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晚《美國怎樣培養自主創新的小孩?》(8)

前天剛聽說北大數學才子出家當和尚了,昨天又聽說,一位十四歲的神童女孩王羽堯考進了北大。才女才子的有進有退,給我們帶來的啟發是意味深長的。同是北大生,他們最終的人生軌跡將會完全不同。同樣是中國孩子,出不出國,對孩子的人生影響也是巨大的。雖然現在有很多海歸,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出國仍然是一條不歸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作為家長,一定要綜合考慮自家孩子的實際能力,為孩子做出智慧的選擇。當“到美國讀高中”被喊得震天響時,是誰都要好好想想,到美國讀高中到底好在哪裏?對美國的高中到底了解多少呢?-

來美國讀中學,需要什麼材料?

我看到一位署名為“燕”的母親向我詢問:國內的中學生轉學來美國讀書,需要帶什麼材料?她說:“我兒子今年15歲,正在國內讀高一,我將於11月26日到達美國洛杉磯UCLA開始博士後生涯,他將同往且將就讀於University high school。但那所學校的網頁不太好,似乎得不到什麼信息,也找不到誰打聽。我想知道我兒子要準備什麼資料,需要推薦信、成績單、疫苗接種卡嗎?萬望指導,非常感謝。”

我本人剛剛搬好家,剛把孩子安頓下來。將心比心,我很理解這位母親的焦慮心情,故來簡答幾句。

雖然美國各州有各自的教學大綱,但新入學或轉學的中小學生,最需要的文件不外乎這幾件:

1.免疫記錄

這個免疫記錄,真的很重要。前幾天,我家孩子的學校還在催我們補上遺漏的那一針。如果不能按期完成需要的免疫針,學校會把孩子轟回家的。所以,來美國前,一定把預防針都打好,不要懷有任何僥幸心理。在美國打預防針,不像在國內那麼方便。很可能在你舉目四望時,視野裏根本就看不到醫院或醫生辦公室。剛來時你又不會馬上買車,如果這部分有了麻煩,求人時就很不方便。

2.出生證

在美國出生的孩子,需要提供出生證。而來自國內的孩子,提供一下護照就可以了。學校主要想確認一下孩子的生日,這個應該很容易就搞好。

3.成績單

在美國轉學,來自孩子原來學校的成績單主要由新學校負責索取。家長只需要填寫一張單子,表明同意舊學校把成績單寄給新學校即可。而對國內來的孩子來說,如果美國學校和中國學校聯絡,會費時,也容易出錯。所以,我建議你把孩子的成績單直接帶過來,省時省力。

4.家長身份證

用來證明家長和孩子的父子或母子關系。在美國,我們用駕照就可以了。剛從國內來,暫時沒有美國駕照,用家長的護照就行。

5.買房過戶證明或租房合同

美國公立學校的學區,是和學生的住宅區緊密相關的,所以,家長需向學校提供證明你們住宅地址的文件。已經買房的,需提供買房過戶證明(DEED)。而租房子的,需提供你們和房東簽的租房合同(LEASE)。

6.水電費等賬單

美國學校需要家長提供帶有你們名字的水電費賬單。其實,這和買房過戶證明或租房合同起到的目的是一樣的,主要想證明你是這裏的居民。這部分可以在孩子入學後再提供,因為,你不可能剛來美國就有這東西。

關於中國老師的推薦信,並不一定需要。除非孩子有特殊的天賦,需要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需要老師的特別推薦。

另外,美國的中小學都很重視音樂教學,學校的樂隊裏有大量的小提琴和大提琴手。如果你的孩子在國內有這方面的訓練,一定把樂器帶過來。我家孩子所在的初中,學校70%的學生都參加學校的樂隊。

還有,孩子剛來時,肯定會不適應美國學校的教學方式,這在心理上一定要有足夠的準備。給孩子帶幾本喜歡的中文小說,可以起到適當的調劑作用-

孩子來美國讀書安全嗎?

我出國時,父母對我最大的擔心,就是美國的安全問題。在那些和美國生活有關的電影故事、新聞報道,以及道聽途說的野史中,發生在美國的各類刑事案件,讓隔海相望的親人們牽腸掛肚。甚至是美國在對華政策上的風吹草動,都會令親人們擔憂。和當年的父母們一樣,如今的爸爸媽媽們仍然有著同樣的疑惑:孩子來美國讀書,安全嗎?

和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一樣,美國並不是生命的保險箱。天災人禍、意外、槍殺、搶劫,時時都在這個自由的國度裏發生。如同普通人難以預測股市的漲跌一樣,在美國生活的安全系數到底有多大,估計誰都沒有定論。假如我問,中國孩子去幼兒園的安全系數有多大,你能說出準確的答案嗎?到底誰能預測,哪位兇犯會在何時何地把屠刀伸向幼兒園裏無辜的兒童呢?

我曾經在號稱為美國最危險的城市聖路易斯生活過十一年。即使身處這樣的城市中,在我每日的奔波穿行時,絲毫沒感覺到任何危險的跡象。在今年第八期的美國醫生雜誌(JAMA)中,我讀到這樣一組數據:在美國費城的七歲兒童中,75%的孩子聽到過槍聲,61%的孩子擔心自己會被謀殺,18%的孩子在居民區看到過屍體。最近我去費城旅遊時,我實在無法把我眼前的寧靜街景和這組數據等同起來。費城哪有槍聲啊?這不挺好的嘛。

遊人觀景或居家過日子,我們所能體會到的,畢竟只是城市的表面現象。像費城這樣的城市,總會引起人們的格外關註。2009年12月7日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南費城高中3日再度發生非洲學生集體攻擊亞洲學生的事件,造成26名學生受傷,其中7人須送醫院治療,傷者多為來自中國福州的新移民子弟”。在聖路易斯的市中心區,曾發生過一起孕婦被剖腹取子的慘劇。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新聞,國內家長格外擔心留學子女的安全,是非常容易讓人理解的。兒行千裏母擔憂嘛!

三年多前,韓國青年趙承熙狂射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這一驚天血案,至今讓大家記憶猶新。昨天,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Perry-Casteneda圖書館前,又發生一起槍殺事件。像這種明目張膽的血腥暴力,和美國紐約的9-11悲劇類似,畢竟是特殊情況下的特例事件。這種事情,誰都不願發生,但一旦發生,誰都無能為力。

小留學生來美國讀書,由於生活圈子的限制,他們不一定能接觸到美國社會中惡性犯罪事件。我認為,家長對此不必過分擔憂。但即使是按部就班的留學生活,確實也隱藏著不穩定的危險因素。這些沒有槍林彈雨的憂患,同樣值得家長們關註。

初來美國讀高中的孩子,由於語言能力受限,在表達稚嫩的思想時,他們暫時還做不到遊刃有余地與人交談。他們被人嘲笑、被人誤解,甚至是被人欺負的現象時有發生。美國學校常提到Zero tolerance for bullying,這句話大意是說不允許學校有欺負人的現象發生。說歸說,做歸做,這種危及孩子身心健康的無聲暴力,雖然暫時不會造成引人註目的流血事件,但它的長期危害是不容忽視的。

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孩子,被人欺負總不是好事兒。受害者會膽小、自卑、影響成績、逃避社交或過度反抗、患心理疾病,甚至是自殺等等。根據常理,對美國高中不適應而郁郁寡歡的中國孩子,比起土生土長的美國孩子,更容易受到憂郁癥的威脅。即使是美國孩子,也有因患憂郁癥而自殺的案例發生。聖路易斯有一位隨母親改嫁到美國的中國男孩兒,高中畢業前患上了憂郁癥。為了調整身心,他只好休學一年回國療養,以期來年再戰。可以這麼說,小留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他們的功課相比,同樣重要甚至是更勝一籌。說得更直白些,如果不堪重負的孩子,在異國他鄉選擇放棄生命,那隔海相望的中國家長們,還有望子成龍的可能嗎?

除此之外,小留學生的另外一個安全隱患是交通。我在俄亥俄大學讀書時,這個校園發生過一起惡性交通事故。五名從韓國來的小留學生,在一天夜裏酒後駕車時出了車禍。車毀人亡之後,只有一人幸存。這些二十出頭的孩子們,沒死在美國罪犯的槍林彈雨中,卻被自家的車輪碾碎了青春之軀,這多可惜呀。

剛出國的孩子們愛紮堆、愛熱鬧、愛玩兒、愛嘻嘻哈哈開玩笑。所以家有留學生的父母該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的是,大家一起外出時,開車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要走神,不要酒後駕車,更不要在開車時打手機發短信什麼的,孩子們別忘了,安全第一呀!美國有八個州嚴禁開車時打手機,小留學生們一定要入鄉隨俗遵紀守法。即使不為別的,也要為自己的生命安全著想啊。

我能想到的最後一個安全隱患是小留學生的交友問題。大家一定還記得,美國有個叫朱海洋的男留學生,有一天在靈魂出竅時,無情地殺害了剛剛來美國的女留學生楊欣。這個惡性事件給小留學生的警醒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擇友而交,不要在誤入歧途時失去寶貴的生命。

我在華盛頓大學工作時,與我在同一實驗室工作的美國老太太瓊,就經歷過痛失愛女的慘劇。瓊的女兒姿色驕人,喜歡在酒吧與男人對飲直到酩酊大醉。有一天,瓊的女兒在酒吧不幸遇到一位患有心理疾病的魔鬼,在拒絕對方的性要求之後,瓊的女兒被這個魔鬼活活打死。因為這是瓊的私事,我們不好太多過問魔鬼施暴的細節,但這確實是發生在美國人身上的真實故事。

獨自來美國留學的女孩子,一定會有孤獨無助、思鄉心切之時,我本人就經歷過那種窒息難耐的時刻。越在這種時候,女孩子越不能隨意濫交異性朋友。過簡單的生活,專心讀書,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都可以避免遇人不淑的悲劇。女孩子要聰明、要有智慧、要靈敏、要有分辨危險的第六感,千萬不要稀裏糊塗就慘死於他人之手。

讓孩子一人來美國讀書,如同把風箏送上了藍天。只要能躲過百年不遇的風暴,只要父母能時時牽住手中的那根線,孩子們一定能盡情地在空中且跳且舞的。風雨過後是彩虹,我熬過來了,無數位男男女女的留學生們熬過來了,今天的孩子們也會熬過來的。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小留學生

如今世道變了,出國留學生的年齡越來越小。多年來,那些來美國讀中學讀大學的中國孩子們,被人們冠以了“小留學生”的光榮稱號。“小留學生”出國,可謂是魚目混珠,泥沙俱下。大浪淘沙,適者生存。與“小留學生”並存的另類稱號,則是“留學垃圾”。

“小留學生”一般都是二十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他們在中國是溫室裏的花草,來到美國以後,這些連根拔起的孩子們,成了異鄉無根無土的小花小草。“小留學生”們能否在異鄉生根發芽結果,能否適應國外的學習和生活,成了他們大洋彼岸親人永久的牽掛。

國人談小留學生問題,各持己見。有條件送孩子出國的富豪們,絕對說越早出國越好。沒條件送孩子漂洋過海的平民們,多少會有點兒酸葡萄心理。作為早年出國的老留學生,我對小留學生出國一事,基本持中立態度。不鼓勵,不反對,孩子們,你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

無論何事,即使看同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換個參照物,得到的認知可能就會有所不同。我覺得,小留學生到了美國之後,對孩子最有權褒貶的群體,應該是那些與他們朝夕相處的美國家長們。

不久前,在我們當地的一個醫生聚會上,我巧遇一對中國小留學生的美國爸爸媽媽。美國爸爸名叫百瑞,職業是醫生。美國媽媽名叫米歇爾,職業是教師。我原以為在喧鬧的聚會上,百瑞和米歇爾會和其他美國人一樣,對我們露出禮貌性的微笑,和我們談著不痛不癢的新聞和天氣。我沒想到,在嘈雜的人聲中,這兩位美國人和我一直談論的,是幾年前寄居在他們家的中國小留學生方方。

據他們介紹,方方是位上海女孩兒,出國讀高三那年,她剛十六歲。方方是通過專門為國際高中生搞文化交換的AFS組織,才找到百瑞和米歇爾這個美國人家的。和米歇爾簡短交談幾句時,我發現她是一位具有世上女人最顯著特征的美國女人。她不僅快言快語,她的描述過程還充滿著細節和情感。

一談到她的中國女兒方方,米歇爾止不住眼淚汪汪。她說,方方是我們的家庭成員之一,她會一直在我心裏的。說到這兒,米歇爾盡力隱藏著她的哽咽之聲,這時她的話匣子終於開始向我全面打開。

我這人除了好奇,對感興趣的話題,我也會有意識地向對方提問。好歹咱也采訪過一些大大小小的美國華人嘛。在一問一答的半小時之後,通過米歇爾的精彩介紹,我便掌握了方方的基本輪廓。去偽存真,由表及裏,美國媽媽米歇爾是這樣評價中國小留學生方方的:

1.方方的英語非常出色。來美國以前,方方在中國學了九年的英語。一到我家,我們便有了毫無語言障礙的母女交流。

2.方方的數學一鳴驚人。在方方就讀的高中,方方的數學成績不僅名列前茅,她還能糾正美國數學老師的錯誤。最讓我自豪的是,方方居然教美國老師更簡便的算法。這孩子,不得了呀!


3.方方外出時極其謹慎。每次和我逛商店,方方總是拉著我的手不離我左右。有時候,我有意訓練她自己要大膽嘗試些什麼,對我的建議,方方總是一笑置之,她還是繼續緊緊地跟著我。

4.方方喜歡新鮮空氣。夏天時,我家裏還開著空調呢,方方置空調於不理,理直氣壯地打開自己的窗戶,說是要透透氣。我的天呀!讓這樣的空調降溫,得耗去多少電呀!

5.方方不會用吸塵器。每次家裏打掃衛生,方方總是搶著做倒垃圾這樣的苦力活兒。有一天我對方方說,咱們換個工種,你來吸吸地吧!哪知方方對我小嘴一撅,說她不會用吸塵器呀。我想教她,她嫌太吵,不太想學。

就像母親嘮叨女兒一樣,米歇爾對方方的評價還有很多。無論如何,女兒還是自己的好。在米歇爾的眼裏,方方是個不可多得的優秀女孩。為了旁證方方的優秀,米歇爾自豪地告訴我,想去他們家的外國高中生太多啦!來自世界各地的申請信,都快有一百多封了。在眾多的申請者當中,我挑出了方方,就足以證明她的優秀了。

在米歇爾和我大談方方之際,站在我們身旁的百瑞醫生,終於從他的錢包裏找到了一張方方的照片。我拿過來一看,這真是一位可愛漂亮的上海小女孩兒呀!肢體語言可以傳遞感情,從百瑞和米歇爾夫唱妻和的對視中,我看得出來,他們兩口子對方方的感情是無比深厚的。

美國媽媽對方方的這些評價,看上去僅是點點滴滴的生活瑣事,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隱藏的信息。美國人說話都比較含蓄,尤其是對孩子,他們很少會指手畫腳地批評未成年人。從米歇爾對方方的評語中,我解讀出幾句潛臺詞出來,中國小留學生,除了學習好之外,還要服從美國寄宿家庭的規矩,多點兒闖勁兒,多點兒生活技能。

對出國留學,有人說過負面的評語,哼,說是讓孩子出國鍍金,還不是裝樣去了。聽了方方的故事,不知持有這種觀點的朋友們,你有何感想?顯而易見,除了學業上的進步,方方還徹底征服了這對美國夫婦的情感世界。方方的美國爸爸和媽媽除了參加她的大學畢業典禮之外,還特意去了趟中國看望了方方的父母,這兩位美國夫婦順便還暢遊了中國的大好河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小留學生方方又充當了文化使者的角色。

後生,可敬,可畏呀!

Views: 9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