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林口霧社街即將消失,看到滿坑滿谷的參觀人潮,看到網路上惋惜的文字與圖片。
再對比現在身邊充斥著韓國文化商品、韓國戲劇、韓國歌曲、韓國明星、韓國泡菜…,我們只有感嘆!
林口霧社街是日本美術大師種田陽平所打造,面積一萬兩千坪,為台灣近二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電影拍攝搭景,甚至還被評估為亞洲最大的日式建築電影場景。
半年來,在電影名揚國際、國內賣座同時,也締造了三十多萬的參觀人次,門票收入達五千多萬元。
試問目前台灣哪一項政府扶持的文化創意產業,或是文化資產的古蹟與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有這樣的規模與產值?
這不就是台灣文創產業發展的理想狀況嗎?這更是動不動就燃放數千萬元煙火、數億元的《夢想家》舞台劇無法達成的效果!
再來看目前新北市府拆除林口霧社街的理由,甚麼“囿於法令現實”、“農地使用及臨時建築等法規”,還有甚麼“建物腐朽及紅火蟻、白蟻”等。
我們只能說,若文建會或新北市府想要保存這場景,這些都不是理由。
我們有行之多年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有剛立法通過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可以排除土地 使用編定以及建築法的結構安全要求的問題。
畢竟文資、文創等特別法優於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等,不是普遍的法學常識嗎?至於紅火蟻、白蟻,直接委託廠商殺了 就好,國內防蟲除蟲科技已經與國外同步了。
再說結構安全問題,只要有心,國內多所大學與研究機構的建築專家,都很樂意來提加固與保全計畫的。
魏德聖日前受訪時所說“留不下的,最美”。
多諷刺的話!最美東西保不住,最美又能賺錢的東西還是保不住,政府還要跟我們說要保存與活化其他數十年、百年的古蹟、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
一個對文化、產業與經濟皆無能為力的台灣政府,我們能期待甚麼?(作者張志成,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原稿《霧社街的文創官僚》載于臺灣25.03.2012《自由時報電子報》)
《賽德克巴萊》主場景“林口霧社街”3月24日正式下台一鞠躬。
在電影中飾演小島源治之妻的田中千繪和扮花岡二郎的蘇達,特別在最後一天重回現場,現場霧氣瀰漫,和片中氣氛呼應,不少影迷認出兩人,找他們簽名、拍照,熱情場面一度失控。
田中千繪為了再次走訪霧社街,特地延後出國工作的時間,她頂著新戲的及肩短髮造型現身。
她和蘇達一起走過片中霧社警察局、二郎的宿舍、金墩商店、櫻花林、公 學校等場景,田中千繪對片中殺戮場景的印象最深刻,為了拍攝那場戲,導演魏德聖一直在等大霧,關鍵時刻大霧終於湧現,大家驚嘆。
她表示《賽德克巴萊》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電影,前後看了6次以上,她舅舅也誇讚這部電影拍得很棒。
蘇達最印象深刻的是與花岡一郎(徐詣帆飾)的柔道對打,因為“我和一郎苦練兩個月,導演竟然一個下午就拍完了!”蘇達剛結束電影拍攝工作,4月要接演短片,未來希望多方嘗試各種角色。(轉載自臺灣《自由時報電子報》記者封以恩/台北報導)
不只是iki kia kiak 說,年底要到臺北自由行,去林口的《賽德克巴萊》林口霧社街片場看看,我的幾位朋友也正有此意。誰說馬來邦、南洋邦沒有文化水平?
有的臺灣部落客說,《賽》片是臺灣人的“全民運動”;看《愛墾》的幾位作者對魏導和《賽》片的推崇,我覺得這部戲也是海外中華圈創意人的“全心沖動”。
對海外文化人和華資金主來說,它確實有些借鏡的地方。
911恐襲事件以後,中東富國的游客與學生,到美國去的人數在減少中。
一當然是對外的簽證越來越嚴格,二是穆斯林覺得本身在西方行走、生活,因為安全因素而覺得有心理壓力。
他們原來就喜歡馬來西亞,這個混雜了穆斯林、西方與東方文化的國度。
所以,在2001年以後到來馬來西亞的中東人數劇增,到來旅游、讀書,順道炒房地產。
他們提高了馬來西亞訪客的數目。當然,中國人有錢了,到來馬來西亞旅游的情況也是蒸蒸日上。
看旅游部的數字,我們一年的外國游客數字,正向三千萬逼近,幾乎和我們的總人口一樣多了。
反觀人口二千三四百萬的臺灣,雖然天然與文化條件都優越,游客人數據聞一年只有五百萬人,比馬來西亞少得多,難怪當家的一直期待陸客多去玩,多去消費。
這兩年,因為臺灣電影復蘇,使到許多人在看臺灣電影之余,也開始留意電影拍攝現場的景觀,例如2008年《海角七號》的恒春半島。
還有現在的《賽德克巴萊》林口“霧社街”片場。
文化創意確實有經濟價值;不是單一領域價值的,而是整體的價值。不容易協調,但從臺灣經驗已經看出,這是做得到的。
學校假期快來了,朋友問我有何旅游計劃。我說:“先在馬來西亞觀賞魏德圣導演的電影《賽德克巴萊》,然後去臺北自由行,首要目標就是《賽》片拍攝場景:復古的霧社街。
上網做了些功課,據聞踏進這還原當年的霧社街,就像是進入歲月迴廊。
因為一部電影,臺灣又多了一個觀光景點。我看了一些照片,有十足日本味道的櫻花,艷紅得像是火在燃燒。
從建筑構造到房屋內部的擺設,例如商店里的商品與招貼,日本警察辦公處的桌上文件,到郵局前頭的郵箱與腳踏車,都是尊重歷史的仿古作品。看來劇組做過嚴肅的考究功夫,全都依照霧社事件當年的景況而設計。
也做足了投資,絕不偷工減料。
在一個叫frogfree.com的臺灣網站,看見許多絕佳美照,私自轉載來和大家一道兒欣賞。
文化創意產業需要故事,故事需要議題。臺灣電影近年來少見的鉅作《賽德克巴萊》走紅後,建筑于新北市林口區阿榮片廠的《賽》“霧社街”場景,也成了旅游熱點。
阿榮片廠耗資馬幣八百萬,打造出這個“霧社街”,還原當年的木造商家、學校、郵局等建筑群外,內部擺設也逼近歷史現場,讓人有走過時光隧道的感覺。
電影改編自臺灣1930年代的 “霧社事件”英雄史詩,深刻描述了原住民賽德克族人與日本人之間的流血沖突。
為了配合賽德克巴萊電影造勢及片廠的開放,新北市文化局也特別聯合國立臺灣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舉辦文化特展。台灣博物館展覽的主題是《勇者再現:賽德克巴萊典藏展》,以原住民賽德克族之服飾及武器為主題。
十三行博物館則以《記憶 .巴萊賽德克文化特展》為主題,展出賽族工藝。
看完電影游片場,再參觀多種主題的文化特展,以多重的體驗方式回到歷史去感受、理解。
(林口霧社街-武德殿,攝影 / Eva隨手拍,載自臺灣旅游新聞網)
(入口處莫那魯道剪影,恐子攝,載自《地圖日記》)
(街坊一角,恐子攝,載自《地圖日記》)
(武德殿,恐子攝,載自《地圖日記》)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