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丹納《藝術哲學》作品的將来性~~要創作優秀的作品,唯一的條件就是偉大的歌德早已指出過的,「無論你們的頭腦和心靈多麼廣闊,都應當裝滿你們時代的思想感情」,作品將來自然會產生的。(第一章·種族)
在文明的壓力之下,人有時胸襟狹窄,有時興奮若狂,或是兩者兼而有之。他成了一架大機器中的一個齒輪,或者覺得自己在無窮的宇宙中等於零。 在希臘,人叫制度隸屬於他,而不是他隸屬於制度。他把制度作為手段而非目的。他利用制度求自身的和諧與全面的發展;他同時是詩人、哲學家、批評家、行政官、祭司、法官、公民、運動家,鍛煉四肢,聰明,趣味,集一二十種才能於一身,而不使一種才能妨礙另外一種;成為土兵而不變作機器,成為舞蹈家歌唱家而不成為舞台上的跑龍套,成為思想家和文人而不變作圖書館和書齋中的學究,決定國家大事而不授權給代表,為神明舉行賽會而不受教條東縛,不向一種超人的無窮的威力低頭,不為了一個渺茫而無所不在的神靈沉思默想。仿佛他們對於人與人生刻畫了一個感覺得到的分明的輪麻,把其餘的觀點都拋棄了心里想:(「這オ是真實的人,一個有思想,有意志又活潑又敏感的身體;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在呱呱而啼的童年與靜寂的墳墓之間的六七十年壽命。我們要使這個身體盡量的矯捷,強壯,健全,美麗,要在一切堅強的行動中發展這個頭腦這個意志,要用精細的感官,敏捷的才智,豪邁活躍的心靈所能創造和體會的一切的美,點綴人生。」)在這個世界以外,他認為一無所有;即使有一個「他世界」,也不過像荷馬說的那個西米利安人的鄉土,黯淡無光的死人住的地方,罩著陰沉的霧,充滿軟弱的幽靈,像蝙蝠一般成群結隊,發出尖銳的叫聲,在土溝里喝俘虜的鮮血,給自己取暖。(希臘人的精神結構把他們的欲望和努力納入一個範圍有限,陽光普照的區域,和他們的練身場一樣明亮,界限分明;我們就得在這個場地上去看他們的活動。)(第二章·特徵重要的程度)
在十四十五世紀,所謂火舌式歌德時代,斯特拉斯堡,米蘭,紐倫堡各地的大教堂,波羅(布魯)的教堂,完全不問堅固,專門講究裝飾了。有的疊床架屋,矗立著大大小小,結構複雜的鐘樓;有的屋外到處布滿花邊似的線腳。牆上幾乎全部開著窗洞,倘沒有外扶壁支撐,屋子就會倒坍;建築物時時刻刻在剝落破裂,需要大隊的水泥匠守在旁邊,經常修葺。(中間略)那種微妙而病態的詩意,誇張的程度正好反映奇特的情緒,騷亂的幻想,強烈又無法實現的渴望,這都是僧侶與騎士時代所特有的。 從發展的普遍看,哥德式建築的確表現並且證實極大的精神苦悶。這種一方面不健全,一方面波瀾壯闊的苦悶,整個中世紀的人都受到它的激動和困擾。(第二章·特徵重要的程度)
而且藝術家的本質越強,那些印象越加深他的悲傷。他之所以成為藝術家,是因為他慣於辨事物的基本性格和特色;別人只見到部分,他卻見到全體,還抓住它的精神。悲傷既是時代的特徵,他在事物中所看到的當然是悲傷。不但如此,藝術家原來就有誇張的本能與過度的幻想,所以他還擴大特徵,推之極端。特徵印在藝術家心上,藝術家又把特徵印在作品上,以致他所看到所描繪的事物,往往比當時別人所看到所描繪的色調更陰暗。(第二章·特徵重要的程度)
愛墾APP:2024全球文創規模~~根據最新市場預測,2024年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包括電影、音樂、藝術、廣告、設計等多個領域)的總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約 4.5萬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這一規模可能增至 6.98萬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5.1%。文化創意產業的增長主要受到數字化轉型的推動,特別是通過數字營銷、線上內容創作和用戶體驗設計等領域的創新。
視頻制作和數字內容:預計將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增長,尤其是在社交媒體、短視頻平台和網絡廣告方面的投入增加。
藝術與手工市場:受教育市場和DIY趨勢的推動,這一領域也在增長,預計未來幾年內將保持高需求,尤其是在兒童和成年人群體中。(https://dataintelo.com)
馬陸亭·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從教育理念到範式變革
[摘要]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背景下,「四新」建設是高等教育應對未來挑戰的戰略先手棋,在活躍教改實驗、建設新型學院、加強緊缺人才培養、培養卓越拔尖人才、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設立交叉學科學科目錄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未來還應通過「四新」建設引領高等教育範式變革。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指出「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這一重要講話精神將推進「四新」建設放在構建一流大學體系、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對現有學科專業體系調整升級、瞄准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加快培養緊缺人才的語境下,表明「四新」建設與學科專業優化、創新能力提高、產學研用融合、時代新人培養有著緊密的聯系。之後,「四新」建設開始以前期模式探索為基礎走向範式變革,成為引領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標誌性舉措。
「四新」建設是高等教育應對未來挑戰的戰略先手棋
當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經濟和社會形態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國際格局正在深度調整,大國戰略博弈加劇,各國產業結構面臨重構,世界進入以創新主導發展時期。在此背景之下,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正在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最強音。所以,「四新」不僅是人才類型的增多和培養模式的轉變,更有佔領國際科技產業前沿的意義。
人類社會正在步入數字化時代。在數字化時代,新興技術越來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要素,創新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我們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社會形態變化,這也取決於我們教育形態的及時變革推動。
由此,「四新」從理念走向實踐探索。「四新」中首先提出的是新工科,標誌性事件是「復旦共識」。2017年2月,教育部在復旦大學組織召開高等工程教育發展戰略研討會,與會高校探討了新工科的內涵特征、建設路徑,達成十點共識,後來又有了「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引領新工科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實踐。2018年後,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相繼推出,新醫科有醫學教育「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新定位,新農科有「安吉共識」「北大倉行動」「北京指南」三部曲,新文科有推進工作會發佈的《新文科建設宣言》等。2019年4月,教育部在天津大學召開「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大會,正式全面啟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同年,教育部發佈《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要求「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引領帶動高校專業結構調整優化和內涵提升」。
「四新」建設的核心是由學科融合帶動現代科技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對科技本身而言在於推動交叉科學、變革創新方式,對社會而言就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形態變遷。這是高等教育主動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行動,通過融合創新助推產業升級或實現迭代跨越,形成中國新經濟發展的技術先導。
「四新」建設推動了新時代高等教育模式改革
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顧名思義是都與學科建設密切相關,但其提出的初衷卻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重點在專業建設。學科和專業,體現著知識分類體系及相應的制度安排,其建立建設的邏輯既遵循科學技術本身發展演化的規律,也體現著社會產業需求。「四新」建設工作就是對標國家發展的「四力」:新工科提升國家硬實力、新文科提升文化軟實力、新農科提升生態成長力、新醫科提升全民健康力。
因此,「四新」建設首先是一場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變革。新工科既是綜合大學理科應用發展的方向和創新增長點,也是工科優勢大學集成創新的重要途徑,最終形成新興產業的活力源和生長源。由此,新工科建設著重抓五件事:抓理論、抓專業、抓課程、抓結構、抓融合;「四新」建設都要把握三個要點:新專業、專業的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
新醫科、新農科與新工科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扎根中國大地,推動學科和產業變革、促進新經濟發展、培養時代新人。新醫科建設著力實現從治療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全覆蓋,積極探索醫科與其他學科專業交叉融合,特別是推動「工醫」深度結合,推進「醫學+X」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新農科建設以強農興農為己任,重點瞄向綠色生態產業,推動以現代生物科技改造傳統農林專業,多途徑強化實踐教學平台建設,創新科教結合協同育人機制,力圖答好農業農村現代化、國家糧食安全、生態文明建設和世界發展貢獻四張試卷,積極探索「農+X」多學科複合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新文科則更加豐富多彩,意義更為突出和廣泛。本質上是堅持價值引領、守正創新,形式上是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文科專業、文科與理工農醫科專業的深度交叉融合,注重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發展道路,以唯物辯證為根本指導思想和方法論,總結中國模式和中國經驗;吸收世界學術探索的有益成果,思考人工智能技術所帶來的形態變化,深入探討人類社會發展的理論問題。新文科學科門類的覆蓋面廣,總體上要加強學科與社會的結合,注重現代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入,深化高校文科專業教學改革,培養新型人文社科人才。
總結來看,「四新」建設立足專業但必然走向學科,從而形成面向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需求的學科融合發展理念。高校「四新」建設已在思想(學貫中西、融通社會)、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結果(創新成果、時代新人)上體現了先進性,適應著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
「四新」建設的工作重點
「四新」建設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啟程,踐行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偉大實踐,融合學科和產業,面向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加快培養緊缺人才,推動著創新型國家建設。近年來,在相關領域進行了很多務實性、體制性的實踐探索,主要有:
其一,活躍的教改實驗。「四新」建設是新時代的新教改,兩批國家層面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共計1457項,首批新農科項目407項,新文科項目1011項,發佈了《新醫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建設指南》《新文科建設年度發展報告》,各省也都遴選了更大量的省級教改項目。(下續)
優化、升級「金專」建設,十八大以來,共有265種新專業納入本科專業目錄,2021年撤銷251個工科專業點、新增794個,新增者主要以「互聯網+」「智能+」為基礎體現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
突出交叉融合再出新,推動現有工科交叉複合、工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加快推進計算機領域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啟動特色化高端醫療裝備工程實踐創新教學中心建設。持續推進中國政法實務、新聞傳播、經濟、藝術「四大講堂」,強化與實務部門合作,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其二,建設新型學院。著眼國家未來產業技術需求,重新組織結構,深化人才培養組織模式創新,推進50個現代產業學院、首批12個未來技術學院和一批專業特色學院建設。
現代產業學院根據先導產業需求,加強政產學研合作,培養高端應用型人才和高素質經營型人才。未來技術學院瞄向科學發展前沿,預判中長期科技產業變革,致力於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培育領軍產業人才和戰略科學家。
33個特色化示範性軟件學院、28個示範性微電子學院、11個一流網絡安全學院特別面向未來信息產業變化,引入龍頭企業充分實現產教融合,解決重點領域人才短缺和卡脖子難題;開展一批優質醫學院校、一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的培育建設工作,支持11所大學開展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突出公共衛生學院的預防謀劃作用,以建立高水平醫學公共衛生學院為基礎帶動中西部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發展。
其三,加強緊缺人才培養。推進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儲能技術等領域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台建設,加快重型燃氣輪機、病毒學、國土空間規劃等緊缺領域新形態教學資源建設,加強兒科學、精神醫學、公共衛生、臨床診斷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支持高校佈局建設一批新興涉農專業,增設種業、農林智能裝備、食品營養、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專業。加強外語非通用語種、涉外法治、國際新聞傳播等關鍵領域涉外人才培養,重點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研制《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設置指南》《服務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設置指南》等。
其四,培養卓越拔尖人才。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全方位推進系列卓越人才培養,把卓越拔尖人才培養作為高等教育關鍵目標,探索形成卓越拔尖人才培養的中國方案和中國範式。進一步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計劃、高等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進新時代高等教育育人質量工程。
其五,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連續舉辦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累計吸引121個國家和地區603萬個團隊、2533萬名學生參賽。今年第八屆的主賽道按照「四新」分類報名參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以「四新」賦能鄉村振興,產業命題賽道結合「四新」向企業征題,真正讓高校「四新」建設與產業實際連接起來。連續舉辦了十屆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最新一屆參賽高校佔全部醫學高校的91%,參賽人數9000人,觀賽規模達到7400萬人次。
其六,設立交叉學科學科目錄。正式設置「交叉學科」門類,使得中國大學科門類由13個增至為14個,推動了跨學科的融合發展。目前「交叉學科」門類下設「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兩個一級學科,著力構建支撐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解決制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培養具有全球視野、戰略思維、政治意識、能力擔當的國家安全人才。
推動「四新」建設由模式探索走向範式變革
適應未來經濟社會形態的變化,教育形態將逐步形成以下特點:在辦學方面,扎根中國大地注重解決社會問題;在教學方面,「課堂+線上+實踐」的有機融合全面實現;在學習方面,人人能夠時時處處可學;在評價方面,區塊鏈技術推動多元增值效果。
由「四新」建設的探索發現,學科相互融合有助於激發科學技術創新,學科產業融合有助於推動產業技術進步,而創新產品服務社會能夠形成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甚至升級換代,各種元素融入到專業建設共同形成培養「以德為先、能力為重、科學成才、全面發展」高級專門人才的合力。我們需要進一步梳理「四新」探索所揭示出來的發展規律,在學科交叉、產業融合、面向社會變革、面向新興科技、扎根中國大地、培養時代新人等方面加強經驗總結工作,通過推動範式變革的主動作為,為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贏得先機。
未來通過「四新」建設引領高等教育範式變革的主要著力點有:
其一,加強針對問題的跨學科建設。問題總是綜合的,因此在組織形態上需要開展廣泛的跨學科研究。
其二,加大創造產品的學科產業融合。「四新」建設成果最終一定要出產品、創產業、推動經濟結構優化,所以未來高等教育一定要走向社會、融入社會、推動社會變革。
其三,加速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向學科專業滲透催化作用。人工智能引領科技變革,大數據正在構成新的研究範式,數字空間無處不在,高等教育要前瞻性地主動作為與佈局。
其四,加深規模化授課安排下的個人個性化學習,實現教學改革。積極推動混合式教學模式升級,注重發揮線上線下不同教學方式的優勢,關注信息技術對班級教學制度的顛覆性作用,以模式探索助推範式變革。
(馬陸亭·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從教育理念到範式變革;作者馬陸亭: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原載2022年第12期《中國高等教育》)
彭詩言·數智技術賦能新文科教育創新
新文科建設是中國「四新」建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科教育改革的一項政策性行動,旨在將文科教育打造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重要一環,致力於培育不同層次與類型的新型文科人才,推動中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數智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突破傳統學科專業的界限,促進跨界融合,實現新文科建設的目標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
新文科建設注重學科交叉和綜合能力培養,提倡跨學科學習和多元思維發展,強調師生雙向的創新意識和數字勝任力的培養,從而為社會提供複合型創新人才。
但當前,從建設成效看,學科交叉仍多以單純的知識疊加為主,未能發揮各學科之間的互補優勢,交叉融合深度有待提升;從教學模式看,部分文科教師的數智技術能力偏弱,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對應用場景設計進行創新;從課堂管理看,專業教師強調單方面的理論輸出,與學生缺乏溝通與聯系,對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效果不佳;從數字勝任力看,新文科專業教師在數智技術與專業理論的結合過程中,未能體現課程的特色,個人授課風格不突出。
數智技術為新文科教育創新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以學科融通為定位進行教學理念創新。打破傳統學科的界限,以問題為導向組建跨學科項目課程團隊,打造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創新網絡,以數智技術構建不同學科知識相互滲透的認知工具,打破傳統文科知識結構的局限,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復雜問題。
以場景體驗為核心進行教學模式創新。借助數智技術豐富跨學科教學案例的設計,通過情景教學、游戲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項目式創新網絡對目標教育場景進行創意建模,通過趣味性場景設計,增強學生的臨場感和沉浸感,激發其學習興趣。借助數智技術打破局部樣本的信息局限,以創新性的場景應用呈現更為全面的信息資源,增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與應用。
以精准指導為標准進行課堂管理創新。借助數智技術開展場景體驗教學,通過資源共享,教師在線監測學生的學習動態,便於及時發現真實課堂與虛擬課堂之間存在的差距,改進和調整教學計劃。學生在線與教師互動,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要對學生的反饋進行歸納整理,挖掘並分析反饋數據背後的價值、存在的規律,為學生提供精准指導。
以數字勝任力為目標進行人才培養創新。鼓勵跨學科項目課程團隊進行交流,分享教學經驗,結合教師特長,幫助團隊成員形成個性化授課風格,打造優勢互補的教學團隊,提升團隊整體的數智技術應用能力。鼓勵跨學科項目課程團隊將數智技術與學科理論深度融合,並應用於教學實踐,加強課程特色化建設,構建創新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課程體系,建立數字勝任力培育案例庫,為數字中國建設培養複合型人才。
(2024/03/15 交匯點新聞;作者彭詩言;單位:宿遷學院)
成伯清·敘事與社會學
賽德曼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發表了一篇引起廣泛關注和爭議的文章,即「社會學理論的終結:後現代的希望」(Seidman,1991)。在該文中,賽德曼區分了「社會學理論」與「社會理論」。在他看來,「社會學理論」崇奉和迷戀於科學主義(scientism)和基礎主義(foundationalism),試圖追求一套正確的概念和解釋策略的前提。
但是,沉湎於基礎性爭論的社會學理論,幾乎不能取得任何共識,因為作為基礎的標准不可避免地是局部的、異質的甚至是不可通約的。所以,社會學理論實際上已經變為一種元理論話語,並日益地自我指涉,最終不過是一種有關研究綱領和經驗分析的「合法化修辭」而已。而「社會理論」,從一開始就采取一種寬泛的社會敘事的形式,與時代的社會衝突和公共爭論聯系在一起,具有明確的實踐介入的意圖。因此,他堅決主張復興古典社會理論中的「道德意圖」及其對「公共」事務的關注。
不過,他也指出,古典理論家未能對局部環境和社會多樣性予以充分的關注,進而模糊了群體之間的差異,消除了人類體驗的獨特性,最終將支配和服從的體系合法化了,並將一種歐洲中心主義泛化為世界范圍內的現代化進程。當然,在賽德曼看來,當代的社會學理論更家糟糕,以扭曲的認識論體操來替代具有歷史和倫理意義的具體爭論,將本質主義和總體化的傾向永恆化。因此,他覺得我們需要重新理解理論,摒除現代傳統中的核心元假設,而將社會理論視為一種「具有道德意圖的社會敘事」。
貿然斷言「社會學理論的終結」,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同意。在回應的文章中,亞力山大就認為怎麼也看到社會學的終結(Alexander,1991),而有人認為那不過是現代「意識形態的終結」(Lemert,1991)。不過,有人更是將後現代的立場推到極端,認為社會理論也應終結,因為對於認識論特權的後現代批判,究其根本是源於尼采的視角主義(perspectivism),這種觀點認為,沒有事實,唯有解釋,任何真理聲稱不過是權力意志運作的假象罷了。賽德曼的後果至上(consequen-tialist)的社會理論,在這種視角主義的元理論之下,也無立足之地,因為即便是局部性的條件和後果,也一樣是難以講述的故事,都是同質化的總體化努力(Antonio,1991)。(作者:成伯清 | 2008-09-28 中國民俗學網)
但有一點,賽德曼對社會理論的話語性和理論應當進入和影響公共領域的強調,則獲得了不少的認可與附和(Richardson,1991)。事實上,對於敘事及其社會意義的強調,或者說一種「敘事轉向」(narrative turn),無疑是20世紀末西方社會科學中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這幾乎可以說是一場學術運動,當然,也是所謂的「後現代思潮」中的一部分,在各個社會科學學科中或多或少都有體現。
敘事本來是語言學和文學所關注的,但自從利奧塔拒絕信任現代主義的元敘事(meta-narrative)以後,敘事就成了社會科學中的一個熱門詞匯。根據利奧塔的觀點,敘事主要是在傳統知識中佔據主導地位,盡管現代科學借助於啟蒙敘事來為自己進行合法化。不過,利奧塔意識到,「『小敘事』依然是富有想象力的發明創造特別喜歡采用的形式,這首先表現在科學中」(利奧塔,1979/1997:130)。
何為敘事(narrative,又譯為敘述)?從拉丁詞源來看,敘事(narros)就是認識(to know)(Emihovich,1995:38)。不過,就一般的意義而言,敘事是指任何散文體的話語,即任何由完整的句子構成連為一體的陳述的文本。在此意義上,敘事話語不同於具有韻律節奏的詩歌話語。社會學的研究資料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即簡短的回答(比如國籍、興趣領域)、數字格式(比如在特定的量表中就特定的話題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程度的數字)和敘事(比如有關回答者自己為什麼對特定立場感興趣的一段文字)(Polkinghorne,1995:6)。
這種對於敘事的寬泛看法,顯然同巴爾特的觀點頗為吻合。「敘事存在於任何時代、任何地方、任何社會。敘事與人類的歷史一起降臨,沒有敘事的民族何曾有過?所有的階級,所有的人類群體,都有他們自己的敘事……敘事是世界的,是超越歷史的,是跨越文化的:就象生命一樣,敘事無所不在」(Barthes,1977:79)。巴爾特關於敘事的普遍存在的揭示,主要是立足於神話、傳奇、寓言、歷史、戲劇、繪畫、電影與談話之類偏重於文學性的題材。
但是,既然敘事無所不在,又何來敘事轉向?原來,當今所謂的敘事,具有了一個更為明確而有限的含義,是指一種特殊的話語,即講故事。在故事中,事件和行動借助於情節而構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阿倫特(Arendt)曾言,「任何哲學、分析、格言,無論多麼深刻,在意蘊的豐富和強度上,都不能跟一個恰當講述的故事相比」(轉引自Stephenson,2000:112)。而本雅明(Benjamin)則於20世紀30年代,在慨嘆「講故事的藝術行將消亡」時曾說,「一種原本對我們不可或缺的東西,我們最保險的所有,從我們身上給剝奪了:這就是交流經驗的能力」(本雅明,1936/1998:77-78),因為「講故事的人取材於自己親歷或道聽途說的經驗,然後把這種經驗轉化為聽故事人的經驗」(82)。
本雅明發現,「經驗已貶值」(78),而「消息的廣泛傳播是這種狀況的禍首……每天早晨都把全球的新聞帶給我們,但我們卻缺少值得注意的故事,這是因為任何事件傳到我們耳邊時都早被解釋的通體清澈」(82)。在本雅明看來,消息傳播與講故事的精神背道而馳。「消息的價值曇花一現便蕩然無存。它只在那一瞬間存活,必須完全依附於、不失時機地向那一瞬間表白自己。故事則不同。故事不耗散自己,故事保持並凝聚其活力,時過境遷仍能發揮其潛力」(83)。所以,不難看出,復興敘事的主張,是在一個意義缺乏的時代或者講故事受到極大局限的時代才會出現。
范式性認知與敘事性認知
真正將敘事回復到認識的含義上,將敘事作為描述人類體驗的知識形式給予合法地位的,當屬心理學家傑羅米·布魯納。我們知道,在西方傳統中,自古希臘以降,真理的創造和傳播,一直被視為屬於邏輯和形式的話語范疇。理性等同於一種特定的話語,即提出假設、報告證據和作出推論。其他形式的話語,比如詩歌、戲劇和故事性的敘述,都不適合於呈現清晰的思想和知識,它們都應限定在傳達和產生情感的范圍內。
而布魯納的主要貢獻,就在於指出敘事知識並不僅僅是一種情感表達,相反,這也是一種正當的認識方式。布魯納提出,「存在兩種不同的認知運作模式,兩種思想模式,各自提供了不同的整理體驗和建構現實的方式。它們盡管是相互補充的,但不能相互還原……而且,每一種認識方式都有自身的操作原則和規范標准。在確證程式上,它們也極為不同」(Bruner,1985:11)。布魯納分別稱之為傳統的倚重邏輯—科學的「范式性認知」(paradigmatic cognition)和通過故事來認識的敘事性認知(narrative cognition)。
盡管布魯納的這種觀點並不特別新穎,畢竟此前已有不少類似的觀點,但將之明確提出並在學術共同體中引起廣泛關注,布魯納當是功不可沒。其實,正如波斯特曼(Postman)所說,「不像科學,社會研究從未發現什麼。它不過是重新發現了人們曾經被告知的並需要再次被告知的東西」(轉引自Emihovich,1995:45)。在社會理論中,盡管我們不能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事物,但是各種可能性其實總是有人能夠想到,只是時機未到而不能引起應有的關注。布魯納的這種區分雖說並非獨創,但因為順應潮流,所以值得我們細加考究。
范式性認知的運作,主要是通過將特定的案例歸入一個范疇或者概念。界定一個概念,就是尋找屬於這個概念的成員所分享的共同屬性。一般概念下面還有從屬概念或范疇。抽象地說,范式性認知尋求的是同一性。所以,這種認知通常並不關心同屬一個范疇下的成員之間的差異。正是通過分類功能,范式性認知將獨特性與一般性聯系起來,從而賦予體驗以秩序。
我們知道,在社會學中,范疇的確立是在資料的收集之前,研究者預先設計好測量工具和觀察手段,然後再決定特定的事件或事物是否屬於自己所關注的范圍。當然,複雜的研究還會試圖借助於因素分析之類的計算方法,來尋找范疇之間可能的關係。通過由此而來的概念網絡,我們在建構我們的體驗時,主要關注的是一再出現的共同要素。這種概念網絡是從體驗之流中抽象出來的,能夠為我們提供一種熟悉而脫離特定脈絡(familiar and decontextualized)的知識。
而敘事性認知則是指向人類行動的理解。人類行動是過去的經驗、當下的情境壓力和預期的目標之間交互作用的產物。不象自然客體,人類行動是獨一無二的,無法完全重復。如果說范式性認知關注的是行動中的共同一面,那麼敘事性認知則是專注於每一行動的獨特性。所以,敘事性思維的運作是通過強調人類行為的多樣性,將之放在特定的時間脈絡之中,抓住的是人類事務的意義的豐富性和微妙差別。而諸如此類的特定,是無法通過概念界定、事實陳述或者抽象命題來表達的。那麼敘事認知具體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是通過包含了情節的故事(emplotted stories)。
情節將特定行動的諸種要素連為一體,構成一個生活片段(episode)。這種片段一方面可能激起我們同情、憤怒或悲傷的情緒反應,另一方面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解釋性知識,即當事人何以如此行動,從而使之能被理解。敘事性認知不是從各種故事中提取一般的規則或原則,而是維持在特定片段的層面上;也不是將包含了情節的故事還原為一套命題,而喪失了其中的戲劇性和整合性特征。這種故事化的體驗,可以通過類比為理解新的行動片段提供基礎(Polkinghorne,1995)。
簡言之,偏重邏輯-科學的范式性認知,尋求的是普遍的真理條件;而敘事性認知則是探究事件之間的特殊聯系。敘事模式中的解釋具有脈絡嵌入性,而邏輯-科學的解釋則是從時空背景中抽離出來。
「與形而上學的現實或者抽象的模式不同,故事是關於我們的世界的。它們透露了人類體驗的多樣性和複雜性」(Stephenson,2000:112)。不過,他們都是理性的認識方式。
作為敘事的社會科學
如果說心理學家布魯納確立了敘事的認識論地位,那麼另外一個人類學家愛德華·M·布魯納(Edward M. Bruner)的「民族志作為一種敘事」一文,則將敘事的視角,具體引拉入了社會科學的論域之中。布魯納的假設是,「民族志受到一種潛在的敘事結構的引導,即受到我們所講述的關於我們所研究民族的故事的引導」(Bruner,1986:139)。布魯納將民族志視為一種話語,一種講故事的文體。他以自己非常熟悉的美國土著文化領域為例,證明了潛在的敘事結構對民族志的影響。在20世紀的30和40年代,關於土著文化變遷的佔據主導地位的故事,將現在視為「解體」,過去為「輝煌」,未來為「同化」。
而目前的故事,則成了現在是「抵抗運動」,過去是「剝削」,未來是「種族的復興」。在布魯納看來,敘事結構的轉變非常突然,同樣讓人吃驚的是兩種故事之間極少歷史連續性。與此同時,相應的理論概念也大不相同。同舊故事相聯的是「濡化」、「同化」之類的概念,而在新故事中,則是「剝削」、「壓迫」、「殖民主義」、「抵抗」、「解放」、「獨立」、「民族主義」、「部落主義」、「認同」、「傳統」和「族性」之類的概念佔據主導地位。
不僅在詞匯概念上有了變化,在句法安排上也有了轉移。在舊故事中,黃金時代是過去,關鍵是重建古老的印地安文化,創造一種起源。而在故事的結尾,則是印地安文化的消失。對於目前存在的問題,無疑是按照這種逐步解體的邏輯來展開的。但在新故事中,黃金時代則在未來,民族志描述的課題是記錄當今的抵抗,講述傳統和族性是如何得以維持的。必要的時候,人類學家甚至需要采取政治行動干預,阻止文化滅絕或者種族滅絕。以前,學者無疑也關心文化滅絕的問題,但他們基本上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只希望在消失前描述它們,絕想不到要促進它們的延續。可見,不同的敘事結構,為人類學家和土著人提供了不同的社會角色。
故事還創造意義,即除了在詞匯和句法上運作外,在語義上也同樣起作用。故事總是有開頭、中間和結尾,而關於一種文化的變遷,也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序列。當然,民族志研究面臨的總是現在,當前的場景,但我們必須將之納入一個時間序列中。「相信我們人類學家只是描述現在、重建過去和建構未來,那是天真的」,因為「我們如何描繪時間序列中的任一環節,與我們關於整個故事的觀念,密不可分」(同上:141)。現在是根據「期望的現在」(即未來)和「以前的現在」(即過去),而獲得意義的。
所以,並不是先有了一整套的資料和事實,然後我們再建構一個故事或者理論來說明它們。我們是先有了基本的敘事,然後決定什麼才算是資料。敘事結構將體驗組織起來並賦予意義,但是生活體驗總是比話語豐富得多,總是有活生生的感受和體驗無法為佔據主導地位的故事所包涵。新故事出現了,就能使我們重新審視過去,重新闡釋以前的文本,重新注意以前忽視的現象。布魯納還特別提到,敘事不僅是意義結構,也還是權力結構。因為不同的故事具有不同的政策和政治含義。
布魯納將敘事的核心要素分為三個方面,即故事、話語和講述。故事是抽象的系統關聯的事件序列。話語是故事得以呈現的文本,是體現在特定媒介(比如小說、電影、神話、演講等等)中的陳述。而講述是行動,敘述故事的行動,是在話語中產生故事的溝通過程。布魯納既反對將故事看做「不變的核心」(invariant core),也不同意強調講述的社會脈絡而將故事消解殆盡。在他看來,故事居先於話語,但並不獨立於話語。我們從話語中抽象出故事,但一旦將故事抽象出來,故事就充當了未來話語的模型。任何講述都取決於脈絡、受眾和媒介的慣例。任何重新講述,都不是對已經講述過的故事的精確復制。
盡管在故事和體驗之間具有一種辯證關係,但實際上我們在學術生產中都受到主流敘事結構的制約。當我們走赴現場時,都已有一個故事在心中,而這個故事就是凸顯在專業的文章和專著之中。布魯納說,「如果我們在文章中偏離主流故事過遠,如果我們沒有注意到一個關鍵的參考資料,或者沒有提及一位重要學者的著作,我們都會被制度性的監控者——諸如論文答辯委員會、基金評審小組、雜誌編輯——禮貌地予以糾正」(同上:146)。實際上,在多數情況下,研究創新都要受到一種制衡:既要足夠新穎,以讓人感興趣,又要足夠熟悉,以(至少是學術圈內)讓眾所周知的故事清晰可辨。所以,毫不奇怪,一些領先於時代的研究,要等主流的敘事結構發生轉變以後才能得當承認。一般的研究,都是參照現行的敘事,然後向同行報告這種敘事的特殊變異。對於這種敘事的情節結構,同行們已經了然於胸。
布魯納還揭示出在田野調查中,我們將體驗轉化為話語過程中的三重講述。首先是我們告訴當地人,我們為什麼到那裡,我們在收集什麼信息,我們將把這種資料派上什麼用場。通過解釋我們的研究計劃,通過我們的行為,通過我們所提的問題,通過我們參與的活動,我們可以直接做到這點。
當人們回答我們的問題時,我們就進入了民族志的對話,這種複雜的互動和交流導致了文本的磋商性。在第二重講述中,我們要將這種言語的和視覺的信息,記錄在田野日記的書寫中。這種轉錄談何容易!每位民族志學者,都能痛苦地意識到活生生的現場體驗的豐富與用以刻劃它們的語言的貧乏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在資料的記錄中會有簡化、濃縮和肢解。
而在第三重講述中,聽眾則是我們的同事,他們在我們為出版而准備材料時提供反饋。正是在這裡,主流故事的作用更加明顯。當然,在布魯納看來,還有第四重講述,即其他人類學家閱讀我們的著作並在課堂講授或者自己的著作中總結我們的觀點。大家都在重復講述著同樣的故事。最終,所有的體驗都被過濾出去,我們又回到我們開始的地方——主流的故事。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布魯納認為民族志是共同創作的產物,不僅是因為被調查者為文本提供資料,也因為學者和被調查者逐步開始分享同樣的敘事。所以,他們之間在辯證符號互動過程中構成了「不知情的同謀關係」。我們知道,在研究中一向存在著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區分。
研究者是主體,被調查者則是客體,是對象。研究者是一種旁觀者,也是一種具有特權的外來人,能夠看到系統內的人所不明了的模式。當然,我們也承認,要准確地描述客體、認識外部世界的真正本質,是非常困難的。而這又經常被歸結為主體的問題,即研究者也是人,有著個人的偏見、特定的人格特質,乃至會有選擇性知覺。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分析主體-客體關係的方法,即如薩義德的「東方主義」(Said, 1978/1999)所指出的,在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區分中包含了支配的機制。
但是,如果按照敘事的視角,來重新解釋研究中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係,則有不同的結果。其實無論是研究者還是被研究者,都陷落在特定歷史時期的話語實踐(discursive practice)所衍生出來的敘事網絡之中。研究者看似是在探索現實,其實不過是卷入了符號系統的對話之中。研究者也非獨具創造性的個體發現者,不過是敘事結構得以展開的場所而已。
從分享故事的角度來看民族志文本的產生,則就是另外一幅圖景了。如果故事在我們進入現場前就存儲在我們的腦中,如果我們所研究的對象對於這個故事也已知曉,那麼我們所做的事情,不過是在一個共享的框架下進行一種民族志的對話而已。實際上,我們在選擇訪談對象時,最有可能偏好他們的敘事同我們的相容的人。同樣,對方的合作程度,也取決於同樣的相容性標准。
最後,布魯納還認為,敘事結構要比隱喻或范式之類的概念,在理解和研究變遷、生命周期或者其他發展過程時,更具有優勢。因為故事作為模型,具有雙重性:既是直線性的,又是即時性的。一方面,故事被體驗為一種序列,另一方面,故事又被突然性地理解。故事既是靜態的,又是動態的。故事賦予現在以意義,使我們在涉及未來和過去的關係中觀察現在。
顯然,盡管布魯納是以民族志或者文化人類學為例,來說明敘事的作用。其實對於其他社會科學來說,他所探討的問題一樣具有借鑑意義。我們知道,社會學一向是以研究現在的(同歷史學相區別)和自己的(同人類學相區別)社會為己任(Giddens,1987),那麼其中涉及的敘事問題,無疑更加複雜,因為我們與研究對象分享同樣的敘事結構或故事的可能性更大。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社會學是如何應對敘事轉向的。
敘事社會學
人文社會科學中的敘事轉向,對於社會學家來說,是否構成了一個敘事復興的契機呢?借此是否可以真正形成一種敘事社會學,「這種社會學應當包含有關敘事的社會學,或者從社會學問題旨趣的立場對於敘事的研究,還更應反身性地包含社會學的敘事,即將社會學家視為敘事者,從而探究他們如何處理他們自己的以及其他人的敘事」(Maines,1993:17)。所以,社會學與敘事的關係,是雙重的,一方面是可以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審視敘事,另一方面是將社會學本身視為一種敘事,研究社會學家如何講社會學的故事,在社會學中如何對待研究對象的故事。
這種敘事社會學的主張要獲得承認,必須改變我們對於社會學的科學性的理解。我們知道,自社會學爭取同自然科學一樣的地位以來,社會學所研究的對象,就已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標准,即關注比率、模型趨勢、回歸曲線、人口參數之類組成的現象。而對於人類行動者所說的,則基本上采取一種不信任的態度,區別對待「言」和「行」——實際上,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區分,因為「言」本來就是一種「行」。盡管我們知道,社會學所謂的科學結論,幾乎都依賴於言語數據,因為調查,無論是問卷還是訪談,作為社會學收集資料的主要方式,都是研究者從人們關於自己或者他人所說的話語中獲取信息。這種矛盾,加之對數據分析技術的日益強調,使得「經驗」(empirical)的含義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即便經驗不再是我們直接體驗和感受到的,而成了通過測量工具所獲得的數據或資料。研究者在現場的切身感受,在精確和嚴格的名義下,被擱置起來,甚至成為一種不可相信的假象(Maines,1993)。
將經驗研究等同於數據分析,主要是為了檢驗理論和命題,以抽象的模型來整理紛紜複雜的世界。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同支配了西方文化達四個世紀之久理性主義有關。隨著制度化科學的出現,城市化和科層化的組織要求,以及現代國家的興起,定量的需求日益突出,並合法化,而人類的言語則越來越被認為失之隨意和模糊。日常語言受到徹底的懷疑,許多人必欲黜之而後快。盡管事實上日常語言滲透在我們的存在中,但這不妨礙一種從科學中盡量排斥語言的主張佔據上風。
其實,社會學也有過重視敘事的時候,比如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在1918至1920年間發表的《歐洲和美國的波蘭農民》,五卷2200餘頁中就有800多頁,是關於信件、傳記和其他的敘事文獻。但是,在隨後的社會學方法討論中,追求數量化、排斥敘事的主張佔據了上風(Maines,1993)。以至於奧格本(William Ogburn)在1929年就任美國社會學會主席的演講中預言,「在未來,每個人都將是統計學家……統計學將不再被單獨當作一門特殊的學科,而被認為是任何一門社會科學的主題」(轉引自Maines,1993)。這樣一來,話語的多重意義的問題,不再被正面面對,而變成了一個有待用數字替代言辭來予以消除的問題。人類的能動性,從此在社會學中漸被遺忘,結構取代過程和突生成為主導性概念。社會學也日益取向一種非歷史的理論。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也並非如今日人們那麼自覺地意識到一種敘事社會學的重要。他們所希望的還是一種追求通則的科學(nomethetic science),書面敘事在他們還不過是資料的來源而已。他們並沒有將敘事提升到一種類似今天的本體論地位。
嚴格說來,提倡敘事社會學,並不是要摒除其他一切與之不符的研究模式。畢竟,並不是所有的言說行動都是敘事行動。根據梅思的觀點,敘事必須至少具備三個基本的要素。一是為了聚焦和評價而從過去中選出事件;二是通過使用情節、背景和刻畫,賦予所選事件以結構、意義和脈絡,從而將之轉化為故事的要素;三是創造事件的時間順序,以確立事件如何和何以發生的問題,同時敘事要素也獲得節律、持續和進度的特征(Maines,1993:21)。在三個要素中,構劃情節是最根本的。大凡故事都一個要點,即通過情節的構劃傳達一個核心的主題。如果故事的講述者成功地使用了這個要素,那麼故事就會非常引人入勝和具有說服力。也就是具備敘事可能性(narrative probability)敘事可信性(narrative fidelity)。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