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利他心」商業場景微電影~~摘要:2019年11月7日,第二十一界中國零售業博覽會(CHINASHOP)在青島正式開幕,商米科技受邀第四次參展,攜手軟件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最具特色的「商米數字小鎮」。除了可以一覽來自全球的近千家參展企業的零售行業新發展外,商米科技策劃了一場「觀影會」值得關注,它是由泰國神級導演塔諾柴拍攝的年度品牌微電影《無價》。
11月7日,第二十一界中國零售業博覽會(CHINASHOP)在青島正式開幕,商米科技受邀第四次參展,攜手軟件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最具特色的「商米數字小鎮」。除了可以一覽來自全球的近千家參展企業的零售行業新發展外,商米科技策劃了一場「觀影會」值得關注,它是由泰國神級導演塔諾柴拍攝的年度品牌微電影《無價》。
在「商米數字小鎮」,體驗18個不同商業場景的新零售變革
每個人都經歷過不同的商業場景,從滿足大眾日常需求的餐館、水果店、服裝店、理發店到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寵物店、母嬰店、足浴店、酒吧夜店等等。
但這些支撐人們吃喝玩樂需求的門店,是怎樣緊跟新零售的步伐的呢?
眾所周知,互聯網帶來的巨大變革給眾多中小商家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有的甚至是顛覆。在本地商家信息化已經是勢在必行的情況下,一些中小商家面對互聯網卻仍然只有不知所措。
在CS展會現場,商米科技攜手16家軟件合作伙伴,以近700平方的最大展位、覆蓋18個不同商業場景的「商米數字小鎮」,通過一站式未來數字門店場景體驗,來回答這個問題。
商米科技以豐富的設備和專業的場景方案營造了餐廳、寵物、足浴、夜店等等一系列真實商業場景,向每位走進「商米數字小鎮」的商戶,在真實場景下,針對性地講解不同行業變革新零售的痛點及解決方案。在此之外,商米科技還聯合支付寶一起打造了可以讓大家體驗黑科技購物刷臉支付。
這也是商米科技創立的初衷:以「利他心」為准則,利用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技術來為傳統商業建立信用體系,讓商業服務透明化,讓消費者更加放心,同時為平台上堅持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的商家提供更多的客戶資源,促進商業的良性循環。
因此,今年的展會,商米科技還有一大亮點:首次對外發布商米嚴選數字化門店解決方案。商米方案專家從9000+商業應用中嚴選12款軟件,從行業痛點出發,為商家提供從硬件到軟件的一體化服務,實現合作共贏。
生活不止18個商業場景,「利他心」需要被更多地傳遞
「商米數字小鎮」營造了18個商業場景,但生活中的商業場景,卻遠遠不止這個數字。而在每個行業乃至每個門店,背後都站著一個不同的商人。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人有一種「無商不奸」的看法,而「商人」逐漸成為了一個帶有負面色彩的詞,也成了一個容易被誤解的職業。
其實,很多從事某一個行業的商人,是秉承著想一直傳承干下去的心,他們秉承著一顆利他心,踏踏實實地在自己的領域裡貢獻著價值,成為了員工、家人、顧客眼中了不起的大人物。
在此次CS展會,商米策劃了一場「觀影會」,第一次為商人正言,並借此傳遞「利他心」是商業最本真的心態,願喚起這個商業社會的善意,願每顆善心都不被辜負,就算在無利不獲的商業中。影片故事是從幾十個國內外真實的商家故事中篩選而來,並由泰國國寶級導演塔諾柴執導,歷時3個月打磨、攝制完成。
11月7日,在利他心年度品牌電影公映的同時,商米聯合支付寶、有贊、付唄、美味不用等、收錢吧、錢方、生意專家、銀豹、客無憂、博卡、車店無憂、天財商龍、康銘泰克、貨寶寶、九點半15位行業合作伙伴共同發起了【利他心商家故事】征集,尋找在自己的領域裡,懷揣著商業的本心,默默無聞地服務顧客的每一位老板、每一個商家的故事。
(2019/11/07 极客 原題:一部泰國神級導演的TVC作品,說能喚起商業的「利他心」?)
愛上脱口秀:近年來,脫口秀成為都市青年的社交新方式、打卡新去處、減壓新手段。在北京,走進酒吧、咖啡吧,看看開放麥(脫口秀演員實驗段子的免費或低價演出),你會在這裡與各行各業的年輕人相遇。名校學霸、快餐店品牌大使、核酸采樣員、全職奶爸……他們有人是下班後來「吐吐槽」,也有人致力於成為一名優秀的脫口秀演員。
當下,脫口秀是年輕人情緒的共振場,也成為他們的職業新賽道。青年人為什麼愛上了開放麥?北京青年報記者帶你走進線下開放麥與新人演員的故事。
開放麥表演:觀眾花費不到30元,就可近距離欣賞表演
入夜了,高大的寫字樓陷入黑暗,咖啡吧的橘色燈牌在大廈一角獨自明亮。屋內昏暗靜謐,微弱的暖白光盞中,兩位工作人員低聲指引著來客。窄小的旋轉樓梯蜿蜒向下,燈光照亮沿途橙色牆壁,通向隱秘的熱情與活力。
「假期第二天,約不到男朋友就約女朋友來看脫口秀是吧?」棒球帽、小卷髮、金屬項鏈配綠毛衣的男孩蹦跳著上台,看著台下三十來位青年男女,女孩佔了約三分之二,他不禁如此調侃。隨後,他提醒觀眾:「演出過程中,如果好笑就笑,不好笑就鼓掌。」這是北京某著名脫口秀的開放麥現場。新老演員在此實驗段子,觀眾花不到30元就可以近距離欣賞一場表演。
綽號「船長」的21歲男孩收獲了當晚最多的笑聲。他是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專業學霸,讓觀眾意想不到的是,光環之下也有許多苦惱:同學「卷」到在廁所背單詞、用教高數的方式追女生卻遭拒絕。
他的表演常常伴隨著豐富、誇張的肢體動作和角色反串。講到喜歡的女孩與別的男孩親密喂食,他微微仰頭張嘴,模仿女孩的可愛表情和聲音。而另一邊,作為旁觀者,他剖析了自己的心境:不屑、嫉妒、羨慕。
演出的「炸場」效果還與一個意外有關。演出前的互動中,一位觀眾自稱在「北京末流985」就讀,並兩次強調「是985唉」,引起全場觀眾大笑。演出後半段,一個完全無關的場景中,演員再次巧妙地提到該觀眾就讀學校,這次call back(脫口秀經典表演技巧)讓全場氣氛達到高潮。
當晚的演出效果不錯,幾乎每位演員都成功逗笑了觀眾。但有時候,演員和觀眾都不得不面對另一種境況——冷場。
9月下旬,南鑼鼓巷一家酒吧,一位在法律行業工作的女孩第一次登台講脫口秀。她講述了年輕人的職場困境,辛苦完成的工作被領導親信搶佔功勞,她因此自閉、自殘。她原本想笑著調侃,卻講著講著就哽咽了。
10月上旬,美術館附近的文創園區,一位相對成熟的演員也出現突發狀況。說到「家庭教育讓我特別不自信」時,她突然躬身道歉:「唉,謝謝大家,對不起對不起。」隨後,她匆匆下場,簾後傳來號啕大哭。
在這兩個時刻,台下響起了鼓勵的掌聲。
開放麥就像一個試驗場,無論是演員還是觀眾都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用一位觀眾的話形容,觀看開放麥就像體驗和參與脫口秀這個果實成熟的過程,幫助演員們鍛造真金。
(續上)脫口秀演員·不願做不溫不火的工作,學霸稱要在這行「搏一搏」~~學歷是脫口秀行業的眾多人設標簽之一,觀眾熟知的不少演員都畢業於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呼蘭、北京大學的李雪琴和鳥鳥、北京科技大學的徐志勝、上海交通大學的龐博、吉林大學的趙曉卉和周奇墨……
主持人車洪君是復旦大學大四學生,當他的同學們出國、保研時,他選擇更換賽道,參與喜劇表演。他戲稱自己——「在職大學生,全職脫口秀演員」。
車洪君說,他發現自己從小就具備某種喜劇天賦,其中一個典型特征是——上課喜歡接話茬。他善於快速從對方的表達中找到漏洞,這恰好符合喜劇的反邏輯特徵。另一個天賦的發掘在於,英語課上,他在10分鐘的課堂展示中吐槽室友引起同學哄堂大笑,老師對他說:「你身上有美式喜劇演員的氣質。」
7月,家在山西、學在上海的他來到北京,靠著「硬闖」進入了脫口秀行業,在網絡平台購票,通過票務詢問開放麥機會,現場試講。從愛好者到新人再到簽約演員,常人通常需要花半年、一年甚至兩三年才能完成的事情,他用兩個月就做到了。車洪君把這歸結為運氣——在兩場接近「炸場」的演出中,恰巧碰到了俱樂部老板。
或許更重要的是積累和學習。作為社科專業學生,車洪君對脫口秀有基本的底層邏輯理解:一門解構的藝術,消解了精英文化的意義。落實到行動上,他把知名演員們的表演聽了上百遍,熟知他們的人設風格、精彩段子,聊天時對周奇墨、邱瑞等人的表演信手拈來。
當他模仿完邱瑞講媽媽把秋褲縫在牛仔褲上這段,記者隨口一句「這是溫暖啊!」他卻立即反應道:「我是覺得離譜,但你這個角度還沒人講過。」一邊說著,一邊拿出手機記下了「代溝-溫暖」。在他微信文件傳輸助手的聊天框中,還有不少類似這樣的記錄。這就是他的日常,把素材收集、段子創作融入生活。
對於名校畢業生選擇成為脫口秀演員,他說,考慮到目前的經濟形勢和求職難度,與其做些不溫不火的工作,不如在脫口秀行業上升期裡搏一搏。「人的選擇是自由、多元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正是學校給了我選擇的底氣,即使這條路走不通,我相信我也會有自己的路。」
脫口秀觀眾·從脫口秀中找到情緒共振,紓解工作和生活的壓力~~
無論線上綜藝節目,還是線下開放麥演出,脫口秀或許都是最能捕捉社會情緒的地方之一。《脫口秀大會》引領的社會熱點討論包括:996、內卷、催婚、副業、朋克養生、容貌焦慮等等。
北青報記者在開放麥現場則聽到了身邊的「熱點」:身處女性為主的護士職業群體中,護理專業的男孩吐槽自己一再被小朋友稱呼「護士姐姐」;滿臉痘痘的男孩把自己的臉比喻成餅干「趣多多」;職場打工人說髮際線後退,為疾病所困……
據《脫口秀營銷白皮書》所言,脫口秀的用戶群體多為一二線城市精英人群或新中產,年齡在25歲以上,65%以上擁有本科學歷。他們有較高的生活、工作、社交壓力,需要宣洩的出口,且需要尋求社會認同和自我實現的支點。
喜歡看脫口秀的張女士在北京工作10多年了,工作、照顧孩子、運動,每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在快節奏生活中,有時覺得自己需要釋放一下情緒。」她起初聽相聲,後來開始看《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有時連續刷上幾天。早幾年,她偶然觀看過線下演出,現在則集中在線上觀看,時間成本是她的重要考量。線上演出經過篩選、排練展出了最精華的部分,還可以在不喜歡的部分快進。
25歲的思佳去年進入北京一家國企工作,身處大城市加之初入職場,看一場脫口秀就成了她排解情緒的方式。
今年「十一」假期,家在本地的朋友們各有安排,思佳無人陪伴,甚至在小紅書上瀏覽「95後誰出來玩」相關帖子,但最後還是決定獨自一人觀看脫口秀演出。
在咖啡吧不大的空間中,與其他觀眾坐在一起,時不時被台上的演員逗笑,這讓她感到一切值得。一個半小時的演出結束,工作帶來的緊張情緒得到緩解,困擾自己的一些事情也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加油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潮流檔案
騰訊視頻聯合笑果文化在9月推出的《脫口秀營銷白皮書》指出,2018年,全國脫口秀俱樂部數量不到10個,而截至今年5月,全國已有超過150家俱樂部。
如今在開放麥現場,你或許可以與各行各業的人相遇。名校學霸、快餐店品牌大使、核酸采樣員、全職奶爸、企業高管、創業公司老板……他們有人是下班後來吐吐槽,也有人致力於成為一名優秀的脫口秀演員。
脫口秀也開始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職業新賽道。1990年出生的安子,在老家洛陽推銷過保險、做過直播,去年來到北京,白天做天貓超市客服、便利店售貨員,晚上就去開放麥試段子;1996年出生的研三學生小瑜,2019年曾在廣州試講過一次開放麥,冷場效果讓她時隔兩年才敢重新打開脫口秀綜藝,如今面臨秋招,她打算報名脫口秀訓練營試試看。(原題:青年人為什麼愛上脫口秀|北京青年報|2022-10-25作者:陳靜 林豔 張彬 http://m.cyol.com)
KSSM华语-华文文学工程,先从学习的原动力开始~~从2011年开始,大马教育部开始推行全新的KSSR教育课程。到了2017年开始推动KSSM初中课程。2000年进入KSSM高中课程。那些预备在念完中四与中五后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的学生,若能回头去了解KSSM华语/华文文学两门选修课的既定背景,必有助于学好、考好这两科。
若能从生命呼唤原理(Theory of Calling)切进去帮助应考生,则能起到真实提振的作用。先让我们来理解有关背景如下——
在马来西亚,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事业,它致力于全面与综合地发展个人之潜质。在信奉和遵从上苍的基础上,塑造一个在智力、精神、 情感和体魄方面都能平衡与和谐的人。其目标在于造就具有丰富的学识、 积极的态度、崇高的品德、责任感,并有能力达致个人幸福的大马公民, 从而为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和谐与繁荣作出贡献。(来源:1996年教育法令[第550条])
导言:马来西亚教育课程的制订向来以《国家原则》和《国家教育政策》为依归,以《国家教育哲理》的意愿为目标,旨在塑造智力、 精神、情感和体魄都能平衡发展的人,培养具备爱国意识的国民, 以期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 《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 “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通行证”;另一个是“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处。报告中指明了“终身学习”将通过“四大支柱”来实现,换句话说,这“四 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学习支柱。马来西亚向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看齐,也以“四大支柱”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 课程发展司成立至今,中学课程已历经数次修订。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课程制定是一项需长期积极进行的工作。课程的修订、 改革往往与时代的嬗变和社会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配合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部推出了《教育发展大蓝图 2013-2025 年》,其中一个目标是制定一套具稳定性的课程。为达致此目标,课程发展司重新修订各科课程,并推行“中学标准课 程”。中学各科目的课程标准皆以模块为形式,着重内容的整体性,强调符合中学生的程度,且极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华文文学是马来西亚中学标准课程的其中一个科目,让具有中三华文基础的学生在中四和中五修读,以使学生在学习华文之余能 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
《华文文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是以文学体裁的分类来制定的,课程着重让学生掌握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四种文学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以丰富学生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观点,并培养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 趣,从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促进文化传承的目标。
修读华文的学 生可以同时修读华文文学,两个科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必要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华文和华文文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式和时 间分配上作出适当的调整。 本课程也强调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华族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爱国精神。
总目标中学华文文学课程的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丰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观点,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也让他们通过阅读领悟作品中所传达的人生观,加深他们对文学作品反映的历史、文化、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并理解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生活,加深学生对华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促进文化的传承。 课程目标 修完中学华文文学课程后,学生能:
1.借助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各类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作品的内涵、情感和社会意义。
2. 借助基本的文学知识,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3. 解读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4. 品味散文的语言特色,品味作品的意境,分析作品的篇章结构。
5. 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6. 分析戏剧情节的安排,解剖台词和人物角色的形象,了解戏剧冲突的作用。
7. 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热爱语言文 化的情感,提高爱国情操和文学素养。
中学标准课程架构 《国家教育哲理》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在智力、精神、 情感和体魄各方面都能达致平衡与和谐的人。为了体现《国家教育哲理》,培养具有丰富学识和积极态度的人力资源,“中学标准课程”把教育的各个主要层面归纳为互补互利的六个领域,那就是:交际,精神、态度和道德价值,人文,科学与工艺,体健与美育, 个人才能等六大领域。
(见:大马教育部,2019,中学标准课程(KSSM)“交际华语-华文文学”中四/中五内容标准、学习标准和评价标准文件; Dokumen Standard Kurikulum dan Pentaksiran Tingkat 4 & 5 —Bahasa Cina Komunikasi 交际华语 / Kesusasteraan Cina 华文文学)
愛墾APP:海德格爾與實有論-實存論~~在海德格爾的哲學中,「實有論」(或稱「現實主義」)並不是一個明確的術語,而是可以從他的整體思想中探討的一種「存在論」視角。海德格爾更傾向於質問存在的本質,而非關注某種直接的、獨立的現實性。愛墾網現從海氏的核心概念和文創領域的應用出發,分析「實有論」的定義及其意義:
實有論在海德格爾哲學中的定義
(1)對「實有」的理解:海德格爾關注「實有」(Vorhandenheit,字面意為「在手的存在」)與「此在」(Dasein)之間的關係。
實有:指事物的客觀性或作為客觀存在者的狀態。例如,桌子、石頭、機器作為物質性對象,它們獨立於人的感知或行動存在。
此在:指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種對「存在」的敞開狀態。此在不僅僅是存在著的人,而是能意識到自己存在並探問「存在」意義的人。
海德格爾的批判在於,他認為傳統形而上學過於關注「實有」的存在,將一切存在物視為「客體」(object),卻忽略了「此在」對這些存在物意義的生成。
「實有論」並非中心,而是「存在論」核心
海德格爾強調「存在論」優先於「實有論」。他關注的不是事物「是什麼」(實有論的問題),而是事物「如何顯現為存在」。 對他来說,「實有論」更多是傳統的、科學的、客觀化的視角。
海德格爾通過提出「工具存在」(Zuhandenheit,「在手性」)來說明事物的意義更多是通過人類的實際使用和體驗而顯現出來的,而非僅僅是作為獨立客體存在。
實有論對文創領域的意義:海德格爾的哲學為文創領域提供了一個從「意義生產」而非「實物生產」出發的視角。這種視角尤其強調人類與物、與空間的交互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如何影響意義的生成。以下為具體意義的解讀:
從「實有」到「在手性」:體驗式創意的設計
文創領域經常涉及到將「物化的文化」變為「體驗化的文化」。 根據海德格爾,「實有」的事物僅僅是材料或載體,其文化價值和意義只有通過「在手性」(人對物的使用和互動)顯現。例如: 傳統工藝品:一件陶器並非僅僅是裝飾物,而是蘊含著手工藝人與土壤、火候的關係,甚至體現了特定地方文化的歷史記憶。
文創活動:通過創意設計,消費者不僅看到一件藝術品,還能在活動中與它互動,例如DIY手工坊或沉浸式展覽。
「實有論」與敘事轉向:從物到意義的故事化
海德格爾強調「存在」並非孤立,而是嵌入於一個更大的關係網絡中。在文創設計中,這種網絡可以通過敘事展現: 一個物品本身作為「實有」存在的意義有限,但通過賦予其情感化的故事或文化意義,它可以激發更深層次的體驗。例如:一個普通的毛筆可能因為被賦予某位書法家的使用背景而獲得文化價值。
從「此在」的角度設計文化內容
文創創作者可以關注消費者的「此在」,即他們如何在特定情境下與文化產品交互:
虛擬現實(VR)體驗:設計不僅是關於再現「實有」的世界,而是如何引發觀眾的存在感和意義體驗。
地方文化復興:通過設計活動(如傳統節日體驗),賦予人們與地方環境、文化傳統的直接互動機會,從而使地方文化不再只是「實有」的遺產,而成為人們「在場」的活態體驗。
「實有論」與「新存在」:可持續文創的探索
對於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的創意利用,海德格爾的思路可以激發對文創可持續性的思考:
一種材料(如竹子或粘土)並非僅僅作為實物存在,而是被視為自然-文化的連接。通過文創設計,可以喚醒人們對自然材料、手工技藝背後深層生態關係的理解和尊重。
海德格爾並不專注於「實有論」,但他的哲學可以通過強調「存在論優先性」來重新定義文創實踐中的意義生成過程。在文創領域,這種視角啟示我們: 文化創意的核心並非物品本身,而是人類與物品、情境、時間之間的互動和關係。 實物(實有)必須通過設計和體驗,轉化為意義的載體(在手性)和情感的媒介(存在感)。 文創的未來可以通過挖掘人與物的存在關係,激發更深層次的文化認同和情感連接,從而實現更廣泛的社會價值。
「實存論」(existentialism)與「實有論」(substantialist realism 或 Vorhandenheit,根據語境不同可能翻譯略有差異)在哲學中有不同的側重點和基本關切。兩者的核心差別在於對存在的理解方式以及所關注的哲學問題。
定義與重點
實存論(Existentialism)
核心概念: 強調個體存在(existence)的優先性,注重人類自由、選擇、情感體驗以及對自身存在意義的探尋。在海德格爾哲學中,實存論集中於「此在」(Dasein)作為對存在意義的敞開。海德格爾的存在論(ontology)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對實存論的深化。
關鍵詞:自由、選擇、意義、時間性。
哲學背景:受薩特、海德格爾、加繆等影響,實存論反對傳統形而上學的「本質優先於存在」的觀念,轉而主張「存在優先於本質」。
關注的問題: 人如何面對存在的荒謬、不確定性和自由的責任?如何通過具體的選擇賦予自身存在以意義?
實有論(Substantialist Realism / Vorhandenheit)
核心概念:關注存在物作為客觀實體的「實有性」或「在場性」(presence)。在海德格爾的語境中,「實有」(Vorhandenheit)指的是一種對事物的傳統認識方式——即事物作為獨立於人的、可被客觀研究的存在狀態。
關鍵詞:客體、獨立存在、物質性。
哲學背景:實有論多見於傳統形而上學和科學哲學,認為存在物具有本質性特征,與人類的認知和經驗無關。 海德格爾批評這種觀念過於狹隘,因為它忽略了人與存在物之間的關係和互動。
關注的問題:事物是否獨立存在於人類認知之外?事物的本質是否可以通過科學或理性揭示?
主要區別
文創領域的應用與意義
實存論的應用
強調人類個體的感受與選擇,適用於以體驗和意義生成為核心的文創設計。例子:沉浸式體驗設計、個性化敘事的文化產品,這些通過呼喚人的情感和選擇,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意義感。
實有論的應用
強調文化產品的客觀性、材料性和功能性,適用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產品開發等領域。例子:設計中的工藝品分析、地方性文創的物理特性研究,如竹制品或陶器的制作技藝。
實存論偏重「人如何存在」,強調時間性、情感和選擇,是創造性設計中探尋意義生成的重要工具。實有論偏重「事物如何存在」,強調獨立性和功能性,適合對文化資產的物質和技術屬性進行分析。兩者結合可以在文創領域找到平衡:既關注產品的物質屬性,也關注其引發的存在體驗,從而創造出兼具功能性與情感吸引力的文化產品。
愛墾APP:George Kelly 的「個人建構理論」~~自2000年以來,George Kelly 的「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簡稱 PCT)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是在心理學、教育學和認知科學等跨學科領域。盡管 PCT 最初是個體心理學框架,但近年來的研究拓展了其應用,特別是在認知和文化研究方面。
與認知科學的整合:近年來,PCT 的概念逐漸融入認知科學,研究者探討了個體如何通過建構理解外部信息的過程。例如,研究表明,PCT 可以用於解釋個人如何通過記憶和聯想創建經驗的心理框架,這與當代認知科學對「心理模型」和「概念框架」的研究方向有相似之處。一些研究還進一步將 PCT 與神經科學相結合,試圖探索腦部活動如何支持人類的建構過程。這些研究展示了 PCT 在認知建構方面的適用性,同時也為建構理論提供了生物學上的解釋支持。
量化建構系統的分析:雖然 Kelly 的建構理論強調個體的獨特性,但近年來的研究探索了量化評估建構系統的新方法。研究者在 Kelly 原本的「角色建構複本測試」基礎上,開發了更多計算模型和測量工具,以捕捉建構系統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現。此外,研究者利用社交網絡分析法,將 PCT 應用於網絡關係的結構分析,探索個人建構如何通過社會網絡和關系結構得以表達和調整,這使得 PCT 不僅限於個體水平,也可用於研究群體關系和組織行為。
跨文化建構的研究:PCT 的跨文化應用也成為了近年來的一個研究趨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擁有不同的建構系統,尤其是在關於社會身份和價值觀的理解上。近年來的研究開始關注這些差異如何影響人們的思維、情感和行為。一些研究表明,建構理論有助於理解文化如何通過特定的價值觀和信仰塑造個體的世界觀。例如,PCT 被用於解釋跨文化適應、移民心理健康以及文化沖突中的角色建構差異。
情緒和建構的交互研究:隨著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興起,PCT 開始更加關注情緒與建構之間的關系。研究者發現,情感不僅是建構的結果,還可以影響和塑造建構系統。不同情感狀態可能會激發不同的建構方式,這種觀點得到了一些實驗研究的支持。一些學者探索了情感建構的可塑性,指出當個體在情感困境中重新調整建構系統時,可以幫助其獲得新的心理視角並增強適應力。
在教育和職業發展中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和職業發展領域也在應用 PCT 來幫助個體認識自我和職業角色。例如,通過建構理論,教育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其在學習、社交等方面的獨特建構,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職業發展方面,PCT 被用於職業輔導和職業發展規劃中,幫助個體通過建構調整應對職業壓力或職業變遷。近年來,研究表明,理解個體的職業建構系統可以幫助其更有效地應對職業上的轉變和職業發展需求。
在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療中的應用:PCT 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也取得了進展,特別是在認知行為療法(CBT)和人際關系治療中。研究者應用 PCT 幫助患者理解和調整他們的自我建構和應對策略,以減輕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近年來,建構理論的自我重構技術(self-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被進一步探索,用於幫助個體在經歷重大變故後重建對生活的理解,這在創傷恢復、成癮治療等領域顯示出積極效果。
綜上所述,近年來George Kelly的個人建構理論在多個領域得到了顯著擴展和應用,顯示了其跨學科的適應性和理論價值。這些新進展不僅深化了 PCT 的學術基礎,還讓其在實際應用中變得更具影響力。
高達美(Gadamer)的詮釋學~~″一首詩的生命不是作者一個人所能維持住,也要讀者幫忙才行。讀者的想像與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詩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它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朱光潛<談美> ]
壹、詮釋學與Gadamer
一、詮釋學:源起及其演進
詮釋學(hermeneutics)一詞源於希臘神話中的天使Hermes,他是天神宙斯的使者,負責傳遞宙斯的訊息,並「主動地詮釋」宙斯的意思。
詮釋學的發展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指詮釋<聖經>的原則,認為詮釋聖經應該以原文為主,找尋其「隱藏的」意義。第二階段是指F. E. D. Schleiermacher(1768-1834)的心理主義與W.Dilthey(1833-1911)的歷史主義的詮釋學。他們共同的思想基礎是客觀主義,主張詮釋者應擺脫自己的偏見及其時代的限制,而進入被理解對象的那個時代及其設身處地的立場。第三個階段是指M. Heidegger與Gadamer的詮釋學。他們把詮釋學從方法論轉向本體論(ontology),從而使詮釋學成為一門真正的哲學理論。
二、Gadamer的生平
H. Gadamer(1900-2002)出生於德國馬堡,就學於弗來堡大學;1923年拜Husserl與Heidegger為師,受兩人影響甚大。Gadamer的學術生涯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研究古希臘的政治和倫理思想,尤其著重於對柏拉圖思想系統性的闡釋。中期注重的是本體論,發展具有濃厚思辯色彩的哲學詮釋學體系。晚期則擺脫了學院式的純思辯色彩,將本體論用於現實社會的問題分析中,發展成一種實踐科學。
貳、<真理與方法>
Gadamer最重要的作品是六十歲時發表的<真理與方法>一書。其認為,自然科學的方法,不論是培根的經驗歸納法,或是笛卡兒的演繹法,都會造成控制意識。方法論時代是科學氾濫和科學控制加劇的時代。方法並不能保證人們獲得真理。<真理與方法>一書包括三個部分,分別開創出藝術、歷史和語言這三條通往真理的「非方法」大道,藝術與歷史是人們理解世界的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終將統一於語言之上。語言並不只是符號工具而已,它還具有表現世界,使世界得以繼續存在的作用。
總之,科學的真理並不是普遍適用的,Gadamer的目的是要探尋一種超出科學方法論控制之外的對於真理的經驗。
一、藝術中的歷史意識
藝術經驗是對立於科學經驗的,藝術經驗是一種人生在世的經驗,它的內容是人主觀認識的真理;科學經驗則是人通過方法,實行對客體乃至於對他人的控制。Gadamer批判康德強調「主觀審美標準」的審美觀,不能把藝術鑑賞活動看做是如康德所說的,只注意到事物表面質量的經驗活動,而無須對藝術進行「歷史的考察」,便可以賞析作品之美。故Gadamer強調藝術的「歷史意識性」。
Gadamer繼承了Heidegger的藝術觀,主張藝術是存在真理的一種顯現,也因此藝術的產生有一定的社會及思想背景,藝術自身也表現和描述此一背景。如果抽掉藝術中的道德因素,主體僅僅沈浸於其審美的愉悅之中時,則藝術就已經喪失其原始的生命力。
二、藝術與遊戲
Gadamer希望藉由「遊戲」此一概念來揭示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整體而言,遊戲的主要特徵有三項:
第一,遊戲活動的主體性:遊戲活動的主體,並不是從事遊戲活動的人,而是遊戲活動本身。同樣的,藝術作品亦是在進入人的理解之中,在彼此的交互作用當中,才獲得其存在。
第二,遊戲是活動者的自我表現:即遊戲是活動者自身意願的表現。遊戲活動者經由玩味某種東西,或表現某種東西,而達成其特有的自我表現。同樣的,在主體理解活動中,藝術作品所表現的意義,其實便是主體所理解的內容。
第三、遊戲必須依賴於觀看者:遊戲本身是由遊戲者和觀看者所組成的整體,必須由觀看者去感受。對於觀看者而言,遊戲是在觀看者之中進行的。同樣,藝術作品的意義也是相對於觀看者而存在的,只有進入到觀看者的理解活動當中,藝術作品才真正的存在,對於作品真正意義的實現,觀看者具有積極的參與作用。
總之,Gadamer的遊戲概念展現出其藝術真理的三大目標:一是親除主觀性,清除「主/客」觀的二分。二是強調遊戲中自我的表現,是藝術作品存在方式。三是引入賞析作品時,參與真理的特性。
參、歷史
Gadamer確認了歷史性是人類存在的基本事實,精神科學所研究的,是人類歷史的各種流傳物,它們在經驗歷史中流傳,它們所傳遞的,是必須參與其中才能獲得的真理。他一反西方詮釋學追求把握文本作者原意的傳統,全面肯定理解過程中產生差異的合理性,推崇讀者對作品意義的參與,推崇作品在現時的意義,使得詮釋學理論向前一步的發展。
一、理解與方法的「非中立」
理解與傳統密切相關,理解不是某種活動,理解是一種發生,是一種遭遇,一個事件;理解比方法更為基本,使用方法必然在理解之後。以為方法能與個人主體抽離,成為具有「中立性」的工具,是錯誤的假設前提,因為歷史間距是不可克服的。成見就是理解真理的先決的條件,故而源自個人的歷史成見,不可能完全消除。在Gadamer看來,成見並不是一件壞事,它是瞭解新事物必須的前理解。
二、前概念與傳統
Gadamer承繼了Heidegger關於理解的「前結構」概念,認為我們之所以能夠理解一篇作品(或事物、境遇)並非是以一種「空虛意識」面對當下;相反,我們我們早已具有一種面對境遇的意向、一個既定的視見方式和某些觀念上的前概念。惟有透過當下的意識,我們才可能觀察、理解歷史
依照Gadamer此觀點,傳統並不是與我們對立之物。事實上,我們是存在於傳統之中。傳統是十分透明的媒介,正如魚不能察覺水一般。
三、成見與視域
啟蒙運動後,西方理性主義者多認為「成見」(prejudice)是一種和理性對立的力量。Gadamer一反眾議,以正面方式,說明成見是人的歷史存在狀態,它與歷史相互交織,成為理解的基本「視域」(horizon)。「視域」一詞的字義是「地平線」,其涵意為:個人必須在其歷史的存在中,展開理解活動。由歷史所形成的「地平線」,決定了一個人的理解視野。
Gadamer認為重新肯定「權威」和「歷史」,是詮釋學的基本出發點。理性與傳統,並不是相互對立的力量;理性只有以傳統力量作為中介,才能發揮作用,更積極地說,傳統反而會為認識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多種的可能性。
四、視域融合與文化創造
當讀者帶著自己的歷史「視域」去理解某種歷史作品時,兩種不同的歷史「視域」必然會產生一種「張力」(tension)。讀者必須擺脫由作品自身歷史存在所產生的「成見」,但又不能以自己的「成見」任意曲解其理解的對象。只有在解釋者的「成見」和被解釋者的「內容」融合在一起,並產生出意義時,才會出現真正的「理解」。這種過程,Gadamer稱之為「視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
惟有在人以不同態度對傳統進行「過濾」後,才有可能創造出新的文化產物,這就是歷史真正的價值所在。
肆、語言與詮釋學
在Gadamer看來,「語言」這種工具是持續不斷地生活著,並發生作用的因素,也是人們與「現在」保持聯繫的中介物,惟有通過語言這種不斷更新的活生生的中介物,我們才能領會和認識歷史與藝術品。
一、語言與存在
藝術和歷史(本身、流傳物與開放性)一樣,其最終表現方式為語言。因此,Gadamer的轉向語言,是一種本體論意義的轉向,即語言是理解的模式,也就是人存在的本質與模式,惟有生活在語言中的人,才是生活在真理之中。相反地,科學所抱持的理想,是要標示精確明晰的概念,所以科學把「言詞」轉變成為「符號」,就剝奪了「言詞」的原始力量,使它們僅僅成為一種工具或標示者。
二、語言與生活世界
語言揭示出生活世界:世界與環境不同,語言創造了人可能擁有的世界。人只有一個生活世界,此一世界是由傳統流傳物、文本等文化遺產所構成。語言具有向人揭示世界的開放能力。「誰擁有語言,誰就擁有世界」,由此亦可看出,其實Gadamer所想要維護的,是具有內在性之思想與觀念的文化,而不是由現代科學所支撐起來的外在文明。
伍、總結:詮釋學的改頭換面-本體論與辯證「法」的加持
一、本體論的詮釋學
Gadamer的詮釋學把「理解」和「解釋」看做是人類在現實生活中從事世界之活動的「總經驗」。這種「總經驗」共同的精神基礎,就是「人的最基本感受」。哲學詮釋學的任務就是向這種感受回歸與靠攏,以便在人的內心深處,形成精神活動的彈性結構,把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許多種可能性,組合成既具有延續性、又具有超時空性的一種「場域」,供人們精神力量任意馳騁。
二、辯證法的詮釋學
Gadamer進一步將Heidegger理解的存有學發展成一種辯證的詮釋學,效法古希臘人,把思維看做是存在本身的一部分,他們所做的是是一種辯證的考察,並嘗試讓那些被理解的東西來引導自己。知識是他們參與其中的某物,而不是後天獲得的財產,甚至是讓知識來佔有自己。古希臘人的這種方法,是截然不同於現代人希望以「主/客」對立的思考模式建立確定性知識的限制。
Gadamer認為,真理之所以會被發現,並不是透過「方法」,而是透過「辯證」。惟有以不斷地提問作為回應事物的方式,才能趨近所要探究的事物。在此,必須指出Gadamer的辯證詮釋學與Hegel的辯證法,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於Gadamer的辯證並不是建立在自我意識上,而是以語言學和存有學作為基礎,立基於人類在世存有的語言性上。這不是一種提升「正/反」命題的辯證法;它是一個人「自我」視域和「傳統」視域之間的一種辯證,Gadamer其辯證的詮釋學是以Heidegger後期思想中的存在結構以及理解的前結構為基礎,辯證的目的是一種現象學式的-讓遭遇到的存在者開顯事物自身。
總而言之,Gadamer的詮釋學提出了一種新的客觀性:他發展出一種提問的立場,超越「主/客」對立的圖式。在提問中開顯出的東西,並不是主體性的一種投射;它在呈現自身的同時,也影響並牽動著我們的理解。Gadamer認為,無論是在科學中,還是在人文學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總是一種歷史性的、辯證性的和語言性的事件。理解的要件不是操縱和控制,而是參與和開放;理解並非知識,而是經驗;並非方法論,而是辯證法。(更多精彩内容在:https://www.nhu.edu.tw)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