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陳明發·言情小說心理
不管自己有沒有配偶,人們總想瞄瞄別人的配偶。
然後在心里頭哼一聲:“這樣的人怎麼也有人要?”
或“我為何就那麼倒霉,沒遇上這麼像樣的人?”
就是因為這樣的心理,人們特愛言情小說;
借別人的幸福或不幸福,肯定自己的幸福或不幸福。
陳明發《速度》
視生命為賽跑的人,心裏只有速度與終點,視野裏唯有前面;就像讀一份報告,打開封面,直接去看結論好了,折回來再了解論據,像是賽後分析。若視生命如旅行,除了看前面,也會看看四周,更會走入深有興致的景觀、事物去體驗。換著讀書的比喻,則是一句句、一頁頁地讀,聆聽書中人事物嘗試對我們說的故事,不會打斷他們的對話追問:“後來呢?”偶爾,還可以把書擱下深思,仿似與敘事者面對面互動。是謂人生美學,就在於懂得區別何時需要賽跑,何時需要旅行,並取得二者交織的和諧平衡。(23.5.2021)
(smashingmagazine.com)
延續閱讀 》
《我的加雅街杜順公主》札記
陳明發《世紀大考》
冠疫是一場人文的考驗;詩、文學、文化,或任何其他更本質的存在物-存在,可能陪同我們度過這一場文明的考試?世紀大考;不思考這個,還思考什麽?(22.5.2021)
陳明發·所謂休閒觀
面向原野,才能飽賞大自然的安詳;跳進河流,才能感知大自然的溫柔;體驗采摘,才能品嚐大自然的味道,一切是那麼的靜好愜意;直到大喇叭響起:“本景點還有三十分鐘即停止營業!” 大家稀里嘩啦、爭先恐後衝去停車場,趁早避開堵車。(《世說新語 2021》37)
陳明發随筆《老夫子 The Old Master 》
禁足抗疫期間,頭髮長了沒處剪。理髮院一旦獲准開門,大家便排長龍。
雖然年少時標新立異也留過長髮,做過幾年嬉皮士。但年紀大了,頭殼終究沒什麼生命力,什麼不少就是缺耐性與審美觀,不再講究敬老護幼守秩序有禮貌。一頭莽野,新舊對峙黑白糾纏。
想是剪掉算了,可處處排長龍啊。只好回家繼續做披頭士,理直氣壯懷舊下去。倒羨慕那些年輕人就是夠耐性,大熱天也無所謂,和人保持社交距離,與手機可是你儂我儂,給了他們耐性不停地等。
忽然想起一個人來了;老夫子。
小時候上理髮鋪,最高興就是遇上人多,因爲店裏總是有那一大疊新新舊舊的《老夫子》,在理髮師叫你之前,可以把漫畫一本接一本地翻。
奇怪的是,很多《老夫子》漫畫,翻了又翻,每次看總還是覺得很有趣。對,大多數時候都不是特別的好笑,但就是簡單的有趣。即使有時候明明是惡作劇,也有似乎毫無關係的自食其果。
老夫子曾有過獨佔中文漫畫界的光輝年歲,後來和《龍虎門》平分秋色。在理髮鋪裏,大家交換著看,看完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樂趣。
現在,大家也有個共同點,就是捧手機。共同話題?我不確定了;共同的樂趣?大概是今天中午吃什麼吧?(13.5.2020 臉書)
陳明發·前綴
裝置了那麼多前綴的東西,搞得眼花繚亂,反而看不清生命真義;就像栽了一大把形容詞的句子,抓不到句子的張力。
如何獲得深切?去發現更多美好的瞬間,例如居家旅遊的理念?這樣的時刻,來自放慢的生活腳步;儉樸的時光節奏。(陳明發 3.5.2021)
延續閱讀 》陳明發原創《文創意識39》:幸福在樸實微笑
陳明發《電單車衝風雨》
年輕時做過記者,騎著電單車四處去採訪,途中忽然下起傾盆大雨,找不著地方躲雨,唯有想像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撐前去。那是沒有互聯網的時代,采訪了新聞得在截稿前趕回報館把內容寫出來。冒著雨疾馳,感覺得到的被雨踢、雨捏又雨撫的節拍與力度。若是颳風,那節拍與力度還有刻骨的滋味。
那時節我曾寫過一篇散文《三月》,開篇有那麼一句:
“三月,屬於風雨,就屬於我。風雨是海洋——絕不是嚇妳——我們一個不謹慎,即將獻屍波浪;一絲兒的懦弱,即會被捲入無底的漩渦。而我是個桀驁的泳者。”
友人說:文人多誇張,我說你沒試過電單車衝風雨。(26.4.2021)
陳明發詩想·詩的自助割離~從邱逸華的〈字主隔離〉說起
【截句】
〈字主隔離〉/邱逸華
切開情詩膿腫
引流發炎的愛意
那些站不住的韻腳
各自據一個疫區
110/04/23
本詩從題目到詩句共五行字,卻如乾凈利落的箭矢,每一行痛快地直穿我心。(以箭矢喻詩的意象借自顏元叔)
社媒便捷、神速以後,算是”詩的全球化“的落實,各種影響交互感染、影響。
我一直迷信,任何的存在(創造的、自在的)皆有其存在的“特色”形式,這形式讓存在能與存在者乾凈利落地直接聯結。“神韵”或其他的要素/詩的索求,再從這聯結慢慢去體味。
不良干擾會産生了各種變形、異形,卻沒提高詩創作的質地。其實也是生命自身的變形、異形;出口唯有銷形;结局是蝕骸,因爲詩缺氧。
“自主隔離”其實就是原創詩人的“自助隔離”的秘徑。
美,總需要差異的距離、維度與角度。
謝謝舉起“隔離”的善意提醒牌子。(24.4.2021)
陳明發詩想《林萬霖》
這麼大的新聞,我不能沒個角色。
何況,有關主角的種種傳說,許多年來一直彌漫在街市。我在女皇鎮菜市場樓上的豬肉攤打散工,聽聞過的大小事可多了。小學時還懵懵懂懂,上了中學忽然覺得自己開竅了很多。有些人的話還沒說完,我大概也猜測到了三五分。
所以,當千面雙槍大盜林萬霖伏誅在菜市後的黃金戲院巷子裏,我沒讀完全部報紙的相關新聞,腦子裏就有了相當完整的圖畫。因為我在現場。
是的,我有辦法找到一個位置,切進去參與這件事。
學校開學了,我越過長堤回到村裏繼續念初中二,同學們都在談這場槍戰。那年頭,有近十家門戶獨立的報章,大人稱他們“大報”或“小報”,但都有各自的記者千方百計去挖掘采訪,不會同一篇新聞發在同個老板屬下的各家報紙,更不會道聽途說、東抄西凑。所以,眾說纷纭是好的,像討論算術題或武俠小說情節那樣,可以互相補充或澄清。
可是,我就是老神在在,大部分時間神秘地笑笑。用今天的話來說,是因為我就在“歷史現場”。再從今天的心境來告解,警匪駁火後隔天的現場,恐怕連血跡都洗乾凈了;也可能還圍著黃膠帶,等閑人不允許進入案發現場。
我的現場因此并不在那巷子里。
可是事發當晚,我曾出現在戲院前街的女皇鎮瑪格烈通道夜市場,而且,聽見了槍聲。所有受訪者都說當時市聲喧鬧,完全不知道一場驚心動魄的槍戰就發生在不遠處的黑巷,那我聽到槍聲就是新聞了,獨家大新聞。我還覺得林萬霖和他的同夥豬仔,在事發前曾從夜市人潮裏走過,距離我很近,我們還一度對視過一秒鐘。
只是我曾有的聽聞都不像今天的互聯網,真的假的圖片多過文字,好人壞人红人黑人都一目了然。那個時代都是口頭傳說,沒人在口袋裏隨時帶著一張新馬頭號通緝犯的照片。所以,他曾經走過我身旁而我沒把他認出來,没什麽好奇怪的。
真正奇怪的是,我覺得這件事是我和林萬霖之間兩個人的事;同學們越說越興奮,我反而不想說什麼了。只是靜靜地向親戚鄰居要來了不同的報紙,反復地看,大家還是說當時只顧著走街,完全不知道發生了火拼血案。
這麼大的一件事,落入第二天菜市場的百家論壇里的,焦點也只是萬萬沒想到,長得一表人才的一代梟雄,死後錢包裏只剩下兩塊錢啊。
只有一位在嘀咕,他槍裏明明還剩下兩顆子彈,為何不繼續開槍呢?沒人有興趣討論這麼技術性的問題,都散開買菜去。福爾摩斯的議題都沒人要討論,林萬霖走過我身旁又算什麼呢?
那個年中假期,在瑪格烈通道四樓組屋的涼臺小圓桌,我寫了一篇關於槍匪的小說,第二年送去參加校內創作比賽,得了個首獎。七、八年後,我發現自己是預先寫了另一位吉隆坡悍匪的故事,開始相信歴史真的會輪迴。(8.3.2021)
陳明發《荷蘭》
《林萬霖》一文發佈後,有網友提及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在1960、70年代悍匪毒梟橫行的舊事。經他一說,我想起了在1970年代,馬來西亞曾經一度是全球主要的毒品“轉口貿易”中心,交易對象包括當時已經可以合法使用大麻的荷蘭。當時流行一個笑話,許多親近的朋友久不見面,就開玩笑說:“還以為你去了荷蘭呢!”暗示他是否當毒驢帶貨到荷蘭去了。久了以後,“去了荷蘭”,變成了“完蛋了”的意思。(9.3.2021)
陳明發《練字簿》44 感激
在夢裏,看見親近的人走遠了,心裏很傷悲。醒來,發現他/她其實還在,心裏的感激難以言喻;若發現他/她早已不在了,心裏還是感激他/她回來探我。(2019年1月15日 )
(Soul Song by JOANNE PROBYN)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