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傳播南澳大利亞形象的口號:鬆弛、放縱、發現并享受。
大洋洲國家旅遊口號
Australia:There’s nothing like Australia
澳洲盡是不同
New Zealand:100% Pure
100% 純凈的新西蘭
The Kingdom of Tonga:The true South Pacific
湯加王國,真正的南太平洋
Fiji:Where happiness finds you
斐濟,讓幸福找到你
Vanuatu:Discover what matters
瓦努阿圖,發現真正重要的
Samoa:Beautiful Samoa
美麗的薩摩亞 (上圖)
Papua New Guinea:A million different journeys
巴布亞新幾內亞,一百萬種不同的旅途
Solomon Islands:Seek the unexplored
所羅門群島,尋找尚未探索之地
Tuvalu:Timeless Tuvalu
圖瓦盧,永恒的圖瓦盧
Palau:Pristine Paradise Palau
帕勞共和國,淳樸的天堂
Tags:
Albums: 地方文化營銷
Comment
胡鈺·文創理念與文創產業
文創產業是文化產業、創意產業出現後相互融合形成的新業態,逐漸成為全球范圍內文化發展的時代新景觀。文創產業實踐的蓬勃發展催生了文創理念的興起,這種理念為觀察當代文化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與強大的生命力。
文創產業的興起不是偶然的,是文化產業實踐演進的結果。從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發展領先的英國來看,上世紀80年代使用的還是「文化產業」概念,大倫敦市議會提出「文化產業是所有與文化有關的商業活動的通稱」,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英國即宣佈成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提出「創意產業」是「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產業。」
從「文化產業」到「創意產業」的演變,是一個實踐的、市場的、自發的演變過程,表明了消費者需求和產業形態的演變,表明了文化產業發展從以文化復制為主轉變為以個體創意為主。上世紀30年代,德國法蘭克福學派學者瓦爾特·本雅明在其著作《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品》中就注意到了以攝影術、電影技術為代表的技術大規模復制藝術品而產生的文化產業現象,盡管他對這種現象是肯定的,但也提出了藝術品「靈韻」凋謝的問題。
「靈韻」凋謝的問題在個性化創作突出的「創意產業」的發展中得到了有效解決,有個性自然就有了「靈韻」。但凡事過猶不及,當一味突出個體創意而脫離社會文化時,其產品又顯得很單薄而無法引起共鳴。事實上,文化是土壤,創意是種子,文化與創意有機結合才能誕生好的文化產品。由此,出現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產業形態,這一產業形態強調文化創意化、創意文化化,成為當代文化發展的新趨勢。
今年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了題為《文化時代: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總覽》的研究報告,文創產業是全球經濟的支柱產業,對世界經濟和社會就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都正在成為國家和地區經濟的戰略性產業。
報告顯示,文創產業為世界各國創造的就業崗位佔世界就業總人口的1%,高於歐洲、日本和美國汽車制造業就業人口的總和。該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無論對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文創產業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發動機,是發展最快的行業,影響價值創造、社會就業和出口貿易,為世界許多國家創建了美好未來。」
文創產業實踐的飛速發展為推動當代文化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文創理念。文創理念是從創新視角、科技視角、社會視角觀察文化發展的理念,其核心特征是創新與跨界,以一個更廣闊、更多維的視角推動文化發展,實現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6-10-26 )(下續)
(續上)從文創理念看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就要不拘於傳統文化形式與內容,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捨、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一對於傳統文化的「雙創」理念,就要求在當代中國文化建構中對傳統文化從形式到內容上都進行創新,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通俗化、大眾化、時代化。
在文創理念的指導下來推動文博事業,對於博物館的藏品,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讓文物說話」,讓千百年的歷史藏品轉化成為當代人喜愛的文創品。北京故宮博物院在開發文創產品方面成效顯著,從早期僅僅是文物復制品的書畫系列、瓷器系列等產品,逐漸發展到許多具有故宮特色與實用創意的產品,在提煉故宮的色彩、建築、器物等文化元素的基礎上,開發出「故宮貓」等文創產品8700多種,2015年的營業額超過10億元。這種從「文化復制品」到「文化創意品」的轉變,就體現了鮮活的文創理念,體現了文創產品的歷史性、知識性與實用性、趣味性的有效結合。
從文創理念看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就要不拘於文化的「文」,推動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對文化的傳統理解聚焦在人文色彩濃郁的文學藝術作品上,一談到文化發展就是發展琴棋書畫、戲曲文學,這些內容的確很重要,是中國文化的根與魂,但從數字化生存、新科技革命的時代視角看,僅有這些內容又是遠遠不夠的。
在2015年「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有關部門發佈了《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調查顯示,中國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數字化閱讀接觸率為58.1%。盡管後者比前者僅僅多了0.1%,卻有特殊意義:數字媒介閱讀首次超過印刷媒介閱讀。美國學者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曾提出,「某個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對於這個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質重心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當代媒介的變遷對文化與科技融合提出了強烈的需求,人們對數字出版、網絡音樂、動漫游戲等文創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
在當代文創產業的國際競爭中,推動文化產品的科技化已經成為趨勢。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文創產品出口國,其文創產品的科技含量非常高,不論是其科技色彩鮮明的科幻電影還是充滿科技手段的迪士尼主題公園,都成為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典范。同樣,中國的一大批文化科技企業也在崛起。比如深圳華強文化科技集團堅持發展「文化科技產業」的目標,開發出特種電影、數字動漫、主題公園等文創產品,環幕立體電影系統及影片進入包括美國、加拿大在內的40多個國家。
從文創理念看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就要不拘於文化的小眾性,推動新的文化業態融入大眾生活。文創產品在社會的需求增長根本上源於中國消費結構的改變,當前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8000美元,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文化消費已經進入以審美、休閒、體驗為主的階段,由此帶來文創產業蓬勃發展,新的文化業態應運而生,這種業態已經超越了傳統的文化展示。比如深圳,這些年文創產業的年均增長速度接近25%,2014年文創產業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9.7%,創意設計、數字音樂、文化旅游等行業在全國領先。
以現在流行的自助型鄉村旅游來說,它的消費地點已經不是景區而是非景區,消費者在旅游中更多的不是觀景而是體驗與參與。這種需求生成了嶄新的鄉村旅游模式,許多鄉村創客也由此產生。這種模式需要與當地的地方文化與產品緊密結合,需要優秀的設計與品牌來支撐,需要開發者對大眾文化品位有准確把握。
文創產業的概念在華人文化圈得到普遍認同,與國外提出的創意產業、版權產業等概念相比,文創產業的概念更加凸顯了文化特質,而華人的文創產品也兼具了精神產品和娛樂產品的雙重屬性。前者展現了中華文化的風格,後者適應了消費社會的需求。文創理念是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有效理念,需要在全社會營造濃郁的文創意識與文創生態,加快培育文創人才,形成「文創+」的模式,鼓勵「文創+制造」「文創+農業」「文創+旅游」「文創+建築」「文創+文博」等新業態,以文創助力中國文化復興與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全社會的文化品位與生活品質。(作者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文化工廠」到「文創產業」的發展趨勢
當今之世,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最前瞻、最前沿的領先力量,人們像呼吸空氣一樣接觸著創意,一股巨大的文化創意產業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將文化創意、科學技術與商品生產相結合的文化創意產業,被公認為是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朝陽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所重視,發達國家將其發展成為支柱產業,使之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從全球范圍來看,一個基本的趨勢是:文化創意產業發達的國家,其文化軟實力的擴張和滲透力都比較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其文化軟實力都有著較大的優勢。文化創意產業在國與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並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提供了形式多樣的載體和平台。
在新的全球經濟、技術與文化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既可以適應新的發展格局,把握新的核心要素,建構新的產業構成的通道;也可以在商品化、產業化進程中,幫助大家突破社會階層的局限,拉近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的距離,提高國民經濟發展總量,進而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
因此,今天《思維品書》整理了十本關於文化創意的書籍,致力於幫助大家區分哪些產業是通過知識產權的產生和開發,而具有創造財富巨大潛能的文化產業,用辨別的思維為大家提供有益的投資指導。
《理解大眾文化》
作者:約翰·費斯克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1939—)作為當代英美學術界著名的大眾文化理論家,因其「文化消費主義」的研究主張而被西方學術界普遍稱為西方當代大眾文化研究代表人物。他撰寫了《理解大眾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1989)、《讀解大眾文化》(Reading the Popular Cul-ture 1989)等8部著作以及數百篇有關大眾文化、大眾傳播和影視文化的研究論文,在歐美學術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嘗試建立不同於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倡導積極快樂和隨意休閒的大眾文化理論,推崇日常狂歡的大眾消費精神,其《理解大眾文化》目前已成為大眾文化研究領域被廣泛引證的代表作。(下續)(2022-11-27 投資者網 )
《理解大眾文化》從廣告、貓王和麥當娜、汽車等日常生活中文化現象的分析入手,勾勒了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的大眾文化理論。更可注意的是,有很多跡象表明,本書是從「理論」到「解讀」,而作者此前發佈的《解讀大眾》則從「解讀」到「理論」。這兩本書皆可自成一體,但我希望兩本書都讀的人能夠發現,畢竟「解讀」充實並置疑著「理論」,而「理論」深化並概括著「解讀」。
《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踐》
作者:張岩松、穆秀英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古希臘大科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文化創意產業」正是一個重要支點。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中國的科技生產力與文化生產力正不斷釋放,形成合力。在這個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在這個創意燃燒的激情歲月,需要我們「人人握靈蛇之珠,家家抱荊山之玉」,像龍應台在《文化是什麼?》中呼籲的那樣「讓我們拿出13億人的創意和別人比吧!」每一個中國人都勇立潮頭,順勢奮進,以卓越的靈感和傑出的思想理念撬動地球,推動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大發展和大繁榮,使中國早日躋身於世界文化創意強國之列,鑑於此,張岩松和穆秀英合作完成了本書。
本書不僅解讀了國家宏觀經濟、實體經濟現象,對當前制造業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行及時、深刻、有針對性的詮釋,助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而且列舉大量行業案例,分析傳統制造業和智能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為讀者緊跟時代,精准把握未來經濟發展脈搏,積極探索5G時代的機遇與發展,用互聯網的思維思考未來的出路提供有益的指導。
《文化創意產業動態及其空間效應》
作者:馬仁鋒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在迅速發展的新經濟(New Economy)中,我們身邊的人才(talent)和創意(creativity)將在塑造經濟機遇方面越來越具有決定性意義。創意被描述為能夠產生新的和原創的想法。從經濟角度看,創意可以被理解為新思想的產生,這是創新和新經濟活動的主要來源。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意已經成為知識經濟研究和政策實踐的一個熱門概念。
它衍生了「創意氛圍」(creative milieus)、「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創意城市」(creative cities)、「創意階層」(creativeclass)和「創意資本」(creative capital)等系列學術概念及其城市區域實踐形態。
本書以人文—經濟地理學、產業與區域經濟學的原理為理論基礎,選用「理論研究—假設建構—案例驗證—理論總結應用」的研究邏輯,充分利用企業動態定量分析等方法對文化創意企業、文化創意園區、文化創意企業生產網絡進行包括空間性分析、社會網絡分析等的數理統計分析與空間分析相結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兼顧理論分析與案例驗證相結合的研究手段,以東部發達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文化創意企業動態為研究對象,形成了本書最終的研究成果。
《創意經濟》
作者:[英]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世紀90年代,英國政府希望加強和推廣英國的文化和藝術,並希望不僅僅是作為文化,同時也能使其成為一項具有創意性質的產業。為此,國際創意產業界著名專家,英國經濟學家,世界創意產業之父,版權,媒體及娛樂業研究方面的領軍人物,知識產權憲章的負責人和提供創意及知識產權咨詢的創意集團的主席及創始人之一的約翰·霍金斯先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來研究如何將相關產業整合起來。
第十章是全書的結尾章,也可看作是對第五章的進一步論述,共同形成了創意資產管理的框架,故建議同步閱讀。作者回顧了資本的起源,以及人力資本、結構資本、智力資本觀念的發展,指出:創意經濟是有史以來首個將人及其個人特質如想像力與好奇心、個人關係、知識產權以及達成公平交易的能力作為最有價值資產的經濟體系。創意經濟是將「需求」轉化為「可能」的經濟,是將「想法」視為「資產」的經濟,是把「好主意」變成「好生意」的經濟。
《世界文化產業研究》
作者:熊澄宇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世界文化產業研究》共十一章節,內容包括世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和產業特點、非營利組織與文化產業發展、美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特點與趨勢、英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特點與趨勢、日本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特點與趨勢等。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對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的貢獻不斷增強,已成為許多經濟體的支柱產業之一。了解國際上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趨勢,借鑑有益經驗,對促進中國文化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本文重點分析了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文化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以及一般規律和主要特點。
《師說:人文經濟學》
作者:張維迎、[美]陳志武、許小年、盧鋒、林毅夫
出版社:文化發展出版社
《師說:人文經濟學》是一本中國頂尖經濟學家們撰寫的經濟學普及讀物,即使沒有任何經濟學基礎,也能讀懂的經濟學讀物,對於投資、生活、人生選擇均有重要指導作用。
早期現代經濟學主要研究領域是市場資源配置問題,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微觀經濟學,而該書中納什提出的「納什均衡」理論拓展了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使得經濟學可以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和博弈過程,可以探析社會中的各種制度規范。
《創意環境:媒體和文化產業中的創意與創新》
作者:尼西姆·奧特馬茲金、埃亞爾本·阿里
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
本書的目的是擴大學者的分析視角,將創意產業置於與其他類型的實體、組織和混合了創意和生產的社會形式進行比較和對比的框架中。換言之,本書旨在為文化和媒體產業的創意研究制定一個新的議程。雖然這項研究的重點是媒體和文化產業,但它們是在其他團體和組織的背景下進行調查的,這些團體和組織將創造力的形式聯系起來,強調將想法變成具體的實踐和產品。
本書的原創性在於:(1)提出了一個比較和跨學科的觀點,開發了一個新的框架和分析概念來理解媒體和文化產業中的創意概念,以及(2)提供了一系列新鮮的基於實證的創意過程研究,如在廣告、時尚、動畫和流行文化領域的研究。采取這種比較的做法是為了對創意產業的某些特點生成新的見解,也為未來的分析提出新的問題。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作者:馬歇爾·麥克盧漢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篇,展開論述了四種觀點。
第一,媒介的迅猛發展,使地球成為一個小小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
第二,「媒介即是訊息」他認為媒介對信息、知識、內容有強烈反作用,它是積極的、能動的對訊息有重大影響,決定了訊息的清晰度和結構方式。
第三,「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與人是相對獨立的。不同媒介對不同感官起作用。書面媒介影響視覺,使人的感知成線狀結構;視聽媒介影響觸覺,使人的感知成三維結構。
第四,「冷媒介和熱媒介」。低清晰度的媒介(如電話、電視、口語)叫「冷」媒介。因為它們的清晰度低,要求人深刻參與、深度卷入,為受眾填補其中缺少的模糊的信息提供了機會,調動了人們再創造的能動性。
反之,高清晰度的媒介叫「熱」媒介。拼音文字、印刷品、廣播、電影等等都是熱媒介。它們給受眾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因而受眾被剝奪了深刻參與的機會,被剝奪了再創造的用武之地。
第二部分是應用篇或者舉例篇,以第一部分的理論為基礎分析了從古至今的26種媒介。該部分以詩句或者是古羅馬故事等為引子,以一種文學的手筆向讀者展示現實生活中的媒介。他認為口語詞可以使人延伸和拓展,但與此同時由於言語這種意識的技術延伸又削弱了人的集體意識或直覺。
再講另一種媒介即書面詞時,他認為這是以眼睛代替耳朵,唯有使用拼音文字與物質實體性質聯系在一起是科學。電力時代使數字回頭與視覺經驗和聽覺經驗統一在一起來。麥克盧漢甚至把服裝、住宅這些時常生活也看作是媒介的一種。
《藝術與創意產業》
作者:夏斯汀·奧康諾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藝術與創意產業》中,作者賈斯汀·奧康諾從現代性的角度,系統研究了藝術與現代文明的關係,提出了藝術與創意產業的概念。作者認為,在現代社會,文化與經濟之間存在一種張力,這是我們現代性的一部分。
「藝術」與「創意產業」也都不是我們慣常所理解的一個簡單的術語,它們都涉及一些當代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根本性問題。新的文化消費改變了我們的藝術、文化觀念,以及文化政策的方向,創意產業則是這些轉變的中心。
《文化、創意和經濟:協作實踐、價值創造和創意空間》
作者:佈萊恩-J-赫拉奇、泰勒·布里吉斯究、蒂娜·海施、阿特爾·豪格、約翰·詹森、珍妮-斯約霍姆
出版社:Routledge出版社
本書通過討論在八次「歐洲文化、創意和經濟座談會」(CCE)上出現的三個關鍵矛盾,細化了我們對當代創意經濟的理解。這三個關係為:(1)個人和協作性創意實踐之間的緊張關係;(2)傳統和創新之間的緊張關係;(3)孤立的和相互關聯的創意空間之間的緊張關係。
本書每個章節提供了對鮮為人知的實踐、地點和背景的見解,如柏林和西班牙農村的聯合辦公空間、萊斯特的創意企業以及非洲的文化中介在創意經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其他章節則探討了跨地區文化流動的性質、不斷發展的時尚「領域」以及社交媒體和眾籌平台的影響。
Shanghai to set up universities with Germany, UK by Shen Mengdan
Shanghai's education authorities have announced an annual work plan that includes plans for two new Sino-foreign universities.
These are part of the city's initiatives to promote glob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The Shanghai Education Commission has signed agreements with German and British universities to set up the Sino-Germ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Sino-British Arts Institute.
The Sino-Germ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will come up in the Lingang New Area, will be developed jointly by the commission, Tongji University in Shanghai, the German 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ree three German universities for applied sciences. It will follow the model of German universities in the applied sciences paradigm to cultivate talent needed by industries.
Shanghai's Donghua University, the Royal College of Art in London, and the Shanghai Education Commission will jointly establish the Sino-British Arts Institute.
It serves Shanghai's objective of creating a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fashion, design, and brands by fost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ed artists and designers from across the world.
The website of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tates that Shanghai has established 176 high-level Sino-foreign educational institutes and programs.
In addition, Shanghai is going to expedite this year's 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building.
Additionally on the list are improved services for the city's schooling of foreign children.
The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was signed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for setting up the Sino-British Arts Institute. (2024-02-20 https://www.shine.cn)
Related:
上海:兩所新大學,來了!
地方文化營銷 ELP:Literature
產教融合:從“一頭熱”到多方共贏
正值暑期,但很多職業院校的師生沒有放假,而是走向了另一個「課堂」—企業。在企業的不同崗位上,學生們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也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
近年來,隨著產教融合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呈現出多樣化格局,校企協同育人的模式也不斷成熟。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佔專業課教師比例超過50%,企業導師也為學生帶來新的資源。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產業升級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產教融合還需進一步發力。
▲蘇州市職業大學校園裡,產教融合的字牌十分醒目。圖/羅芳菲
變「紙上談兵」為「身體力行」
一頭連著學校,一頭連著企業,職業教育是教育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緊密的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助推產業發展等職責。
但在發展過程中,職業教育與產業人才培養「兩張皮」,學校與企業合作「一頭熱,一頭冷」的窘況不時出現。學校教的在企業用不上,企業需要的學校不教,校企合作停留在口號上。
產教融合既是教育政策,也是產業政策。黨的十八大以來,關於產教融合的政策不斷完善。
2014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產教融合、特色辦學」。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產教融合貫穿人才開發全過程,形成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和社會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此後,《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持續推動產教融合發展。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組建了1500多個職業教育集團(聯盟),涵蓋了企業、學校、行業、科研機構在內的4.5萬余家成員單位,形成了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合作發展的辦學模式。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75家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職業學校與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2.49萬個,年均增幅達8.6%,現代學徒制試點覆蓋1000多個專業點,惠及10萬余名學生(學徒)。
「到企業實踐,變『紙上談兵』為『身體力行』,真是提升技能、開闊視野。我參與到企業的項目中,還為一線教學積累了教學案例,一舉兩得。」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動漫專業教師潘晶晶告訴《民生周刊》記者,她的學生也都進入企業實習,在真實的生產環境裡得到鍛煉。他們是產教融合的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2021年,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共同推進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工作,確定了首批21個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和63個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經過兩年多建設,全國已培育5247家地方產教融合型企業,在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1年新一輪國家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公布,保留專業624個,調整專業(含新增、更名、合並、撤銷、歸屬調整、拆分)872個,調整幅度近60%。全國職業學校共開設1349個專業和12余萬個專業點,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變革。
(8.8.2023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下續)
走向多方共贏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於2022年5月正式施行,新法多次提到「產教融合」,在深化校企合作、搭建產教融合路徑、構建多元辦學格局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鼓勵企業參與舉辦職業教育。自此,產教融合從政策導向上升到法律規定,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在系統總結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就基礎上,提出新階段職業教育改革「一體、兩翼、五重點」的一系列重大舉措。
「一體」是教育部和有關省份共同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建設新模式。
「兩翼」,一是聚焦區域,以產業園區為基礎,整合優質資源要素,推動各類主體深度參與職業學校辦學,打造兼具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發展高質量的市域產教融合體。二是聚焦行業,企業牽頭,聯合學校、科研機構共同建設一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聯合育人、協同創新、融合發展的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今年6月,《深化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出台,明確提出再遴選30個左右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支持各地培育遴選一批省級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立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體系。
試點企業深化產教融合取得顯著成效的,按規定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目錄,並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同時,在試點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內打造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型行業,打造一批市域產教融合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等產教融合新型載體,推進職業教育與重大產業布局精准匹配、深度匹配,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走深走實。
「這幾年,產教融合統籌和協調的力度越來越大,原來它只是職業教育的實現路徑,現在已經上升到國家制度層面,成為一項基本制度。」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暉說。
7月25日,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這是首個國家層面重大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首批成員單位覆蓋22個省份,包括9所普通高校、34所職業院校、中國中車及其49家所屬制造類子公司,5個產業集聚地區教育行政部門作為支持單位參與。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林宇表示,產教融合共同體的發起是產教融合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新組織形態。其目標有兩個:一是校企合作培養企業產業需要的人,另一個是校企合作解決企業產業在發展過程當中所遇到的技術、工藝、產品等問題。
新時期的產教融合將形成多方共贏局面,企業與院校共享優質資源,實現企業技術升級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創新培養。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2023屆畢業生參加企業校園招聘會。圖/伊凡
迎接挑戰,不斷優化
雖然產教融合漸入佳境,但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更高,給職業教育帶來新的挑戰。
在邢暉看來,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對產教融合提出了要求,但相關法律,如公司法、勞動法也需要進行相應調整,形成配套的法律體系,與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相互銜接。
近年來,關於產教融合的政策密集出台,加速了產教融合的進程,但有些政策仍未落地。比如,企業作為辦學主體,還存在一些困難。很多企業有顧慮,不知道土地、稅收政策能否到位。「對於產教融合來說,不管通過什麼平台來推動,關鍵的問題是學校和企業的利益能不能保證、是不是契合。」邢暉說。
同時,邢暉強調,產教融合的目標一定要落到「育人」。但在實際中,很多企業對於「育人」並不重視,只是在「用人」。他們認為培養人才是學校的事,企業要的是收益。
「在產教融合過程中,培養人才是最重要的。校企合作要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讓學生適應生產崗位的需要。對此,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各方都有責任。」邢暉說。
一直以來,職業院校對科研並不重視,教師在科研方面的基礎也比較薄弱,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但企業對科技創新有需求,邢暉建議,職業院校加大科研力度,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開發。
「在不同發展階段,產教融合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都不一樣,但每越過一個困難,產教融合都會前進一步。」邢暉說,產教融合要不斷優化,形成合力,創新發展。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羅燕
Related:
愛墾慕課·研究篇
《藝頻道》電影達人
PGC:Literature
How Do I Find Someone to Write My Life Story? by Harvey Beck
People hire writers to help write their memoir for lots of different reasons.
Perhaps you’re struggling to decide what’s important to include. Maybe some things are simply too difficult emotionally to write about yourself. Perhaps you’ve started a memoir but can’t make headway. Maybe you simply can’t decide where to begin.
Hiring a professional writer means that someone skilled will organize your stories into a cohesive, compelling read in as little as a few months.
Together, you and your writer will turn your life story into a memoir that will be in your voice and have your message. Though someone else’s hands may have typed the words, those words (and that book) will be yours in every other way.
Before you read ahead, check out Memoirs App fromLifeTales. The best app for writing your memoir online.
How Do I Find a Ghostwriter?
“Ghostwriter” is a term for any writer hired to help you write your story in your own voice.
A simple Google search will turn up any number of reputable writing companies that specialize in memoir and biography (remember—there is a difference!)
Make sure you do your research: some companies are a single individual; others are larger companies with best-sellers under their belts. Either way, know the difference and be sure to ask for samples and references. Make sure you’re happy with the writer before signing a contract.
The Writing Contract
writing a memoir contract with a ghostwriter
Any reputable ghostwriter or writing firm will have a standard contract that lays out the expectations and obligations of each party to one another. Make sure you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contract and that you’re in agreement, as it is a legally binding agreement. This is a serious investment of time and money you are making, so it couldn’t hurt to have a lawyer look it over if you are unclear about any of the clauses or terminology. If anything is unclear or makes you uncomfortable ask for clarification or negotiate to reword the contract.
How Much Will It Cost to Hire a Writer for My Life Story?
The short answer is: it depends.
You can find writers who are inexpensive (but probably not as experienced) and writers who have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even New York Times-bestselling books (but who will cost a lot more to hire). And, as is often the case, you get what you pay for.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