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也是一門文化創意產業。飲食的學問越來越大,越來越講究,是社會進步的象征。它意味著我們不再只是要求吃得飽,吃得好,還要吃得有個心靈的感受。

不只要求口腔舌喉的味道,還盼望心裡頭的味道;不只是味蕾的美味,還要性靈的美感。

最常見的,就是餐桌、餐盤的擺設裝飾,在味覺、嗅覺以外,再經營視覺、觸覺的氛圍。在西方,蔬果、冰塊、乳酪和牛油,都是飲食界發揮創意,創造美學價值的好材料。連草莓、鳳梨、芋頭、蜜瓜、南瓜與番薯都派上用場。

做大廚的個個至少都是蔬果雕刻的藝術家,否則他們永遠只能當大廚的副手。

近年來,蔬果雕刻也在中國大陸受到推崇。這其實已經不是新的玩意兒,早在古代的周朝就已經出現,倒了清朝康熙當政,那滿漢全席道道佳肴都有蔬果雕刻的點綴。

可惜的是直到今天,廚師們所采用的材料,來來去去是那些冬瓜、紅蘿卜,題材也離不開傳統的龍鳳、老鷹。

來參考西方的一些蔬果、食物的裝璜,洋人叫這food architect, 已經提高到建築學、工程學那高度了。也有人說這活動是edible creationedible craft,可吃的創作或手藝,不簡單吶。(陳明發博士 撰)

Rating:
  • Currently 4/5 stars.

Views: 1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開篷樂勢力 14 hours ago

愛墾APP:以「情動典范」豐富美食文創內容

餐飲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從「情動典范」(Affective Paradigm)的角度進一步激發其體驗價值和情感共鳴,使飲食不再僅是滿足生理需求,而是成為觸發感官與心靈深度體驗的藝術。

1. 情感引發的食物敘事

每一道菜肴都可以成為故事的載體,通過食材的選擇、烹飪手法的講述,賦予食物獨特的情感意義。例如,在一道用番薯制作的甜點中,講述貧困時期番薯如何像徵著溫飽與母愛的故事。這樣的情感敘事會讓食物承載更深層的文化內涵,喚起用餐者的情感共鳴。

2. 五感互動的餐飲體驗

除了味覺和視覺的沖擊,還可以將嗅覺、觸覺和聽覺融入設計。例如,使用特定的餐桌佈置與材質,讓用餐者在觸摸餐具時獲得溫暖或涼爽的感受;播放與食物主題契合的背景音樂,營造出整體氛圍。在食物呈現中,通過「爆炸糖+柑橘」的組合帶來舌尖的「綻放」,再以乾冰氣霧裝飾盤面,使用餐體驗如置身夢境。

3. 跨文化的創意融合

將西方「Food Architect」的理念與東方的傳統意象結合,例如用中國的龍鳳雕刻藝術結合西方極簡主義擺盤。可以創造出「東方神韻,現代美感」的蔬果雕刻風格。比如,將龍鳳的傳統雕刻替換為抽象的「祥雲」或「水紋」,搭配玻璃質感的透明盤,更能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注意。

4. 強調地方性與可持續性

通過在地化與環保理念賦予食材更多意義。比如,用地方農作物創作雕刻主題,不僅展現地方文化特色,也強調「零浪費」的環保概念。將大自然的意象,如河流、山川,甚至星空,用瓜果雕刻出來,與當地故事結合,這種具有在地記憶的創作,可以在國際美食節上形成品牌化競爭力。

5. 互動與共創

引入互動性強的餐飲體驗,如舉辦「蔬果雕刻工作坊」或「食物藝術展」。消費者可以參與到雕刻和擺盤中,親手創造屬於自己的可食藝術。這樣的互動活動不僅讓人們更深入了解美食文化,還通過創作體驗觸發「情感共鳴」,留下難忘的用餐記憶。

6. 重塑傳統題材

對於傳統龍鳳老鷹的題材,可以考慮引入現代寓意,創作出「守護與愛」(由鳳凰與圓環像徵),「傳承與生機」(通過竹子與新芽表現)等更貼合當代人審美與情感的雕刻主題。在擺盤上搭配鮮花或自然材質,形成更為詩意的藝術作品。

7. 引入虛擬與數字科技

在餐桌上運用投影技術,動態展現蔬果雕刻的制作過程,或者以AR互動展示「食物的前世今生」。這種結合科技的設計,既能教育消費者了解食材背後的文化,又通過情感互動增加他們的參與感與好奇心。

通過注重情感的滲透與體驗的豐富,餐飲業可以從簡單的食物供應提升為具有深厚文化內涵與創新藝術價值的產業,帶來超越味覺的心靈震撼。

Comment by 開篷樂勢力 on Wednesday

富而優雅的社會,讓人對美感富有想像力,即使是尋常不過的物體也給予我們美的趣味,催生創造力。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