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Righey:當專著不再是媒介:網絡時代的歷史敘事(1)

摘要:在過去的50年中,出現了眾多關於敘事在歷史知識中的價值的討論。而在其中,“敘事”則表現為一個給定的、並且僅與認識論相關的概念。筆者不認同這種觀點。“敘事”的概念隨文化實踐的變化而變化,並且在獨立專著這一特定的與講故事相關的媒介中被暗中模仿。關於“歷史的自然形式就是一個歷史學家作為個體寫作的一本書”這樣的信念內在於20世紀中絕大多數關於“敘事”的討論,這意味著語言的首要性、著者的自主性、作品的獨立性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在新的傳媒生態中,獨立專著的“自然性”不應繼續被當作是既定的。數字化和因特網為制造和傳播歷史知識提供了新技術,而在這一過程中,職業歷史學家同時面臨機遇和挑戰。在其實用意義之外,數字媒體在“其社會產物由不同平臺上的多種媒介所產生”這一方面,為考察歷史敘事提供了一種新的理論模型,並且改變了我們關於過去與未來的實踐的理解。

“未來是開放的”,這只是說沒有人曾寫出過一部“現在”的歷史。——亞瑟·C·丹托(1962年)

直到現在為止文化還是社會的一種機械化的命運,是社會自身技術的無意識的內化。——馬歇爾·麥克盧漢(1962年)


一、導論

在第1卷《歷史與理論》雜誌(1962年)中,亞瑟·C·丹托的一篇重要文章《敘事性語句》[1]標誌了這幾期的特色。在30多頁的文章中,丹托對“語句”沒有過多涉及,而是更多地論證了一個臨時性定義,其之後才以“敘事性”而為人所知。丹托1962年的文章——以分析哲學的傳統寫作,並且在其著作《分析的歷史哲學》出版3年前——把敘事主題的特征定義為時代錯位的雙重視角。這個敘事性的定義性特征被丹托界定為“當一件事情被描述時,隨後的事情就會被預先涉及”,以一個簡單的歷史陳述來舉例就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作者在1642年的聖誕節誕生於伍爾索普”。[2]一個時間上的分層節點被統合在了一個更長時段的連續體中。

因為堅持回溯性敘事者的時間分層觀點,丹托便反對這樣一種假設,即歷史學家可能成為丹托自己所定義的理想化編年者——一種蘭克眼中的、視各個時代如其所是的歷史學家。相反,他認為歷史學家的責任就是要超越單一的歷史時刻去觀察,因為他們所創造的那種知識就是基於通過觀察後來的事件“對過去的回溯性的重整”:[3]要認識到事件發生時的歷史意義,就必須通過未來的歷史學家的敘述性語句,知道之後發生了什麽與其相關的事情。[4]簡而言之,歷史性和敘事性的本質就是某一時刻的意義乃是由另外一個時刻所決定的。以其對敘事性的出色解釋,《敘事性語句》一文本身便標誌了一個起點。如果我們接受丹托“過去的回溯性的重整”的定義(或者回到沃爾特·司各特的小說《威弗利》中的精神“這是五十年以來……”),他自己的文章便可以被視為《歷史與理論》雜誌上70餘篇的關於敘事在歷史學家的作品中扮演或應當扮演角色的文章的一個開始。從1960年的涓涓細流到如今,這一系列文章在80年代晚期達到了頂峰—1987年有10篇相關文章發表於《歷史與理論》雜誌。然而1962年和1987年的“敘事”概念是一回事嗎?如今是怎樣的呢?未來又將如何呢?

至少有一件事是明顯的。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裏,“敘事”概念已經被廣泛運用於許多學科之中。[5]因此,歷史理論家們自1960年以來所關注的“敘事”概念,與文學、文化研究中那種用於理解不同媒介和不同情況下的“講故事”的形式和功能的一般模式的“敘事學”的出現,或多或少是相呼應的。“敘事”作為一種分析工具在歷史、文學批評等不同學科(包括此後加入的經濟學、心理學以及宗教研究)中集中出現,一開始似乎表現為一個在跨學科實踐中獨特的成功案例。

【參考文獻】

[1][2][3][4][20]Arthur C. Danto, “Narrative Sentences”, History and Theory, vol.2, no. 2(1962), pp.146-179.

[5]Martin Kreiswirth, “Merely, Telling Stories? Narrative and Knowledge in the Human Sciences”, Poedtics Today 21, no. 1(2000), pp.293-318. The Narrative Reader, ed. Martin McQuillan, London: Routledge, 2000.Narraive Theory: 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ural Studies, ed. Mieke Bal, 4 vols, London: Routledge,2004.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 ed. David Herman, Manfred Jahn, and Marie-Laure Ryan, London: Routledge, 2005.

Views: 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