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柱: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人才培養國家體系 (6)

其實,“‘操正步’等小兒科的動作”是任何教育都不可或缺的,對於藝術人才的培養就更加重要。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教授正確地指出:藝術人才的培養應該分層、分類管理,國家對這方面的頂層設計和分層、分類管理做得還很不夠。因此,當下藝術人才培養領域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來實行分層、分類管理?這就需要具體切實的研究、論證和實驗、總結。 

河北大學藝術學院田亞梅、王海英在《普通高校專業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現狀研究》一文中指出,普通高校的實際情況與藝術院校的藝術專業有很大差異,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與學生有機結合,教與學有脫節現象,教學效果差,達不到預期目標。[7]

李瓊瑤的論文《適應市場需求,創新高等藝術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指出: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變,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和需求變化等對我國高等藝術教育沿襲下來的精英教育人才模式提出挑戰,在全國高校熱衷辦藝術類專業和藝術類專業連續擴招的情況下,藝術院校必須對原有單一的精英人才培養模式做出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人才市場需求。[8]

湖南師範大學李晶2010年的博士論文《高等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主要關注音樂院校,但指出的問題帶有相當的普遍性:“招生規模連年擴大,超乎學校的辦學能力和教學質量。有些音樂院校為降低成本,部分小課改為上大課;就連最好的專業藝術院校也難免不出現教學質量滑坡現象。……政協委員們呼籲:‘政府要清醒地把握住藝術教育的節奏。’

‘我們不應該以浮躁的心態對待我們的高等藝術教育事業!’(《2008年全國人大、政協一次會議綜合報道》,《人民日報》 2008、3、28)”[9]

 

這些研究都是發現問題的重要一步,我們還需要把問題進一步細化,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在規模一下子變得如此巨大、模式又雜亂不清的情況下,中國藝術人才培養的模式問題急需認真的梳理、調整和改善——包括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招生規模、課程設計、師資配置、授課方式、實習手段等等,以確保青少年能有更好的學習藝術的環境,讓藝術人才能更健康地發展。

這是個在國際上也很難找到成功先例的難題,要破解這個難題,在研究方法上也要探索新模式。一方面要結合面上的大數據調查和“解剖麻雀”式的定點田野調查——田調也應該是動態的、參與式的,盡可能將較新的教育模式付諸教學實驗,以觀察實際效果。

另一方面,還要把文獻研究和動態的現場考察結合起來:對中國古代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文獻梳理和現存的“活化石”戲曲、古樂器的傳統式訓練相應證;對國外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文獻梳理和出國考察及邀請外國專家來現場做工作坊相應證。


[7]《中國人才》,2011年第14期。

[8]《藝術評論》,2007年第3期。

[9] 李晶《高等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第1-2頁。

 

Views: 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