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是指诗赋词曲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Zenkov on December 15, 2024 at 8:38pm

愛墾APP:《詩經》和《楚辭》是中國詩歌傳統中最早的重要作品,並奠定了中國古代詩歌的基本格局和美學原則。這兩部作品不僅在文學史上佔據重要地位,也在思想文化領域具有深遠影響。

1. 《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成書時間與背景:
《詩經》大約成書於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最初稱為《詩》或《詩三百》,共收錄305首詩歌。


內容與體裁: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以各地民歌為主,反映民眾的生活與情感。

雅:多為宮廷樂歌,分「大雅」和「小雅」,表達貴族階層的禮儀與政治情感。
頌:祭祀用的樂歌,多歌頌祖先或神靈,帶有宗教色彩。

藝術特點:
以四言詩為主,講求重章疊句。注重比興手法,通過比喻、像徵等修辭表達深層意義。

文化影響:《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孔子曾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強調其教化與修身意義。其內容不僅是文學創作的典范,也成為後世文學倫理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源泉。


2. 《楚辭》: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

成書時間與背景:
《楚辭》起源於戰國時期,由屈原、宋玉等楚國詩人創作,代表楚地文化,語言與風格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核心作品:
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核心,被認為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長篇抒情詩,也是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山之作。其他如《九歌》、《九章》、《天問》等也在《楚辭》中佔有重要地位。


藝術特點:
與《詩經》的四言體不同,《楚辭》多用六言、七言句式,句式較為自由,具有音樂性和節奏感。運用大量神話和想像,富於奇幻色彩。抒情性極強,多表達詩人對理想、國家命運和自我價值的追求。

文化影響: 《楚辭》奠定了中國文學的浪漫主義傳統,影響了漢賦、唐詩以及後來的詞、曲創作。屈原被尊為「辭賦之祖」,並成為後世士大夫詩人忠貞愛國情懷的典范。


3. 二者的比較與貢獻

風格


《詩經》注重現實與人情世故,風格質朴、自然。

《楚辭》追求想象與抒情,風格華麗、瑰麗浪漫。

影響


《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注重社會教化功能。

《楚辭》開創了浪漫主義風格,強調個體情感與想象力的表現。

後世傳承


《詩經》影響了漢代五言詩和後來的律詩創作。

《楚辭》則成為漢賦和唐代浪漫詩風的重要淵源。

4. 為何是中國詩史的起點?

經典地位


《詩經》和《楚辭》被視為中國詩歌傳統的兩大源頭,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美學追求:現實與浪漫。這種雙重傳統在後來的唐詩、宋詞、元曲等文學形式中不斷演變、融合,形成了中國文學豐富多彩的格局。


文化像徵


《詩經》的「溫柔敦厚」與《楚辭》的「憂憤孤高」分別像徵著儒家與道家、現實與理想的精神追求,對中國文化和士人的人格塑造有深遠影響。


結論:《詩經》與《楚辭》無疑是中國詩歌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它們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兩大傳統——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這兩種傳統不僅奠定了中國文學的基礎,也塑造了中國人對文學創作與人生境界的理解。

Comment by Zenkov on May 28, 2024 at 3:04pm

(波蘭)米沃什:禮 物

如此幸福的一天

霧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園里幹活

蜂鳥停在忍冬花上

這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我想佔有

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值得我羨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記

想到故我今我同為一人並不使我難為情

在我身上沒有痛苦

直起腰來,我望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

西川 譯


愛墾評註

波蘭詩人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是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讀了他這首詩,就覺得今天過得很實在。特別是這一句:

想到故我今我同為一人並不使我難為情

在我身上沒有痛苦

直起腰來,我望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

本網提倡「知本法」文創,在大敘事上「不忘初心」,顧全整體生態經營;在小敘事上,落實慢生活、慢創作,追求「返鄉」、詩性的居住。

Comment by Zenkov on April 13, 2024 at 7:18pm


東晉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

《飲酒·結廬在人境》是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詩。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於勞動之餘,飲酒至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情味深永,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表現了作者悠閒自得的心境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和厭惡,抒發作者寧靜安詳的心態和閒適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寫出了作者欣賞以及贊嘆大自然給人帶來的情感。

作品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詞句注釋

結廬:建造住宅,這裡指居住的意思。

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爾:為什麼能這樣。 爾:如此、這樣。


悠然:自得的樣子。


見:看見,動詞。


南山:泛指山峰,一說指廬山。


日夕:傍晚。


相與還:結伴而歸。相與:相交,結伴。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詩人歸田後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東晉滅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飲酒來抒情寫志。 [3]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為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世俗煩惱後的感受。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起首作者言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並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為何處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煩惱?因為「心遠地自偏」,只要內心能遠遠地擺脫世俗的束縛,那麼即使處於喧鬧的環境裡,也如同居於僻靜之地。陶淵明早歲滿懷建功立業的理想,幾度出仕正是為了要實現匡時濟世的抱負。但當他看到「真風告逝,大偽斯興」(《感士不遇賦》),官場風波險惡,世俗偽詐污蝕,整個社會腐敗黑暗,於是便選擇了潔身自好、守道固窮的道路,隱居田園,躬耕自資。「結廬在人境」四句,就是寫他精神上在擺脫了世俗環境的干擾之後所產生的感受。所謂「心遠」,即心不念名利之場,情不系權貴之門,絕進棄世,超塵脫俗。由於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遠,因此前人激賞其「詞彩精拔」。

延續閱讀:

看張潮《幽夢影》的美人形象

韻文化:詩賦詞曲

地方文化營銷 2.3 慢遊

Comment by Zenkov on April 12, 2024 at 10:03pm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中的「心遠」是遠離官場,更進一步說,是遠離塵俗,超凡脫俗。 [4] 排斥了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探詢作者在什麼地方建立人生的基點,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稱為「自然哲學」,它既包含自耕自食、儉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為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統一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直接面對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出來,詩就變成論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人在自己的庭園中隨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間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相會。「悠然見南山」,按古漢語法則,既可解為「悠然地見到南山」,亦可解為「見到悠然的南山」。所以,這「悠然」不僅屬於人,也屬於山,人閒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為一支輕盈的樂曲。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閒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境。「采菊」這一動作不是一般的動作,它包含著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將「見」改為「望」不好。「見」字表現了詩人看山不是有意之為,而是采菊時,無意間,山入眼簾。

見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嵐氣,若有若無,浮繞於峰際;成群的鳥兒,結伴而飛,歸向山林。這一切當然是很美的。但這也不是單純的景物描寫。在陶淵明的詩文中,讀者常可以看到類似的句子:「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辭》);「卉木繁榮,和風清穆」(《勸農》)等等,不勝枚舉。這都是表現自然的運動,因其無意志目的、無外求,所以平靜、充實、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應該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個自然運動中完成其個體生命。這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兩句是景物描寫。這時我們隱隱可知詩人不光在勉勵自己「還」,含蓄寄托了與山林為伍的情意,還在規勸其他人;兩句雖是寫景,實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末兩句,詩人言自己的從大自然的美景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詩裡的「此中」,我們可以理解為此時此地(秋夕籬邊),也可理解為整個田園生活。所謂「忘言」,實是說恬美安閒的田園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這種人生的樂趣,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也無需敘說。這充分體現了詩人安貧樂賤、勵志守節的高尚品德。 這兩句說的是這裡邊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忘言」通俗地說,就是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至情言語即無聲」,這裡強調一個「真」字,指出辭官歸隱乃是人生的真諦。

這首詩也是陶詩藝術風格的一個典范代表。它除了具有陶詩的一般特色之外,更富於理趣,詩句更流暢,語氣更自然,情貌更親切。 [5]

名家點評

蘇軾《題陶淵明飲酒詩後》云:「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矣。」

孫月峰《文選瀹注》卷十五雲:「此詩大是妙境,第點出『心遠』、『真意』,翻覺亦有痕。」 [4]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朝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祖父做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准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百度百科)

Comment by Zenkov on August 6, 2022 at 9:39pm

朱啟華·時間性Temporality)

名詞解釋: 
時間性是指時間之所以成立的依據,常以一個「不變」為起點,區分變的順序,具體而言,亦因而有了過去、現在和未來。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 提出了「綿延」(durée) 的觀念以說明時間性。他認為人們的意識原本是一條向前進行而不斷的綿延流,亦即人們處在不斷地知覺、統整外在事物的意識歷程中。只有當人在回想時,不斷往前的綿延流才會回復並注意到過去的綿延片刻上。依此人才能回憶「過去」的事。海德格 (M. Heidegger, 1889~1976) 延續胡塞爾 (E. Husserl,1859~1938)對「內在時間意識」的觀點,並由存有學的角度論述時間性。他認為「關切」(care; Sorgen)之意即在於時間性的基礎上。即「此有」(Dasein)之所以能不斷地顯示工具世界或「懸念」著其他的「此有」,是由於時間性使然。如有人想由一地到另一地時,即顯示出由此地到彼處的世界,可能步行或搭車前往。此時各種可能性均顯現出來,是基於「過去」所曾顯示過的工具世界而生。又當人「當下」做出某項決定時,立刻又顯示出一指向「未來」的世界。所以海德格以為任何「此有」在顯示其存有時,是基於「過去」;在「當下」顯示出一指向「未來」的世界。「過去」、「現在」、「未來」原來是整體的,這整體即是「時間性」,時間的區隔是以時間性作為基礎而產生。舒茲 (A. Schütz, 1880~1953)則將時間性的理論應用於社會學。他延續著柏格森、胡塞爾及海德格的觀點,區分每項社會行動產生的動機為:原因動機及目的動機。前者是一項行動之所以產生的原因,後者則是一項行動所欲達成的目的。通常一項行動產生時,兼具以上二種動機,但一般人並未細加區分。舒茲舉例說,當一個人下雨撐傘時,他之所以會撐傘可能是因為「過去」曾因雨淋而感冒;或不喜歡衣服溼的感覺,因此他撐傘以達到不被雨淋的目的。前者是原因動機、後者則是目的動機。也就是說,原因動機是基於「過去」的經驗,目的動機則是指向「未來」,故一項行動即統合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三方面。   由上述的論述推衍時間性在學校的時數分配中所應具有的基礎性。一節課之所以需要有引起動機及先前知識的複習,即在於喚起過去的經驗有助達成學習成果,這又是建立在意識之連續性,即時間性上。另一方面,當學生欲學習新課程時,應當與過去的經驗銜接,而不是呈現斷層的現象。由此即顯示出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不局限在課堂上的時間,過去的學習經驗與即將呈現的知識內容,均應顧及學習者的時間性或意識整體。
(收藏自: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Source: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734-020-00507-4

Comment by Zenkov on May 24, 2022 at 12:10am

顏崑陽·詩是智慧的燈:「詩性心靈」的特質與 「詩意義」的感發—— 一、詩,是人生智慧的燈 今天,我來到這兒,想從年輕人的身上找到詩;因為年輕 的生命,就是一首詩。大約二十幾年前,我在大學課堂上講詩, 向台下望去,一張張年輕的臉龐都是詩,教室氣氛非常「唐代」。 可是,二十幾年後,最近我在一些場合講詩,看到的臉龐就很 少有詩意了。我懷疑,這果真是一個沒有詩的時代呀! 沒有詩的時代,不僅指我們這個時代不寫詩、不讀詩;更 指的是我們的生活已不存在「詩」的質素,人們的心靈沒有詩 的美感,也不需要有詩的美感。或許,清華大學不一樣吧!這 兒是頂尖的大學,最優秀的年輕人才可以到這兒讀書,所以我 期望今天在這兒,從各位身上能找到詩。 現在,我已經找到詩了,從一張張燦爛著笑意的臉龐,連 接到窗外那排洋溢著生意的花樹,都是詩。 幾年前,我曾經提倡過「生活詩人」這個觀念,也幫一個 出版社主編過一系列稱為「生活詩人」的書。什麼是「生活詩 人」?從字面意義來說,就是「能將生活過得像詩一樣的人」。 我這麼說,是為了要和「紙上詩人」對照。所謂「紙上詩人」, * 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50 就是能拼湊文字,以符合某種詩的語言形式而自以為會寫詩的 人。當然,「紙上詩人」與「生活詩人」並非截然為二而可兼融 為一:生活裡有詩、心靈裡有詩,而又能將這些詩意表現於文 字;如此,則既是「生活詩人」又是「紙上詩人」。這樣的詩, 從生活來,從心靈來,是「真詩」;而這種人也就是「真詩人」。 例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等,現代的鄭愁予、余光中、洛夫等, 都是真詩人。但是,從古至今,也有很多「假詩」以及「假詩 人」。他們的文字雖然符合某種詩的形式,但是內容卻離開他們 的生活、心靈很遠。這種詩,技巧再好,也不是「真詩」。 詩不只是空洞的語言形式構造,因此究竟是「真詩」或「假 詩」,關鍵就在於有沒有「詩性心靈」。「詩性心靈」是什麼?從 何而來?即使我們不作詩,不想當個「紙上詩人」;也可以經常 讀詩,將生活過得很有詩意,就當個「生活詩人」呀!那麼, 我們又如何以「詩性心靈」去讀詩、去感發詩的意義?這就是 今天我要為各位解說的主題。 我給各位的講綱中,提出一個問題:「詩是什麼?我們怎麼 讀詩?」這個問題看來簡單,實則非常困難。「詩」這個字,我 們經常在用,習之既久,卻不一定明白它的真義。我們必須先能 知道「詩是什麼」之後,才能知道「如何閱讀一首詩」。我今天 談的主題是「詩性心靈的特質與詩意義的感發」,卻取了「詩是 智慧的燈」這個意象化的標題,就是想要啟發各位的「詩性心 靈」。那麼,我們就一起想想,怎麼能說「詩是智慧的燈」?「詩」 與「人生智慧」有關係嗎?「燈」能照明黑暗,讓我們看見世界 萬象。人生,假如智慧未開,世界就如在長夜之中。那麼能照明 世界的「智慧之燈」是什麼?從人類文明的起源來看,這「智慧 之燈」有三盞:宗教、詩與哲學。而「詩性心靈」也有四種特質: 存在感、觀賞心、同情心、想像力。下面,我就從「詩性心靈」 的四種特質開始,向各位解說今天的主題「詩是智慧的燈」。 詩是智慧的燈 51 二、「詩性心靈」的四種特質 (一)存在感 「詩性心靈」的第一個特質是:「存在感」。「存在感」與詩 有何關係?我們可以用《世說新語.言語》一段桓溫的故事來 說明: 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桓溫是東晉重要人物,曾任征西大將軍,官位高,權力大。 晉廢帝太和四年(西元 369),他北征前燕時,經過琅邪郡的金 城(約在江蘇上元縣北境),看到一排柳樹;這些柳樹是在晉成 帝咸康七年(西元 341),他鎮守琅琊郡時,親手所種植;現在, 都已粗及十圍了。「十圍」多大?有十人合抱、直徑五寸、三寸 幾種說法。總之,就是指這些柳樹已經很粗大了。 桓溫從當年種柳到現在重過金城,前後已隔了二十八年。 他見柳樹老了,因而感受到自己也老了,都經不起歲月的摧殘, 因此才掉著眼淚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桓溫是大將軍, 擁有那麼高的權力、地位,在沙場上又是何等驍勇!然而對著 自己手種的柳樹,卻怎麼脆弱到掉眼淚呢?這是非常深沉的生 命存在悲情。生命存在的基底就是「時間」。用權力、金錢可以 買得一切,卻買不到「時間」。歲月的流逝,生命的有限與無常, 就是存在的本質;再大的權力、再多的金錢也改變不了它。人 一旦感受到這種生命存在的有限與無常,悲涼之情就會從心靈 深處湧現出來。 生命的「存在」,不能只從先驗本體,以抽象概念去認知, 那只是理論。柏拉圖所說的「理型」、亞里斯多德所說的「第一 52 因」,對我們來說都非常遙遠,太抽象、太理論了;一點兒都不 切身、不實在。依照中國莊子或西方存在主義者的說法,生命 的「存在」就是:一個獨特、具體的「自我」;沒有誰問過這個 「自我」同不同意,他就被「拋擲」到某個特定的時空場所而 誕生了;這個「自我」便如此的在現實世界中生存了。接著, 這個「自我」將往何處去?最終又將「歸」向何處?這些都是 疑惑、都是必須去理解、詮釋的問題,而生命「存在」的「意 義」也因此才能獲得解答。 人的生命存在涵有本質上的「悲涼性」,一切宗教、哲學以 及詩的智慧,都由這生命存在的「悲涼性」所開啟。儒家意識 到人生的「憂患」,佛家體察到人生的「悲苦」,道家經驗到人 生的「哀傷」;基督教認定人生的「原罪」,存在主義者也感受 到人生的「怖慄」。這「悲涼性」一方面原自於每個生命主觀的 非理盲動,一方面又原自於現實世界客觀的「有限」、「無常」。 從主觀來說,人不斷以非理盲動製造許許多多的煩惱。從客觀 來說,生命存在不但活著的時間、空間受到限制,而且在現實 世界中的種種希求,幾乎都受到限制,都難以符合自由意願。 甚且,一切都在變動之中,什麼都定不住,緊緊抓在手上的會 溜走,剛得到的很快又失去。就因為事實上,生命的存在那麼 非理盲動,那麼有限,那麼無常。一些有智慧的宗教家、哲學 家及詩人,才會去追問:清明如何可能?無限、永恆如何可能? 宗教、哲學與詩都不能只告訴我們人生悲涼的現實經驗,更要 告訴我們「如何超越悲涼」而進入理想境界;但是,「如何超越 悲涼」卻必然要以「感受悲涼」為開端。沒有感受到人生的悲 涼,就不會想去尋求超越。 因此,「生命存在感」是一切人文學問的起點。人類從世界 還是一片黑暗的遠古開始,宗教就以這些生命存在的疑惑為起 點,去找答案;哲學也以這些生命存在的疑惑為起點,去找答 詩是智慧的燈 53 案;詩,當然是如此。真正的詩,就是在表現這種生命「存在 感」,進而用「意象」去逼近生命存在的本質;並且有些懷著哲 思的詩人,更會用飽滿的智慧為種種生命存在的疑惑設想「可 能」超越的答案。因此,我才會說宗教、哲學、詩,是人類面 對生命存在的疑惑,而所點亮三盞「智慧的燈」;故而生命的「存 在感」也就是「詩性心靈」的第一個特質。沒有「存在感」的 人,寫不出真正的詩。 人只有回到生命存在的本身,才有創意,才有智慧。智慧, 必須人們貼近自己的存在,直接去體驗、去感思,才能開啟出 來。今天,不幸的是資訊垃圾太多,生命存在被架空了,人們 只活在媒體經過編碼的符號世界裡,因而遺忘了生活中種種最 貼近的事物;甚至遺忘了自己生命存在的本身,而不理解其意 義何在!沒有詩,是因為已沒有「詩性心靈」。假如我們不必經 過媒體編製之層層疊疊的符號,而能直接感悟生命存在自身及 當下貼切之事事物物的意義,就會產生創造詩的原動力。 桓溫「木猶如此,人何以堪」這二句話,就是道道地地的 「詩」。雖然它不成篇章、不具格律;但卻充滿「詩意」。因為 桓溫以「意象」語言表現了自己最真實的生命存在感受,逼近 了生命存在的本質,而非僅是虛假的套語。 余光中先生收在《掌上雨》這本書中的一篇文章:〈新詩與 傳統〉,提到新詩既不押韻,又怎麼判斷「是詩」或「不是詩」? 他就舉出桓溫「木猶如此,人何以堪」這二句,說它是真正的 詩,而相對舉出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這首詩 的最後二句:「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說它雖符 合格律,卻不是詩。為什麼?因為這二句「是敷衍話,是門面 話,不是詩人性靈的自然流露」。這也讓我們知道「詩性心靈」 的特質之一,就是對生命存在最真實的感受。 54(清華中文學報 第三期(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第 49~78 頁 )

Comment by Zenkov on May 23, 2022 at 10:55pm

 (二)觀賞心 「詩性心靈」的第二個特質是「觀賞心」。「觀賞心」與詩 有何關係?我們就用《莊子.秋水》所記載「魚樂之辯」的故 事來說明: 莊子與惠施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 魚樂也。」惠施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 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 子矣;子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 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與惠施在濠水橋上遊玩。莊子「觀賞」著浮在水面,從 容游來游去的鯈魚,就做了「是魚樂也」這個判斷;但是,惠施 卻反問他:「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接著,兩個人展開一連串 的辯論。徐復觀先生在《中國藝術精神》一書裡談到這則故事, 他指出莊、惠面對「鯈魚出遊」這同一現象,二人的思維、判斷 方式卻完全不同。莊子說「是魚樂也」乃「審美判斷」;惠施說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則是「認知判斷」。「審美判斷」從對具 體實在之事物做主客合一的直觀、欣賞而得到,成就的是藝術性 的作品。「認知判斷」則從對具體實在之事物做主客分離的抽象 概念分析而得到,成就的是科學性的知識。這兩個人,莊子可以 做個詩人、藝術家;惠施則可以做個邏輯學者、科學家。 莊子所說「鯈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這句話是不是詩? 是的,雖然它不成篇章,也沒有格律,卻滿是「美感」、滿是「詩 意」。因為莊子抱著「觀賞」的審美態度去看待從容出遊的鯈魚, 而將最真實的美感說出來;雖然不講平仄,也不押韻,但這句 話卻是「詩」了。 詩是智慧的燈 55 「美感」就是「詩質」;而「美感」一方面得之於「直觀」, 二方面離絕於「功利」。它由「觀賞心」的作用而生。因此,我 們可以說「觀賞心」就是「詩性心靈」的特質之一。「美感」得 之於「直觀」,就是觀看者與被觀看的對象中間,既不介入任何 已建置的知識,例如生物學、倫理學等,也不介入任何功利性 的欲念,而直接感覺對象之聲色、體會對象之神情。同時,這 種「直觀」的方式也不是將對象當做不涉主觀情意的純粹「客 體」,主客對立地去做實驗、分析。因此,直接的「觀賞」都在 當下實在的時空場域中,對著具體的物象去引生感覺經驗;古 代詩學「興」的觀念,其中一個涵義,亦即魏晉六朝人從「感 物起情」所說的「興」。這種「興」,若就主體思維而言,近似 這樣的「直觀」。莊子與惠施觀看「鯈魚從容出游」之態度、思 維的差別,也就在這裡。 「美感」除了得之於非知識性、非分析性的「直觀」而外, 還必須這「觀賞心」超越了「功利」欲念,才能產生。假如我 們將生活中的種種事物都轉成量化的「貨幣值」來看待,「美感」 就消失了,「詩」也跟著消失了。對著從容出游的魚兒,不把它 當做賣錢、下酒菜的物資,而靜靜觀賞它自由自在的姿態,那 就是美、就是詩了。宋代程顥〈秋日偶成〉:「萬物靜觀皆自得, 四時佳興與人同」,他說的也就是如同莊子在濠梁上「靜觀」鯈 魚出游從容的那種「佳興」。這種觀賞四季自然景象的「佳興」 可與人分享,而無須也不能獨自佔有。一旦對象只當做滿足功 利欲望的物質,便強烈地想要獨佔它、吞沒它,很難與別人分 享,而美感、詩意也完全消失了。 今天自然生態之所以被破壞殆盡,就是因為我們總把自然景 物當做「功利性」的資源,而不是將它當做「觀賞」的對象。什 麼紅尾伯勞、黑面琵鷺,再珍貴的保育類動物,也會被吃光光。 一個沒有詩的時代、人們普遍缺乏「觀賞心」,大自然中最美好 56 的景物就都逐漸在走向毀滅。想要讓自然生態回復生機,其「本」 不在法律,而在「美育」;從生活教育去找回人們的「觀賞心」、 找回人們的「詩性心靈」,才是「務本」之道。手握著權力的爺 們,怎麼到現在還不能覺悟,我們這個社會最根本需要的並非人 民在經濟上的「競爭力」,而是在生活上的「觀賞心」! (三)同情心 「詩性心靈」的第三個特質是「同情心」。「同情心」與詩 有何關係?我們就用蕭統〈陶淵明傳〉所記載的一段故事來說 明: (淵明)為彭澤令,不以家累自隨,送一力給其子,書 曰:「汝旦夕之費,自資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 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這段故事很感人,其中蘊含著讓我們沉思的道理。陶淵明 離家去擔任彭澤令,沒有攜帶眷屬。他很關愛自己兒子,就派 遣一個僕人到家裡,協助砍柴挑水的勞務;但是,他又特別叮 嚀兒子:「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這句話雖然沒有格律,卻 是「詩」;它表現了詩人陶淵明真誠流露的「同情心」,將別人 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善待,非常感人。孔子所講的「恕 道」,孟子所講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個抽象的道理,陶 淵明在日常生活中,已將它真真切切地實踐了。 「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這句話隱含了人間的「秩序之 美」。人與人之間必須要有相互同情、彼此憐惜的「愛」,社會 才能建立和諧的秩序;而人們在「和諧的秩序」中生活,感受 到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殘害的親和情境,那就是「美」。 將這種美感以語言表現出來,就是「詩」。因此,我們可以說「同 情心」就是「詩性心靈」的特質之一。 詩是智慧的燈 57 「同情心」就是道德理性接物而動的表現,也就是「善意」。(下續)

Comment by Zenkov on May 23, 2022 at 9:44pm

「詩」是否必須以道德之「善」做為它的本質?這個問題,不 同的文學觀會有不同的主張,唯美主義者對於詩的本質,大多 排除了「善」,認為詩之為詩就在於表現「非關道德」的情趣之 美;但是,儒家傳統詩學則抱持「美善合一」的觀念:詩,表 現的不僅是「個人」對自然或日常生活表象所體驗的美趣而已; 更重要的是在「群體」彼此互動的「關係」中,以「和順」的 人格表現為「和諧」的秩序;而這「和順」的人格就是「美」、 這「和諧」的秩序也是「美」。人格之「美」與秩序之「美」的 表現,當然涵有「善」的性質,美與善一也。這就是《孟子. 盡心》所說「充實之謂美」,也是《禮記.樂記》所說「和順積 中,英華發外」。何謂「充實」?就是將「善性」做最充分、最 真實的表現,那樣的「人格」就是「美」。因此,孟子所說「充 實」也就是〈樂記〉所說「和順積中」。一個人能「和順積中」, 自然會有「英華」的氣質發之於外。我們常說的「內在美」、「人 格的光輝」便是這個意思。各位想想,你在校園內和老師、同 學接近時,若能感覺到人人親切、祥和;這樣的存在「情境」 真是何等的美呀!這種「美」非關風景,乃是人的善良心性表 現在彼此「互動」的言行上,所形成的一種氛圍;非僅由耳目 之聽見,更由心靈之感受所得到的一種美。將這種美以語言文 字表現出來,就是一首好詩。 陶淵明的「同情心」還不僅表現在對待「人子」而已。其 實,他有很多詩篇,都是「同情心」、都是「人格美」自然的表 現。我們就舉他的〈讀山海經〉來體會一下: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這首詩好在哪裡?它看起來很平淡,沒什麼絢麗的辭采, 沒什麼奇特的技巧,究竟好在哪裡!它就好在詩人「同情心」 58 的自然流露,毫不造作。各位深深的、細細的體會:詩人就真 切地生活在大自然的情境中,與草木鳥獸渾和一體。到了夏天, 草木生長,群樹欣欣向榮。他看到鳥兒有了很好的棲息之處, 非常快樂地啼唱著,所以說「眾鳥欣有托」;而他自己的「家」 雖然簡陋,卻也在這一片自然之中,覺得生活非常安適,所以 說「吾亦愛吾廬」。詩人不但自己過得快樂,也希望鳥兒過得快 樂;因此,「眾鳥欣有托」,不只是客觀的說鳥兒「欣有托」,更 是詩人主觀的為鳥兒感到「欣有托」,這就是「同情心」。我們 再合情合理的想像,要讓「眾鳥欣有托」,詩人當然就不會隨便 去砍樹,而保存鳥兒的棲息之地,所以說「繞屋樹扶疏」。詩人 推擴他的「同情心」,順隨自然,讓草木、鳥獸各安於其生存空 間。古人認為「人」與天、地並為「三才」,而能「參贊天地之 化育」、宋代理學家張載在〈西銘〉中說:「民吾同胞,物吾與 也」。道理很高深,陶淵明這幾句詩卻很平實又很透徹地將它表 現出來。詩人、草木、鳥獸就在大自然中,各在其自己卻又渾 化如一,這不就是《莊子.齊物論》所說「萬物與我為一」的 存在境界嗎?因此,我們可以說陶淵明這幾句真是古今第一等 好詩,而它全由詩人的「心靈」在生活實踐中自然流露而出, 非刻意從技巧而得。 這種「同情心」,這種存在境界,清代的鄭板橋體會最深, 也實踐最切。他在〈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中說: 平生最不喜籠中養鳥,我圖娛悅,彼在囚牢;何情何理, 而必屈物之性以適吾性乎? 接著〈書後又一紙〉: 所云不得籠中養鳥,而予又未嘗不愛鳥,但養之有道耳。 欲養鳥,莫如多種樹,使繞屋數百株,扶疏茂密,為鳥國 鳥家。將旦時,睡夢初醒,尚輾轉在被,聽一片啁啾,如 詩是智慧的燈 59 雲門、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頮面、漱口、啜茗,見其 揚翬振彩,倏往倏來,目不暇給,固非一籠一羽之樂而已。 他這封信說的是日常生活所行之事,不是扳著道學臉孔教 訓人;文字又淺顯易懂。他不喜歡養鳥,就是因為不願將自己 的「娛悅」建立在鳥兒被「囚禁」的痛苦上;鳥兒在山林中自 由飛翔,就是它的本性呀!假如愛鳥又不願養鳥,兩全其美的 辦法,就是在住家四周種樹,營造一個鳥兒最佳的生活情境。 清晨就在鳥啼聲中醒來,彷彿聽賞「雲門、咸池」這類黃帝、 堯舜時候的古典樂;還可一面洗臉、刷牙、喝茶,一面觀賞鳥 兒飛舞跳躍的姿態。這種情境實在不僅是養鳥所享受「一籠一 羽之樂」可比。陶淵明〈讀山海經〉詩所描寫的境界,在鄭板 橋這封家書中再現了。 「同情心」並非難解的大道理,鄭板橋在日常生活中很真 切地將它實踐出來。這就是「詩性心靈」,因此這封家書雖是散 文,沒有格律,卻是最好的詩呀! (四)想像力 「詩性心靈」的第四個特質是「想像力」。「想像力」與詩 有密切關係,這是大家都熟知的道理。我們就以《世說新語. 言語》謝道韞「詠絮」的一段故事來說明: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 「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 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謝安在下雪的日子與家族聚會。他看到雪花飄飄的景象, 就隨機教學,出了個題目:「白雪紛紛何所似?」考一考兒女們 的「想像力」。兄長謝朗的小孩胡兒先回答:「撒鹽空中差可擬」。 60 他將「雪花飄飛」想像成「撒鹽空中」,不能說沒點兒相似,但 是一方面這個比喻只將兩者顏色之「潔白」做了聯想,而雪花 質地之「輕柔」卻非鹽巴能做比喻;二方面,「撒鹽空中」這景 象也太質實、太笨拙了些,顯不出雪花飄飛那樣輕靈迷濛的美 感;即使承認這一句話也是詩,卻是不夠好的詩。大兄無逸的 女兒謝道韞隨後說:「未若柳絮因風起。」這一句充分展現謝道 蘊的想像力,雪花的「潔白」、雪花的「輕柔」、雪花飄飛的那 種迷濛的情境之美,都可以用「柳絮因風起」去譬喻,這就是 詩;而且是一句「好詩」,比胡兒高明了許多。 想像力,可以把這個東西和那個東西因著某些外在或內在 相似的特質聯想在一起。這就是漢代孔安國解釋《論語.陽貨》: 「詩可以興」時,所說的「引譬連類」。「興」是詩得以產生的 主要因素,也是「詩性心靈」的特質之一。它從「心理層」而 言是「想像力」或「聯想力」;從「語言層」而言是「譬喻」。 詩的語言有隱喻、象徵種種特質,都是建立在人類的想像力上。 而心理之想像、語言之譬喻則又建立於「實在層」之宇宙萬物 原本就具有的「類似性」。因而,「興」做為詩歌創作的動力因、 質料因,必須整合「實在層」、「心理層」、「語言層」的各因素 才能充分理解。假如單從心理層來說,「想像力」就是「詩性心 靈」的特質之一。

Comment by Zenkov on May 23, 2022 at 5:41pm

沒有想像力,白雪只是白雪、鹽巴只是鹽巴、 柳絮只是柳絮,好詩或壞詩都產生不了。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做一個歸結:「詩性心靈」是什麼?第 一,它是人們對自身生命存在經驗及意義的感悟能力。第二, 它是人們不受抽象概念思維及功利欲望所支配之一種直觀、欣 賞的能力。第三,它是人們待人接物所自然表現的同情心、人 格美,隱含著善意。第四,它是人們的想像能力。經過這幾個 故事的體會,各位應該已理解「詩性心靈」是什麼了。假如懷 有這些個「詩性心靈」,你的心中就有詩了。至於如何將它「文 詩是智慧的燈 61 字化」而表現為一首詩?那是第二層次的事,只是一種語言表 現技巧,需要一些專業練習。你可以不寫詩,但是生活中、心 靈中卻不能沒有詩。因此,我們可以說:詩,是人的一種生命 存在方式、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心靈感覺;這是詩的根源。 三、「詩意義」的感發 (一)詩可以興――詩意可以隨我心而感悟 我們理解了「詩性心靈」,喚醒了「詩性心靈」,不一定就 要去寫詩;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夠經常讀詩,因而更加豐富了 心靈,讓我們的生活在追求知識、功利的過程中,也能保有心 靈上的詩意美感,就做個「生活詩人」也很好呀!那麼我們要 如何閱讀詩呢? 從中學以來,各位學詩的經驗可能不是很愉快。因為中學 的國文教育,都有標準課本,老師所講一首詩的「意義」似乎 也都有標準答案,同學只要將它背起來,考試的時候,將標準 答案複製到試卷上就行了。其實詩很難考試,尤其測驗題一考, 詩意就不見了。它的表層文字義,也就是「言內意」,固然有比 較客觀的訓解;但是,它的深層隱涵意,也就是「言外意」,卻 沒有唯一、固定的詮釋,而允許讀者主觀的體悟。因此,能考 的就只有「言內意」的訓解了;而「言外意」才是詩的精萃, 卻沒有標準答案,當然考不得啊! 我在大學教詩,不斷的想要重新建構同學們讀詩的正確態 度及方法。簡單來說,讀詩的正確態度及方法,就是要將自己 的生命存在經驗、價值觀念帶進詩境中,與詩人對話,如同李 白、杜甫就在你面前,寒燈細雨中、清風朗月下、大雪古道 上……,在各種不同情境裡,你與詩人正交換著彼此的存在感 62 思;如此閱讀,才能理解到詩的深層涵意。如果閱讀主體不見 了,如果詩和你的存在感思無關,它就只是個知識客體,讀詩 與解數學方程式也沒什麼不同。方程式可以和我們的愛恨生 死、窮通貴賤、善惡美醜、喜怒哀樂都無關,那只是抽象符號。 但是,讀詩不能如此,必須融合我們自己的存在感思,才能讀 出創意;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詩可以興。」 這種最古老的讀詩態度及方法,早就出現在先秦時代。人 們讀詩,文本是開放的,感思是自由的,不但孔子與學生經常 感發性的「言詩」,諸子百家經常隨其所悟而「引詩」,以輔助 說理,甚且在外交場合也自由斷章取義以「賦詩言志」;同樣一 首詩,可以被移用到各種讀者切身的不同存在情境中,而產生 新的意義,這就是「創造性詮釋」。如此讀詩,多有趣啊!到了 漢朝,越往後世,詩就越變成知識客體,往往被當做與讀者自 己生命存在感思無關的學術去研究,讀詩也因此失去了很多趣 味。 孔子教他的學生去讀詩,說:「詩可以興」。他對詩的觀念 與讀詩的態度,就是不把「詩」只當做與讀者生命存在感思無 關的知識客體。讀詩,非常自由,可以隨意感悟,經由文本的 啟發,打開自己的人生境界。我們就舉《論語.學而》一段孔 子與子貢「言詩」的故事,來說明「詩可以興」的道理: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 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 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是《詩經.衛風.淇奧》的詩 句,本義是磨製玉器與骨角,涵有「精益求精」的意思。子貢 卻將它移到與孔子對話的場合,意義也轉成道德實踐必須「好 詩是智慧的燈 63 還要更好」。子貢所講的「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只是消極的「有 所不為」,孔子所說的「貧而樂,富而好禮」則更是積極的「有 所為」,後者比前者的道德實踐境界更高。磨製玉器與骨角是一 種存在「情境」,道德實踐又是另一種存在「情境」。從經驗事 實來說,這兩種「情境」不同;但是,從價值理想來說,二者 卻有「類似性」,那就是「精益求精」、「好還要更好」。將這兩 種情境聯想在一起,就是「興」,我稱它做「情境連類」。子貢 與孔子談論道德實踐而「情境連類」地體悟到詩義,甚而感發 自己在道德實踐上「精益求精」的志意。這就是「詩可以興」 的典型例子。 這段故事非常有名,最能切實表現孔子那個時代所謂「詩 可以興」的意義,表現孔子對詩的閱讀態度及方法。朱熹《論 語集註》對「詩可以興」的解釋非常好,他說「興者,感發其 志意也」,也就是人們可以經由詩的閱讀而感發心志、情意。秦 漢間,毛公解詩,在《詩經》中一百多處標示了「興也」,這還 是孔子所謂「詩可以興」的古義,意思是提示讀者對這些詩句 要有所「感發」。後人不解此意,將「興」只說成語言層的「譬 喻」。比毛公稍晚的孔安國,將「詩可以興」的「興」解釋為「引 譬連類」。「連類」還有實在層與心理層之情境類似聯想的意義, 就如上面所說孔子與子貢「言詩」的狀況;但是,「譬喻」便是 語言層的修辭方式了。而到了東漢鄭玄箋注《詩經》,更在毛公 標示「興」的詩句下,進一步解釋:「興者,喻也。」他的意思 是毛公標示這篇詩為「興」,就是詩句中「以什麼譬喻什麼」。 這更明確的將「興」只是當成語言層的「譬喻」,乃是對毛傳獨 標「興」義的誤解。王逸注屈原的〈離騷〉也同樣抱持這個說 法,他認定:「〈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於 是,讀詩的態度「客觀」起來了,將文本當做客體,閱讀主要 目的是拆解譬喻的符碼,以了解「作者本意」;讀者不再有自由 64 感發的空間了。這麼「專業」的閱讀,已是讀詩的第二義,逐 漸失去先秦時代將「詩」和讀者生命存在意義融合的「感發性」 讀法。 當然,文化的發展也未必新的來,舊的就被消滅掉。孔子 時代,那種「興」的古義,也有人將它當做優良傳統去繼承。 在理論上,我們可以看到清代王夫之對「詩可以興」,做出精深 的詮釋。他在《薑齋詩話.詩譯》中說: 詩可以興……,「可以」云者,隨所「以」而皆「可」也。…… 作者用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這個見解太精采了。

Comment by Zenkov on May 23, 2022 at 3:58pm

(上續)「所以」就是「所因」,指讀者的閱讀 動機,包括原因、目的;閱讀動機原自於讀者的存在感思,也 就是下文所說的「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的「情」。因此,詩之 「可以興」,就是允許讀者隨個人的存在感思去閱讀,而所得到 的意義都應該被認「可」;不能說我讀到的意義才對,別人讀到 的意義都錯。那麼,作者寫詩的時候,固然有「一致之思」,也 就是有他完整的創作意圖;但是,讀者卻可「各以其情而自得」。 因此,「詩意義」又哪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呢? 王夫之從理論上給「詩可以興」做了最好的詮釋;而王國 維則曾經用「詩可以興」的態度及讀法,實際詮釋了幾首詞。 他在《人間詞話》中說: 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 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 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 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 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以此意解釋諸詞, 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詩是智慧的燈 65 這是一個「詩可以興」典型的讀法。王國維也知道用這種 方式讀詞,不合「作者本意」,所以他說「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 也」。當我們從「作者本意」去解詩時,就必須符合詮釋的「客 觀有效性」。因為「作者本意」相對於讀者而言,具有「客觀他 在性」;你說自己對這首詩的詮釋乃是「作者本意」,那麼在方 法上,你就必須拿出證據、符合邏輯,以論明作者是否真有這 個意思,才能保證你的詮釋具備「客觀有效性」。 假如,我們只是對詩自由感發、情境連類,不把讀到的意 思轉嫁給作者,說那是他的「本意」,就可以像王國維這樣閱讀 了。在原詞的文本中,晏殊的〈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帶天涯路」,並沒有王國維所說「成大事業、大 學問」第一種「境界」的意義;但是,王國維卻從這幾句詞自 由感發、情境連類,而體悟到一個人倘若要「成大事業、大學 問」,其開端必是有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 路」,也就是在一種冷清寂寞的情境中,獨自高瞻遠矚,「追尋」 理想。各位年輕的朋友們,假如真要「成大事業、大學問」,當 前就是處在這個境界了。 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兩句 詞出自柳永的〈蝶戀花〉,原來寫的也是男女愛情,當然不是王 國維所認為的那個意思。不過,在自由感發、情境連類下,王 國維卻從這兩句詞體悟到,凡是想要「成大事業、大學問」的 人,就必須具有「為追尋理想,堅持到底,雖身心憔悴,也在 所不惜」的精神。人生不只追求愛情如此,追求事業、學問也 該當如此。過程中,有失落、有挫折,卻仍為理想堅持到底。 一個人到了中年,就可能進入第二境了。這個境界,你們再過 十年、二十年,大概便體會得到。 66 至於第三種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 燈火闌珊處。」這幾句詞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不過王國維 所記和原詞有些不同,「回頭驀見」應做「驀然回首」,「正在」 應做「卻在」。這幾句詞原來寫的也是男女愛情,在元宵夜熱鬧 的人群中,一個男人到處找尋那個讓自己驚艷的女子,那是他 心眼中最理想的伴侶。最終找到了,然而卻已是「燈火闌珊」, 熱鬧又歸於冷清了。王國維從這幾句詞自由感發、情境連類, 而體悟到人生對大事業、大學問的追求,不也是這樣嗎?大事 業、大學問實現了,但是人也老了,一切絢爛都將歸於平淡。「燈 火闌珊」不一定是失落,它可以是一種平淡的情境。各位年紀 輕,距離這第三境還遠得很;我可就很接近了,大事業、大學 問不一定真有成就,但是「燈火闌珊」的情境卻已在眼前啦! 人老了,再絢爛的一生,最終都要能安於「平淡」,才見其智慧。 這些片段的詞句,分別在三個詞人的三首作品中,原本沒 什麼意義上的關係;王國維真的很有會悟力,竟然能夠自由感 發、情境連類,而將它們整合到「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 所經歷三個階段的生命存在境界。這樣讀詩,太有創造性詮釋 了。我相信,這三個階段的境界應該就是王國維一生所經歷的 存在感思。他之所以對這三首詞作能讀出這麼精深的意義,關 鍵就在於將自己的生命存在感思帶進作品情境中去體會。 這種讀詩方式用在當今的學術上,會被自認「專業」的學 者批評太過主觀。但是,我認為讀詩本來就有各種不同的態度 及方法,也不免於主觀;甚至「主觀」是必要的,只有將主觀 的存在感思帶進詩境中去讀,才能有「創造性詮釋」;尤其讀詩 的目的不在於撰寫學術論文,而在於想要當個「生活詩人」,想 要豐富「詩性心靈」,想要享受詩意美感的趣味,就該那樣「自 由感發、情境連類」地閱讀。我做為一個學者,必須面對學術 社群;而撰寫論文就是在建構知識,「學術規範」要求我們所建 詩是智慧的燈 67 構的知識必須具備「客觀有效性」,甚至解詩還得要求「理論」 依據。坦白說,比起「詩可以興」的自由感發、情境連類,這 麼「專業」的論詩,真的很無趣;然而,那是我的學術工作, 不得不如此。 在中國古典詩中涵泳了四十年,我所體驗到的讀詩樂趣, 不是在做研究、寫論文的時候;而是當我閒來無事,一個人、 一杯茶,坐在書窗前、花月下,以我自己的生命存在感思,自 由地品賞一些好詩,當有所體悟,便欣然忘食。就是這種情境、 這類體悟,讓我覺得「詩是人生智慧的燈」。我想各位不一定做 學者,你就這麼讀詩吧!一定會讀出趣味、讀出智慧來。 (二)讓我們一起用「心」來讀幾首詩,讀出人生的智慧! 最後,就讓我們一起來讀幾首詩,看看能讀出什麼人生智 慧!第一首詩是唐代王翰的〈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 來征戰幾人回!(下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