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青:文化圖式的跨文化互動分析(8)

(二)“面子”

 

田野數據和分析表明:“面子”⑤也是一個具有鮮明文化特征的重要社會交往圖式。正如在幫忙圖式分析中已經見到的,“面子”常常與“幫忙”相互關聯。如:

 

例4:藏族高中生AY表示:“朋友我們都一起出去玩,都要叫到,只要是一起的(朋友)……(作者插問:生病比如重感冒了也還要叫嗎?)……肯定要叫,不然不給面子。”(AY,拉薩M中學高三學生,2014年1月12日)

 

其他被訪藏族高中生如LM(拉薩M中學高三學生,2014年1月8日)、DZ(拉薩M中學高二學生,2014年1月14日),以及從西藏考入廣州就讀大一的DW(從拉薩M中學考入內地某大學的大一學生,2014年2月19)均就此問題給予了同樣回答。

 

例5:S老師說:“(學生)犯錯誤批評都要單獨叫到辦公室批評,當眾會很刺激學生,他們會覺得很丟面子。如果當眾說了學生的短,有的就會不說話,擡著眼睛瞪你。”(S,拉薩M中學資歷較深的班主任,2014年2月24日)

 

例6:YJ同學說:“一般要借東西就會委婉一點去問,不會很直接的,除非很好的朋友。因為如果不借,阿莫(藏語口語中一個表示感嘆的語氣詞)太沒面子了。一般也不會不借,不然那,那太不給面子了。”(YJ,拉薩M中學高二學生,2014年2月13日)

 

對藏族青少年面子圖式分析結果顯示,其重要的構成元素是:

 

第一,共情能力。目的是表達相互的社會認同,具體要求是行為和語氣上十分注意對他人情感的影響。“最忌說話傷人心”是藏族青少年自幼被灌輸的社會交往的重要規則。

 

第二,互惠。重在情感層面上心理地位的相互認可。

 

第三,給予幫忙。面子的實現通常以幫忙為前提,終極訴求是集體和諧。

 

第四,“臉”表征的榮譽/恥辱功能。這特別地因為,“面子”在藏族青少年的漢語和藏語交流中都以漢語“面子”出現,而其本身行使的語用功能仍是由藏語“????”(臉)所負擔的,後者表示在公眾中以道德為評判標準的個人形象。

 

綜上,藏族青少年的面子圖式是以共情能力為重要特征,以維護相互的心理情感地位為基本要求,而貫徹始終的物質、人情互惠交換; 維持和建構相互的社會認同是根本目的,理解和實踐面子的要求正是一個規範的藏族社會成人應具備的基本道德和榮譽。

 

(三)“友誼”

 

此外,田野數據和分析還顯示:“幫忙”和“面子”與“友誼”密不可分。後者常常包含前兩者。除例4外,以下對話也是訪談中涉及友誼的典型情形:

 

例7:ZG同學在談及藏族學生之間的友誼時說:“你讓一個藏族人一個人去吃飯是不可想像的事情”。⑥(ZG,在內地接受高中和大學教育的大三學生,2013年10月18日)

 

例8:LB同學說:“如果是兄弟好朋友,不論理由都幫忙打。學校里如果見到不認識的打架,一律不管,就算是多個打一個。你管了就來找你麻煩。如果是認識的就會勸。如果是好朋友就一起打。”(LB,拉薩M中學高三學生,2014年1月19日)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