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納馬誇人不吃野兔的肉,因為他們覺得野兔肉會使他們膽小,像野兔一樣,但是他們吃獅子肉,喝豹子或獅子血,以求獲得這些野獸的勇氣和力量。卡拉哈里游牧部落的人不讓孩子吃豺狗的心,怕豺狗的心會使孩子像豺狗一樣怯懦,但讓孩子吃豹子心,使孩子們像豹子一樣勇猛。東非洲的瓦戈戈人殺了一頭獅子,他就把獅子的心吃掉,為的是想要像獅子一樣勇敢;他認為吃母雞的心會使他膽怯。
當嚴重的疾病侵襲祖魯人的村莊的時候,術士就拿一塊非常老的豹的骨頭,或是老母牛、老公牛,或其他非常老的動物的骨頭,讓健康人和病人都吃,為的是要他們吃了這種骨頭,能活得像該動物那麼老。為了使年老的阿松返老還童,女巫米迪阿用長命鹿的肝比九代人還活得久的一頭母牛的頭煎成藥水注射到老人的血管里。
在婆羅洲西北部的達雅克人中,青年男子和武士都不吃鹿肉,因為鹿肉會使他們像鹿一樣怯懦;但婦女和很老的老頭可以隨便吃鹿肉。同一地區的卡亞人,他們對吃鹿肉的壞影響也有同樣的看法,不過,只要鹿肉是在露天下做熟的,他們就吃這種危險的食物,他們認為這時鹿的膽怯的精靈已經跑到叢林里去了,所以不會進入吃肉者的身體。阿伊諾人認為秧雞的心特別聰明,它說起話來最有力量。
所以殺了秧雞,得立即剖腹挖心,趁熱的時候或趁它未受任何損害的時候把它吞了。如果一個人這樣吞了秧雞心,他就會變得非常機靈和聰明,能夠駁倒所有和他爭辯的人。印度北部的人們認為如果誰吃了貓頭鷹的眼珠,誰就會和貓頭鷹一樣,黑夜也能看見東西。
堪薩斯印第安人出發打仗之前,常在酋長的小屋里舉行宴會,主菜是狗肉。印第安人說,狗為了保護它的主人,寧願讓自己被砍成幾塊,這樣的動物凖會激起勇氣。東印度群島的布魯人和阿魯人吃狗肉,為的是打仗時勇敢靈活。在新幾內亞的莫爾斯比港[今巴布亞幾內亞的首都]和莫圖莫圖地區的巴布亞人中,少年人吃壯豬、袋鼠和大魚,為的是獲得動物和魚的力量。澳大利亞北部有一些土人認為吃了袋鼠或鴯鶓的肉,他們就能比從前跳得高些,跑得快些。
阿薩姆的米里人看重老虎肉,把它當作人的食物;老虎肉使他們有力、勇敢。但是「婦女不適於吃;那會使她們太意志堅強」。在高麗[即今朝鮮],作為使人勇敢的手段,老虎的骨頭比豹子的骨頭價錢要高。漢城有一位唐人買了一隻完整的老虎,全部吃下,以求能像老虎那樣勇猛。北歐神話中,國王奧楠德的兒子殷吉奧德年輕時很懦弱,但他吃了狼心以後,變得非常勇敢;希奧爾圖得到力量和勇氣是由於吃了熊心喝了熊血。
在摩洛哥,讓昏睡的病人咽螞蟻,吃獅子肉會使懦夫勇敢;但是人們不吃家禽的心,他們恐怕由此變得膽小。中亞的土耳其人遇到孩子學話很慢,就拿某種鳥的舌頭給他吃。有一個北美的印第安人認為白蘭地一定是心和舌頭制成的水。他說:「因為,我喝了之後,就什麼都不怕,話也說得好極了。」
在爪哇有一種小蚯蚓,常常發出一種尖叫聲,像一個小鬧鐘的聲音一樣。因此,當一個舞女在履行自己的職業時嗓子喊得發啞,帶隊的人就讓她吃幾條這種蚯蚓,認為吃了之後,她的嗓子會恢復,能夠跟原來一樣尖叫。中非洲的達爾福爾人認為,肝是魂魄的所在地,人如吃了動物的肝就能壯大自己的魂魄。「什麼時候殺死一頭動物,就把它的肝取出來吃掉,但是人們很細心,不用手去摸肝,因為他們認為肝是神聖的;肝是切成細塊生吃,用刀尖把小塊肝送到嘴里,用尖棍子也可以。任何人偶然摸了肝一下,就不許他吃,禁止吃肝是他的大不幸」。婦女不許吃肝,因為她們沒有魂魄。
通常還吃死人的血肉,以吸取那些死人所特有的勇敢、聰明或其他素質,或是認為勇敢聰明等素質是在某個被吃的特定部位。所以在東南非洲的山居部落中有一些組織年輕人加入行會或幫會的儀式,在入會的儀式上,有一項是要把勇敢、智慧和其他素質灌注到新入會的人身上。凡是行動突出勇敢的敵人被殺時,他的肝算是勇敢的所在地,他的耳朵是智慧的所在地,前額的皮膚是忍耐力的所在地,其他許多部位被認為是其他品德的所在地,這些部位都被燒成灰燼。用牛角細心地把灰保存好,舉行割禮時,和其他成分一起拌成糊,由族里的祭司給青年吃。用這種辦法,被殺者的力量、勇氣、智慧和其他美德就傳給了吃的人。山居的巴蘇陀人殺死一個很勇敢的敵人時,他們立即把心挖出來吃掉,因為他們認為這會使他們打仗時有勇氣有力量。當查理仿罌ㄎ羰吭?824年被亞山蒂人殺死後,據說他的心被亞山蒂軍的首領吃了,他們希望用這種辦法吸入他的勇氣。他的肉曬干切塊分給職位較低的軍官吃了,也是為了這個目的,他的骨頭長期地保存在庫馬西,作為全國禮拜的對象。新格拉納達的瑙拉印第安人遇到機會時就吃西班牙人的心,希望借此可以使自己跟卡斯蒂利亞武士一樣無所畏懼。蘇[美國北部和加拿大毗連地區的蘇印第安人,也叫達科他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常把勇敢敵人的心碾成粉末咽進肚里,希望以此取得死者的勇氣。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