅行者「觀看」的焦點。對於「他者」的描述,雖以紀實的手法紀錄,仍充滿「傳奇」色彩。
番舶有一等人名崑崙奴者,俗稱黑鬼,滿身如漆,止餘兩眼白耳。其人止認其所衣食之主人,及主人親友皆不認也。其生死惟主人所命,主人或令自刎其首,彼即刎,不思當刎與不當刎也。(卷四〈廣東〉,頁362)
34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台北:麥田,2005),頁1-2。
35 費爾南多‧佩索亞(Fernando Pessoa)著,韓少功譯《惶然錄‧不視而見》,(臺北 :時報文化, 2001),頁50。
36 王士性《廣志繹‧雲南》(上海:上海古籍,1993),頁395。
37 這段敘述出於李月山的說法,王士性云「李月山備兵於滇,親見之,載在叢談及某蓬窗日錄。」卷五〈雲南〉,頁391。
38 葛兆光 〈山海經、職貢圖和旅行記中的異域記憶〉,收入《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頁355。
39 沈松僑〈江山如此多嬌-1930 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台大歷史學報第37 期》(2006 年6 月),頁189。
40 Mary Louise Pratt,Imperial Eyes: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孟密所屬有地羊,當官道往來之地,其人黃晴黧面,狀類鬼,翦舊銅器聯絡之,自膝纏制足面以為飾。(卷五〈雲南〉,頁395)諸省惟雲南諸夷雜處之地,布列各府,其為中華人惟各衛所戍夫耳。百夷種曰僰人、爨人,各有二種,即黑羅羅、白羅羅、麼些、禿老、 門、蒲人、和泥蠻、土獠、羅武、羅落、撒摩、都摩、察儂人、沙人、山後人、哀牢人、哦昌蠻、懈蠻、魁羅蠻、傅尋蠻、色目、瀰河、尋丁蠻、栗 ,大率所轄惟僰、羅二種為多。
僰人與漢人雜居,充役公府。羅羅性疑,深居山寨,人得紿而害之。(卷五〈雲南〉,頁393)上述第一、二則就其體貌特徵與性格鋪寫,「黑鬼」、「狀類鬼」的形容顯示了作者與這些民族接觸時「視覺」上的衝擊,同時也是一種貶抑的敘述。下一則以並列的夷名顯示此地「少數民族」之多與雜,有如「博物館」式的陳列41,形塑了我們對「華夏邊緣」的認知系統。
與他者(異民族)的接觸,固然可以顯示觀看者「獵奇」的眼光;透過衣飾飲食、民俗慣習等日常生活反而更能洞察旅行者的「好奇」。皆以婦代男為之,致男女混雜戲劇,官不能禁。(卷四〈湖廣〉,頁353)
(保靖)其俗男不裹頭,女衣花布,……短裙椎髻,常帶刀弩為威。其人雜夷獠,不可施以漢法,故歷代止羈靡縻之。(卷四〈湖廣〉,頁355)
(麓川)男子皆髡首黥足。(卷五〈雲南〉,頁395)
永以西盡于粵江,婦女裙褲咸至膝,膝以下跣而不履,頭笄而耳瑱則全。(卷五〈廣西〉,頁378)
此處的衣飾描寫,著重在性別印象的反轉。「男子衣裙曳地」,「婦女裙褲反至膝止」、「婦女裙褲咸至膝」等等形容,都是以自身的衣飾為座標,而顯現「他者」之「奇」。衣飾與髮型作為身體的延伸,都是辨別民族的要素。42所以「短裙椎髻」、「頭笄而耳瑱則全」、「女衣花布」、「首則飾以高髻,耳垂大環,鑄錫成花,滿頭插戴。」、「椎髻短衣,不冠不履」(頁399)等民族誌43 的觀察是以衣服的色彩、長短等特徵並佐以「少數民族」獨特的審美觀以傳達旅行者的觀看之道。而「夷獠之俗」、「其人雜夷獠,不可施以漢法」、「男女混雜戲劇,官不能禁。」等話語又顯示了王士性的治理心態,畢竟王士性是以地方官員的身分來到此地,對此地的風土人情自會投注統治者巡視的目光44。
42 胡曉真〈旅行、獵奇與考古-《滇黔土司禮記》中的禮學世界〉,頁67。
43 「民族誌是一種描述群體或文化的藝術或科學。…民族誌根本上是本質的描述。民族誌學和民族學是用來完成一個可理解的人類學研究,需要一般的文學檢閱,資料蒐集技巧的呈現、描寫、轉譯和彼此關聯的討論。」參見David Feterrman 著,賴文福譯《民族誌學》(Ethnography:Step by step)(臺北:弘智文化,2000),頁1-36。
44 胡曉真在論述明清時期西南疆風土與婚俗的記載時所根據的文本資料如田雯(1635-1704)《黔書》即是以地方官員的身份,傳承治黔之經驗;《續黔書》的作者張澍也是以地方官員的立場發言。見註42,頁49-51。
41 Emma Jinhua Teng,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1683-1895(Cambridge,MA.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 2004)。Chapter2”Taiwan as Living Museum: Savagery and Tropes of Anachronism”。本文「博物館」的概念源出於此。(下續)
(三)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經驗與民俗儀式
飲食是日常生活45的一部份,同時也是觀察一個社會群體的起點,「飲食是文化的一部分,其內在有著社會文化的指標和元素。」46同時,食物亦可區分族群內外,野蠻與文明,社會階級等第的高下,或是社會空間乾淨與否47,《廣志繹》中有關食物的書寫與紀錄也充滿了人在「異地」的視角。
滇中兵每出於蠻哈,其地在蠻哈山下,江之北岸,最毒熱多蠅,人右手以匕食,則左手亂揮蠅,稍緩,則隨飯入喉中。(卷五〈雲南〉,頁389)
凡食牲,不殺,呪而死,然後烹。(卷五〈雲南〉,頁395)
廣南順寧諸府俗好食蟲,諸處好食土蜂。(卷五〈雲南〉,頁393)
這些特殊的慣習,顯示了作者的雲南經驗。蠅與飯同時入喉,蟲與土蜂是食物中的最愛,包含前文所述的食人肉的紀錄(人死則群聚守之,至葬乃已,不爾,則為所食),在在顯示了野蠻與文明的對比。
除了一般的飲食之外,檳榔的食用習慣也是王士性所著墨之處。
俗好以簍葉嚼檳榔,蓋無地無時,亦無尊長,亦無賓客,亦無官府,在前人一時之。有問,則口含而對,不吐不咽,竟不知其解也。或以炎瘴之鄉,無此則飲食不化。然余攜病軀入粵、入滇,前後四載,口未能食錙銖,亦生還無恙也。……滇人所食檳榔又與廣異。廣似雞心,如果肉;滇如羌核,似果壳。滇止染灰,亦
不夾簍葉。(卷四〈廣東〉,頁361)
(廣右)俗忌夜食,食必用檳榔消之,忌早起,起即用杯酒實之。
(卷五〈廣西〉,頁379)
值得注意的是王士性在描述當地人食用檳榔的敘事中,加入了個人的親身經歷。而這個親身體驗並非嘗食檳榔的經驗重述,而是另一種「理性」的辯證。他以病軀在粵、滇等地生活四年,未曾依當地之俗食用檳榔,卻能在「炎瘴之鄉」「生還無恙」。以身體的日常經驗抗拒了異地的風俗,呈顯了作為中土人士的優越性。
另一方面,民俗節日與特殊儀式(尤其是婚禮與葬儀)48往往是旅不能頃刻死也,夷性不畏亟死,惟畏緩死,故不敢犯盜。貴州南路行,於綠林之輩防禦最難。惟西路行者,奢香八驛,夫馬廚傳皆其自備,巡邏千掫皆其自轄,雖夜行不慮盜也。夷俗故亦有美處。」(卷五〈貴州〉,頁399)一方面延展夷人本質之「異」,一方面又以治理的眼光解消夷人嚴法的「非文明」;以「夷俗故亦有美處」的斷語,評論夷人嚴刑的殘酷敘事。
此外,另有特殊節日的敘述,如「雲南火把節」:
雲南一省以六月二十四日為正火把節,云是日南詔誘殺五詔於松明樓,故以是日為節。或云孟獲為武侯擒縱而歸,是日至滇,因舉火袯除。或又云是梁王擒殺段功之日,命其屬舉火以禳之也。
二十後各家俱燃巨燎於庭,人持一小炬,老幼皆然,互相焚燎為戲,燼鬚髮不顧。貧富咸群飲於市,舉火相撲達旦,遇水則持火躍之。黑鹽井則合各村分為二隊,火下鬭武,多所殺傷。自普安以達於雲南,一境皆然,至二十五乃止。(卷五〈雲南〉,頁394)
先以「或云」的寫法並列各種對於節日緣由的說法,再補述節日的相關細節,以具象的「互相焚燎為戲,燼鬚髮不顧」,再舉出雲南一省不分老幼貧富,均沉浸在火把節的狂歡情境之中(甚至從狂歡變成武鬥),突顯了節日與民眾之間的重要聯結。(下續)
范宜如·華夏邊緣的觀察視域:
王士性《廣志繹》的異文化敘述與地理想像
自身的知識和經驗,常常把原來習得的記憶和資源帶進自己的紀錄中,所謂『耳聽為虛』常常會遮蔽『眼見為實』,特別是他們對異域之「異」的格外興趣,總是使他們的旅行記不由自主地把『實錄』變成『傳奇』。」
沈松僑在研究近代西北旅行書寫時則發現,西北的非漢人群,往往被美學化、浪漫化為體現國初本質的表徵,也成為旅行者國族主義鄉愁情懷(nostalgia)投射的對象。將「惰劣」習性詮釋為「特富詩意」的理想生活方式,對於青海番民嚴守居喪不歌不樂之古制,以「禮失而求之野」的說法大加稱揚,對未受「文明」污染之「自然」充滿嚮往之情。我們在《廣志繹》一書也看到這種視邊境為「樂土」的雙重視野。從以上二位學者的研究,或許顯示了古代中國文人依違於蠻荒與樂土之間的觀看之道。
永昌即金齒衛。金齒者,土夷漆其齒也。諸葛孔明征孟獲,破藤甲軍,今其夷人漆藤纏身,尚有藤甲之遺。余聞之同年保山令楊君文舉也。其初祇南征一軍處於此地,謂之諸葛遺民,今則生齒極繁。然其地乃天地窮盡處,而其人反紅顏白皙,得山川清麗之氣,而言語服食悉與陪京同。其匠作工巧,中土所無有,皆樂土也。(卷五〈雲南〉,頁388)
此處夷人的外在特徵是金齒,然外貌「紅顏白皙」,與所處之地在天地之表以為中嶽。山有一十九峰,峰峰積雪,至五月不消,而山麓茶花與桃李爛熳而開。東滙洱河於山下,亦名葉榆,絕流千里,沿山麓而長,中有三島、四洲、九曲之勝。春風掛帆,西視點蒼如蓬萊、閬苑,雪與花爭妍,山與水競奇,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且點蒼十九峰中,一峰一溪飛流下洱河。而河崖之上,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焉。四水入城中,十五水流村落,大理民無一壠半畝過水者,古未荒旱,人不識桔橰,又四五月間,一畝之隔,即倏雨倏晴,雨以插禾,晴以刈麥,名「甸西晴雨」。其入城者,人家門扃院落捍之即為塘,甃之即為井。謂之樂土,誰曰不然?余遊行海內徧矣,惟醉心于是,欲作菟裘,棄人間而居之,乃世網所攖,思之令人氣塞。(卷五〈雲南〉,頁387)
這段風景描述營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處境,以全景式的角度標示大理重要的地標:點蒼山與洱河,並以季節的變化(峰峰積雪,至五月不消)、流動的視點(一峰一溪飛流下洱河)、物像的映照(雪與花爭妍,山與水競奇,雨以插禾,晴以刈麥),引發觀者的愉悅感受。而大理居民置身此地,也成了自然景觀的一部分。「甸西晴雨」一詞又彷彿是作者家鄉的文化語碼,具有江南水鄉的氤氳美感, 呈顯了王士性對於人與自然的主從關係的審美判準49,也表述了個人所嚮往的生活場域-處於邊境,卻出以日常的鄉居形貌。
所言「謂之樂土,誰曰不然」,可說是王士性「地方感」的呈現。他的「存在感」與此地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相融互動,進而成為「生是人與空間的互動所織綜的意義世界。
五、結論(一)「身所見聞」的寫作策略
馮夢禛〈王恆叔廣志繹序〉有言:「恆叔自言,他人所述,每每藉耳為口,緣虛飾實,余言則否,皆身所見聞也。」強調親身的見聞,使得本書的寫作形成一種紀實性的日誌形貌,或可稱為「輿地類遊記」51。王士性也自述《廣志繹》此書何以有〈夷輯〉之什:「夫夷也,而獨系之以輯何?蓋天下未有信耳而不遺目,亦未有信目者而不遺心,故每每藉耳為口,假筆於書。……敢自附於近代作者之習乎哉?故不得之身而得之人者,猥以輯云爾矣。」強調「身所見聞」,若「得之人者」則以「輯」名篇。雖然〈夷輯〉之什今已亡佚,卻可見出王士性固著於「真實」與「事實」的寫作原則。
真實不必然客觀,但王士性本著求真的態度,沿途辨析昔日所聞之「事實」;如卷四〈四川〉「李太白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不知者以為棧道,非也。乃歸、巴陸路,正當峽江岸上,峻阪巉巖,行者手足如重累。」辨明蜀道之難行不在棧道,而在於陸路難行。並補述今日的景況,仍是「蜀道難」:「至今道路寬夷,不病傾跌。為是歸、巴郡邑僻小殘憊,不足供過客之屐履,攜家行者,苦於日不完一站則露宿,少停車之所,又荒寂無人煙聚落,故行者仍難之。」強調個人「在場」的親「河水險惡,不可用舟,又不能成梁,乃以鐵索引之,鋪板於上,人行板上,遇風則擺蕩不住,膽怯者坐而待其定,方敢過。余在滇中見漾濞江、怒江亦有此橋,皆云諸葛孔明所造也。」(卷五〈四川〉,頁374)又如蜀地「江行在兩崖間,自四月至九月,石險水深,行人不敢渡,為其湍急,舟一觸石則如齎粉。
(范宜如·華夏邊緣的觀察視域:王士性《廣志繹》的異文化敘述與地理想像,國文學報第四十二期頁121-151 [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續上)蜀舟甚輕薄,不輕又難為旋轉。諺云:『紙船鐵艄工。』蜀江篙師,其點篙之妙,真百步穿楊不足為喻。舟船順流,其速如飛,將近崖石處,若篙點去稍失尺寸,則遲速之頃轉手為難,舟遂立碎,故百人之命懸於一人。」(卷五〈四川〉,頁368)前一則寫惡水上的鐵索橋,遇風則擺蕩;下一則透過篙師點篙之妙寫水之湍急與舟行之艱難;這些身體實然的經歷,一如德國哲學家施密茨(Hermann Schmitz)所述:「任何有正常感知能力、思維健全的人,都要同黑暗、寧靜、空洞的空間、時間(比方說藉助聲音和運動),以及天氣式的氣氛,及天氣的視覺氣氛(如晴朗的早晨、寧靜的夜晚、雷雨氣氛)和情感(如歡鬧、尷尬、及極度的或過分的嚴肅、深沉的憂鬱)打交道,還特別要真實地,或更敏銳更迅速地同諸如色彩、聲音、場所這樣的事態(Sachverhalt)和情景(Situation)打交道。」52這種「身體式的個人處境」53也是紀游書寫中可以深入體察的一個角度。
(二)博物與瑣言的寫作面向
王士性宦遊中國諸省,其「地理書三種」54各有其寫作的焦點。《廣志繹》的寫作面向在內容方面有如博物志,表述形式則為瑣言55。尤其在西南諸省部分,論及地名源由,多帶有民俗傳說的趨向。如「雷州,州以雷名想炎海陽氣所伏藏,變為蠕動之物,此造化所不可曉者。」(卷五〈廣東〉,頁364)或「(瓊州)黎人其先無世代,一日雷攝一蛇卵墮山中,生一女,歲久有交趾蠻過海采香者,因與為婚,生子孫,此黎人之祖,故山名黎母山。」與五嶽遊草的雲南書寫相較,即可理解書寫筆調之不同:
入廟西北指,則雲間見麗江雪山。余從峨嵋望大雪山,在印度萬餘里,然旭日刺雪光,猶彷彿上余衣袂。此去麗水不千里,乃黯無色。或云此白石積成,憶近之。西指則點蒼十九峰,雄據不肯為雞足下。洱海蕩潏其前,東南巒麓參差,如風中濤,咸在杖底,偉哉觀乎,亦足雄南中游矣。(《五嶽遊草》頁149)關於麗江的描寫,《五嶽遊草》著眼於玉龍雪山的神奇壯麗,《廣志繹》則敘寫其民風異俗以及華/夷之對照:「迤西土官惟麗江最黠,其他山川險阻,五榖不產,惟產金銀。其金生於土,每雨過則令所在犁之,輸之官,天然成粒,民間匿銖兩者死,然千金之家亦有餓死者。郡在玉龍山下,去鶴慶止五十里而遙,然其通中國祇一路,彼夷人自任往來,華人則扣關而不許入,一人入,即有一關吏隨之,隨則必拉以見其守,見則生死所不可知矣,故中國無人敢入者。」 (卷五〈雲南〉,頁387)除了呼應前言「獵奇」的眼光,也可以看出王士性的寫作基調。
我們未曾體驗的事件和事物。」56旅行,究竟是放寬了自我的視界?還是強化了自我與異己的差異?本文的以《廣志繹》西南諸省之部為探討中心,一方面從王士性的背景(籍貫浙江,廣義地說即是江南人、身分政府官員)審視他如何看待邊境的事物,另一方面也從其書寫的面向呈現他對異文化的觀看之道。當《四庫全書總目》將此書置於史部地理類存目,這些「奇觀」與「異事」就納入了「地理事實」;「其體全類說部,未可盡據為考證也。」的說法又視此書為稗官野史的想像之筆,因此它可以是古代中國的「古典知識」來源,又可視為編織異文化圖像的個人經歷。游移在真實與虛構之間的旅行敘事,《廣志繹》創造了閱讀的可能性。這本著作,在紀實文字的表述之下,涵融想像的邊界。藉此,我們也可以重新思辨「旅行書(記)」的形式與內涵,對於晚明以來勃興的「地志」書寫,也可以有新的研究面向。(下續)(范宜如·華夏邊緣的觀察視域:王士性《廣志繹》的異文化敘述與地理想像,國文學報第四十二期頁121-151 [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續上)徵引文獻
(一)專著
《五嶽遊草》,上海圖書館藏清康熙三十年馮甦刻本。
《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
Ben Highmore 著,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2005。
David Feterrman 著,賴文福譯《民族誌學》(Ethnography:Step by step),臺北:弘智文化,2000。
王志明譯,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_Strauss)著《憂鬱的熱帶》,台北:聯經,1989 56
康納頓(Paul Connerton)著,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導論》(How Societies Remember? University Press,198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頁2。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
王建元《文化後人類》,台北:書林,2003。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二五一冊。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台北:聯經,2007。
周振鶴編校《王士性地理書三種》,上海:上海古籍,1993。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台北:麥田,2005。
徐建春、梁光軍《王士性論稿》,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
康納頓(Paul Connerton)著,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How Societies Remember? University Press,198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梅新林、俞樟華主編《中國遊記文學史》,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台北:麥田,2005。
費爾南多‧佩索亞(Fernando Pessoa)著,韓少功譯《惶然錄》,臺北 :時報文化,2001。
廖炳惠《吃的後現代》,台北:麥田,2004。
赫爾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新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1997,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五南,2005。
鄭焱《中國旅遊發展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2005。
顧炎武《肇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顧恩特‧希旭菲爾德著,張志成譯《歐洲飲食文化》,台北:左岸文化,2004。
(二)期刊論文
Emma Jinhua Teng,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1683-1895,Cambridge,MA.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4。Chapter2”Taiwan as Living Museum:Savagery and Tropes of Anachronism”。
Mary Louise Pratt,Imperial Eyes: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毛文芳〈閱讀與夢憶-晚明旅遊小品試論〉,中正中文學報年刊第3 期,2000 年9 月。
王文進〈南朝「山水詩」中「遊覽」與「行旅」的區分-以「文選」為主的考察〉,東華人文學報第1 期,1999 年7 月。
王學玲〈是地即成土:清初流放東北文士之「絕域」紀游〉,《漢學研究》,24 卷2 期,2006 年12 月。
石守謙〈古蹟.史料.記憶.危機〉,當代第92 期1993 年12 月。
衣若芬〈瀟湘八景-地方經驗‧文化記憶‧無何有之鄉〉,東華人文學報第9 期,2006 年7 月。
何乏筆〈氣氛美學的新視野〉,當代第188 期,2003 年4 月。
宋美王華〈自我主體、階級認同與國族建構〉,中外文學第26 卷第4 期,1997 年9 月。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 期,2003 年9 月。
李鴻瓊〈空間,旅行,後現代:波西亞與海德格〉,中外文學第26 卷第4 期,1997 年9 月,頁84。
李躍軍〈淺論王士性的旅遊觀〉,台州師專學報,第21 卷第4 期,1999年8 月。
覃影〈王士性對滇雲史地的考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6 卷第6 期,2004 年11 月。歷史學報第37 期,2006 年6 月。
周振鶴〈從明人文集看晚明旅遊風氣及其與地理學的關係〉,復旦學報,2005 年第1 期。
林開世〈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台灣人類學刊第1 卷第2 期,2003 年12 月。
施懿琳〈憂鬱的南方-孫元衡《赤崁集》的台灣物候書寫及其內在情蘊〉,成大中文學報第十五期,2006 年12 月。
胡曉真〈旅行、獵奇與考古-《滇黔土司禮記》中的禮學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 期,2006 年9 月。
徐建春〈王士性研究三題〉,浙江學刊,1994 年第4 期。
徐建春〈徐霞客與王士性〉,浙江學刊,1992 年第4 期。
陳長房〈建構東方與追尋主體:論當代英美旅行文學〉,中外文學第26卷第4 期,1997 年9 月。
陳建勤〈論游道-明清文士旅遊觀研究之一〉,旅遊學刊,2000 年4 月。
楊雅惠〈行旅與問道:宋代詩畫中由地理經驗到意蘊世界的轉換〉,「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主辦,2000 年5 月。
葛兆光〈山海經、職貢圖和旅行記中的異域記憶〉,收入《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
廖炳惠〈旅行與異樣現代性:試探吳濁流的《南京雜感》〉,中外文學第29 卷第2 期,2000 年7 月。
[唐]張旭《春遊值雨》
欲尋軒檻列清尊,江上煙雲向晚昏。
須倩東風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華園。
旅遊考 [南北朝]沈約《悲哉行》
旅遊媚年春,年春媚遊人。
徐光旦垂彩,和露曉凝津。
時嚶起稚葉,蕙氣動初蘋。
一朝阻舊國,萬里隔良辰。
解說
旅遊:外出旅行遊覽。
媚:嫵媚。明媚。
年春:新年的春天。來年春天。
遊人:遊覽遊玩的人。
徐光:柔和緩慢的春光。徐徐的春光。
旦:早晨。
垂彩:垂下光彩或彩色。
和露:和熙的露水。春天的露水。
曉:拂曉。
凝津:謂天地精靈之氣相合而凝成津液。
時嚶:應時的鳥啼聲。嚶,象聲詞,形容鳥叫聲或低而細微的聲音。
稚葉:稚嫩的樹葉。
蕙氣:蕙草的香氣。
初蘋:初期生長的白萍。
一朝:一旦。某一天。
阻:阻斷。
舊國:舊時的國家;故國。故鄉。
隔:隔斷。
良辰:良好的時辰。美好的時光。
白話譯文
行客留連春天的美景,春景也在取悦着遊人。早晨散開的陽光垂下霞彩,晨露在津渡旁凝結。嫩葉間不時傳來鳥鳴聲,帶着蘭花香氣的風吹動着水面的浮蘋。可是我正遠離故國,在這美好的時節裏與它相隔萬里啊。
作者簡介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齊、梁朝時期)文學家、史學家。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是齊、 梁文壇的領袖,學問淵博,精通音律,與周顒等創四聲八病之説,要求以平、上、去、入四聲相互調節的方法應用於詩文,避免八病,這為當時韻文的創作開闢了新境界。其詩與王融諸人的詩皆注重聲律、對仗,時號“永明體”,是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著作有《宋書》、《沈隱侯集》輯本二卷。又曾著《四聲譜》、《齊紀》等,已佚。(百度百科)
愛懇註:在中國歴史上,這首詩是較早(南北朝)出現“旅遊”一詞的文獻。
延續閱讀 》旅遊體驗誌 (1)
跟《馬來紀年》走一帶一路·望加錫
Khalak Khalayak
《文學愛墾》內容重點推薦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