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市場需求
• 在南亞、東南亞與東北亞,中東與非洲地區,市場對於教育與培訓的需求非常的大。
• 市場可根據各區域、國家及發展階段,甚至是各國各個城市之間的不同,而做出區隔。
• 市場可進一步根據不同的領域與需求做出區隔。
技能、規模、移動及再訓練
• 新加坡人有廣泛的技能,可滿足各種規模與市場的需求。這些技能也是可被培訓、轉移的。
品質與品質維持
這些領域一般上具有品質;另一方面,維持與改進品質的地方還是有的。
課題分析
教育專業的定義與潛能:一般上,我們只把各行業視為獨立存在,而不是在一個產業中的專業聚群,因而忽略了各行業之間的互補性與潛能。例如,在幼童教育、生活豐富化課程、英文教學、出版與其他的教育領域的辦課者與培訓師,被視為分開的專業,而不是共同的夥伴。
辨識升陽與夕陽工業與潛能的準繩:
• 教育服務與工業專業人士認為,教育領域是一個升陽工業,可是,與一些工業如生命科學比較起來,政府給予教育工業的注意與支持,
• 環球化競爭的結果,文化知識與文化能力對於創造型人力資本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新加坡對於這一點的認同可仍嫌不足。
• 建立出版與內容庫存,能使數碼工藝真正有所贏利。
市場知識與辨識:
• 對於市場間隔,我們缺乏深入的了解。
發揮現有技能與專長,品牌
• 個人作業方式對於個別企業,有著巨大的作用。
• 雖然個別的教育服務機構,建立了一定的品質聲譽,甚至特別的品牌,整體來說,新加坡的教育事業缺乏非常特出的品牌。
政府官僚及國家架構
• 現有的官僚監控,國家架構與政府的典範,與商業組織的開放架構有所抵觸。
• 例子(一):現有的條規限定幼兒園一定要在企業名字後面放上Kindergarten字眼,這有礙品牌的建立。
• 例子(二):當本地的幼兒園與外國的大學聯辦雙聯課程時,本地企業只能以「有限公司」的名義與他們簽約,這看上來商業味道很重,不像是教育機構,有礙形象。
心智與文化問題
• 新加坡人在國內養尊處優的環境,使他們失去了冒險精神,而不想到其他環境中去,這也使到他們對於其他環境缺少了解。
• 由於本身的訓練過程所限,新加坡專業人士在其他的文化環境中,缺乏對於他人文化的覺知與敏感。
立即行動建議
I成立專案小組檢討現有的教育服務與文化資源:
• 教育是一個充滿潛能的朝陽工業,特別是通過聚群互補優勢。
• 怎樣啟動一家教育企業。
II收集深入的市場資訊與開發資訊庫。
III在特定的市場辦考察團及展覽會,廣為新加坡教育企業宣傳。
IV加強宣傳新加坡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安全而網絡完善的中心,進入工作、教育、消遣區域的樞紐。
V新加坡應該多參教育領域的國際機構及計劃。
VI減少政府對於教育企業及顧客的監管與要求,例如海外學生到來新加坡參與的課程或考察計劃。
VII為中小型的教育服務者提供政府的援助。
中期建議
I鼓勵及輔助本地及國際的國家、商貿及教育組織,針對跨文化課程進行商業與教育交流、合作與結盟:
• 擁有考察團、夏日營學生的酒店、旅行社及文化組織。
• 文化教育學人與企業人的跨文化敏感培訓。
• 新加坡大使館與商貿單位,以支持及輔助在海外經商的新加坡人。
II建立教育服務的策略聯盟或合資集團/雨傘母體。以單一品牌或聚群到海外去能營銷,可幫助到較小型的教育服務提供者超越規模經濟的限制。
III改進及擴充教育服務的課程規劃、培訓與創新,例如在大學或工藝學院層次的禮賓教育。
IV在各種教育服務的課程中,開發、註入本地及區域內容。
V為海外的新加坡企業人開發文化敏感課程。
VI成立一家類似「海外發展機構」(Oversea Development Agency)的組織,以教育為核心任務,派遣教育學人到海外去加強他們的專業水平,研究其他國家的教育模式與需要,並建立經濟與社會聯系。
VII開發照顧外國學生福利與需要的基本架構與設備。
長期建議
I新加坡的教育及文化資源,應被納入東南亞、亞洲及環球更大的環境來看待與處理。
II鼓勵及輔助現有的並超越現有的華族、巫族,印度族及其它模式,成為在社會及文化方面都是很有活力及城市觀的本地環境。
III建立以品質、多元化及在視野及內容都是很有創意的新加坡教育品牌及模式。
IV檢討從學前教育開始的現有教育體制,以鼓勵創意好奇心及終身學習。
V促使教育成為所有年紀都是需要及有趣的,這包括年紀較大但具有購買能力與學習興趣的人士。
VI開發材料以吸引最好的人才進入教育服務。為了吸引及留取人才,需要開發教育專業人士如幼兒教育者的培訓與生涯抉擇。
VII在新加坡各階層的的教育體系中,開發與加強文化及跨文化教育。
VIII在各層次鼓勵及開發語文、藝術及文化研究,並通過「國家社會與文化研究院」,讚助研發費用及提供設備。
IX鼓勵及支援跨文化研究,本地、區域及環球的教育機構之間,以及教育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及交流。
X培養及獎勵新加坡新一代,少關註眼前的利益與舒適,具有更大的興趣與冒險精神,到新加坡以外的地方去工作、生活及服務其他社群。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