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0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2 hours ago

陳明發博士著《文創哲學》札记(15.11.2024)~~海德格爾說,人是在没得選擇的情况下被抛擲到這個世界裏来的。在本書所界定的文創視角下,這個無可選擇而被给予的世界,是一個充满創作、經营和欣賞可能性的境遇;大有“敞開”、“照亮”的機緣。對角色可能有所區隔或重叠的創作者、經营者與欣賞者,這是一個有所覺察、選擇的自我投入、彼此呼唤與重覆辯證的意境生成過程。從而解决了傳統哲學對個體自我發掘的偏重;以及舊有定義對創意来源以個我為基礎的落差。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3, 2024 at 9:04pm

2023年第19屆人類學營「情動與感官世界(Affect and the Sensory World)」

緣起:

這二十年來社會人文研究領域的「情動轉向」(affective turn)崛起,有別於更早期的「語言轉向」(linguistic turn),情動理論透過情感、感官以及知覺等概念,批判在後結構理論主導之下,過於聚焦在語言的理論脈絡與研究方法。至今,情動也成為跨領域學科探討的權力關係以及交織性身份的重要視角,由感官的多重面向作為理論以及方法,跨越身份(identity)的框架,以及公眾與私密領域的二元疆界,近一步理解人性與身體在社會文化脈絡之下,情感經驗所帶來的共時性與共享性。

人類學家自上個世紀就開始關切情感(emotion)與身體的議題,而情動轉向將這個提問再次提到當代的辯論之中。有別於情感與情緒,「情動」(affect)被認為是生理、直覺,以及神經認知相關的反應,情動所指的為前意識和非表徵層面的經驗,與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情緒或主觀感受,存在於個人主體之外,影響著我們的經驗。情動受到身體、環境、社會,與歷史之間複雜交互作用的影響,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也主動地改變著(affecting)社會關係。情動理論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挑戰了傳統人類學視角中對於文化邊界以及主體的想像,甚至改變了人類學家進行田野的方法和模式。在經常被批判為缺乏實證研究的情動領域,人類學家的介入有助於提供更系統性的分析工具以及更細緻的社會觀察。

在今年的人類學營,我們邀請人類學者、民族音樂學者,以及心理學者,探討情動理論在不同主題研究中的應用。劉斐玟探討女書文字的「情意動量」與農村婦女的主體建構,余舜德以五官的感官經驗出發,討論其所營造的社會、文化和歷史面向,並以「吃」、「喝」、「摸」、「看」四種感官讓參與者更深度體驗身體感的意識。再來,由呂心純、黃佩玲、官元瑜以及施永德(DJ Hatfield)的「聲作舞動」課程,將帶領大家更細緻地體驗從聲音與舞動的感官形成的認識論、社會情感,以及集體記憶。另外,隨著我們不同生活面向的視覺化與數位化,林文玲將藉由「攝影」探討主觀與客觀的張力與觀視脈絡,而李梅君提供人類學者使用數位工具進行田野的可能以及倫理反思。最後,彭仁郁從「分析師」與「研究者」兩者的視角切換,探討由精神分析理論如何理解並處理社會運動抗爭帶來的創傷。原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研討题目

黃佩玲:傷心的嗓音共感了什麼?
李梅君:不只是爬文、潛水、截圖:數位田野裡的參與觀察
劉斐玟:問世間情是何物?情感、情思、情識、情動
官元瑜:從聆聽到舞動來理解「聲音認識論」
林文玲:作為情動–物件的照片圖像
施永德(DJ Hatfield):聲音與參與式研究:事件總譜
彭仁郁:「看見」社運抗爭創傷:分析師/研究者潛意識的共感容器
余舜德:感知與身體感營造
呂心純:數位共聽實踐與革命情感
博物館特展導覽:「帶傷前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28, 2024 at 3:49pm

愛墾APP:《詩性探究》McCulliss(2013)提出的「詩性探究」(poetic inquiry)是一種利用詩歌形式進行研究的方法,核心理論在於通過詩歌表達和理解複雜的人類經驗和情感。這種方法認為,詩歌的語言、隱喻和意象可以揭示傳統學術寫作中難以捕捉的微妙意義。詩性探究不僅創造詩歌,還包括對詩歌進行分析和反思,以獲得對個人或集體經驗的深入見解。其關鍵是將情感共鳴視為一種合法的知識形式,將創意性與學術嚴謹性相結合。(McCulliss, D. (2013). Poetic inquiry and multidisciplinary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Poetry Therapy, 26(2), 83-114. DOI: 10.1080/08893675.2013.794536 )

「詩性探究」(poetic inquiry)作為研究方法正在逐步普及,尤其在教育、社會科學和人類學等人文科學領域中得到關注。它突破了傳統研究的線性表達方式,通過詩歌創作、分析、反思等手段,表達難以量化的情感、體驗和社會現象。該方法的核心價值在於承認情感和共鳴為有效的研究結果,滿足了對個體和集體經驗更深層次理解的需求。隨著學術界對非傳統研究方法的接受度提升,詩性探究正成為一種有效的人文研究工具。

詩性與情感共鳴:詩性探究的核心之一是情感的深層傳達。通過運用隱喻和象征,這種探究方式能超越傳統學術框架,觸及學術中通常忽視的情感維度。它不僅在呈現數據和事實,還在人們的情感中引發共鳴,為研究增添層次和深度。

個體化與普遍性:詩性探究具有跨越個體和普遍之間界限的能力。研究者可以通過詩歌,將個人的細微感受轉化為能引發廣泛共鳴的普遍主題,從而實現個人與社會的雙重連接。這種探究方式適用於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尤其在創傷、文化身份或自我認同等主題的研究中尤為有效。

探索潛意識:詩歌的結構和用詞方式能通過非線性的表達進入潛意識的領域,這使詩性探究成為探索內心沖突、壓抑情感和文化記憶的重要工具。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26, 2024 at 9:05pm

Horizon of Expectations-期待視界

The shared ‘mental set’ or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ose of a particular generation in a culture understand, interpret, and evaluate a text or an artwork. This includes textual knowledge of conventions and expectations (e.g. regarding genre and style), and social knowledge (e.g. of moral codes). It is a concept of reading (and the meanings this produces) as historically variable. The term is central in Jauss's reception theory.

在特定文化中的一代人所共享的「心智定勢」或框架,是他們理解、解釋和評價文本或藝術作品的基礎。這種框架包括文本方面的知識,如關於體裁和風格的慣例和期望,也包括社會知識,例如道德規范。這一概念強調閱讀(以及由此產生的意義)是歷史上可變的。在堯斯的接受理論中,這個術語具有核心地位。 (Source: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24, 2024 at 12:06pm

期待視界horizon of expectation

1. Its success lies in: breaking the limitation of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theme blending plenty of commercial elements satisfying the audience'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expanding the scope of creation該劇的成功秘訣在於: 突破革命歷史題材的局限融合眾多商業元素滿足觀眾的"期待視界"拓展了創作空間。

2. A Translator’s Position under the Notions of Fusion of Horizons & Horizon of Expectation;「視界融合」和「期待視野」概念下譯者地位的彰顯

3. Choices of Fiction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從「期待視野」透視晚清小說翻譯的選擇

4. ANALYSIS OF SONG OF SOLOMON FROM THE ANGLE OF HORIZON OF EXPECTATIONS從期待視野的角度透視《所羅門之歌》

5. Expending "Expectation View" and Discovering "Meaning Blankness"; 拓展「期待視野」發現「意義空白點」

6. On Reportage Creation in Reader‘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試析讀者期待視野中的報告文學創作

7.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xpectation Horizon i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閱讀教學中學生「期待視野」的培養

8. "Horizons of expectations" to Middle-school Teaching Inspiration;「期待視野」對中學語文教學的啟發

9.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the Artistic Charm of Lin Shan s Films;「期待視野」與林杉電影的藝術魅力

10. The Embodiment of Reader'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in th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讀者「期待視野」在廣告翻譯中的體現

11. Study of Reading Expectation Horizon in the Manuscript Examin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 Edition; 學術期刊編輯審稿中的閱讀期待視野簡論

12. Study on University Female Student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bout Converting Athletics Movement into Teaching Material; 競技運動教材化中大學女生的期待視野研究

13.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wo key concepts in theory of reception aesthetics:one is meaning indeterminacy and the other i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本文從接受美學理論的兩位主要創始人伊瑟爾和姚斯的意義不確定性理論和期待視野理論入手。

14. Both "the reader‘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the evocative structure" are important concepts in the theory of reader’s reception aesthetics. 作為接受美學理論的兩個重要概念,“期待視野”和“文本召喚結構” 為文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解讀視角。

2. In the act of reading as to the same literary work usually exist the disparities in readers‘ expectation horizon which are mainly brought abou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readers’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 fuzziness of the original text.因為文學作品的模糊性及讀者生活經歷不同,人們會對同一部文學作品產生不同的期待視野。

3. The acceptance of the readers to the tex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ree levels: expectation horizon,aesthetic distance and appealing feature. 讀者不是被動者,而是能動的參與者。一篇微型小說沒有讀者接受,只能算作文本。讀者對文本的接受要通過三個層次來完成期待視野、審美距離與召喚結構 。(原載:X技术)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22, 2024 at 8:54pm

愛墾APP:意識形態·集體表達·電影運動~~布萊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認為,情感是意識形態的「起源」,意識形態從情感中被轉譯,情感也是意識形態能夠堅持或持續的原因。這個觀點與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思想類似,即意識形態是集體表達存在條件的方式。該章節將這一立場與經典好萊塢模式和迪士尼動畫進行探討。

馬蘇米還將意識形態描述為一種表達,即將經驗事件轉化為另一種過程——認知和語言的過程。他在一篇文章中通過一個閃電的例子對此進行了說明。閃電是一個事件,是由虛擬的、充滿電荷的場產生的實際化或表達。一旦閃電發生,它就成為其他過程表達的材料,比如被視為宙斯憤怒的證據,從而支持了關於神的神話。閃電作為虛擬領域的表達,轉化為修辭和神話,簡言之,轉化為意識形態。

正如馬蘇米所寫道:「文化上的『閃電』——驚奇、奇觀、幻想和奇跡等特殊情感——同樣為意識形態表達提供了材料,這些情感和模式被轉化為關於消費文化的修辭。」因此,不足為奇的是,在二十世紀初至中期的消費熱潮中,伴隨著大量關於消費的修辭。人們意識到現代消費主義的戲劇性變化,並試圖理解這些變化。當生活方式和夢想中的消費者逐漸顯現出來時,關於消費者及消費主義的修辭翻譯也隨之而生。


在《虛擬的寓言》(2002)一書中,布萊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提出運動與感知是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將運動中的身體描述為與其潛能相關聯,而非一個連貫一致的實體。運動中的身體隨著過程中的潛能而共鳴。這種潛能的身體既存在於物理身體中,也超越於物理身體。馬蘇米將這種潛能稱為「身體的非物質維度」。他認為,身體與其變化之間的關係既真實又非物質,同時存在於二者之中,並將這種關係描述為「不可分離、同時發生,但又不連續的」。

感知總是伴隨著對感知的覺察,馬蘇米將這種覺察稱為共鳴,它發生在感官接觸點之間的某個空間,而不是在接觸點上。然而,這種感知與覺察之間的關係——即共鳴——是即時的,馬蘇米稱之為強度。強度就是體驗,它存在於身體的非物質層面,是由身體本身的物質性所構成的事件。馬蘇米認為:「強度是物質和事件、心靈和身體的內在屬性……它不可避免地被體驗到,不斷在不同的組織層級中產生、再生,並在每一個暫停的瞬間生成。」

馬蘇米進一步指出,身體與其變化的關系是現實但抽象的。他描述身體「既是直接的抽象,也是具體的;其活動和表現力延展到一個非物質卻真實的潛能維度。」在此,抽象意味著「從不處於靜止狀態,而總是在運動中。」 這一抽象的概念非常適合於電影。正如讓·愛普斯坦(Jean Epstein)所言:「電影全是運動,不需要穩定或平衡……它用事件反對靜態,用關係反對維度。」

盡管電影並不是真正的身體,它不能像身體一樣感知或感覺,但它可以引發感知、情感和對身體的動態覺察。Lesley Stern 指出,攝影機有能力以某種方式進行表演,移動並標記電影敘事中的身體,也能以運動、審美和情感的方式影響觀看者。通過鏡頭結構、光影、顏色、剪輯和音效等元素的調控,電影可以影響觀眾的身體,將我們帶入感官與情感的共鳴中。

正是通過這些抽象元素的運動,電影與我們的感知相互交織,使我們通過電影的運動感受到一種與其融合的體驗。参考:http://www.screeningthepast.com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21, 2024 at 1:38pm

愛墾評註:陳明發·韓江的詩性散文~~至今已有9位亞裔作家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第九位是剛剛出爐一個星期的韓江。格外有意義的是,她是來自亞洲的第一位諾貝爾獎女作家,而且也是第一位1970年以後出世的作家。
我要加上兩個替她開心的私人理由:

(1)瑞典學院給她頒獎的理由是「用強烈的詩意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露人類生命的脆弱。」歷史創傷」與「生命脆弱」太沉重,往後再談。這裡要點出的是,韓江寫的其實是小說,既不是詩,也不是散文,但」散文+詩「讓小說出現不一樣的面貌,這或許能證明好幾年前我為」散文詩「正名與確定文類功能的嘗試;

(2)這回韓國的韓江得獎,而好幾年來一直被認為是大熱門的日本村上春樹再次落第,也揭開了我個人多年來的一個疑點,對比韓江的《素食者》和村上的《挪威森林》,同樣是寫」精神困擾「現象(抱歉我用了一般人方便的形容),後者太囉嗦;太「劇透」了,不如前者的簡練。那個簡練,不是篇幅、話語的數量問題,而是表達上的輕盈而隱喻處處的奧妙。沒有詩性的底蘊,即使文字寫得像村上的華美,也少了那一份應有的「文學性」(對語言大師雅各布森來說,文學性與詩性是同一件事,那裡頭都有深刻的洞擦與想像)。察覺兩位小說家視野的不同,我們大概也比較容易理解挪威學院對韓江的評語。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18, 2024 at 9:38am

墾APP:先於意識的感受力~~布萊恩·馬蘇米2002年的著作Parables for the Virtual:Movement, Affect, Sensation》(by Brian Massumi )中,提出了一些關鍵的論點,為「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理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全書探討了運動、情動(affect)和感覺(sensation)之間的關係,並通過這些探討為我們理解身體、感知和主觀體驗的方式帶來了新的視角。的主要論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情動(Affect)作為前意識的力量: 馬蘇米強調情動是一種身體先於意識的感受力。他將情動視為一種即刻的、生物性和身體性的力量,先於認知和情感反應。情動並非純粹的心理體驗或文化建構,而是一種直接的感知反應,充滿潛力和未加規范的能量。情動是通過身體和世界的互動產生的,是一種未被符號化的體驗,這種體驗發生在理性和語言表達之前。因此,情動可以視為一種「潛能」,在意識形成之前就已經在身體層面發生了。

運動與感知的生成性:Massumi 強調運動和變化在感知中的核心作用。他批評傳統哲學中過分強調靜態的、固定的主體與對象的關係,認為這一思維忽視了運動的生成性。他指出,感知不是對已經存在的世界的被動反映,而是一個由運動和變化動態生成的過程。運動不僅僅是物理空間中的位移,它也是感覺、情動和意義生成的根本動力。因此,感知和情動應該被理解為一種動態的、流動的生成過程,而非固定的狀態或體驗。

情動與情感的區分:馬蘇米區分了「情動」(affect)和「情感」(emotion)。情感是指那些經過認知和文化加工的心理體驗,通常與特定的符號和意義相聯系,而情動則是更為直接的身體反應,是「原始的、無意識的」力量。情感總是情動的「捕捉」或「凝固」,是在情動經過社會規范和語言系統轉化之後的表現形式。馬氏強調,情動比情感更加原始和根本,它不受意識的控制,是身體對世界刺激的本能反應。

潛能與虛擬性的結合:在這本書中,Massumi 運用了德勒茲和柏格森的哲學概念,尤其是「潛能」(potentiality)和「虛擬性」(virtuality)的概念。他認為,情動的力量是一種「虛擬性」,即一種尚未被完全實現或確定的潛能。情動總是包含著多種可能性,它並不總是通向確定的情感表達,而是始終在生成和變動中。這種虛擬性和潛能是情動的關鍵,它承載了多種未被實現的路徑,展示了身體和感知如何在世界中生成新的體驗。

非線性時間和感知體驗:馬蘇米還挑戰了線性時間的傳統觀念。他指出,情動體驗並非按照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線性時間發生,而是表現出一種「非線性時間性」。他描述了情動如何能夠在身體的瞬間反應中同時包含過去的經驗和未來的潛能。情動體驗因此是復雜的、多維的,並且與記憶和未來的可能性交織在一起。這種時間觀念打破了傳統的時間框架,展示了感知和情動如何跨越時間的界限。

身體的動能與空間政治Massumi 對身體的動能和空間的政治性也做了深入探討。他認為身體並不是被動的物理實體,而是通過其與環境的交互關係來體驗世界。身體在空間中的運動不僅關乎個人體驗,還與權力結構和社會空間的建構密切相關。通過探索運動和情動的微觀政治,他揭示了身體在日常生活和政治關係中的多重力量。情動和運動並不是純粹的個人體驗,而是在社會、文化和政治結構中形成的互動現象。

技術與虛擬現實的影響:馬蘇米還涉及到現代技術、虛擬現實和媒體技術如何影響情動和感知體驗。他指出,現代技術拓展了感知和情動的范圍,改變了我們對身體和環境的感知方式。虛擬現實中的體驗往往是通過技術手段制造出來的,並具有不同於傳統感知的效果。他認為,這些技術的介入不僅改變了感知的質地,也改變了情動的生成方式。

情動轉折的貢獻Massumi 《Parables for the Virtual》通過對情動、運動、感知的探討,重新定義了人類體驗的本質,並為「情動轉折」做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他的工作強調了情動的根本性作用,即它作為一種預感知的、潛在的身體力量,驅動著我們的感覺、思想和行動。他強調身體的生成性、潛能和虛擬性,提出了一種動態、流動的存在觀,這種觀念不僅影響了文化研究、哲學和社會學領域,還影響了後續關於情感、運動、技術和主體性的新理論的形成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9, 2024 at 11:50pm

愛墾APP:人文研究的第三條路徑

除了傳統的定性(qualitative)與定量(quantitative)研究外,「情動轉折」提供第三條研究路子的多個選項,包括感性研究、身體表演、非表征理論等,雖然為人文科學提供了新穎的方法論視角,但在進入學術領域的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

學術合法性與方法論挑戰:人文學科傳統上依賴於文本分析、歷史研究、符號學等規范化的定性研究方法,或者借用社會科學的統計和實驗等定量方法。而情動轉折的第三條路徑,強調感官體驗、身體實踐和情感過程的動態性,通常不以傳統的學術方式記錄或驗證。這種非傳統的研究方式在學術界可能被認為缺乏科學嚴謹性或可驗證性,從而影響其學術合法性。

應對策略:研究者需要積極發展能夠被學術界接受的理論框架和研究設計,如系統化的感官記錄方式,或者通過與定性、定量方法的交叉研究,增加這種路徑的方法學信度和可重復性。

數據的捕捉與分析複雜性:第三條路徑強調過程性和瞬間的情感生成,這種情感可能難以通過傳統的語言描述或文字化的報告來捕捉和傳達。情感的瞬時性、感官性、身體性和非表征性使得數據的采集、存儲和分析成為難題。比如,如何記錄個體在情感體驗中的動態變化,或者如何分析物質對象如何調動情感,都可能缺乏現有的分析工具和框架。

應對策略:研究者需要開發新的技術手段,如視頻記錄、感官檔案、虛擬現實技術、情感追蹤設備等,來捕捉和分析情感的細微變化。此外,研究者還需要在數據解釋中借助多學科知識,整合神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的見解,以豐富情感的理解。

學術評價體系的局限:人文學科的學術評價體系通常基於出版物的文字表現,包括學術論文、專著、報告等。這種以文本為主的學術發表形式限制了第三條路徑研究中感官和情感體驗的呈現方式。以表演、感官映射、身體實踐為主的研究,很難通過文字形式完整地傳達其過程和結果,因此在學術發表和評審過程中可能遭遇瓶頸。

應對策略:研究者可以通過跨界合作和新的媒介形式(如多媒體論文、藝術展覽、裝置藝術)來擴展學術輸出的形式,爭取非傳統學術成果的認可。同時推動學術界對這些形式的接受與評估標准的改進。

跨學科的整合困難:第三條路徑的研究通常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如文化研究、藝術、神經科學、建築學、心理學等,這意味著研究者需要具備多學科的知識背景。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跨學科的整合並非易事,尤其是涉及到不同學科之間的方法論差異、概念的理解分歧和理論框架的不兼容性時,研究者可能會面臨較大的阻礙。

應對策略:研究者可以通過跨學科團隊合作,引入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設計研究並解釋結果。此外,跨學科培訓和研討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其他學科的語言和方法,提高跨學科研究的協作能力。

學術主流的排斥性:在某些學術領域,特別是強調嚴謹實證和邏輯推理的領域,如哲學、政治理論或歷史學,情感與感性研究仍然被視為邊緣化議題。這種路徑強調的身體性、物質性和感性體驗,可能被認為不夠「嚴肅」或無法為學術界提供有用的解釋性框架。

應對策略:研究者可以通過發表更多理論化的論文,逐步在學術話語中爭取話語權,並建立「情動轉折」的研究社區,增加相互支持與推動。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術會議、期刊接受這些研究路徑,這一領域也會逐步融入主流學術范疇。

主觀性與解釋的多樣性:第三條路徑中的研究強調個人和群體的情感體驗,這在一定程度上帶有高度的主觀性。不同研究者對情感的感知和詮釋可能差異巨大,容易出現解釋多樣性,甚至相互矛盾的情況。學術界對研究成果的一致性和普遍性有一定要求,而主觀性的突出可能削弱研究的學術說服力。

應對策略:研究者可以通過透明的研究設計,明確自身的研究立場和研究對象的多重性,避免主觀性帶來的過度詮釋風險。同時,開發共享研究工具,如情感映射模型和感官分析框架,以增加研究的一致性和互補性。

文化差異與情感的不可譯性:情感和感官體驗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現形式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可能導致情感研究中出現文化不可譯性的問題。不同文化中的情感符號、身體語言和情感表達方式往往難以在另一文化中獲得同樣的理解與認同。

應對策略:在進行情感研究時,研究者應注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采用跨文化研究的方法,避免將單一文化的情感體驗模式視為普遍現象。通過比較研究,研究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情感在不同文化中的複雜性。


情動轉折研究的第三條路徑盡管具有極大的創新性和洞察力,但在進入人文科學的學術領域時,依然面臨合法性、方法論、數據分析和文化適應等多方面的挑戰。通過多學科協作、技術創新和學術評價體系的改革,情感研究可以逐步融入主流學術體系,為人文學科帶來新的思維方式和研究工具。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9, 2024 at 3:38pm

愛墾APP: 測量“真勢力”的方法

陳明發博士嘗言,無論「軟實力」,或「硬實力」,重點都在「勢力」。「東升西降」,都升了什麼,降了什麼,加減乘除一下,才來結算真勢力。

真勢力一事,由不得單方面宣佈,而忽略了人的情感的主體性、社會性與普遍性。

偏偏這事又不是簡單的加减乘除即可把握的。

那麽,除了傳統的定性(qualitative)與定量(quantitative)研究,「情動轉折」研究是否有第三條路子

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研究,除了傳統的定性(qualitative)與定量(quantitative)研究方法,確實提出了一條第三條研究路徑,即一種強調情感體驗和過程本身的方式,這可以稱為感性研究(sensory scholarship)或情感實踐研究(affective practice research)。這種方法更多關注情感與身體、物質性、空間性之間的互動,以及情感如何通過多感官體驗和動態的過程來生成和傳播。

以下是幾種典型的第三條路徑研究方法:

感官民族志(Sensory Ethnography)

感官民族志是一種專注於多感官體驗的研究方法,突破了傳統的語言和文本分析,更多地關注人類的身體感知、空間互動和物質性。研究者通過參與觀察、身體實踐和情感體驗,試圖理解情感如何通過聲音、觸覺、視覺和味覺等感官方式在文化場景中流動。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情動轉折中的問題,因為它強調情感的身體化與感官化。

例子:研究移民群體中的情感體驗時,感官民族志可以通過參與節日慶典、觀察日常飲食文化或聆聽傳統音樂等方式,捕捉情感如何通過具體的身體體驗和物質環境得以表達和傳播。

身體表演(Performance Ethnography)

身體表演研究強調通過行動與表演來探討情感的生成與再現,研究者通過身體參與和即興表演,模擬情感的實際流動和展現。身體表演方法將研究者置於情感流動的中心,強調過程而非結果,使研究對象成為情感的共同創造者。

例子:在分析社會抗議中的情感時,研究者可以通過參與抗議活動,體驗身體在集體情緒中的角色,或者通過重新演繹社會抗議中的行為,理解憤怒、團結和恐懼如何在現場生成和演化。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