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愛墾APP:韓炳哲的《敘事危機》~~韓國出生的瑞士裔德國哲學家韓炳哲(ByungChul Han) 在《敘事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一書中,通過探討現代社會敘事的衰退及其影響,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學和文化批評觀點。這些觀點不僅分析了技術時代的心理與社會現象,也對人類存在的意義生成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書名叫《敘事危機》,其實指向了現代人存在危機的問題。書中警句頻出,往往一句話就解釋了一種現象。本書核心觀點是,資本主義將敘事故事化,依靠科技出於消費主義目的,販賣毫無營養的故事,供應海量信息,把世界透明化,這就消解了敘事賴以存在的「不可解釋」的基礎,結果就是動搖著人類延續數千年的敘事傳統,使人們在充斥著偶然性信息的海嘯中喪失感受能力,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坐標上隨波逐流,淪為深患孤獨症卻無法在講述與傾聽中獲得自愈的原子個體。
在作者看來,歷史上,人類有賴於「講述」去凝聚人心,創造社會共同體,個體也需要在「講述」的場域中找到安身立命的錨點。簡言之,人類的社會和文化、群體與個體的生存和發展,無不依賴敘事這種手段,比如宗教、節日乃至政治。
但是,在後工業化時代的今天,資本主義與現代科技把源於情感和目的的敘事,消解為服務於消費的冰冷的無意義的信息,這就大大加速了敘事的終結。最直觀的表現是,一方面,生活不再有節日感,有的只是工作與休閒、生產與消費,因此現代人往往覺得生活「沒味了」;另一方面,原本旨在拉近人際距離的智能手機,卻將人們變成一座座孤島,人人在網絡發自拍、發表見解,活在自我的世界裡,結果就是被原子化為鈍感十足的個體,在與手機屏幕的冰冷對視中,被信息的海嘯沖垮精神世界,成為茫然無所歸依的現代人。
以下是該書的一些核心章節及值得關注的理論概述:
敘事的衰落:後敘事時代的特征 The Age of PostNarrativity
韓炳哲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後敘事時代」,個人和社會通過宏大敘事來構建意義的能力正在喪失。他批評新自由主義和數字技術將人類體驗碎片化,使敘事被即時滿足和無意義的信息流所取代。
宏大敘事(如宗教、歷史或文化故事)曾賦予人類以方向感,而現代社會的數字化生活傾向於即時性與孤立的微敘事。
技術與消費主義推動的「數字自戀」破壞了敘事所需的深度反思與時間積累。
敘事與時間性:意義的喪失 Narrativity and Temporality
韓炳哲將敘事與時間性聯系起來,認為敘事是一種將事件編織為意義整體的時間實踐。然而,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與即時性割裂了時間的連續性,破壞了敘事的結構。
敘事的本質在於「時間的持久性」(durability of time),但數字技術時代強調「即時滿足」(immediacy)和「短期體驗」(shortterm experiences),導致敘事的斷裂。
他引用聖奧古斯丁對時間的思考,指出敘事的時間感具有深層存在意義,反映了人類對未來的希望、對過去的記憶以及對當下的行動。
數字時代的孤獨與敘事危機 Digital Isolation and the Crisis of Narrativity
他批評社交媒體塑造的「表演性自我」(performative self),認為這種現象進一步導致了敘事的崩潰。數字文化推崇快速而淺薄的互動,卻難以承載深度的敘述和情感連結。
社交媒體中的「點贊文化」消解了深度對話的可能性,個體越來越無法通過敘事來理解他人或社會。
敘事本質上是一種關係的實踐,而數字化生活導致「孤獨的共存」(lonely coexistence),個體被隔絕於虛假的互動之中。
敘事的療愈功能 Narrative as Healing
韓炳哲強調敘事具有「療愈性」,它能夠幫助個體和群體從創傷中重建意義。然而,在一個敘事危機的時代,人們變得越來越難以通過敘事修復受損的身份和社會關係。
敘事是歷史性創傷和集體記憶的重要工具,它賦予痛苦以語言和形式,使人類能夠超越創傷本身。
他批評現代社會對「正能量」和「快節奏修復」的推崇,指出這是對深層敘事療愈過程的扭曲。
詩性敘事的可能性 The Possibility of Poetic Narration
韓炳哲提出了一種替代性的解決方案:通過回歸「詩性敘事」(poetic narration),重新發現人類與世界的關係。他認為,詩性敘事以緩慢、沉思和開放性為特征,與技術時代的快速、確定性形成對照。
詩性敘事能夠超越消費主義敘事的淺薄,將人類的經驗與宇宙的整體性重新聯結。
這種敘事強調像徵與隱喻,能夠通過間接性和多義性承載複雜的情感和意義。
影響:韓炳哲在《敘事危機》中通過對現代社會敘事消退現象的深刻分析,指出了技術、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對人類存在的意義危機的加劇。他的核心理論不僅對文化理論、哲學和社會批評有重要啟發,也為應對敘事危機提供了重新思考敘事的可能路徑。
值得深究的問題:如何通過詩性敘事修復技術時代的意義缺失?在數字化和社交媒體中,是否存在新的敘事形式可以替代傳統的宏大敘事?
(《敘事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愛墾APP:文創對大數據的必要理解~~對 [德]韓炳哲的新著《敘事的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2024),網眾的其中一項綜合讀後反應是:大數據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Kordhation,作者本身就這麽說),屬於認知最原始的形態,屬於「就是如此」(Es-ist-so,讀者反應)的性質,並無法以新視野、新角度解釋任何事物;更無法產生任何概念上的理解,回答「為什麼」(Wieso),生成新意義。其後果是,平均主義計算出來的道德傾向與審美喜好,「趨利避害」的分布形態,在文創事業上產生了保險的、有利可圖的商品,結果犧牲了原創精神與個體風格。
愛墾的評議是——
這段論述以批判性角度探討了大數據在認知、文化創意和意義生成領域的局限性,涉及多個哲學和文化層面的思考。以下是針對這段論述的分析與評議:
大數據的「相關性」局限
原文:「大數據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Kordhation),屬於認知最原始的形態,屬於『就是如此』(Es-ist-so)的性質,並無法以新視野、新角度解釋任何事物。」
優點
這部分準確地指出了大數據的核心特征:通過大量統計分析揭示相關關係,但不直接觸及因果性或深層機制。統計的「相關」並不等同於哲學或科學意義上的「因果」,也無法自動生成新的理論視角。
「Es-ist-so」(「就是如此」)的表述具有海德格爾式的存在論意涵,暗示大數據對世界的描述停留在一種「事實性」的表層,沒有觸及事物「為何如此」的本質性問題。
局限
此觀點可能低估了大數據在生成「新視角」方面的潛力。例如,基於大數據的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已經在天文學、醫學等領域發現了許多人類無法直觀感知的規律。這些「規律」雖未必能回答「為何」,但能引導進一步的理論探索。
需要澄清「新視野」與「新意義」的定義:如果大數據揭示的模式能為特定領域提供突破性的工具或啟發(如AI藝術生成工具),是否可被視為「新視角」?
缺乏生成意義的批評
原文:「並無法產生任何概念上的理解,回答『為什麼』(Wieso),生成新意義。」
優點
強調了「相關性」和「意義」之間的區分,符合現象學和解釋學傳統中對意義生成的理解。比如,伽達默爾強調,意義生成需要解讀主體與世界之間的對話,而非僅僅堆積數據。
提出「回答為什麼」是概念形成的核心,暗示了對人類認知和文化生產中「因果性」與「價值觀」不可替代的需求。
局限
這種批評可能忽略了「意義生成」的動態性和主體性。例如,大數據雖然本身不能生成意義,但作為「原材料」可以被人類通過敘事或再解釋賦予意義。
在文化創意領域,大數據未必只能用於生成「保險的商品」,它也可以幫助創作者發現潛在的文化趨勢或未被滿足的需求,從而推動原創精神。
平均主義與文化創意的批評
原文:「平均主義計算出來的道德傾向與審美喜好,『趨利避害』的分布形態,在文創事業上產生了保險的、有利可圖的商品,結果犧牲了原創精神與個體風格。」
優點
這一論點揭示了數據驅動經濟中「平均化」的文化後果:為追求市場最優解而忽視小眾創意和個人表達。這樣的批評與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在《啟蒙辯證法》中對「文化工業」的分析有相似之處——追逐利潤的文化生產趨向標准化,導致審美趣味的平庸化。
指出「趨利避害」作為一種演化心理傾向,在文化領域可能扼殺冒險精神和真正的創新力,這在商業與藝術的張力中具有現實意義。
局限
「平均主義計算」並非必然導致創新的犧牲。一些數據驅動的文化創意實踐(如Netflix根據觀眾偏好開發創新劇集)表明,大數據也能激發原創性和個體風格,只是其路徑不同於傳統藝術。
過於強調大數據對個體風格的犧牲,可能低估了創作者主動與市場對話、平衡需求與創新的能力。
哲學與文化層面的擴展可能
這段論述未深入探討「保險商品」之外的文化創意可能性。如果結合德勒茲的「差異」理論,可以進一步提出:即便在大數據主導的平均主義分佈中,仍存在「微小差異」生成新的可能性。
從符號學角度看,大數據生成的審美喜好本質上是一種新的符號系統,與傳統藝術符號系統之間並非對立,而是可以產生混合模式。這種模式可能既服務市場,又保持原創精神。
總結
這段論述揭示了大數據在認知、文化生產和意義生成中的局限性,但其批判未完全承認大數據作為工具的潛在價值。如果將這一批評與哲學、符號學和文化工業的理論結合,或許能更全面地揭示大數據與原創精神之間的復雜張力。
(《敘事的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愛墾APP:海德格爾與實有論-實存論~~在海德格爾的哲學中,「實有論」(或稱「現實主義」)並不是一個明確的術語,而是可以從他的整體思想中探討的一種「存在論」視角。海德格爾更傾向於質問存在的本質,而非關注某種直接的、獨立的現實性。愛墾網現從海氏的核心概念和文創領域的應用出發,分析「實有論」的定義及其意義:
實有論在海德格爾哲學中的定義
(1)對「實有」的理解:海德格爾關注「實有」(Vorhandenheit,字面意為「在手的存在」)與「此在」(Dasein)之間的關係。
實有:指事物的客觀性或作為客觀存在者的狀態。例如,桌子、石頭、機器作為物質性對象,它們獨立於人的感知或行動存在。
此在:指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種對「存在」的敞開狀態。此在不僅僅是存在著的人,而是能意識到自己存在並探問「存在」意義的人。
海德格爾的批判在於,他認為傳統形而上學過於關注「實有」的存在,將一切存在物視為「客體」(object),卻忽略了「此在」對這些存在物意義的生成。
「實有論」並非中心,而是「存在論」核心
海德格爾強調「存在論」優先於「實有論」。他關注的不是事物「是什麼」(實有論的問題),而是事物「如何顯現為存在」。 對他来說,「實有論」更多是傳統的、科學的、客觀化的視角。
海德格爾通過提出「工具存在」(Zuhandenheit,「在手性」)來說明事物的意義更多是通過人類的實際使用和體驗而顯現出來的,而非僅僅是作為獨立客體存在。
實有論對文創領域的意義:海德格爾的哲學為文創領域提供了一個從「意義生產」而非「實物生產」出發的視角。這種視角尤其強調人類與物、與空間的交互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如何影響意義的生成。以下為具體意義的解讀:
從「實有」到「在手性」:體驗式創意的設計
文創領域經常涉及到將「物化的文化」變為「體驗化的文化」。 根據海德格爾,「實有」的事物僅僅是材料或載體,其文化價值和意義只有通過「在手性」(人對物的使用和互動)顯現。例如: 傳統工藝品:一件陶器並非僅僅是裝飾物,而是蘊含著手工藝人與土壤、火候的關係,甚至體現了特定地方文化的歷史記憶。
文創活動:通過創意設計,消費者不僅看到一件藝術品,還能在活動中與它互動,例如DIY手工坊或沉浸式展覽。
「實有論」與敘事轉向:從物到意義的故事化
海德格爾強調「存在」並非孤立,而是嵌入於一個更大的關係網絡中。在文創設計中,這種網絡可以通過敘事展現: 一個物品本身作為「實有」存在的意義有限,但通過賦予其情感化的故事或文化意義,它可以激發更深層次的體驗。例如:一個普通的毛筆可能因為被賦予某位書法家的使用背景而獲得文化價值。
從「此在」的角度設計文化內容
文創創作者可以關注消費者的「此在」,即他們如何在特定情境下與文化產品交互:
虛擬現實(VR)體驗:設計不僅是關於再現「實有」的世界,而是如何引發觀眾的存在感和意義體驗。
地方文化復興:通過設計活動(如傳統節日體驗),賦予人們與地方環境、文化傳統的直接互動機會,從而使地方文化不再只是「實有」的遺產,而成為人們「在場」的活態體驗。
「實有論」與「新存在」:可持續文創的探索
對於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的創意利用,海德格爾的思路可以激發對文創可持續性的思考:
一種材料(如竹子或粘土)並非僅僅作為實物存在,而是被視為自然-文化的連接。通過文創設計,可以喚醒人們對自然材料、手工技藝背後深層生態關係的理解和尊重。
海德格爾並不專注於「實有論」,但他的哲學可以通過強調「存在論優先性」來重新定義文創實踐中的意義生成過程。在文創領域,這種視角啟示我們: 文化創意的核心並非物品本身,而是人類與物品、情境、時間之間的互動和關係。 實物(實有)必須通過設計和體驗,轉化為意義的載體(在手性)和情感的媒介(存在感)。 文創的未來可以通過挖掘人與物的存在關係,激發更深層次的文化認同和情感連接,從而實現更廣泛的社會價值。
「實存論」(existentialism)與「實有論」(substantialist realism 或 Vorhandenheit,根據語境不同可能翻譯略有差異)在哲學中有不同的側重點和基本關切。兩者的核心差別在於對存在的理解方式以及所關注的哲學問題。
定義與重點
實存論(Existentialism)
核心概念: 強調個體存在(existence)的優先性,注重人類自由、選擇、情感體驗以及對自身存在意義的探尋。在海德格爾哲學中,實存論集中於「此在」(Dasein)作為對存在意義的敞開。海德格爾的存在論(ontology)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對實存論的深化。
關鍵詞:自由、選擇、意義、時間性。
哲學背景:受薩特、海德格爾、加繆等影響,實存論反對傳統形而上學的「本質優先於存在」的觀念,轉而主張「存在優先於本質」。
關注的問題: 人如何面對存在的荒謬、不確定性和自由的責任?如何通過具體的選擇賦予自身存在以意義?
實有論(Substantialist Realism / Vorhandenheit)
核心概念:關注存在物作為客觀實體的「實有性」或「在場性」(presence)。在海德格爾的語境中,「實有」(Vorhandenheit)指的是一種對事物的傳統認識方式——即事物作為獨立於人的、可被客觀研究的存在狀態。
關鍵詞:客體、獨立存在、物質性。
哲學背景:實有論多見於傳統形而上學和科學哲學,認為存在物具有本質性特征,與人類的認知和經驗無關。 海德格爾批評這種觀念過於狹隘,因為它忽略了人與存在物之間的關係和互動。
關注的問題:事物是否獨立存在於人類認知之外?事物的本質是否可以通過科學或理性揭示?
主要區別
文創領域的應用與意義
實存論的應用
強調人類個體的感受與選擇,適用於以體驗和意義生成為核心的文創設計。例子:沉浸式體驗設計、個性化敘事的文化產品,這些通過呼喚人的情感和選擇,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意義感。
實有論的應用
強調文化產品的客觀性、材料性和功能性,適用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產品開發等領域。例子:設計中的工藝品分析、地方性文創的物理特性研究,如竹制品或陶器的制作技藝。
實存論偏重「人如何存在」,強調時間性、情感和選擇,是創造性設計中探尋意義生成的重要工具。實有論偏重「事物如何存在」,強調獨立性和功能性,適合對文化資產的物質和技術屬性進行分析。兩者結合可以在文創領域找到平衡:既關注產品的物質屬性,也關注其引發的存在體驗,從而創造出兼具功能性與情感吸引力的文化產品。
爱垦APP:喚起性物件與接受詩學~~在文化與創意實踐中,"喚起性物件"的方法與讀者反應批評和接受美學之間有著深刻的交集,重點在於物件或文物如何通過情感互動和主觀解讀來產生意義。這種方法與觀眾在創造和重新解讀意義中所起的核心作用高度契合,這也是兩大理論的關鍵原則。讓我們詳細解釋這些交叉點——
喚起性物件與讀者反應批評
讀者反應批評強調讀者與文本的個人互動,認為意義是由個體基於其情感、記憶和經驗主動建構的。同樣,文化與創意從業者設計或展示喚起性物件,以引發深刻的、個人的和情感上的反應。
主觀性解讀:正如在讀者反應批評中,讀者主觀地解讀文本,喚起性物件也以高度個性化的方式被體驗。不同的人將他們的個人歷史、情感和聯想帶入與這些物件的互動中,產生各種不同的意義。
例如:一個地方工藝品可能喚起懷舊、自豪或身份認同感,就像讀者在閱讀文本時可能會感受到特定的情感或記憶一樣。
情感與意義的建構:喚起性物件的方法與讀者反應批評都強調意義是情感驅動的。喚起性物件被設計為與個體的情感生活產生共鳴,觸發情感反應,進而形成獨特和個性化的意義。這與讀者反應批評認為讀者的情感反應在理解文本中的核心作用相呼應。
例如:像家傳物件或用來喚起地方文化身份的文物,類似於讀者反應批評中的「文本」,觀眾或使用者通過互動主動賦予其意義。
喚起性物件與接受美學
另一方面,接受美學聚焦於文本的集體、歷史性接受,及其意義如何隨著不同觀眾的出現而演變。在喚起性物件的語境下,這種方法強調文化與創意從業者如何設計物件,使其與歷史、文化和社會力量在時間長河中互動。
期待視野:接受美學引入了「期待視野」的概念,即觀眾基於文化和歷史背景與文本或物件互動的框架。喚起性物件通常充滿了歷史或文化意義,依賴於集體記憶和傳統,這些元素塑造了不同觀眾與之互動的方式。
例如:在博物館展示的古代文物在現代觀眾眼中可能會與其原始歷史背景下的解讀不同。物件的意義隨著歷史和社會背景的變化而變化,這與接受美學中關於文學作品隨時間演變的解讀相似。
文化與集體記憶:在喚起性物件與接受美學中,共享的文化記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文化從業者常常利用喚起性物件來觸及共享的記憶、價值觀或文化敘事,這些記憶和敘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類似於接受美學中,文本在不同歷史時期和文化中的集體接受過程。
例如:一件民間藝術品可能作為喚起性物件,代表某個地區的身份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價值觀的變化可能會導致該物件的意義發生變化,反映社區如何看待其自身遺產的轉變。
物件如文本
讀者反應批評和接受美學都將文本視為可供解讀的對象,且這種解讀深受觀眾的互動所影響。同樣,在文化與創意實踐中,物件本身可以被視為「文本」——作為文化文物,邀請人們解讀、參與,並隨著時間和社區的發展進行重新詮釋。
喚起性物件如多層文本:就像文學文本一樣,喚起性物件並不局限於一種解讀。一件傳統工藝品、珠寶或藝術品可以通過情感、社會和文化視角帶來多重意義。該物件對不同的觀眾以不同的方式「發聲」,這與在讀者反應批評或接受美學中分析的文本類似。
動態互動:兩種理論都強調讀者-受眾-文本/物件之間的動態互動。文化從業者往往設計物件以喚起多層次的意義,就像文學文本一樣。這些層次通過個體的情感互動(讀者反應)或通過集體的文化視角(接受美學)被逐漸揭開。
在文化與創意實踐中,喚起性物件的方法通過與觀眾的情感互動和主觀解讀產生豐富的意義,這與讀者反應批評和接受美學的原則緊密相連。喚起性物件不僅允許個體的多樣化解讀,還隨著時間和社會變遷在集體文化層面上不斷重塑其意義,形成一種動態的、互動的文化「文本」。
文创造物身体 德勒兹经营地方感 內容是Evocative Object 当符号呼唤象征 感觉者和被感觉物 情动地方志
愛墾APP:德勒兹與心質學~~從德勒茲的理論視角來看,陳明發博士《我渴盼妳的碰觸》這篇文字可以在多個方面與德勒茲的哲學思想建立聯系,特別是通過「感知-行動-轉變」的路徑,探討人類如何通過實踐與技能掌握世界,從中可引發出德勒茲的某些關鍵論點。
「感知與生成」(Perception and Becoming):德勒茲認為,生成(becoming)是理解存在狀態的核心概念之一,人類的變化不僅是線性的進步,而是通過對世界的感知與行動不斷生成和再生成。這篇文章描述了早期人類從素食者到狩獵者的轉變,通過實踐和經驗積累掌握新技能。這種轉變不僅是簡單的工具改進,而是人類與環境互動後形成的新的主體性。在德勒茲的視角下,人類通過與非人類世界(如動物、工具、自然)的關係建立新的「存在模式」,這個模式不斷在生成的過程中變化。
在文中,人類因偶然發現死山羊,從食用素食到學會丟石頭狩獵,這體現了他們的身體與環境、工具、動物的「生成」過程。這種生成讓人類不僅是通過工具實現了生存技能的擴展,而且這種過程還反映了德勒茲所謂的「與非人類的關聯」,即人與物質世界(如石頭)之間的互動與變革關係。
「身體的能動性與權能」(Embodiment and Empowerment) :德勒茲在《千高原》中特別提到身體的重要性,認為身體不僅是個體行動的工具,而且是與世界互動的場域。在這篇文章裡,作者反覆強調「肉身尚在好辦事」,表明身體在世的存在對人類實現目標和夢想至關重要。尤其在電影《人鬼情未了》中的例子中,男主角死後失去了身體的觸覺,失去了能動性,這讓他意識到生前擁有身體的寶貴性。
德勒茲強調身體不僅是物理的存在,而且是「強度的集合」(assemblage of intensities),它通過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來發揮作用。在文中,身體的具體存在(如勞動、付出、行動等)在情感與夢想實現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符合德勒茲的身體與環境密切互動的哲學觀點。
「事件的偶然性與歷史」(The Event and Contingency) : 德勒茲對於事件(event)有著獨特的看法,認為事件是某種生成的契機,並且這種契機往往帶有偶然性。在《我渴盼妳的碰觸》中,人類第一次成為肉食者是由於偶然碰到死山羊,這一「事件」帶來了歷史的轉折,開啟了人類新的生活方式。在德勒茲的思維框架中,這種事件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在某種不確定性和偶然性中展開,推動歷史與生成。
這表明偶然性事件能夠通過賦予新的行動路徑(如丟石頭狩獵)產生持續的變化,從而引發整體系統的轉變。文章展示了這樣的事件如何推動了人類進化的歷程,這與德勒茲對「事件」和「生成」的理解密切相關。
「工具的創新與創意(Creative Evolution)」:文章描述了人類通過丟石頭、制造石器來應對生活挑戰,並逐漸演化到更高級的文明社會。德勒茲提出「創造性演化」的概念,強調生命不是遵循既定的軌道進化,而是不斷在複雜性與偶然性的相互作用中生成新的可能性。人類學會使用石器和火,是創新的過程,是對環境的重新創造和適應,這些都是德勒茲所謂的「生命力量」的展現。
「感官的優先性與物質性」(Primacy of the Sensible and Materiality)
德勒茲的哲學高度重視「感官體驗」和「物質性」的重要性,認為它們在人的生存和創造性實踐中起著關鍵作用。陳明發博士的文章不斷強調「技能」與「身體」的重要性,指出人類通過具體的、感官的實踐改變了自身與環境的關係。技能和物質(如石器、火等)是人與世界互動的物質化路徑,強化了德勒茲對「物質性」和「感官性」的關注。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可以通過德勒茲的生成哲學、身體與能動性、偶然事件與創造等理論來進行解讀。它展現了人類如何通過偶然的事件、物質與身體的實踐性、技能的創新,在生成中不斷重新定義自身與環境的關係,從而推動文明進步。
爱垦APP:陳明發心質書寫的互唤與契合~~陳明發博士在《將自己交給自己~~身體技能的紀律法則》中,通過身體的自律與行動,揭示了心靈素質在個人實踐與行為中的核心作用。其所討論的內容在情動(affective)理論中,可與其他的“情動轉折”研究者的理論相呼應,特別是以下幾方面——
身體的感性與行為:情動理論的核心關注是情感如何通過身體在場的互動、行為和感知中產生。在文章中,小販通過放氣球來吸引注意力,小孩通過詢問黑氣球能否升空來表達好奇心,都是身體與情感的互動體現。這種強調行動和身體在空間中的物理表現與情感理論的感性力量緊密相關。例如,Brian Massumi在《情感的自主性》中討論了如何通過身體的微動作感知世界,身體成為承載情感的媒介。這種注重身體行動與紀律的自我調控也貫穿於陳明發的論述中,特別是在強調身體技能與行動的統一性時。
在《情感的自主性》(The Autonomy of Affect)中,馬蘇米探讨了情感(affect)作为一种独立于语言和意识的力量,强调它如何通过身体的微动作来感知世界,并成为情感体验的媒介。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例子说明这一观点:
「面部表情與情感傳遞」:Massumi 引用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Paul Ekman)的實驗,表情與情感的研究表明,面部表情能夠傳遞情感,甚至在尚未完全意識到的情況下。比如,當人們看到面部表情圖像時,常常會自動產生對應的情感反應,而這些反應往往快於他們的認知反應。這說明了情感不僅僅依賴於語言和理性,而是首先通過身體的微動作(如肌肉的收縮或放鬆)來感知和表達。
「恐怖片觀看的身體反應」:馬蘇米也引用了觀眾觀看恐怖電影時的身體反應作為例子。當觀眾看到恐怖或緊張的場景時,即使他們知道電影是虛構的,身體仍會產生諸如心跳加速、肌肉緊張或戰栗等無意識的反應。這些反應是情感在身體層面的直接表現,而觀眾的理性思維可能尚未完全意識到情感的存在。這體現了身體在情感傳遞中的自主性——情感並不依賴於認知解釋,而是通過身體本身的動作和感覺來傳遞。
「幼兒對刺激的身體反應」:他也提到嬰兒或幼兒的例子,他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語言或復雜的認知能力,但當他們受到外部刺激時,他們會通過身體的動作和表情(例如笑、哭、踢腿、手舞足蹈等)來表達感受。這種反應不是通過理性的思考或語言來傳遞的,而是直接通過身體的表現來感知和表達情感。
通過這些例子,馬蘇米說明了身體的微動作,如何成為感知和傳遞情感的主要媒介。情感在身體的瞬間反應中以一種自主的方式運作,超越了我們通常所依賴的語言或意識系統。
自律與情感轉化:陳明發強調「自我紀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紀律來提升心靈和身體的效能。這與情感理論中探討情感如何通過自我調控(如注意力、意圖和行為的調節)來塑造個體的情感狀態相一致。比如,Sara Ahmed在情感政治理論中指出,情感不僅僅是內在的情緒體驗,它也是社會化的、身體化的力量,能夠通過自律和決策塑造人的情感狀況。文章中的例子通過身心靈的訓練,展現了情感如何通過紀律而轉化為有效的行為和結果。
陳博士的敘述與Sara Ahmed的情感理論中的多個核心觀念相吻合,尤其是關於身體、接觸和情感的反應性。
情感的流動性與身體的接觸:在Ahmed的《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中,她強調了情感的流動是如何通過身體接觸發生的,並指出歷史中的情感經驗會影響當下的接觸。她寫道,情感不是屬於個體的內部狀態,而是通過身體和物質世界傳播,影響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係。這與陳博士在分析中提到的身體在地方性情感中的「觸動」體驗相契合,特別是在探索地方性智慧或文化創意中,如何通過身體的介入傳達和感知情感。
「接觸時刻」與過去歷史的影響:Ahmed還討論了「接觸時刻」的歷史性,認為接觸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的瞬間,它包含了過去歷史的痕跡,並通過身體之間的接觸再現這些歷史。這在她的討論中體現在不同種族和文化群體的接觸如何影響他們的身體反應和情感經驗(例如《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的第25頁)。這種歷史積累的情感影響,反映了陳博士分析中對「歷史創傷」的重要性,並且與他關於文化創意過程中如何通過身體來傳遞和釋放情感的觀點緊密相連。
不安全感與情感的生成:另外,Ahmed還提出了「本體性不安全感」的概念,尤其是在研究種族和少數族裔的情感經驗時,提到情感如何幫助塑造個體的歸屬感或不歸屬感。這種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在她的理論中尤為重要,它幫助我們理解個體如何通過情感互動感知社會歸屬或社會排斥。這一觀點能夠很好地呼應陳博士在分析文化創意和地方性情感時所探討的「歸屬感」和「情感認同」議題。
通過以上幾處的互唤與契合,可以看出陳博士的敘述與Sara Ahmed的情感政治和接觸理論有相當的共鳴,尤其是在情感如何通過身體傳播、接觸時刻如何承載歷史、以及情感如何構建或破壞社會關係等方面。
心靈素質與情感的關係:陳明發提到「心靈素質」作為影響個人行為與世界互動的基礎,這與情動理論中情感和心靈的緊密關聯吻合。例如,Eve Sedgwick在探討情感與身份時,強調了情感作為一種深層次的心靈狀態,如何影響個體對世界的體驗和理解。陳明發的學員通過「心靈素質」的操練,覺察內心,從而改變對他人的看法,也展示了如何通過調整心靈狀態來改善社會關係,這與Sedgwick關於情感與社會情境的討論相契合。
爱垦APP《人鬼情未了》纪念商品设计概念
《锦瑟》版重拍电影《人鬼情未了》的纪念版出版物与深度体验活动设计,可以通过维柯的“诗性智慧”、雅各布森的“语言功能”,以及克里斯蒂瓦的“情感与语言”理论结合“情动转折”的视角,创造出富有深度的多层次体验和叙事延展——
纪念版出版物设计
视觉与内容结构
主题设定: 出版物可以围绕电影与古诗《锦瑟》的交织展开,探索时间、回忆、失落与爱的意象。出版物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电影艺术的多维解读(维柯):讲述电影的诗性智慧,分析人类如何通过爱情和死亡这些原始的情感体验赋予事件神话化的意义。《锦瑟》的悲情意象可与电影的超自然浪漫主题相呼应。
语言的符号与情感的共鸣(雅各布森):运用雅各布森的语言功能,解释电影中的语言、符号、隐喻如何传递爱与失落。出版物可以展示经典台词的“元语言功能”和“情动功能”如何在重拍中得以创新。
情感的深度分析与转化(克里斯蒂瓦):结合克里斯蒂瓦的“诗性语言”,分析电影中情感的流动和分裂,揭示人物如何通过情感过渡来达到新的自我认知和与世界的联系。
设计元素
装帧设计: 采用古典与现代结合的设计风格,色彩上可以选择温暖与阴郁交织的色调,以象征电影的情感起伏。插画或摄影中融入中国古典诗意的元素,如水墨、琴瑟等,来呼应《锦瑟》的意象。
附录创意:附带古琴琴谱或音乐盒,播放由重拍版电影主题曲改编的琴瑟音乐,增加纪念感。提供电影经典片段的手绘分镜故事板,结合对比《锦瑟》诗句进行解读,创造视觉与诗意的共鸣。
交互与创新
读者参与式纪念活动: 每本出版物中嵌入AR技术,读者扫描后可以观看纪念版中的精选片段,或者以互动方式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路径。
深度体验活动设计
沉浸式剧场与互动体验
多维情感互动: 将《人鬼情未了》的经典场景与《锦瑟》的诗意交织,通过互动式剧场形式,将观众置于情感的漩涡中。可以设定不同场景,如陶艺工作坊(经典陶艺场景)、琴瑟共鸣(呼应锦瑟)等,观众通过触感、声音与空间体验电影中的情感层次。
诗性叙事: 每个体验环节都与《锦瑟》诗句对应,观众不仅观看,而且通过角色扮演或情境参与,感受爱情、分离与重逢。情感通过音乐、诗歌、表演等形式层层展开,引导观众进入“情动转折”的状态。
情感与技术的结合
VR/AR情境再现: 使用VR技术重现电影中的经典场景和情感高潮。观众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触碰”到电影中的人物,甚至可以选择不同的情感分支,探索如果故事走向不同结局,会如何影响角色之间的情感互动。
情感互动艺术装置:通过安装互动式装置(如陶艺机、琴瑟共鸣装置),让参与者自己“创作”并体验感官上触动与情感流动。
诗性与仪式化的结合
诗意仪式: 为活动增加仪式感,策划一场以琴瑟音乐为主的“情感追忆”仪式,参与者通过点灯、书写个人情感故事等方式,共同创造一种情感共鸣的场域,仿佛穿越了时间与空间,回到“锦瑟”的感怀意象中。
互动文创体验:结合活动中的诗意体验,设计琴瑟挂饰、陶艺纪念品等,让参与者带走具象化的情感记忆。
品牌叙事与推广策略
故事驱动的品牌叙事: 在推广层面,通过讲述《人鬼情未了》经典场景与《锦瑟》诗意主题的对话,建立起新的文化联结感。宣传片可以运用诗性旁白和情感音效,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跨界合作: 邀请知名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参与,创作独特的电影纪念音乐或视觉作品,作为纪念品或限量版周边推出。
这种设计不仅能在视觉与内容上与经典电影形成对话,还通过情感体验的延展,创造出纪念活动的深度互动与诗性空间,引领观众在感性与理性中共舞,体验情感的转折与升华。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Switch to the Mobile Optimized View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