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雨·中國古代海運事業的形成(下)

(2)沿海航路與大規模的海上運輸

在春秋戰國時期,海上強國之間戰爭頻繁,但也正是由於這些爭霸鬥爭,使得沿海各區域以及通海江河各水段的航路更加通達。在當時已經被開通的航路中,有渤海與渤海海峽橫渡的航路,環繞山東半島的航路,由浙江沿海至山東半島的航路,江浙閩粵之間的沿海航路以及江水、河水、濟水、淮水、泅水各大川的航路和人工運河、太湖等航路。

這些航路都是當時船隻航行的主要航線。「沿於江海,達於淮泅」,證明一個江海相通的綜合網狀航線已形成。為了使航運事業發展得更加迅速,有些大國開始進行了航運管理和監督。在大規模的航運方面,有了通達航路作為保障,水上航運更加通暢。

(3)遠洋探索航行與海外貿易

春秋戰國時期,海上航行十分發達,而且此時的跨海航行和遠洋探索也有了新的發展。經過長期的海上航行和經驗積累,人們橫渡臺灣海峽的航行呈現出主動的態勢。在航海能力上有了一定的發展之後,春秋戰國時的人們對於神秘莫測的大海充滿了無限的幻想,當時,燕國與齊國東面的大海之中有神山仙島的神話在社會中盛行,所以人們便展開了在海上尋找「三神山」的航海探索活動。

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山東半島以及黃海、渤海沿岸地區的居民,對朝鮮半島的航海地理位置就已經有所了解。據《山海經》記載:「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在朝鮮半島南部曾多次發現帶有中國戰國時期文物特色的銅鐸、銅劍等文物,證明戰國時期的航海者曾在朝鮮半島南部登陸過。

對於南海的航海活動,在此時期都是由中國東南沿海的越人來主導的。為了開展國家政治和外交活動,越國人經常在南海進行海上航行和海外貿易等活動。在楚國稱霸之時,百越朝貢,所貢之物為「黃金、珠磯、犀象」等海外珍品,這也足以說明當時越地的海外貿易已經相當發達了。

(4)航海知識與技術的發展

在不斷的航海探索之中,人們的航海地理知識在不斷地增長,從最初的以海為世界的邊際到目光伸向海外。在探索中,也不斷有關於航海地理知識方面的書問世,如充滿奇幻傳說的《山海經》《穆天子傳》《逸周書·王會解》以及較為寫實的《尚書·禹貢》《周禮·職方氏》。這些書都反映了人們的航海地理知識在探索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海洋氣象知識主要表現為對風的認識。「八風」的概念在《呂氏春秋》中被提出:「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淒風,西方曰咫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與此同時,對於氣象預測的知識也有所進展,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冬日烈烈,飄風發發」,「月之從星,則以風雨」,「月離於畢,稗謗沱矣」。

在海洋水文與天文知識方面,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潮汐運動的認識日趨明確,逐漸理解了潮汐、海洋與航海之間的密切關係。《禹貢》中記載:「朝夕迎之,則遂行而上。」證明人們已經開始懂得利用潮汐進行航海。在這個時期,「二十八宿體系」已經形成,對於度量日、月運動的空間位置以及夜間航行定向做出很大貢獻。

在春秋戰國這個紛爭不斷的年代,中國的海運事業不但沒有被擱置,反而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快速崛起,自此走上了強盛和繁榮的道路。(參考文獻略)(中國發展觀察 2016年3月22日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