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自己天分在策劃展覽?看臺灣策展達人謝易成的說法:“從管理角度去看設計,操作起來更加單純容易,如果能以管理背景跨修設計課程,能收到更多的補強效果。” (Do you want...#4 by Dongyup Shim)

Rating:
  • Currently 4.8/5 stars.

Views: 20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9 hours ago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弗洛姆 To Have or To Be

弗洛姆(Erich Fromm)在其著作《占有还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中,区分了“to have”“to be”这两种生命形态。“to have”代表占有、控制和消费的存在方式,而“to be”则代表体验、行动和成为的存在方式。这种对“存在”的强调,指向了人类通过自我实现、创造性表达和与他人、世界的连接来达到的更高境界。

与此相对,德勒兹(Gilles Deleuze)与加塔里(Félix Guattari)在他们的哲学中则提出了“becoming”(生成)这一概念。德勒兹的“becoming”并非一个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持续的、流动的、不断变动的过程。这种生成超越了传统的“存在”,更关注变化和生成的力量,以及多样性和差异的创造。它强调世界和个体的流动性、多重性以及身份的开放性。

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拒绝将人类存在局限于固定、静态的状态。弗洛姆的“to be”强调通过体验和存在去超越物质的占有,而德勒兹的“becoming”则进一步将这一思想推向极致,强调变化、过程和不断的转化。在某种程度上,德勒兹的“becoming”可以被视为对弗洛姆“to be”概念的一种扩展或深化,特别是在身份和存在的流动性上。

因此,弗洛姆的“to be”和德勒兹的“becoming”都在反对僵化的占有或固定身份,尽管二者关注的角度不同,前者更强调内在的自我实现,后者则聚焦于变化和生成的持续动态过程。

弗洛姆和德勒兹的思想,也和荣格(Carl Jung)有些交集。

弗洛姆受到精神分析的影响,特别是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思想。两者在探讨人类本质和自我实现方面有相似之处:

个体化过程(Individuation):荣格提出的“个体化过程”与弗洛姆的“to be”有相似性。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自我探索与内在对话,实现自我完整和成熟。这与弗洛姆所提倡的“to be”状态——通过体验、行动和创造性表达来达到自我实现——有共同点。两者都强调自我与世界的深层连接,超越单纯的物质占有。

自我与集体无意识:荣格通过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揭示了人类共有的心理结构,这种深层的心理图式引导着个体的内心发展和超越性成长。弗洛姆在“to be”的思想中也探讨了个体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者都关注个体如何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达到更高的存在层次。


荣格的某些概念,特别是他对原型(archetypes)和集体无意识的探讨,与德勒兹的生成哲学也有潜在的相似性:

生成与原型的转化:德勒兹的“becoming”强调不断变化的流动状态,而荣格的原型概念也具有某种动态性。原型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不断表现和再现的结构。在这一点上,荣格与德勒兹对变化与生成的关注有相通之处。荣格的原型在个体发展中的不断“生成”可以与德勒兹的“becoming”相对照,它们都涉及一种超越静态身份的动态演变。

荣格的多重性与德勒兹的多样性:德勒兹的哲学强调多样性和差异,而荣格通过探讨个体的多重性,特别是人格的多层次性(如自我、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等),展现了类似的思路。荣格认为个体要通过与这些不同心理侧面的整合来实现自我,而德勒兹则强调多样性和差异的存在是世界的本质。

荣格与德勒兹、弗洛姆都关心人类存在的深层次意义

象征与生成:荣格特别强调象征在人类心理中的作用,象征是个体与集体无意识连接的桥梁。这种象征可以引导个体的心理成长,与德勒兹的“生成”概念中不断变化的形态与状态有某种相似性,都是关注非固定的意义生成过程。

自我超越与创造性:荣格强调自我超越和个体化的创造性,这与德勒兹的创造性生成思维相契合。二者都认为,通过不断的变化、探索和整合,个体才能达到更高的心理和存在状态。


尽管荣格、弗洛姆和德勒兹来自不同的心理学和哲学传统,但他们的思想都反对固定和僵化的身份,强调变化、生成、个体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动态过程。荣格的个体化、原型和集体无意识概念,与弗洛姆的“to be”状态以及德勒兹的“becoming”有一定的理论共鸣,都聚焦于超越表面的物质存在,追求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与动态的生成。

相关:感觉建构非肉身公式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13 hours ago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感觉-被感觉”的影响

德勒兹
关于感觉者(sentant)和被感觉物(senti)的关系及其不可逆性的理论,对文创工作者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深刻的启示。这个理论提醒文创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如何理解感知、体验与创作的关系,并揭示了创作中的几种关键能力和观念。

感知的开放性与敏感性:文创工作者需要培养一种对世界的高度敏感,这与德勒兹所强调的感觉者和被感觉物之间的交融关系相契合。创作不是对既定对象的再现,而是通过感知世界,捕捉到感性体验的动态生成过程。文创工作者应该开放自己的感官和情感,去体察事物在不同情境中的变化,感受世界的流动和复杂性。

德勒兹的理论表明,感知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到被感知对象中,因此文创工作者必须超越固有的认知框架,在每一次创作中重新发掘和体验世界的独特性。感知的开放性意味着创作者能够从不同角度、以多种方式与世界互动,发现新的创造可能性。

生成性创作,超越固定形式:在德勒兹的框架下,感知体验的生成性和不可逆性意味着创作过程也是一种不断生成的实践。文创工作者的创造能力不仅在于再现或复制某种既定的内容,而是在每一次创作中,重新生成新的感觉、意义和形式。这要求文创工作者具备创新思维,能够打破固定的创作模式,接受并融入变异、突发和不确定性。

这种生成性创造鼓励文创工作者在创作时不拘泥于预设结果,而是允许作品随着感知和体验的变化自然生长。每一次的创作都应当是独特的,对应当前的情境和体验,从而创造出具有持久影响力的作品。文创的核心在于通过感知和创造,将感性经验转化为具有情感和意义的艺术形式。

不可逆性与创作的即时性:不可逆性的观点对文创工作者意味着每一个创作时刻都是独特且不可重复的。这种不可逆性提醒创作者,感知的瞬间和创作的当下是具有宝贵价值的,应该珍惜和捕捉创作中的灵感与感知过程。这要求文创工作者能够高度专注于当下,敏锐地捕捉到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丝变化。

不可逆性还暗示,创作本身是时间性的,每个时刻的感知和体验都在构建作品的独特性。因此,文创工作者应当在创作时注重体验的深度和即时性,避免过度依赖固定的模板或重复性模式。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捕捉了某一时刻的感知体验,并通过创作转化为持久的艺术形态。

感性块的构建与感知的统一:德勒兹关于“感性块”的理论对于文创工作者来说,意味着创作不仅仅是单一的表达,而是通过感知和体验形成复杂的感性整体。这种感性块包含了感知者与被感知物之间的互动,并将感性体验凝聚成一种能够超越时间的感性结构。

文创工作者在创作时,需要将多重感官和情感体验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具有层次感和丰富性。不同元素(如色彩、音律、文字、视觉等)可以形成感性块,在观众或读者心中引发多维度的感知体验。这样的作品不仅能够传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还能够与观者产生深刻的共鸣,使感性体验得以延续和深化。

超越二元对立:创作者与世界的共生:文创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应当将自己与创作对象分开看待。德勒兹的理论主张感觉者与被感觉物之间的共生关系,这启示文创工作者要在创作中与世界融为一体,打破创作者与世界之间的二元对立。创作过程并非是创作者将外界材料单向地转化为作品,而是创作者通过感知与世界互动,从而共同生成作品。

这意味着,文创工作者在创作时应当主动融入到所创作的对象、环境和文化中,感受其脉动和呼吸,而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创作是一种与世界共生的过程,通过与对象的互动,生成新的感知和表达。

多样性与变异的接受:德勒兹的不可逆性和生成性理论暗示着,文创工作者要接受变化和多样性,不断探索新的表达形式。文创工作者应当放弃对单一真理或固定形式的追求,拥抱创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和偶然性。每一次创作都可能带来全新的结果,因此,文创工作者应该保持好奇心与实验性,不断尝试不同的路径、风格和媒介。

这种对多样性和变化的接受,能够激发文创工作者创造出更丰富、更有深度的作品,反映出感知体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德勒兹的感觉者与被感觉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可逆性和生成性的概念,赋予了文创工作者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开放感知,拥抱不确定性,在创作中保持感知的敏锐和开放性。
生成性创作,超越固定的创作模式,允许创作过程自然生成变化。

珍惜即时性,关注创作中的独特感知瞬间,捕捉灵感的流动。

构建感性块,通过多感官和情感层次,创造出丰富的感性体验。

与世界共生,在创作中与对象和环境互动,生成新的表达形式。

接受多样性与变异,勇于尝试新的创作路径和风格,发现更深层的感知和表达。

这些原则不仅能提升文创工作者的感知和创造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创作出更加持久、富有情感和意义的作品。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14 hours ago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德勒兹与塞尚的画

德勒兹在讨论艺术,特别是塞尚的画作时,受到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尤其是梅洛庞蒂关于感知、身体经验和世界之间关系的观点。这些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帮助德勒兹理解画作中的情感的真切描绘以及某种感觉的永久保存:

感知的身体性: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强调身体是感知世界的中心,它不仅是感知的工具,更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塞尚的绘画通过描绘物体的存在状态,强调了我们通过身体经验感知世界的独特性。梅洛庞蒂认为塞尚通过画布使“我们看到世界如同第一次见到它”,即在绘画中捕捉到了物体和世界的初次呈现

德勒兹从梅洛庞蒂这里汲取了身体在感知中的根本作用。在德勒兹的讨论中,他强调塞尚的作品并非只是表面的视觉呈现,而是通过绘画再现了世界的深层感知。德勒兹认为,艺术家通过独特的感知体验,将感觉以独特的形式保存下来,而这种感知本质上是身体性的,类似梅洛庞蒂的观点。

感觉的真切与生成:梅洛庞蒂提出,塞尚的画作展现了“可感性”或“可见性”的生成,而非固化的现实。这意味着,艺术作品并非静止地再现一个固定的世界,而是让我们感受到世界如何在感知中不断生成和转化。梅洛庞蒂认为塞尚通过颜色、光影和形态捕捉了物体与空间之间的互动,传达了世界的动态生成。

德勒兹在《感觉的逻辑》中也承接了这一思想,他强调艺术不是再现已存在的对象,而是在生成新的感觉与知觉。这种生成性使得情感和感觉能够在艺术中被捕捉并永远保存下来。德勒兹借用了梅洛庞蒂对塞尚的感知分析,认为艺术家通过感知生成了“感性块”(blocs of sensation),这些感性块能够超越时间,在不同的观者中不断被重新感知和体验。

存在与世界的嵌入性:梅洛庞蒂强调,塞尚的绘画不仅描绘了物体,还传达了物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物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到一个具体的感知场域中。塞尚的画作展现了这种关系,捕捉了物体、空间和光之间的复杂交织。

德勒兹借鉴了这种存在的嵌入性,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强调艺术家通过感知和感觉的表达,揭示了事物与世界之间的深层联系。塞尚的绘画不只是描绘风景,而是通过色彩、形状、线条等形式捕捉了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状态。德勒兹将这种现象学的嵌入性视为艺术永恒力量的来源——艺术保存了感知和存在的深层结构,而不仅仅是某一时刻的表面再现。

感觉的持续性与永恒性:梅洛庞蒂认为,塞尚的绘画让感觉本身得以保存和延续。通过绘画,某种感知体验被固定下来,使得观众可以在未来的时刻重新体验这种感觉。艺术通过捕捉这种“感知的肉”(flesh of perception),使感觉在时间中延续。

德勒兹在《感觉的逻辑》中借鉴了这种观点,提出艺术的力量在于它能保存感觉的强度和真切性,并通过不断生成的感知结构使这些感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德勒兹认为,塞尚的画作通过色彩与构图的特殊方式,使感觉本身被固定并在未来的每一次观看中重新激活。这种对感觉的捕捉和延续与梅洛庞蒂的思想有深刻的共鸣。

德勒兹从梅洛庞蒂的理论中汲取了感知的身体性、感性生成、存在的嵌入性和感觉的持续性这些核心思想,尤其在探讨塞尚的画作时,德勒兹受到梅洛庞蒂的影响,强调艺术通过捕捉感知和感觉的动态过程,使其得以超越物理的局限,在时间中持存并不断生成新的体验。这种感觉的保存并非是静止的再现,而是通过不断的感知生成,赋予艺术持久的生命力。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September 4, 2024 at 6:42p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sitic Programming NLP)

最早在马来西亚推动“神经语言学”教育计划的先驱,是陈明发博士。当时,陳博士领导着一家马来西亚政府人力资源部最早认证的其中一家培训公司,叫“激励联盟” (Motivation Alliance)。从1995年到跨世纪之初,大约六年时间。

虽然和国外单位合作的是“神经语言学”,自1981年便开始涉足培训专业的陈博士,加入了大量本土素材并个人研究心得,同步推动“心灵素质学”,并获得媒体、学府与党团的大力推荐。

由于1997年的东亚金融风暴的冲击,陈博士后来转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从个人潜能开发踏进社区潜能开发项目。

始终没变的是,诗性与创造力一直是所有研究、发展与培训活动的核心元素。

因为诗性的牵引,视野里后来出现了包括“意念科学” (Noetic Science)、“诗性思维”等跨领域的培训元素。

2020全球新冠病毒后,开始留意到在文化创意領域,可进一步结合诗性与创造力,融合意念思维、创造潜能、诗性思维和神经语言学(NLP)等多种理论和方法,开发“evocative objects”(呼唤型文创产品)。培训会是其中一个主要项目。

1. 定义呼唤型物品(evocative objects)


这类造物具备能够唤起多种感知和情感反应的特性,通过象征性和隐喻性来与使用者进行互动,具有地方生态性和可持续性。这与意大利哲学家维柯(G. Vico)的诗性思维,特别是有关象征性和隐喻性的部分是互通的,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文化内涵和深刻意义的物品来实现。


而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特定的文化元素和生态意识,让物品在情感上与使用者产生共鸣,并且在使用方式上体现出对环境的尊重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 利用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与创造潜能

运用钱学森先生生前曾大力提倡的意念科学有关意识和直觉关系的研究结果,探索如何通过物品设计来激发创造力和直觉反应。设计出一些交互性强的物品,通过使用者的参与经验激发创造性思维。例如,可设计出一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变换形态或功能的物品,来激发使用者的灵感和创造力。


考虑开发出能够被多个人共同使用的 “呼唤型产品”,从而激发集体创造力。这类物品可能涉及到协作式的交互,鼓励多个使用者通过共同努力来达到一个创造性目标。(Tik Tok社区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唯必须提高到更高档次,才更富社会意义。)

3. 应用NLP与用户互动

运用NLP技术,设计物品的语言和交互界面,使其能够根据用户的情绪和反馈进行调整。例如,通过语音或文字交互,物品可以识别和回应使用者的情感状态,进一步增强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使用NLP“心锚” 技术,将某些象征性元素嵌入到物品中,以触发用户的特定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可以是对过去经历的回忆、特定情感的唤起,或者是激发新的想法和灵感。(中华文化的“心文化”宝藏是挖掘不完的;结合近年的“认知诗学”,可探索空间极大。)

4. 结合诗性思维进行设计

在物品设计中使用象征和隐喻,将复杂的文化和情感内容,通过简洁的设计语言表达出来。比如,通过色彩、材质和形态的隐喻,让物品传递出超越其实际用途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


注重审美体验,结合维柯的诗性思维,通过物品的视觉、触觉和使用体验,营造出一种诗意、感性与想象力的氛围。这样的物品不仅是功能性的,还能够在精神层面与用户产生深刻的交流。

5. 测试与反馈

在开发过程中,定期进行用户测试,收集反馈以改进设计。关注用户如何与物品互动,哪些元素最能引发情感反应和创造性思维。


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迭代、优化设计,确保物品能够最大程度地唤起使用者的感知和情感,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通用性和吸引力。

通过结合这些理论和实践方法,可以开发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的 “evocative objects” (呼唤型产品),这些物品/服务不仅能为使用者提供实用功能,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文化认同。爱垦网内部讨论内容整理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ne 22, 2024 at 4:00pm

[文化神聖性]

對自然的享樂的否定,如是構成了文化的神聖性,並包含著對某些人的優越性的肯定,這些人懂得滿足於升華的、精致的、無關利害的、無償的、優雅的快樂,而這些快樂從來都是禁止普通門外漢享受的。這就使得藝術和藝術消費預先傾向於滿足一種使社會差別合法化的社會功能,無論人們願不願意,無論人們知不知道。 —— 引自章節:導言

[品味區隔]

品味是一種形成「區隔」的手段,是身份的表達。不同的地位和階級群體,通過不同的消費模式所表現出來的品味,相互區分開來。人們更多地通過消費活動過程中所蘊涵的文化風格,來表達自己的社會身份體現出同一群體的「品味」,並與其他社會階層保持距離。 —— 引自章節:第一部分 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

(摘自:布爾迪厄的《區分副標題: 判斷力的社會批判》(Distinction); 副標題: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作者: Pierre Bourdieu 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年-2002年];出版年: 2010-04-23;出版社: Routledge;頁數: 640;中文版譯者: 劉暉;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出版年: 2015-10頁數: 943)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ne 15, 2024 at 9:58pm

布爾迪厄·文化貴族

文化貴族的定義是一場斗爭的賭注……佔統治地位的合法佔有文化和藝術作品的方式的定義,甚至在學校領域,都有利於那些有教養家庭裡的人,他們很早就在學校教育科目之外接觸到合法文化;其實,這個定義為了贊揚直接的經驗和單純的愉悅,將知識和博學的闡釋貶低為「書呆子的」,甚至是「賣弄學問的」。—— 引自第2頁

在社會空間結構裡的每一個人,都會依其自己主觀習得的標準對人進行分類,而且每次都是暫時地以不同分類標準再不斷進行著。那麼,如果以某種科學的方法(如統計法),或以社會經驗凝聚的「刻板印象」(如門當戶對的匹配)加以分析,將大家的對人分類方式收集起來,我們可以獲得一個社會在某一個時間點上,對人分類客觀化的結果。

諸如職業雖然某種社會道德要我們知道「職業無貴賤」,但這恰恰最能說明人們最常以職業作為第一個主要分類的方式。各種職業中,有些社會評價較高,如醫生或企業主管的CEO等。不管哪種社會大致都會分成「人上人」的有閒階级和「死老百姓」的一般人這兩類。

而隨著社會的分工越細就會有越多的所謂中間的中產階殺。嚴格來說,沒有所謂的「中產階級」, 因為他們是一批永遠意圖想要成為上層階級,卻在實際上爬不上去或被既有上層菁英排斥,但又不甘於自認向下沉淪與大眾階級為伍。於是他們永港還處在上不去,卻不願下來的尴尬位置,所開「有為青年」是也。

在文化上或生活風格的消费上會追求上層菁英文化擁有的文化產品,以支配階級的上流文化(culture legitime)馬首是瞻,也藉此擺脱大眾階极的粗俗文化,但實傺上的收入卻不見得比黑手,水電工或工頭領班多。

當然随著中產階殺人口日益状大,為他們設計的文化產品也越來越成為市場的主流,從十九世紀中期後的言情小說,偵探小說或歷史小說等,到二十世紀以波普的藝術民主化(就高极藝術普及化而言),中產階級不但有其自己的文化,更能反嗆將原本低俗或甚至通俗的文化物件變成市場可熱的商品(諸如十九世紀的鄉村風格到二十一世紀的「台客」或文創均屬之)。


階級的分類系統,除了是對人的社會分類外,也是針對物件或活動實踐的社會分類,亦即所有具有社會價值的事與物。 這也就是布赫迪厄對品味的最經典也最醚樣的注腳:被結構的結構會再結構化(structure structuree structurant),被分類的類别會主動去分類別人(classe classee classant)

透過社會生存條件的制約而養成的慣習,上述被結構的結構(或被分類的類别)的對人、事,物的認知與欣賞系統的社會分類,會以文化產品、文化實踐的偏好選擇或者品味判斷的形式,再結構化(或主動分類)所遭遇的人事物。
(引自台灣版 導讀邱德亮)

(摘自:布爾迪厄的《區分副標題: 判斷力的社會批判》(Distinction); 副標題: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作者: Pierre Bourdieu 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年-2002年];出版年: 2010-04-23;出版社: Routledge;頁數: 640;中文版譯者: 劉暉;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出版年: 2015-10頁數: 943)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May 21, 2024 at 4:40pm

吳啟焰  王兆傑: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在旅遊規劃中的應用

提要:伴隨著後現代主義的到來,以符號和影像為主的消費文化成為了社會消費的主導。因此,旅遊業的發展與規劃既需要滿足消費需求,又要尊重消費文化。本文中我們試圖從布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的三個方面:文化能力、文化產品、文化制度的角度分析旅遊文化資本,希望以此推動旅遊文化資本在旅遊規劃中的運用。


1前言


“文化資本”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國社會學大師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的,他把資本劃分為三種類型,即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和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1,2]

文化資本是他對馬克思的資本理論,進行非經濟學解讀之後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布迪厄指出,任何一個社會場所都有著隸屬於自己的正統文化,它是區分場所內各行動者,處於有利或不利地位的基本原則,是一種分類標準。通常文化資本,泛指任何與文化及文化活動有關的有形及無形資產。盡管我們無法像經濟資本那樣對其實行定量化操作,但它也發揮著和金錢與物質財富等經濟資本類似的作用。

誠然,作為一種非實體性概念,“文化資本”表述文化及文化產物的功能與效應,是一種間接價值。


本文中,我們將旅遊資本劃分為旅遊經濟資本、旅遊社會資本和旅遊文化資本三部分。其中,旅遊經濟資本屬於旅遊業中基礎性的資本類型,可直接轉換為金錢,這種轉換是以私有制產權的形式制度化的,包括旅遊資源、旅遊金融資本、旅遊自然資本等;旅遊社會資本由社會義務體系所構成,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轉換成經濟資本,這種轉換是以價值觀的形式制度化的,包括旅遊企業內部及旅遊企業與政府或其它行業之間的,有助於企業獲取重要信息和各種資源的社會關係網絡。在本文中我們將重點考察旅遊文化資本

特納將布迪厄的文化資本總結為:那些非正式的人際交往技巧、習慣、態度、語言風格、教育素質、品位與生活方式[3]。其具有文化能力(the ability of culture)、文化產品(the product of culture)和文化制度(the system of culture)三種存在形式[4]


文化能力是指具體的狀態,以精神和身體的持久“性情”的形式;文化產品是指客觀的狀態,以文化商品的形式(書籍、圖片、工具、機器、詞典等),這些商品是理論留下的痕跡或理論的具體顯現,或是對這些理論問題的批判;而文化制度是指體制的狀態,以一種客觀化的形式,這一形式必須被區別對待(就像我們在教育資格中觀察到的那樣),因為這種形式賦予文化資本一種完全原始性的財產,而文化資本正是受到了這筆財產的庇護。


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咨詢媒體的普遍化,使得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開放化城市生活普遍進入消費時代的文化。後現代主義所帶來的消費文化的轉變中,消費、玩樂、娛樂成為生活方式的中心,從而使記號與影像充斥整個社會。

正如詹明信所言,文化正是“消費社會本身的要素;沒有任何其它社會像這個社會這樣,為記號和影像所充斥”[5]。平凡與日常的消費品,與奢侈、奇異、美、浪漫日益聯系在一起,而它們原來的用途或功能則越來越難以解碼。這就意味著我們生活的每個地方,都處在對現實的“審美”光環之下。

這就是後現代的消費文化,在這樣的文化中,一切價值都被重新評估,藝術已贏得了超越現實的勝利。“旅遊者所凝視”的對象,來自於旅遊文化資本的表現,旅遊文化資本作為更加鮮活的記號和影像,塑造出一種具有美的價值的消費品,這樣的消費品滿足了後現代主義的消費追求。

為此,筆者將在後文中從布迪厄的文化資本所劃分的文化能力、文化產品、文化制度這三種存在形式,來契合地分析旅遊文化資本,希望從中可以考察到相同點,並研究旅遊文化資本在旅遊規劃中的應用,通過旅遊文化資本各種形式在旅遊規劃過程的應用可以深化、凝化旅遊規劃制定和實施這一應用過程中的哲學透視,並將這一理念貫穿始終成為把握旅遊規劃的方向。在研究旅遊文化資本在旅遊規劃應用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旅遊規劃與發展的重點和方向,完善旅遊規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強旅遊規劃的文化宗旨性。這樣才能夠將有限的旅遊文化資本可持續地轉換成旅遊經濟資本和旅遊社會資本。(全文)(吳啟焰和王兆傑,2011,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在旅遊規劃中的應用,《人文地理》2011年第1 期,總第117 期))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April 13, 2021 at 1:40am


陳明發《疫後新常態消費文化》

人類目前正處於什麼樣的生活狀態呢?美國哲學家詹明信的答案是:“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文化消費”;很大部分的交易,“為記號和影像所充斥”[註]。具體地說,即使日常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消費,在選擇上都與原來的實際用途或功能似乎已無直接關系,反而受到看似抽象的感性元素的影響,而被個人品味、風格、見識、個性、審美、獨特與追求等“光環”所照耀。換句話說,我們生活的每個地方,都成了“文化標誌”(記號/影像)的場所。景點勝地與遊覽/休閑體驗,其設計如何與疫後生活新常態起來,不能忽略這“文化標誌”的消費動能。例如,訴求自然生態、家庭出遊、小眾情趣與靈性提升等文化產品。
(13.4.2021)

[註]詹明信.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M].上海:三聯書店,1997.396-419.

                                         (家庭野外自然作画遊 Source:joyouslessons.blogspot.com)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April 6, 2021 at 5:18pm


陳明發博士《文化資本存在形式》


根據特納的總結,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所指的是: 那些非正式的人際交往技巧、習慣、態度、語言風格、教育素質、品位與生活方式。存在形式有三:


1 文化能力 (the ability of culture):以精神和身體持久“性情”形成的具體狀態;


2 文化產品 (the product of culture) :由書籍、圖片、工具、機器與詞典等文化商品形成的客觀狀態;具體顯現某種理論或其痕跡,包括對這些理論問題的批判;


3 文化制度 (the system of culture) :以一種客觀化形式實現的體制狀態;就像正規教育保障著一個社會的日常操作一樣,文化制度庇護著這個社會的文化資本
(參考:吳啟焰和王兆傑,2011,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在旅遊規劃中的應用,《人文地理》2011年第1 期,總第117 期) )

(好萊塢電影《饑餓遊戲》劇照。電影是文化資本,因爲它受到版權等制度的保護;各種大大小小的文創實踐,包括文化傳播、電影教育、影展與消費文化等制度,使到參與者能從中獲益,這便是文化制度的初步解釋。Source:https://thecinemaholic.com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March 22, 2021 at 11:00pm


陳明發《疫後永續發展的哲學基礎》

觀光及相關產業面對疫後的重建、振興,因為整個領域停頓了至今已15個月,所需的資源可說已面臨極限。借力經濟資本之外的來源,變得異常迫切。認識旅遊文化資本是個時宜的第一步,以持續地、永續地將之轉換成旅遊經濟資本和旅遊社會資本。要完成疫後重建與振興的任務,我們需要一套相對穩定而有效的哲學基礎。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概念可以提供我們所需要的答案。(22.3.202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