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維舟·從神經科學出發剖析文學為何有用~~有這麼一個故事:據說當年伏爾泰的父親看到他詩寫得很好,起初很高興,後來又擔憂他「培養起這種根本不能賺錢的才能」。這想必很能讓中國人產生共鳴。40年前,「文學青年」仍然是個高級的褒獎,然而到了經濟繁榮的時代,這個詞早已變成了一種揶揄:按照中國人的實用主義,文學不僅無用,甚至還有害,助長了一種脫離現實的傾向。想必也是被人問得多了,作家莫言有一次坦率地說:「文學與科學相比,的確沒什麼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
文學確實不能當飯吃,因為它本質上來說是一種非物質需求——那是「精神食糧」。只不過,很多人都難免有一種錯覺,認為沒有這樣的精神生活也能過得好好的,但話說回來,「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文學不僅僅能讓人擁有良好教養,還因為文學本身是精神生活的產物,證明了人不是動物、不是工具,而是有著複雜感受的萬物之靈,畢竟動物是沒有文學的。正因此,沒有文學滋養的社會文化和心靈,注定是粗鄙、蒼白和貧瘠的,無法體會到高層次的精神享受,那樣的生活其實只是「生存」。
對現代人來說,如果還想在人生中擁有豐富的內心和體驗,文學就是必不可少的。那倒並不一定是要你日常閱讀文學經典,而是說具備基本的教養——例如,至少知道《紅樓夢》,並對小說中主角的命運有所觸動。這就是安格斯·弗萊徹在《文學發明》中所說的,文學和那些物質生產的工具不同,「這些工具面向外部,幫助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而文學則面向內心,幫助我們活出自己」。
也就是說,文學之所以重要,乃是因為它有助於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它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說到底,這是因為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從遠古時代起,「講故事」就是創造人際聯結、激發內心感受的重要方式。文學的獨特能量永遠在於虛構,但我們天生就能通過這些虛構的故事去想象那些超越現實的存在,觸及他人的感受,由此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自己的內心。
聽起來覺得不可思議嗎?但這可不是誇大其詞。
這本《文學發明》最新穎獨特之處,就是從文學作品中發現某種心理效用,「這種效用或許有醫學價值,或許能提高心靈的福祉,又或許對大腦別有一番好處」,並且它們都可以用神經科學來加以證實。文學當然能喚起人的種種情感,正如閱讀浪漫小說也能為讀者提供情感濡養,但本書並不只是寬泛地談論文學的心理寬慰作用,而是具體地論述不同的文學體裁會激發不同的情感,從而引發大腦神經的反應乃至重塑。(原題:從神經科學出發剖析文學為何有用; 作者:維舟;來源:文匯報;2024年11月03日;推薦書《文學發明》,作者:[美]安格斯·弗萊徹,譯者:郭澍|天津人民出版社,2024年7月。)
(續上)全書25個章節,每一章都從不同體裁的文學經典出發,論述了文學帶來的心理效應。例如:詩意的措辭可以促進釋放舒緩大腦的多巴胺,幫助我們結合既有記憶和新的思維模式;莎士比亞的悲劇通過進展緩慢的情節和悲慟欲絕的角色,起到了「悲傷療愈」的功能,幫助人們放下重負,解放心靈;曹雪芹的小說則能讓讀者大腦神經中的額內側回對文化規范進行長時間的沉浸式吸收,從而讓我們的大腦感到自在,真正接受自我;而旅行可以挑戰我們對人的預期,因而旅行文學本身就可以給人帶來新體驗,激活大腦的前扣帶回皮質,阻止我們倉促做出論斷,從而助益我們的心理健康,讓我們做出精確的最終決斷。
從詩歌到戲劇、小說,不同的文學體裁可以在不同方面拓展我們的外在視野和內心世界,對愛情、憤怒、痛苦、悲傷等種種情緒的刻畫,則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體驗,讓讀者的情緒得到濡養和慰藉,塑造了一種「心智複雜性」。這不僅僅是把文學的功用還原為某些顱內化學物質的分泌,也是科學地證明了一點: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文學的確是一份至關重要的營養。
要好好理解這一點,有必要補充一個關鍵概念——神經可塑性。這一心理學概念指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認識自己,可能會潛移默化地塑造自己的未來。這個道理其實並不複雜,如果你每天都自信地看待自己,積極地回答「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這類問題,大腦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引導你自我實現。自我定義和暗示之所以能產生這樣驚人的影響,正是因為人類的大腦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不斷根據外部刺激和內部信念重新塑造自己。
這種認為個人可以不斷調適、重塑的成長心態,本身就是現代社會的關鍵特征。早有研究鄉村社會的社會學家發現,農民的移情能力很低,他們很難設想自己還能扮演別的什麼角色,而文學正是提升移情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為只要你沉浸在小說、戲劇之中,很自然地就會代入角色之中,跟隨著他們的經歷而心潮起伏。珍妮斯·A.拉德威的《閱讀浪漫小說》一書證明,浪漫小說的最重要讀者群體之一,就是那些情感上匱乏的家庭主婦,她們通過閱讀可以極大地滿足自我。
在文學史上,文學一直具有社會化工具的潛能——有時被看作政治啟蒙的載體,有時視為道德灌輸的渠道,還有時作為主流意識形態教化社會的工具。直到100多年前的美國,英語文學研究仍經常被視為一種用來警告、規勸和指導的政治教育工具。實際上,在文學研究專業化之前,「文學的視角應該是社會的,而非自我中心的」這種古老的觀點一直佔據統治地位。只不過,以往這種「文以載道」的工具性視角注重的是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用黑格爾的話來說,古典教育的一個前提就是:「古人的作品是對人類精神最高的培育。」
不過,在很長時間里,文學作為良好教養的必需品,接受文學教育通常也就意味著分析研究經典作品的文本,這樣一來,文學就勢必從屬於語法、語源學、修辭學、邏輯學、演說、主題寫作等等,難免枯燥乏味。直到現代大眾文學興起後,這種觀念才逐漸遭到挑戰,更多人開始意識到,文學不是文本,它真正重要的地方,是深入刻畫並呈現人性本身。
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還是個大學教授時,他就曾主張:文學「有一種感動你的特質,只要你不是完全冷血就不會弄錯。它還有一種教導你的力量,有效而潛移默化,沒有哪種研究或系統方法可以與之匹敵」。他相信文學不是用來分析的,堅持「不存在關於文學的科學」,「文學的本質純粹是精神」,「你必須感受它,而不是過於有條有理地分析它」。
文學確實能有效地激發、引導、塑造人的情感,但有必要指出的是,有時這正是傳統社會提防它的原因——想想看,明清時代將《西廂記》斥為「淫詞豔曲」,正是因為它所激發的「情」對僵化的禮法秩序而言是危險的顛覆力量。然而,對現代人來說,情感卻是文學最重要的功用之一。把文學看作是人的基本精神需要,培養感受力和移情能力來達成自我成長,這是現代個人主義的信念使然。瑪莎·努斯鮑姆在《愛的知識》中雄辯地證明,人的感知同時涉及情感和理智,在建立這樣一種倫理理解時,文學是比哲學更好的表達形式,那才是人之所以為人。
1930年代,文化批評家萊昂內爾·特里林在哥倫比亞大學執教時,曾將文學當作社會學和心理學來討論,激怒了不少學生。而在當代社會,至少可以證明,文學確實能對人的心理產生複雜深沉的影響,它並非無用,恰恰是有著大用——讓我們成為更完善、更豐富的自我。(原題:從神經科學出發剖析文學為何有用; 作者:維舟;來源:文匯報;2024年11月03日)
陳明發·情動詩性(Affective Poetics)案例
老祖宗說,經一事,長一智。
讀經典,若不長新知,被AI打翻
是理所當然的事;若能讀出自己
不一樣的理解、感知與詮釋
誰也就不用怕給機械人吞噬掉~~
看情動文創技法
如何賦中華古詩新的生命力
陳明發〈濾思場〉191〈采葛〉新寫
愛墾APP:本文召喚結構·讀者反應批評·接受詩學~~"本文召喚結構"(Text Response Structure )是由於文學作品存在的否定性結構, 成為激發、誘導讀者進行創造性填補和想像性連接的基本驅動力。影視作品中蒙太奇層、聲音層、光色影像層、畫面構圖層等各個層面的不確定性與空白,都是創作主體與鑑賞主體之問的"偏離效應", 構成了影視作品的召喚結構。當前, 觀眾對影視藝術的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 正是觀眾對影視作品"召喚結構"需求的體現。期待著影視藝術實現"創作——作品——欣賞"三環互動, 湧現更多具有召喚力的作品。(淺析「本文召喚結構」對影視藝術創作的啟迪,史劍輝)
讀者反應批評 vs 接受詩學
讀者反應批評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和接受詩學(Reception Poetic)或接受理論 (Reception Theory)都共同關注讀者或觀眾在解讀文本時的作用。這兩種方法都將注意力從作者和文本本身轉向了讀者的體驗,但它們在重點和理論框架上有所不同。
對讀者的關注:讀者反應批評強調個體讀者如何將個人情感、經驗和視角,帶入他們的閱讀過程中,進而影響他們對文本的解讀和理解。該理論認為,意義並非固定在文本中,而是通過閱讀的行為創造出來的。
接受詩學(或接受理論,與漢斯·羅伯特·堯斯的工作密切相關)也重視讀者,但它考察的是更廣泛的歷史背景和讀者的集體體驗。堯斯認為,文本的解釋具有歷史上的依賴性,受制於不同受眾的「期待視野」所影響。
歷史與個體的關注: 讀者反應批評 主要關注個體讀者的反應,注重主觀的、心理的和經驗的維度。它探討個體讀者在閱讀時如何與文本進行互動。
接受詩學將讀者置於歷史的連續體中,關注文本理解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強調集體的接受過程,而非個體反應。它考察不同的歷史時期、文化規范和社會變化如何影響作品的接受與意義。
讀者的主動角色
兩種理論都強調讀者在創造意義方面的主動性,而非將文本視為具有單一、客觀意義的存在。
在讀者反應批評中,每個讀者的解讀會因其背景、認知過程和情感反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在接受詩學中,集體讀者隨時間推移而變化,文本的意義隨著其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受眾的閱讀過程中發生轉變。
文本的動態性
讀者反應批評的批評者認為,文本的意義不是靜態的,而是通過與讀者的互動生成的。
接受詩學同樣認為文本是動態的,但它強調這種動態性不僅基於個體的閱讀體驗,還基於文本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接受、再解釋和再語境化,從而產生多層次的意義。
機構和社會影響
接受詩學經常研究制度、經典以及社會結構如何影響文本的閱讀和解釋。這一理論更關心塑造解釋的更廣泛的社會文化力量。
雖然讀者反應批評可能承認社會因素的影響,但它通常更關心讀者的即時、個人和主觀體驗。
關鍵學者
讀者反應批評與學者如斯坦利·菲什(解釋性社區)、沃爾夫岡·伊瑟爾(「隱含讀者」)和路易斯·羅森布拉特(交易理論)等人相關。
接受詩學主要與漢斯·羅伯特·堯斯和康斯坦茨學派相關,他們探索了文學史及文本不斷演變的接受方式如何影響意義的生成。
雖然讀者反應批評和接受詩學都強調讀者在解讀文本時的重要性,但它們的重點不同:前者更注重個體、主觀的讀者體驗,後者則關注文本的集體、歷史接受。讀者反應批評強調讀者的個人體驗,而接受詩學探討了隨著歷史和社會條件的變化,解釋如何發生轉變。兩者共同提供了關於文學在不同背景下如何被理解的互補性見解。
Reader Response Theory vs Reception Poetics
Reader Response Theory and Reception Poetics share a common focus on the role of the reader or audience in interpreting texts. Both approaches shift attention away from the author and the text itself to the reader's experience, but they do so with different emphases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Here are key points of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Focus on the Reader
ReaderResponse Theory emphasizes how individual readers bring their personal emotions,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to their reading, influencing how they interpret and understand texts. It suggests that meaning is not fixed in the text but is created through the act of reading.
Reception Poetics, or Reception Theory (closely related to Hans Robert Jauss's work), also places importance on the reader, but it looks at the broader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collective experience of readers over time. Jauss view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xts as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shaped by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of different audiences.
Historical vs. Individual Focus
Reader-response Theory tends to focus on the individual reader's response, making room for subjective, psychological, and experiential dimensions. It asks how individual readers engage with the text in the moment of reading.
Reception Poetics places the reader within a historical continuum and looks at how the understanding of a text evolves through time, focusing on collective receptions rather than individual responses. It considers how different time periods, cultural norms, and societal changes influence the reception and meaning of a work.
Active Role of the Reader
Both theories emphasize the active role of the reader in creating meaning, rather than seeing the text as having a single, objective meaning.
In Reader-response Theory, each reader's interpretation can differ based on their background,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In Reception Poetics, the collective reader shifts over time, 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transforms as it is rea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moments by varying audiences.
Text as Dynamic
Reader-response critics argue that the text's meaning is not static; instead, it is generate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reader.
Reception Poetics similarly views texts as dynamic, but emphasizes that this dynamism is not only based on individual readings but also on how a text is received, reinterpreted, and recontextualized across different epochs, creating layers of meaning.
Institutional and Social Influence
Reception Poetics often includes the study of how institutions, canons, and social structures influence the way texts are read and interpreted. This theory is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broader sociocultural forces that shape interpretation.
While ReaderResponse Theory may acknowledge societal factors, it is generally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immediate, personal, and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the reader.
Key Thinkers
Reader-response Theory is associated with scholars like Stanley Fish (Interpretive Communities), Wolfgang Iser (the "implied reader"), and Louise Rosenblatt (Transactional Theory).
Reception Poetics is primarily connected with Hans Robert Jauss and the Konstanz School, who explored how 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evolving reception of texts play into meaningmaking.
While both Reader-response Theory and Reception Poetic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ader in interpreting a text, they diverge in their focus on either the individual, subjective reader or the collective, historical reception of a text. Reader-response highlights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of the reader, while Reception Poetics examines how interpretations shift over time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Together, they offer complementary insights into how literature is understood across different contexts.
愛墾APP:生成哲學、身體能動性、事件與創造~~從德勒茲的理論視角來看,陳明發博士《我渴盼妳的碰觸》這篇文字可以在多個方面與德勒茲的哲學思想建立聯系,特別是通過「感知-行動-轉變」的路徑,探討人類如何通過實踐與技能掌握世界,從中可引發出德勒茲的某些關鍵論點。
「感知與生成」(Perception and Becoming) :德勒茲認為,生成(becoming)是理解存在狀態的核心概念之一,人類的變化不僅是線性的進步,而是通過對世界的感知與行動不斷生成和再生成。陳博士的文章描述了早期人類從素食者到狩獵者的轉變,通過實踐和經驗積累掌握新技能。這種轉變不僅是簡單的工具改進,而是人類與環境互動後形成的新的主體性。在德勒茲的視角下,人類通過與非人類世界(如動物、工具、自然)的關係建立新的「存在模式」,這個模式不斷在生成的過程中變化。
在文中,人類因偶然發現死山羊,從食用素食到學會丟石頭狩獵,這體現了他們的身體與環境、工具、動物的「生成」過程。這種生成讓人類不僅是通過工具實現了生存技能的擴展,而且這種過程還反映了德勒茲所謂的「與非人類的關聯」,即人與物質世界(如石頭)之間的互動與變革關係。
「身體的能動性與權能」(Embodiment and Empowerment):德勒茲在《千高原》中特別提到身體的重要性,認為身體不僅是個體行動的工具,而且是與世界互動的場域。在這篇文章裡,作者反覆強調「肉身尚在好辦事」,表明身體在世的存在對人類實現目標和夢想至關重要。尤其在電影《人鬼情未了》中的例子中,男主角死後失去了身體的觸覺,失去了能動性,這讓他意識到生前擁有身體的寶貴性。
德勒茲強調身體不僅是物理的存在,而且是「強度的集合」(assemblage of intensities),它通過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來發揮作用。在文中,身體的具體存在(如勞動、付出、行動等)在情感與夢想實現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符合德勒茲的身體與環境密切互動的哲學觀點。
「事件的偶然性與歷史」(The Event and Contingency): 德勒茲對於事件(event)有著獨特的看法,認為事件是某種生成的契機,並且這種契機往往帶有偶然性。在《我渴盼妳的碰觸》中,人類第一次成為肉食者是由於偶然碰到死山羊,這一「事件」帶來了歷史的轉折,開啟了人類新的生活方式。在德勒茲的思維框架中,這種事件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在某種不確定性和偶然性中展開,推動歷史與生成。
這表明偶然性事件能夠通過賦予新的行動路徑(如丟石頭狩獵)產生持續的變化,從而引發整體系統的轉變。文章展示了這樣的事件如何推動了人類進化的歷程,這與德勒茲對「事件」和「生成」的理解密切相關。
「工具的創新與創意」(Creative Evolution) :文章描述了人類通過丟石頭、制造石器來應對生活挑戰,並逐漸演化到更高級的文明社會。德勒茲提出「創造性演化」的概念,強調生命不是遵循既定的軌道進化,而是不斷在複雜性與偶然性的相互作用中生成新的可能性。人類學會使用石器和火,是創新的過程,是對環境的重新創造和適應,這些都是德勒茲所謂的「生命力量」的展現。
「感官的優先性與物質性」(Primacy of the Sensible and Materiality):德勒茲的哲學高度重視「感官體驗」和「物質性」的重要性,認為它們在人的生存和創造性實踐中起著關鍵作用。陳明發博士的文章不斷強調「技能」與「身體」的重要性,指出人類通過具體的、感官的實踐改變了自身與環境的關係。技能和物質(如石器、火等)是人與世界互動的物質化路徑,強化了德勒茲對「物質性」和「感官性」的關注。
這篇文章可以通過德勒茲的生成哲學、身體與能動性、偶然事件與創造等理論來進行解讀。它展現了人類如何通過偶然的事件、物質與身體的實踐性、技能的創新,在生成中不斷重新定義自身與環境的關係,從而推動文明進步。
愛墾APP:《我渴盼妳的碰觸》~~從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學術框架分析,陳明發博士1996年原創《心靈素質》系列8〈我渴盼妳的碰觸〉,跨領域文創研究與實踐者將發現,這篇總結陳博士在個體效能與潛質開發實踐經驗的文章,在多個層次上體現了,情感、物質、身體與社會實踐之間的複雜互動。
情動與身體的交織:情動轉折的理論強調,情感不僅僅是個人內部的主觀體驗,而是通過身體和環境的交互呈現。文章中,作者從古代人類發展技能、追求生存資源的角度,描繪了人類在面對自然時,通過身體技能(如丟石頭)的探索,延展身體能力,最終掌握解決問題的「道、法、術」。這種過程不僅是人類物質生存的像徵,更是情感與身體在現實生活中的共同作用。
情感-身體-物質的交互性,是情動轉折的核心維度之一。文章不斷提到「碰觸」、「技能」的重要性,而這些都是通過身體的實際操作完成的。正如情動轉折強調,情感並非虛無縹緲的心理活動,它必須通過身體和具體的實踐展現。作者強調了在追求善意、夢想、以及愛的過程中,身體的「尚在」至關重要。這種對身體行動的強調與情動轉折中強調身體在情感產生和調節中的作用形成共鳴。這也毋寧反映了作者在1990年代開始受到海德格爾哲學的影响,特别是海氏“向死而存在”的概念。
對人類情感體驗的具象化:作者通過故事講述了,人類如何從被動生存進化到主動創造技能的過程。這背後體現的是人類在面臨困境和挑戰時,產生的情感體驗,例如恐懼、無力感,以及通過行動逐漸積累起來的信心和希望。這些情感不僅限於內心世界,而是外在化為實際的行動和結果,尤其是通過技能的掌握來克服困難。情動轉折的理論指出,情感是通過與物質和技術的接觸而生成的,而不是孤立地存在。文章的例子展示了這一理論:從祖先無力追捕山羊到掌握石器技能,情感通過物質工具得以外化和表達。
死亡與身體缺席的情感轉折:文章引用電影《人鬼情未了》的情節,探討了當靈魂存在而身體缺席時,人類情感的無助與無力。這一情節揭示了情動轉折中的一個重要命題——情感的發生需要通過身體的觸感來實現。當靈魂失去觸感的媒介時,即使情感依然存在,也無法實際表現出來。作者借此傳達出生命的物質性和身體性的重要性,進一步印證了情動轉折中,身體作為情感生成和傳遞的核心媒介的思想。
生存與情感的互構性: 作者在文章中反覆強調,人生的各種「技能」和「方法」不僅僅是物質生存的工具,更是通向善意與夢想的路徑。這種通過技能實現夢想的方式,實際上是人類情感與物質實踐相互構成的過程。情動轉折的核心觀點是,情感並非獨立於物質實踐,而是嵌入在社會、文化、物質和技術之中。通過人類的技能和方法,情感得以外在化,成為推動歷史進步的重要力量。
情感與技術的關係: 文章從石器到現代科技,展示了人類歷史上情感與技術的共生發展。人類不僅通過技術解決生存問題,還通過技術表達情感、實現夢想,甚至延伸到與社會的互動。情動轉折理論認為,情感是通過與技術、工具和物質的互動產生的,並且影響社會的整體運作。文中提到的技能、方法與科技進步,都是情感動能的技術化表現,表明情感和技術的共構在歷史上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愛與夢想的具象化: 文末提出的「愛和夢想的果實,不會從天而降」,同樣是情動轉折中的關鍵觀念。情感並不是單純的精神存在,必須通過具體的行為和實踐來實現,依賴於物質和身體的共同作用。這個觀點呼應了情動轉折中物質和身體對於情感體驗的構成作用,強調了情感必須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具體的方式得以實現。
結論:《我渴盼妳的碰觸》通過豐富的敘述,展示了人類歷史、技能與情感之間的深刻關係。從情動轉折的角度來看,作者強調了情感、身體、物質和技能在現實生活中的互構性,揭示了情感不僅是內在的心理體驗,更是通過具體的物質行為得以具象化的過程。這篇文章傳達了關於情感力量的深刻洞見:人類通過身體、技能和物質實踐,將情感與夢想從內心投射到外在世界,實現了從生存到文明的躍遷。
宓志曉「虛」中求「實」——基於召喚結構理論的古典詩詞教學方法探究
摘要: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古典詩詞的教學應當基於召喚結構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拓學生的思維。本文以基於召喚結構的古典詩詞教學方法的探究為目的,強調教師在課前、課中和課後,通過誦讀、品悟字詞、意象和意境等多重方法的實施,讓學生在情境當中去體悟詩歌並發揮聯想和想像進行創造,從而將讀者與詩詞的文本進行更好的連接,讓詩詞的意蘊真正融入到學生的內心。
一、召喚結構理論的概念解釋
召喚結構是由德國著名接受美學家沃爾夫岡·伊瑟爾提出來的。他認為,「作品的意義不確定性和意義空白促使讀者去尋找作品的意義,從而賦予他參與作品意義構成的權利」。這種由於文學意義"不確定"與"空白"相互組合起來構成的文學結構,也可說就是"召喚結構", 它指的是一種召喚一個文學讀者將自己在一篇文學作品中所可能蘊含的"不確定點"或"空白"與自身的某種實踐生活經歷及對於現實世界的某種認識進行相互聯系。這樣,有限的語言文字就已經具備了某種意義上所產生的無窮無限可能。
根據伊瑟爾的說法,一部作品中的"不確定點"或"空白"之處愈多, 讀者便有機會更加深入地直接參與到它的審美價值及其重新創造中。這些"不確定點"、"空白"之處就形成了對文學文本的召喚結構。
二、召喚結構對古典詩詞閱讀的重要意義
朱立元先生認為,所有這些「空白」、「空缺」等否定因素,就組成文學文本的否定性結構,成為激發誘導讀者進行創造性和想象性連接的基本驅動力。從此理論可以看出,每一個文本就是一個等待著讀者去參與完成的一個未完成的存在。這有點類似於中國文論裡面的「委婉蘊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意思。他們都特別強調讀者的地位與作用。因此體現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把學生的閱讀體驗作為教學的基點,把課堂的話語權還給學生。
由於中國的儒道思想已然融入血脈,含蓄的審美心理也貫徹於方方面面,中國的經典詩詞自然難免以含蓄藏情,以空白隱意。以杜甫詩《江南逢李龜年》為例,當中的「言有盡而意無窮」多讀幾遍,即可體會。「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短短四句看似描繪一派江南美景,實則在言語中留有諸多空白,藏有諸多情意。
一、召喚結構下的古典詩詞的教學方法探索
(一)尋找詩詞「空白」 激發學習主動
詩詞的語言具有高度凝練性、詞義之間具有很大的跳躍性賦予詩詞存在空白的可能,可以強調從詩詞的誦讀、語言、意境、情理、意象中尋找詩詞的空白,教師對留有空白的詩詞進行引導。尋找詩詞的空白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詩詞學習的主動性,學生融入到詩詞所創設的詩境之中,品悟詩詞的意蘊,感受詩歌中的空白蘊含的無盡詩意
1.誦讀詩詞 感悟「空白」
朗讀以及誦讀是詩詞鑑賞中重要方法,誦讀可以加深學生對詩詞的自我感受和理解,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詩詞的具體特性來選取朗讀和誦讀的方法。
首先,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形成自我對詩詞的見解和認識,這是無聲的閱讀所代替不了,古典詩詞帶有音韻美和節奏感,在聲音的促進下,學生能夠很容易進入到詩歌的意境中去。其次,在誦讀中學生在意境朦朧感的帶動下感悟詩歌,發掘詩歌的空白,發揮想象填補空白,進而讀出詩歌所營造的意境,品味詩歌的意蘊。詩歌的空白處吸引著學生,激發學生的好奇,因此,在誦讀中尋找詩歌的空白是古典詩詞教學的一個有效的途徑。最後,通過反復的朗讀、誦讀,從詩詞語言中讀出詩詞的空白,在誦讀中將所感所悟填入詩詞的空白中。例如,蘇軾的《定風波》字裡行間滲透出詞人不悲於被貶謫的遭遇,而是始終對人生抱著樂觀與豁達態度。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作者這樣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激發學生將蘇軾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化作情感融入到詞的朗讀中去。教師要明確不同風格的作品,朗讀時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反復的朗讀中學生從空白中補充自己對詩詞的想象,加深對詩詞的品悟感受。
2.品悟語言 發現「空白」
古典詩詞的語言極具精煉性而且詩詞的內涵豐富。教師啟發學生鑑賞和品悟詩詞中重要字詞的表達效果,是培養學生發現詩詞的語言藝術美的有效方法之一。學生在品悟這些重點的字詞時可聯系已有的學習經驗來進行想象和聯想,將品悟出的字詞表達效果放到詩詞的原句中去,品悟詩詞所描繪的意境。
3.了解意象 探究「空白」
意象是客觀存在的物象,詩人在創作時對所選取的意象加入個人的主觀情感,賦予意象獨特的意義。詩美也是通過意象呈現出來,詩美無疑是詩意境之美,意象中有空白,詩美作為意象之美,其實也是空白之美。教師在講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一詩時,可以引導學生從這首詩歌的意象入手,如楊花、子規、明月等,結合這些意象所具有的豐富內涵,發掘詩歌的空白,進而體會詩人的情感例處,「子規」這意象,它的叫聲淒涼,詩人心中無限的愁緒,在子規聲聲悲涼的叫聲中不斷加深。學生通過這些典型的意象義和想象中的意境,可以理解抽象的「愁心」它竟會跟隨明月直到夜郎之西,本來沒有任何上觀情感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能夠讀懂詩人內心的情感的「朋友」,她能夠而且願意接受詩人的祈求,將詩人對行分析,能夠深刻地理解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
4.體會意境 探析「空白」
意境,是「情」與「景」交互融合而成,即「景語皆情語」,在景與情相互交融中,詩詞的意境逐漸顯現。如在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掃,「枯藤老樹皆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中的九個意象單獨來看,沒有傳達出太多的意蘊和情感,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對語言和語義連接的能力,將這些孤立的意像連接,因為「枯藤」老」鴉」等這些意象不是簡單羅列出來,而是具有內在的融合和聯系。詩詞的意境具有模糊性和抽象特點,學生在詩詞連接的意象「空白」中加入想象和聯想可以體會詩歌的意境。意象的空白通過學生的想象、補充可以將這幅淒涼的秋景意境圖展現。在讀者的面前。正是由意象連接處存在著空白,我們對詩詞意境的探究時就要找尋這些空白的聯系點,在意境的空白裡感受詩詞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沃爾夫岡·伊瑟爾著,金元浦、周寧譯.閱讀活動——審美反應理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2]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發表時間:2021/7/30 來源:《時代教育》2021年9期;關鍵詞:召喚結構;古典詩詞;教學方法;作者:宓志曉, 浙江省麗水市伯溫中學 浙江 麗水 323900)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企業大學
在去中心化的教育體系中,民間團體(如非營利組織、社區團體或企業)主導教育,會帶來一種靈活性和多元化的教育生態。這種模式可以參考Corporate University(企業大學)的運作方式,結合德勒茲的「平面」和「身體」理論,民間團體本身辦教育將促成一種更具生成性和去中心化的學習方式。以下是這種模式的具體情況:
去中心化的教育結構
去中心化意味著教育不再由傳統的國家或官方機構單一控制,而是分散到社會各個層面和群體,民間團體作為獨立教育實體加入教育體系。不同組織根據其特定的需求、價值觀和資源來設計和提供教育項目,從而形成多元化的教育生態。
多樣化的教育供給:每個民間團體(如公司、社區組織、NGO等)根據其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社會需求或文化價值觀,定制教育課程。這種模式下,教育資源不再由單一權威掌控,而是由多方力量共同供給,形成去中心化的教育市場。例如:一家科技公司可以開設編程和技術培訓課程,而一家非營利組織可以開設環境保護或社區發展課程。不同團體的教育供給方式不再局限於標凖化的學科體系,而是結合實際需求和特色資源。
開放性與靈活性:與傳統的學校系統不同,去中心化的教育體系更具靈活性。課程設置、學習時間、學習方式等可以根據個人或團體的需求調整。這意味著教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而不受限於固定的地點或時間表。例如:在線教育平台或合作學習中心可以提供彈性學習路徑,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或職業需求選擇學習內容,而不是遵循傳統學科的剛性框架。
企業大學模式的參考
社會大學是一種由企業或組織建立的教育機構,旨在培訓其員工或為外部人士提供相關領域的專業教育。在去中心化的教育體系中,民間團體可以借鑑這一模式,不僅為其內部成員提供學習機會,也可以對外開放資源。
以實踐為導向的教育:企業大學強調實踐性學習,課程設計通常與實際職業需求或企業目標緊密結合。類似地,民間團體主辦的教育也可以強調實踐經驗、技能培訓以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例如:環保組織可以開設社區環境治理課程,讓學員通過參與項目直接學習如何解決地方生態問題。企業可以開設創業、創新管理等課程,幫助學員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所學。
個性化和專業化教育:不同的民間團體可以根據其專業領域提供高度專業化的教育。例如,科技公司可以重點培養技術型人才,藝術團體可以提供創意和文化產業的教育。這種專業化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和市場的多元需求,學員也能夠獲得更具針對性的教育和培訓。例如:一家影視公司可能會開設電影制作或數字媒體課程,而一家健康產業的公司可能會提供營養學或心理健康課程。
結合德勒茲的平面與身體理論
德勒茲的「平面」與「身體」概念在去中心化教育體系中能夠發揮關鍵作用,塑造學習方式和教育體驗。
平面的生成:多元的學習場域:去中心化的教育體系類似於德勒茲的「平面」,它沒有固定的中心,而是多樣化的教育場域。學習不再是從中心向邊緣的單一傳遞,而是由多個節點(民間團體、學習者、資源)共同生成。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在不同團體主辦的課程中游走,在各個平面上生成個性化的知識體系。例如:一個學習者可以同時參加一家科技公司主辦的編程課程、一家NGO的社會創新課程,以及一家藝術組織的創意寫作課程,在不同平面上生成多樣的學習體驗。
身體的個體化學習體驗:學習者作為德勒茲的「身體」,在去中心化教育中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而是通過自身的體驗、實踐、感知與各類平面(課程、團體、經驗)互動,自主生成學習成果。無器官身體的概念在這里體現為學習者不被單一功能或角色束縛,而是可以自由探索自己的學習路徑。例如:一個學生可以在技術培訓課程中不僅學習技能,還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在環境保護、社會創新等領域找到與職業生涯相關的新方向。這種學習是由學習者的興趣和需求驅動,而非傳統的預設課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