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孔子以《詩經》作為教科書而論及其意涵時,所論述的相關種種觀點,可視之為孔子對於文學的態度,或可稱為孔子的文學觀。孔子之論詩,亦如其論哲學思想一般,並未將之歸納為一系列形上化的理論,而是散見於與弟子平日言談紀錄 —《論語》的各章節之中。因此,本文試以探討《論語》論詩的觀點,兼論孔子的文學觀,因學力之不足,僅能作為研究先秦文論的嘗試之作。
二、孔子禮樂詩三位一體的觀念:
一個思想或觀念的形成與思想者所處的時代有必然的關係,論及《論語》的內容,就必須瞭解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早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時代,先民的原始藝術中,詩、禮、樂就是緊密結合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今日還可見。禮樂制度是中國封建時代一項極為重要的政治制度,夏商兩代的禮樂制度,在孔子時已不可考, [8] 儘管如此,孔子在整體上仍將夏、商、周看做一個連續性的過程 [9] 。周代的制度在《周禮》、《儀禮》及《禮記》中有詳盡的記載,這三部書雖成立於戰國及漢代,然而其記載畢竟並非無中生有完全沒有根據,從中仍能窺得周禮的一些梗概。周代的禮樂制度是相當嚴密完備的,其特徵是禮和樂的密切配合,即所謂「禮樂相須為用,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 [10] 。這時期的禮樂雖仍存有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在性質上已與先民原始時代巫術文化中,娛神之樂舞和儀式有根本之不同。
禮樂性質的改變,象徵宗教與政治關係根本觀念的變動,這種轉變的主要歷史背景是殷周之際以來,長期而複雜的政治震盪及其相應的文化轉型。在殷周相抗之際,政治制度隨著政權轉移的直接變化,相對文化繼承的統一前提下,宗教傳統以及其相關的民族精神,在這樣的變革中成為一個尖銳對立的因素 [11] 。殷周之間歷史的轉變過程中,社會變動不可避免地帶有政治革命意味。在殷周的對抗過程中,周人最終以軍事上的勝利和政治上的優勢,建立了中國社會往後「尊禮」傳統的歷史地位,這樣的轉變表明周的統治者在完成對殷人的政治征服之後,進一步從事移風易俗的工作,並由此完成中國古代宗教由「尊神」走向「尊禮」的關鍵性改變。
殷周之間宗教文化由「尊神」走向「尊禮」的轉換,亦即孔子「吾從周」(《論語‧八佾》)的歷史文化背景,而孔子「吾從周」的歷史選擇是建立在夏、商、周歷史轉換的整體認識基礎上。孔子處在春秋末期,當時正值封建制的社會大變動時期,從社會型態上看,乃是由奴隸制走向封建制的過渡,伴隨而來的奴隸反抗鬥爭、 [12] 平民反對貴族虐政, [13] 使金字塔型的社會結構 [14] 根基動搖,貴族奴隸主再也不能按老法子統治,於是統治階級發生分裂,一批具有進步觀念的政治家紛紛提出「變法」的主張 [15] 。
孔子面臨「禮廢樂崩」的局面,他的政治態度是保守的。《史記》記載:「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孔子自小就與禮結下不解之緣,禮官世家的背景,加上對周文化的敬慕,促成孔子以「禮制」治國的主張,他一生奮鬥的目標是維護瀕於瓦解的周禮 [16] 。對於「禮」的種種制度,雖然容許在一定範圍內的改良,即有所謂「損益」的彈性,卻堅決反對任何根本性的改革, [17] 展現出孔子對於形式上的禮,因時代變遷使然,並不非常堅持形式上的儀文;但對精神意義的禮,卻十分堅守立場。
孔子為了挽救逐漸崩頹的禮制,而以精神意義的「仁」,來充實形式表達的「禮」之內容,強調禮和仁互為表裡,禮是仁的體現,仁是禮的實質,這是他對禮文僵化形式的再生創造 [18] 。這種禮治思想作為孔子的治國主張,當然也貫串於其文學觀中。孔子思想從禮治出發,自然是堅決擁護禮樂制度的,因此他十分重視樂以及從樂中分化出來的詩,詩和樂都是孔門必修科目 [19] 。
詩在孔子所處的時代,是配樂而行的,而音樂在那時也和詩一樣,不是作為純藝術品而存在,而是用作為政治、倫理、道德修養的一種工具而存在。據《史記》記載,詩三百篇是經過孔子刪訂的 [20] 。另外,《論語》提及孔子曾經正樂,使「雅頌各得其所」 [21] 。由此可知,孔子的文學見解,也集中地表現在《論語》關於詩和樂的論述中。
[8] 《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
[9] 《論語·衛靈公》:「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
[10] 鄭樵:《通志·樂略·樂府總序》。
[11] 《禮記·表記》:「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又《禮記·檀弓上》:「殷人尚白,大事斂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尚赤, 大事斂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騂。」
[12] 西元前五五0年,陳國有築城奴隸暴動。西元前五二0年,百工叛變周王室等。
[13] 如《詩經·魏風·碩鼠》、《詩經·魏風·伐檀》等篇章。
[14] 周代社會由奴隸、平民、貴族、王四個階層構成,越下層人數越多,呈現金字塔型分布。
[15] 例如:管仲之於齊、子產之於鄭、商鞅之於秦等,都實行田賦制度的改革。這是私田不斷膨脹,公田日漸消蝕,井田制度逐步崩潰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的過渡法則,對統治階級來說,是一種應運而生的新的剝削方式。
[16] 《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17] 《論語·子罕》:「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18] 黃保真、成復旺、蔡鐘翔:《中國文學理論史·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頁18。
[19]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
[20] 《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後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凡三百五篇。」
[21] 《論語·子罕》:「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