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三
置之於西方文學思潮發展演變的歷史脈絡之中,我們可以看到,「自我指涉性」思想的出現實在並非偶然。就雅各布森的「自我指涉性」的兩個要點而言,皆明顯地植根於兩個背景之中,一是「向內轉」的理論傾向,二是在向外指涉中獲得重要性的訴求。而這兩者,歸根結底又都是「身份危機」的產物。
「向內轉」的傾向,始於18世紀末德國浪漫主義以降對文學本身的關注。在19世紀的唯美主義、像徵主義的宣言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思想傾向。比如,戈蒂耶在唯美主義的綱領《莫班小姐·序言》中認為藝術與政治無關,也與一切實用的功利目的無關。這是針對當時將文學看作政治和道德的工具的觀點提出的。而文學淪為外在目的的工具,就是我們所說的「身份危機」。正是意識到這種危機,才有了「為藝術而藝術」這樣的口號。像徵主義的旗手馬拉美和瓦雷里認識到了日常語言和詩歌語言的分別,並借此區別來確立詩歌之所以為詩歌的特性。這一思想明顯啟發了雅各布森對文學性的探索。瓦雷里明白地提倡「使詩擺脫功利性、實指性和目的性,成為脫離外在世界的自足的審美藝術形式」,(馬新國:330)這就是著名的純詩論。為了爭取文學獨立的身份,出現了上述從擺脫外在的目的,到擺脫「實指性」的籲求,其結果必然是將目光轉向文學自身。
把文學看成文學自身,而不是外在目的工具,這一「向內轉」的傾向從德國浪漫主義經像徵主義一直延續到雅各布森,托多洛夫發現了這條影響之鏈:
諾瓦利斯和馬拉美這兩個名字的確在雅各布森最初的作品裡就已經出現了。而後一個來源又出自前一個,盡管這種聯系是間接的:馬拉美生在波德萊爾之後,後者十分欣賞愛倫·坡,而坡又大量閱讀過柯爾律治的作品,後者的理論著作又概述了德國浪漫派,因而也是諾瓦利斯的學說……在雅各布森關於詩歌的定義中我們的確可以毫不費力地發現諾瓦利斯和他的朋友們在《獨白》和其他斷片裡提出的不及物性這種浪漫主義思想。是諾瓦利斯,而不是雅各布森把詩歌說成是「為了表達的表達」。(托多洛夫,2004:374)按照時間的順序,這條線索就是:諾瓦利斯——柯爾律治——愛倫·坡——波德萊爾——馬拉美——雅各布森。
與此同時,人們對語言的認識也出現了注重語言本身,而不是作為表達工具的傾向。 如巴特說的, 「自從18 世紀末, 語言……自身獲得了一種重量」。(Barthes,1968:3)這種潛流在俄國形式主義這裡彰顯為一種重要的觀點,什克洛夫斯基說:「詞不是(客體的)影子,而是事物。」(Erlich:184)厄立克在《俄國形式主義》這本書中也多次用「自我價值」(self-valuable)來表示這一觀點。詞作為自身而不是客體的影子,文學作為自身而不是外在目的的工具,這兩者之間顯然是相通的,它們在俄國形式主義者尤其是深受語言學影響的雅各布森這裡形成合力,在尋求文學獨立身份的動機下,促成了對自我指涉性的最初認識。
「向內轉」的傾向到了雅各布森所代表的俄國形式主義階段,發生了一個重大轉折。在上述19世紀各家的宣言中,只是要求我們看到文學作為自身的存在,不要把它看作外在目的的工具。而從俄國形式主義開始,不再止於讓大家注意到文學自身的形式方面,而且還要注意到形式引發的意義。這也就是自我指涉性的第二個要點:更新意識的功能。
(原題:〈步朝霞·自我指涉性:從雅各布森到羅蘭·巴特〉;作者:步朝霞;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言系,北京100083;原文出處:中國《外國文學》2007 年 01 期)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