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百年孤寂》問世四十五年後,舉世知名的哥倫比亞籍文豪馬奎斯家人首度證實,他深受家族性遺傳老年痴呆症之苦。
一九八二年因《百年孤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加博列爾.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見圖)現年八十五歲,他的親弟弟海梅(Jaime Garcia Marquez)六日在家鄉哥倫比亞卡塔亨納市(Cartagena)向一群青年學生發表演說時含淚透露,近年來深居簡出的加博列爾罹患家族性遺傳的老年痴呆症,已無法寫作。
本身也出現相同症狀的海梅表示,雖然他已經兩年半沒有見到在墨西哥市隱居的加博列爾,但由於他的兄長經常因為記不得一些當年的事而打電話向他求證,因此他可以很負責的保證加博列爾雖然失憶但仍然健在,也未失去語言能力。
現年八十二歲的海梅強調,由於家族對加博列爾的保護,對他的私生活更是守口如瓶,尤其是一九九九年加博列爾因淋巴癌在墨西哥開刀後作品銳減,外界臆測不斷謠言滿天飛。
有時他寧願不是這位拉美文豪的弟弟,因為如此就可以隨心所欲的談論他的現況。
馬奎斯的魔幻現實主義經典著作《百年孤寂》第一章中,七代家族的大家長在晚年失憶並失去理智後被綁在大樹上多年,閤眼前仍無法擺脫孤寂的宿命。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现年85岁的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是文学巨著《百年孤寂》及小说《爱在瘟疫蔓延时》的作者,於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百年孤寂》更被视为继《唐吉訶德》后,对世界影响力最大的西班牙语文学作品。(中國時報 / )
马奎斯的幼弟海梅.马奎斯表示,马奎斯在1999年证实患上淋巴癌,虽然接受化疗后能保住性命,但化疗同时损害了他许多神经元及细胞,导致脑退化问题恶化,令马奎斯在此年纪已出现较严重的脑退化症病徵。
马奎斯目前整体健康不俗,仍保持幽默感,能与他人对答,但开始失去部分记忆。
海梅称,相信马奎斯不能再从事写作,撰写自传《Living to Tell the Tale》下半部分的希望恐怕会落空。
家族多人同患脑退化
哥伦比亚传媒早前报导,近月马奎斯在谈电话时,辨別相熟朋友的声音亦出现困难,开始被传患上脑退化症。同时马奎斯亦因为记忆力衰退,不时需要打电话给胞弟,查问一些基本问题。
马奎斯在家中排名最大,一共有11名弟妹,一家都受脑退化症折磨,其母亲及一名弟弟也是死於此病。海梅称,自己亦开始出现脑退化症病徵。
马奎斯生於贫苦家庭,父亲为电报员,年幼时由外祖父母照顾,曾考入哥伦比亚波哥大大学读法律,因非兴趣所在,念了几年便放弃,之后投身记者工作。
他在1947年发表首份作品,时年21岁,並持续在报章发表短篇故事,1950年代逐渐成名,是当时拉美文坛「四大天王」之一。
5年前,马奎斯出版小说《我忧鬱妓女的回忆》(Memoirs of My Melancholy Whores),评价两极,其后未再出版作品。
火爆作家自传难產
马奎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为女人与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目30年,並不时发表惹火言论。2002年,他出版自传的上半部分,如今罹患脑退化症,自传下半部分难有面世机会,撰写《百年孤寂》时的心路歷程势永远成谜。
马奎斯在1967年发表巨著《百年孤寂》,亦在这一年认识好朋友略萨(MarioVargasLlosa),略萨后来在2010年亦取得诺贝尔文学奖。
两人当时一见如故,马奎斯居住在巴塞隆那时,两人住在同一条街上,马奎斯更成为了略萨子女的教父。
相识逾10年后,在1976年某天,拉美的艺术家与知识分子齐聚墨西哥城一剧院观赏电影首映,马奎斯主动拥抱好友略萨,不料略萨竟以一记重拳回敬。
事后有传闻指略萨曾为一个瑞典女郎而拋妻弃子,略萨妻子曾向马奎斯夫妇诉苦,马奎斯建议她与略萨离婚。后来略萨与妻子和好,把马奎斯的话和盘托出,略萨因而对马奎斯生恨。自此30年来两人互不瞅睬,至数年前关係才解冻。
斥钱钟书"盗版贩子"
马奎斯个性率直火爆,有小道消息称,马奎斯在1990年访华,当时中国缺乏版权意识,出版社在未经受权下盗印《百年孤寂》等书,马奎斯一怒之下,斥中国文坛 泰斗钱钟书等人是"盗版贩子",更称死后都不授权中国出版其作品。
后来经歷多年谈判后,《百年孤寂》才在2010年正式获授权於中国出版。
2002年,马奎斯出版自传《Living to Tell the Tale》上半部,讲述他在1950年前的经歷及写作点滴,原定会续写下半部分,但现时逐渐失去记忆,下半部分难有面世机会,他撰写《百年孤寂》的心路歷程將成谜团。
西方《红楼梦》穿插幻觉现实
马奎斯於1967年发表《百年孤寂》,轰动全球。单在1969年,《百年孤寂》便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售出10万本,要翻印十多版,还先为被翻译成至少37种文字。
《百年孤寂》用象徵、寓意、比喻等艺术手法,把梦境、幻觉及非理性景物与现实结合,產生奇幻效果,成为一代「魔幻现实主义」(magical realism)代表作。
另外,《百年孤寂》故事围绕邦迪亚家族7代人的兴衰,其规模及复杂程度堪比《红楼梦》,故有评论称之为西方《红楼梦》。
(綜合8.7.2012馬來西亞東方日報,7.7.2012臺灣中國時報)
Comment
馬奎斯的魔幻之筆,創造出一個光怪陸離的布恩迪亞家族,籠罩在南美的殖民地氛圍下,家族六代因權力與情欲的輪迴上演興衰起落,其中偏執而鮮明的人物,促成一幕幕驚奇的情節發展,更添全書的戲劇性。此部作品讓虛構的馬康多鎮栩栩如畫,出版至今銷售超過五百萬冊,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前就擄獲得無數普羅大眾的心,更影響著全球各地創作者的文學視野,是魔幻寫實文學的經典作品。
(書評)愛看書的凱西 ⁄ 臺灣臺北
這竟然是一部得過諾貝爾獎的作品?它讀起來很像童話呢!全書 有二十章,每一章大約都講述二到三個故事,節奏很緊湊,文字非常 簡潔,人物對白遠比情節的流動來得少,神話元素穿插在字裡行間裡 ,所以一進入書中的情境,很快便手不釋卷、忘記身處何方了。除了 使人入迷,我想它還有讓人百看不厭的魔力,就如充滿警世寓言的童 話,每次的重新溫習,都能有新的發現。
這是部「孤寂的史詩」,涵蓋\了各式各樣的孤寂-知識工作者的孤寂(老邦迪亞)、老年的孤寂(易家蘭)、死亡的孤寂(亞奎拉)、權力的孤寂(邦迪亞上校)、慾望追求者的孤寂(莉比卡與亞克迪 奧)、自尊者的孤寂(亞瑪蘭塔,同時也是仇恨者)、專制者的孤寂 (阿克迪亞)、恐懼者的孤寂(十七個私生子)、善良的孤寂(匹達黛)、浮華的孤寂(席甘多)、歷史見證者的孤寂(席根鐸)、美的孤寂(瑞米迪娥)、異鄉人的孤寂(卡碧娥)、愛情被剝奪者的孤寂 (美美)、同性戀的孤寂(亞卡底奧)、劈腿者的孤寂(亞瑪倫塔)、棄子的孤寂(倭良諾)。每一種孤寂,都以充想像力的象徵來表現 ,比如以吃泥土代表壓抑性欲的女性;以纏在手上的黑繃帶象徵童貞;以久久不散的彈藥味象徵罪與罰;以郵寄的屍體包裹表示死亡的侵 入;以表面鍍著薄金的夜壺象徵虛假的矜持;以成群死亡的飛鳥象徵 家族生命基礎的毀滅;以飛舞的黃蝴蝶暗示愛情的默契....
那散不掉的彈藥味令我印象深刻:
屍體的火藥味無法消除,首先,他們用肥皂和刷子
給他洗刷了三遍;他們用鹽和醋來搓洗,而後用灰和
檸檬來擦拭,最後把他放進一桶鹹水中泡浸六個小時。
他們是那 麼用力搓揉,以致把他身上的刺青都搓得褪掉
了。大家在絕望中想出一個辦法,打算在他身上塗抹
辣椒和茴香以及桂樹葉子,並用溫水煮上一整天,可是
他已經開始腐爛,他們必須趕緊埋葬他。他們將他封進
一具特製的棺材中,棺材裡邊用鐵片補強,用鋼釘好
,即使這樣,當葬儀行列經過街上時,仍然聞得到那股
彈藥氣味。
這段精雕的文字,表現出罪與罰的遺害、心靈無法平靜的懲罰,那無法掩蓋\的罪,即使有人極力掩飾,罪終究以罪惡的方法出現,或者只 是形式的不同,本質卻一直存在著。亞克迪奧究竟是自殺,還是被暗殺?甚或莉比卡殺了他?小說只是平靜地帶過,未曾追究,一如所有離奇驚駭的情節,總是那麼自然地被訴說著一般。
另一個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報復者亞瑪蘭塔,既燃燒著強烈妒火 ,卻又同時懷藏著善良純潔的奇特人物,網路上見到不少人討論她為 何拒絕克列斯比的求婚,足見她引起很多的好奇,馬奎斯賦予她複雜 的人性,寫她報復搶走克列斯比的莉比卡,但隨著婚期無限延巖與後 者的焦躁,報復方式逐漸軟弱(拿走婚紗中的除蟲藥丸,還有向上帝 祈求),這其實洩露了一點她的純良天性,至於她拒絕克列斯比,除 了解釋成一種奇怪的愛情表達方式,再就是愛自己的自尊心略勝過過 愛情吧!在缺乏愛人能力,以致人人孤寂的邦迪亞家族中,原本她可 能成為唯一的救贖,卻因為這略勝一籌的自尊,星光般微弱的一點希 望也幻滅了。
書中「死亡」意象之豐富僅次於孤寂,舉克列斯比之死為例:
有一天晚上,他正在唱歌,馬康多的人醒來,聽到
那有如仙境才有的古琴聲和凡人不可能唱出的熱情曲調
,覺得恍如身處天使的國度裡,這時克列斯比看見全
馬康多的窗子都亮起燈光,只有亞瑪蘭塔的窗子例外。
十一月一日,萬聖節那天,他的弟弟打開店門,看見
所有的燈都亮著,所有的音樂盒都開著,所有的音響
鐘都不停地敲著,它們在瘋狂地合奏,克列斯比則坐在
後面的寫字檯前,手腕己被剃刀割斷,雙手插在一盆
安息香裡。
文字之美,令人無話可說。另外還有以空間的迴廊與靜寂舖寫的老邦迪亞之死,才情之高也教人直呼不可思議;身體乾瘦縮小卻仍憂心操勞,渾然不覺自己已死的易家蘭,死前則身旁環繞著所有的親人影像 ,這種想像力,你不得不拍案叫絕;就連狠心的卡碧娥死時出現的鄉 愁,亦充滿詩意掬人同情之淚\。不過書中一個重要人物,從第一章就 登場,直到第十三章才死的邦迪亞上校(書中很多人物都只出現三四 章後,就身亡或自我封閉),他的死帶著荒謬色彩,眼前出現空茫的 馬戲團行列,並且是小便時額頭頂在栗樹上直挺挺死去的。馬戲團似 乎代表他童年最美好的記憶,栗樹則是他父親生前被綑綁的地方,那麼他光榮的一生對他而言只是空白,所以以製作小金魚度過殘生,這個角色的死亡方式,應具有對哥倫比亞動亂的批判。
因應拉丁美洲極權獨裁而產生的魔幻寫實主義,閱\讀時必須稍微 用點力,去揣摩它和真實世界的關聯,不過像這樣一部文字美不勝收 的作品,閱\讀樂趣並不因此稍減,仍讓人著迷到想要尋找每一位人物 的原型。以下連結可供書迷們過癮。(原載 博客來網站)
陳妍老師製作·百年孤寂馬奎斯講義視頻
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4月17日過世
墨西哥媒體17日報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美文壇巨擘、小說家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已經在墨西哥市去世,享年87歲。
這位以小說《百年孤寂》享譽全球的小說家去世訊息,也獲得馬奎斯家族發言人法瑪莉亞證實。
馬奎斯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被公認為拉丁美洲最具影響力的作家。馬奎斯常透過作品為弱小貧窮者請命,反抗內部壓迫和外來剝削。
馬奎斯的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愛好文學的文青族,一生嘗試多種不同角色,曾是作家、記者及社會運動者,更以開啟「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文學代表穩坐全球文壇,歷久不衰,其作品《百年孤寂》,恰恰是全球文壇「魔幻現實主義」的經典之作。
《百年孤寂》發表於1967年,小說創造了一個虛構城市馬康多(Macondo),其筆下的榮衰更叠,恰恰是拉丁美洲歷經百年滄桑史的經典縮影。包括時下的殖民、獨裁、鬥爭,及必然帶來的流血殘局,在馬奎斯筆下,竟幻化成奇詭的想象與場景的刻化,遺忘和孤獨,在邦迪亞(Buendía)的百年家族上演著大起大落。
第一代的老邦迪亞,在本當安享余年的晚年時期,卻被綁在樹上度日,易家蘭則是邦迪亞家女主人,一直是家族的正義維護者,孫子阿克迪亞在馬康多以暴力統治人民時,挺身而出為人民抱屈。最後一位子孫—倭良諾之子在剛出生時就被螞蟻吃掉,倭良諾在看完吉普賽人的預言遺稿後,竟隨馬康多一塊消失了。智利作家聶魯達盛贊《百年孤寂》是「繼賽凡提斯的《堂吉訶德》之後最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品」。作者也因此獲得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
馬奎斯1999年罹患淋巴癌後著作量開始減少,2006年1月宣布封筆。一生為文壇留下的17本作品有:
1955年,《枯枝敗葉》(La hojarasca)
1961年,《沒有人寫信給上校》(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1962年,《大媽媽的葬禮》(Los funerales de la Mamá Grande)
1962年,《藍寶石般的眼睛》(Ojos de perro azul)
1962年,《惡時辰》(La mala hora)
1967年,《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
1970年,《落難海員的故事》(Relato de un náufrago)
1975年,《獨裁者的秋天》(El otoño del patriarca)
1978年,《難以置信的悲慘故事——純真的埃倫蒂拉和殘忍的祖母》(La increíble y triste historia de la cándida Eréndira y de su abuela desalmada)
1981年,《預知死亡紀事》(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
1985年,《愛在瘟疫蔓延時》(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
1986年,《智利秘密行動》(La aventura de Miguel Littín clandestino en Chile)
1989年,《迷宮裏的將軍》(El general en su laberinto)
1992年,《異鄉客》(Doce cuentos peregrinos)
1994年,《關於愛和其它惡魔》(Del amor y otros demonios)
1996年,《綁架新聞》(Noticia de un secuestro)
2004年,《我憂郁妓女的回憶》(Memoria de Mis Putas Tristes)
2010年,《我不是來演講的》(嚴格而言並不算一部作品,只是演講集)(Yo no vengo a decir un discurso)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