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7.城市建築的未來與發展
20世紀行將結束,在這個世紀中,建築領域發展之快、進步之速是幾千年世界建築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回顧這100年的變化,似乎可以概括為這樣幾句話:技術大躍進,功能大提高,觀念大轉變,設計大進步,藝術大創新。在想到21世紀建築業的未來時,有必要引用建協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組委會執行主席、建設部葉如棠副部長的一席話:「多年來,我國的建築教育沒能得到足夠的重視,人才流失嚴重,有的青年學生對建築學的發展缺乏正確的認識,存在種種盲目的、片面的、形而上學的觀點。本次大會在中國召開,通過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北京憲章》,集中對建築學的未來走向從多角度作出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必將推動中國建築教育事業的發展。國際一流的建築大師建樹卓著,令人仰止,成為社會上最受尊重的人。大批青年學生利用會間休息等時間,簇擁在大師們周圍,不停地提出各種問題,許多學生聽會時認真作筆記,帶給沒能參會的同學。學生們朝氣蓬勃,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上進心,建築學的未來體現在他們身上。」
7.1 從《北京憲章》看新世紀的建築特徵
國際建協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通過的《北京憲章》在「認識時代」一節中強調:1)20世紀:「大發展」和「大破壞」
20世紀既是人類從未經歷過的偉大而進步的時代,又是史無前例的患難與迷惘的時代。
20世紀以其獨特的方式豐富了建築史:大規模的技術和藝術革新造就了豐富的創造設計作品;在兩次世界大戰後醫治戰爭創傷及重建中,建築師的卓越作用意義深遠。
然而,無可否認的是,許多建築環境難盡人意;人類對自然以及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已經危及自身的生存;始料未及的「建設性破壞」屢見不鮮;「許多明天的城市正由今天的貧民所建造」。
100年來,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建築學和建築職業仍處在發展的十字路口。
2)21世紀:「大轉折」
時光輪轉,眾說紛紜,但認為我們處在永恆的變化中則是共識。令人矚目的政治、經濟、社會改革和技術發展、思想文化活躍等,都是這個時代的特徵。在下一個世紀裡,變化的進程將會更快。
在新的世紀裡,全球化和多樣化的矛盾將繼續存在,並且更加尖銳。如今,一方面生產、金融、技術等方面的全球化趨勢日漸明顯,全球意識成為發展中的一個共同取向;另一方面地域差異客觀存在,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正在加大,地區衝突和全球經濟動盪如陰雲籠罩。
在這種錯綜複雜的、矛盾的情況下,我們不能不看到,現代交通和通訊手段致使多樣的文化傳統緊密相連,綜合乃至整合作為新世紀的主題正在悄然興起。
對立通常引起人們的覺醒,作為建築師,我們無法承擔那些明顯處於我們職業以外的任務,但是不能置奔騰洶湧的社會、文化變化的潮流於不顧。「每一代人都……必須從當代角度重新闡述舊的觀念」。我們需要激情、力量和勇氣,直面現實,自覺思考21世紀建築學的角色。」
對比中國,建築師將21世紀「建築與環境」的基本特徵可進一步歸納為四個方面:
第一,「建築」注重對「信息資源」的獲取,而「信息資源」涵蓋了物質資源、能量資源和生態資源。正是這種涵蓋為「建築與自然資源環境」的最佳配置提供了可能。
第二,「建築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將不受地域文化的阻隔。在地球村中,只要是有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建築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建築與環境的交流、整合和傳承的目的,是為了顯現和保持其豐富的多樣性。
第三,「建築」將大規模應用更適於人類生存的新型建築材料,如生物材料、復合材料等。建築形態(形式)所傳達的信息量將成倍增加,其傳播方式也將大為改觀。高清晰電子屏幕、虛擬現實裝置可能作為一種特殊的「建築材料」,廣泛地適用於「建築之中」,其所形成的獨特全息集成,將徹底改變「建築與環境」的形態關係。
第四,在農業時代,人類為了抵禦各種自然災害,不得不艱辛地築居;在工業時代,人類如機器般的勞作,一方面破壞了「建築與環境」的和諧關係,另一方面使人類瀕於喪失精神家園的境地;在20世紀後半葉,人類的主要精力放在修復工業時代造成的創傷之中;在21世紀「建築與環境」的動態平衡發展之中,人類將實現「詩意地棲居」。在Peter Cook的一幅圖中直觀地展示出建築與環境關係的轉變:建築從與大地環境相衝突的幾何直線條塊形態逐漸趨向於一種融於大地的柔和形態。
天津大學教授鄒德依在進行了兩次世紀之交的對比之後指出:我們敬仰那些具有先鋒態度的建築師們,他們的許多工作符合社會需求,使自己由「先鋒」轉化成現代建築的「先驅」。我們看前人,後人看我們。處在下一個世紀末的人,會怎樣評點我們這個時候的建築師 我們的這個世紀之末與上一個世紀之末有許多相近之處,儘管若干要素尚不明確,一切答案要等到未來。
前人「花園城市」的理想並沒有實現,世紀之末我們面臨的依然是環境問題,而且已經發展到人類在地球上是否還能繼續存在的地步,所以也是「可持續發展」問題,這個詞兒如果翻譯成「可以繼續支撐下去」可能更有警示性。我們尚不清楚,取代機械化的下一個新生產力是不是計算機技術,但是,我們建築領域左鄰右舍的工程師們在行動,有的與這項技術有關,也有的現在看上去似乎無關。建築的智能化、網絡化;太陽能技術和各種節約能源的技術;污水和垃圾的處理技術;各種生態技術……已是層出不窮。對於建築師而言,雖然聽到的最強音是「環境保護」或「可持續發展」,但對此所能採取的手段卻是最弱的。建築師熟悉「符號」、「文脈」、「語言」、「風格」、「流派」,不熟悉新技術,甚至不喜歡新技術。許多人,依然沿著自己所熟悉方向,為他的建築採取什麼樣的流派而絞盡腦汁。後現代式、解構式。KPF式還是「歐陸式風情」?最讓人不安的是,這一次是業主和長官向建築師提出要求。在「與國際接軌」的口號下,實行表皮的模仿。這種「形式本位」主流的設計和管理體制,促使建築師尾隨洋人,作出一些大失專業水準的設計,客觀上已經阻礙了中國建築的進步或創新。
如果說,20世紀的建築先驅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走向了新建築,21世紀走向什麼建築 那一定是一種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的建築,因為我們的國土已經不能再無限地為城市和建築提供土地了,人類在蓋房和用房中對於水和能的消耗也已經達到了極限;那肯定也是一種飽含信息技術的建築,信息時代已經來臨,未來的經濟、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已經無法和計算機以及網絡不發生關係;那也可能是一種斜、曲、扭、翹,人們也許樂於承受這種形式,根本不在乎什麼「風格」、「流派」。實際上,我們熟悉的「風格」和「流派」已經派不上大用場,陌生的科學技術已經出場主持建築的發展。如人們盼望的2豆世紀的人居環境,將達到怎樣的美好境界 至少有三方面:
(1)智能化的人居環境
何謂智能化人居環境?即具有高功能性、高節能性的人居環境。所謂高功能性,即居住在這種環境中的用戶,可通過住宅完善的計算機網絡、綜合數字網絡及郵電通訊網絡,充分運用國內國際直撥電話、可視電話、電子郵件、聲音郵件、電視會議、信息檢索等手段,使「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的理想真正變為現實。例如,使用這種住宅的電腦系統,即可根據溫濕度及風力等情況自動調節窗戶的開閉、空調器的開關;若看電視,電話鈴響了,則電視音量會自動降低;夜晚的立體聲過大,房間的窗戶會自動關閉以不擾民;若有陌生人進入房中,各種測控系統會發出特殊警告。
所謂高節能性,即這種人居環境中的住宅具有極高的節能性質。從其傳輸媒介上看,具有規範化的特點,即傳輸媒介有其一套規範化的布線系統標準,能將住宅的所有通信、生活、樓宇自動化統一組織在一套標準的布線上,從而避免了由於住宅傳輸媒介的多樣化而造成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從其單個家庭住宅的使用和性能上講,又具有週期性短、適用性強的特點,即能根據單個住戶的要求迅速改變住房的設計模式,以適應更高的舒適要求。這種單個住宅一般都不可在地基上建房,而是由專門的住房工廠製造好,再送到用房地點。
(2)村落化的人居環境
21世紀,隨著人們愈來愈痛惜人類原來美好的環境被鋼鐵、水泥、磚瓦、瀝青和塑料所毀掉,人們將愈來愈看重田園生活般的村落化的人居環境,並向廣闊的農村和海邊發展,並將形成具有山鄉、海濱特色的村落形態。如山鄉的村落,將充滿田園生活的樂趣和現代別墅生活的舒適,既有山鄉濃郁的綠色景致和泥土的氣息,又有現代多功能、豪華美觀的私宅別墅式的優雅環境。海濱的村落,將由無數單個的多功能小型住宅組合而成,並形成清靜、雅致、閒適而又溫馨的小街道。各住宅戶都能染上海濱小城鎮特色的各種淡淡的色彩,海風的氣息常常從村落飄逸而過,令居住在此的人們常常感到舒暢適然。
(3)詩意化的人居環境
21世紀的人居環境還會因其具有高度的自然保潔性能而使其極具詩意。在這種人居環境中,絕對會避免住宅被各種煙塵污染得黯然失色、骯髒不堪的那種「遺憾」,而是具有因高度保潔所帶來的一種自然風光的詩意:住宅的上下左右都將被常青籐、牽牛花、拉拉籐。何首烏、爬山虎、鐵線蓮一類的植物所包裹,猶如披上了一件能吸塵的綠色披風;街道的人行道上都栽滿了能產生香氣的桂花樹、玉蘭花等樹種;道路的綠化帶、花圃的公共區域都種滿了夜來香、玫瑰、蘭花、四季桂花等上乘花草,使其花開時節、暗香浮動,絲絲縷縷、沁人心脾。實在是一種幸福、美妙的人居環境。
7.2 21世紀令人矚目的超級城市
據美國《未來學家》雜誌預測,全球21世紀將出現一批超級城市,對此人類應有所關注並把握。
(l)超級城市的定義
超級城市是指具有以下三項特徵的城市:
1)人口超過100萬;2)能夠可持續地滿足居民的物質和社會需求;3)擁有健康和充滿活力的經濟環境及安康環境。能夠創造、吸收和培育可產生足夠就業機會和財政收入的經濟投資。根據這一定義,並非所有的大城市都是超級城市,但所有的大城市都在力爭成為超級城市。全世界正在出現的超級城市可能有100個之多。
(2)建造基礎設施
作為一個群體而言,大城市需要增加城市基礎設施和服務,以滿足迅速發展所產生的需求以及不斷提高的居民期望值。這些新建的基礎設施要求有很大的規模,因而給規劃、資金籌措及開發工作帶來了無法迴避的挑戰。未來的城市必須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建設起來的,沒有任何捷徑可循。很難按重要性對城市設施進行排隊,也很難說哪些設施是不必要的。不過,對於超級城市來說以下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因素:
1)水源:一個前程遠大城市的希望會因為供水不足而破滅。擁有十分充足的水源供應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2)國際機場:必須有一個設施完備的國際機場提供與全球主要城市之間的航空服務。
3)與腹地的交通聯絡:必須具備能夠有效地把城市與腹地聯繫起來的交通路徑。
4)圓頂體育場:為了吸引世界規模的大型活動,必須有能夠全天候提供舒適座席的封閉式體育場。
5)科技中心:必須擁有在若干領域出類拔萃的科學技術中心。
6)通信中心:城市的通信設施必須能夠容納迅速增長的全球性語音和數據通信。
7)公共交通:必須有高效的快速交通系統來為各階層居民提供服務。
8)垃圾處理:以垃圾填埋場處理城市垃圾的做法已經不再被人接受。城市必須建立先進的新型資源回收系統。
9)綠色基礎設施:不管進行什麼樣的計劃和項目,城市必須留出相當數量的永久性開放空間,包括公園、高爾夫球場、騎術學校以及森林等必不可少的東西。
10)新的政治機制:在列入這一議程的項目中,有許多是跨越諸多管轄區域的大項目。在許多情況下需要有新的政治安排等方面。
美國洛杉磯正在發展一個為期25年的水利計劃。新奧爾良正在修建一個耗資5億美元的新港口。吉隆坡正在建設一個造價數十億美元的新的政府中心。俄勒岡州的波特蘭正在增加綠色基礎設施。北京有了一個龐大的新火車站及新航空港,而布宜諾斯艾利斯則正在計劃修建一座連結烏拉圭的橋樑。馬德里正在投資數十億美元進行新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管在哪裡,建設新的超級城市都是一項令人生畏的任務。而在包含不同管轄機構的大都會地區,這項工作會更加艱難。某些大都會地區還跨越了國境,因此就需要有創造性和大膽的思維。另外一些城市正致力於以一種更為有效的方式把它們的腹地聯成一個整體。亞特蘭大正大膽地謀求修建一條外圍環形公路。已經擁有兩條同心環形幹線公路的莫斯科,現在也計劃修建第三條環形公路。伊斯坦布爾正考慮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再建造一個渡口,以改善歐洲與亞洲之間的交通。
最為激烈的競爭出現在建造新的大型機場方面,各城市期望通過這些機場贏得在全球運輸方面的優勢。耗資數十億美元的各種項目正在世界各地不斷湧現。近年,慕尼黑、大阪/關西、丹佛和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修建了一些世界一流水平的機場設施。與此同時,其他城市也正在積極進行多種運輸方式聯運的航空、鐵路和公路建設,以增強它們自身的競爭優勢。在巴黎的戴高樂機場內有一條造價為10億美元的新線路可直通法國高速鐵路系統。里昂的薩托拉機場也增設了一條通往高速鐵路線的線路。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計劃修建一條新的鐵路連線。
還有一些城市正在推行新穎的計劃,以便為它們所需要的許多耗資巨大的基礎設施項目爭取資金。墨西哥正在對大約25個主要的機場實行私有化。馬尼拉正在積極利用「建設一營運一轉讓」(BOT)項目建設主要的公路。今天,悉尼正在為迎接2000年奧運會加緊建設,而雅典也正在計劃為2004年奧運會建造一個新的快速交通系統和一個新的國際機場。英國正在投資10億多美元建造各種設施以迎接新世紀和新千年的來臨,其中包括將修建一系列世紀性標誌建築。
美國《未來學家》雜誌給出的21世紀「十大」超級城市為:
1)班加羅爾(印度)擁有發展迅速的計算機軟件業的班加羅爾看來將會迅速崛起。
2)武漢(中國)由於地處中部要衝、擁有高技術產業以及數十所大學和技術學院,武漢有很大的機會。
3)伊斯坦布爾(土耳其)由於特殊的原因,一些較為古老的城市可能超越其他一些老牌的城市地區。一旦成為橫跨亞洲和中國內地直達上海的新絲綢之路的西端起點,伊斯坦布爾可以獲得十分迅速的發展。
4)上海(中國)除了作為絲綢之路的東端外,上海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重建,並且開發一個名為浦東新區的巨大商業中心。
5)曼谷(泰國)與東南亞其他城市相比,曼谷可能發展得更為迅速,這是因為泰國經濟提供了製造、旅遊、農業及資源恢復產業的高度多樣化的結合。
6)丹佛(美國)一些城市將由於高瞻遠矚的基礎設施開發而超越其他城市。世界一流的新機場提升了丹佛市成為超級城市的潛力。
7)亞特蘭大(美國)除了為1996年夏季奧運會建造的穹頂體育場之類的建築外,亞特蘭大可能會興建擬議中長達200英里的城市外圍環形高速路。
8)昆坎—圖盧姆地區(墨西哥)受熱帶旅遊開發的帶動,超級大城市可能出現於今天的「海灘城市」的周邊。墨西哥的昆坎一圖盧姆條狀區域可以利用許多高技術工作人員住在度假區的渴望。
9)馬德里(西班牙)馬德里已經投資數十億美元改善城市的基礎設施,包括擴建機場,這會有助於刺激全國旅遊業的發展。
10)溫哥華(加拿大)溫哥華瀕臨太平洋,有著優越的港口設施,它時刻準備成為全球商務交易的龍頭。
7.3 21世紀城市向地下空間挑戰
如果說19世紀是橋樑的世紀,20世紀是高層建築的世紀,那麼21世紀則是地下空間開發的世紀。
國際隧道協會25歲生日暨國際隧協25屆年會,於1999年7月在最早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國家——挪威閉幕 來自40個國家的630多位代表,共同回憶了過去隧道與地下工程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歷程,9位前任國際隧協主席在他們的精彩報告中明確斷言未來21世紀是地下工程大發展的時期。
(1)地下工程的收益大
高樓林立,橋樑縱橫的景象會和本世紀初以一片滾滾濃煙為自豪的工業文明一樣,為未來的人們所畏懼。還更多的綠地給自然;追求沒有污染的全天候地下立體快速交通;享受自然節能型的地下體育、娛樂、購物設施;在天然安靜、清潔的地下圖書館裡探索知識的奧秘;除了陽光,病人更喜歡地下住院設施提供的安靜與安詳的環境;地下貯藏以它安全、恆溫、恆濕的節能優勢為人類提供更好的貯藏服務;當災難來臨時,地下空間是人們唯一的安全處所。如此種種,地下空間為越來越走投無路的城市發展提供了最後一次機會。
實現同樣的功能,地下的選擇往往比地面或地上給人類帶來更大的收益。這是隧協25屆年會的一個主要結論。目前人們普遍的觀念是地下的投入遠大於地面,如在25米的深度以內,開發投資一般為地面的5—7倍,深層的開發還會更高。另外,目前人們在地下空間內較長時間的停留還存在心理和技術上的困難。所有這些使人們在決策時,往往首先選擇地面。但是,隨著環境與發展的問題日益突出,對於投資的內涵終於使人們得出了一個深刻的認識,即:不論是地上方案還是地下方案,除了直接建築安裝工程費用外,建設投資還包括社會利益損失費用和環境資源。其中,環境資源就是以未來幾千年甚至上億年的自然生態作為成本的投資。所以,如果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估算一個土木工程項目的投入,理論上,環境資源成本怎麼高估也不會過分。那麼,相比較而言,地下方案所需的環境投入比地上方案要少得多,這是因為地下為人類提供的容積能力要比地面高得多。
實際上,世界各地上百年來的城市發展史也充分說明的了這一點。僅就交通一項為例,北京市不斷的拓路增容,並未使城市交通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而使平均行駛速度越來越低,污染越來越大,綠地越來越少,沙漠化越來越嚴重。難道這一成本不應計人道路的建設投資中 面對這一趨勢,積極地、主動地去研究、開發地下空間技術是一個國家在基礎建設領域的基礎投入。這包括地下建造技術、建築技術、材料技術、通風照明技術、防災預警技術、通訊運輸技術、管理技術、維修技術、能量綜合利用技術、環境保護技術等幾十個學科,都是與地上建築工程大不相同的。準備把一個日本國變為十個日本國的計劃,準備把歐洲連成一體的計劃,準備把美國四分之一的活動移人地下的計劃,無不是這些技術發展的最大推動力。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會在保留青山綠水的同時,借助地下空間,更充分享受現代的文明。
(2)隧道技術應迅速發展
回顧隧道在本世紀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在歐洲以及全世界,隧道工程建設均開始處於興旺發展階段。本世紀最宏偉的隧道工程一一英法海峽隧道,從英國東海岸的多佛爾到法國酉部的加來,總長約50公里,其中海底部分37.5公里。列車從隧道的一端到另一端需運行約30分鐘,由此從巴黎到倫敦的旅程約為3小時,這與航空樓程所需的時間有著強大的競爭力。在日本已建成4000多座鐵路隧道,總延長達2100公里。伴隨著新幹線的修建,湧現出了眾多長大鐵路隧道,全世界已建成的10公里以上的鐵路隧道有43座,日本就佔了20座。地下空間和大陸架的開發,使日本國土的增長向立體結構方面發展。
日本開發地下空間有一個總的發展規劃,大致分三個時期:第一期利用地下10米的空間,現已基本實現;第二期利用地下10~100米的空間;第三期開發地下100~1000米的空間,作為儲藏放射性物質的場所。日本也是地下街修建最多的國家,共有76條,總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最大的地下街是東京的八重州地下街,面積6.8萬平方米,有200多家商店。日本的地鐵規劃也總是結合其城市地下空間及地面空間的利用進行綜合考慮,在日本預計人口超過1000萬以上的城市中,地鐵將成為其主要的交通工具。穿越對馬海峽,總長超過260公里的日韓海底隧道是鐵路、公路兩用隧道,現已進入地址勘探階段,它將把日本和韓國直接相連,進而和我國大陸溝通。日本國際高速事業團設想要把世界大陸全部用高速公路聯繫起來。
土耳其和希臘至其他歐共體貿易夥伴的交通路線僅為海上通道,陸地連接特別是鐵路和公路的連接目前還不存在,隨著國際間合作的加強和需要,鄰國間的陸上通道已經開始實施修建。例如,從亞洲至南斯拉夫的卡拉萬克山隧道將提供一條從希臘到其他歐共體國家的陸上通道。規劃中的歐洲統一鐵路總延長3075公里,包括從意大利的熱亞那到瑞典的赫爾辛堡的南北線(1505公里)和從英國倫敦至奧地利的薩爾茨堡的東西線(1200公里),整條線路都擬將從地下100米深處通過。利用隧道穿越直布羅陀海峽,將西班牙與摩洛哥相連,從而打開通向大陸的大門;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把丹麥、瑞典和土耳其連接起來;穿越白令海峽將俄羅斯與美國的阿拉斯加連接起來等。
(3)國內地下工程正在開發
現在在我國也提出了修建38公里長的瓊州海峽隧道的設想,國內潛在的修建海峽隧道的地方還有:大連~膠州灣、青島~黃島、上海~崇明島以及渤海海峽和台灣海峽等。目前,我國已運營鐵路隧道5500座,共計2700公里,公路隧道已運營約130公里,城市地鐵運營里程已達85公里。而且,隨著基建規模的持續增長,用於交通目的的隧道里程還在以平均每年約80公里的速度增長。地下空間日益被看作像貴重礦藏一樣,是能夠被開發的自然資源。隧道工程已成為解決擁擠城市和環境敏感地區許多建築問題的得力手段,掘進隧道作為輸送飲用水、廢水、暴雨降水和交通運輸需求,已成為技術上可行和經濟上有競爭力的方案。
7.4 科學與文化交叉
——永恆的建築高科技之美
(1)從追求高科技之美的英國建築師談起
尼古拉斯·格雷姆肖,1962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建築藝術學院,同年在倫敦建築學會的建築專業深造。1965年完成學業後,他開始了建築師的職業生涯,進入英國建築師特裡·法雷爾事務所工作,並於1966年取得英國註冊建築師資格。1980年,尼古拉斯·格雷姆肖在倫敦開設了自己的事務所,從此開始了個人事業的新階段。其事務所的作品以注重功能、精緻簡潔為特點,追求並創造高科技的、屬於這個時代的美,追求建立在對高科技熟悉掌握基礎上的精確施工的美、優雅傳遞結構的美,以及追求周到考慮功能、使用舒暢的美。其作品分佈在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德國和美國等國家。
尼古拉斯·格雷姆肖曾多次參與國際設計大賽和建築作品展覽,其作品多次在法國、意大利、丹麥、芬蘭、荷蘭、德國、西班牙、瑞士、美國、中國、韓國等地展出,其設計作品獲得世界各種獎勵70餘項。包括1992年塞爾維亞博覽會大獎(英國館設計),柏林股票交易與通訊中心設計競賽大獎,1994年英國皇家建築師研究院的年度獎和1994年密斯·范德羅歐洲建築獎,1996年韓國PUSAN高速鐵路界標的國際設計競賽大獎和蘇黎士航空港的國際競賽大獎等;1997年漢諾威交易大廳設計大賽中獲特別推薦方案獎;阿姆斯特丹大橋在設計競賽中中標等。從尼古拉斯·格雷姆肖身上,建築師應悟到的靈感是,要關注建築與文化的交叉,要著力去創造永恆的建築高科技美。
(2)建築科學與文化的交叉是必然
科學和藝術是兩種不同的認識客觀世界的方式。科學側重於理性的把握和實驗,藝術側重於感性的體悟和描述,同一個認識對像在科學和藝術上會存在不同的表現,但其本質是相通的。從思考和運作的全程看,具體在人文科學上表現為先科學後藝術,自然科學則是先藝術後科學。文化越發展「科學藝術越往前進,藝術越要科學化,同時科學也要藝術化;兩者在塔底分手,在塔頂會合」。瀏覽現代科學,其絕大部分仍然是處於文化塔底狀態,即藝術和科學壁壘森嚴狀態。而只有建築科學是個例外,自從它誕生之日起便始終處於科學與藝術溶為一體的狀態,井且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不斷出現建築科學在科學和藝術之間搖擺以及或者迷失者走向回歸的狀態,以致影響到時至今日並未形成完整的建築科學體系或建築藝術體系。
當我們重讀《建築十書》時,如果自問一下「20世紀我們究竟比2000多年前的羅馬人前進了多少?」我們便會驚奇地發現,在建築的某項具體技術或材料運用上,在建設的規模和速度上,我們確實有所前進,設備的複雜程度上也不能與2000年前同日而語,但是在工程質量上,在建築的基本應用原理上,特別是在哲學和文化的高度概括上,藝術技巧和水平上,有頗多值得品味之處。建築界,特別是建築師,不知從何年何月何日開始,便患上了忽視建築學觀念更新這種頑症,始終帶著個體手工業作坊的痕跡,以藝術家的身份自居,看重藝術形式流派,看重大師、手法和風格,看重材料與裝飾語言等等,而就是偏偏不重視建築的本質和內容、功能等與科學技術相關的軟硬件建設問題。這恰恰是建築科學技術幾乎一直滯後和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
必須看到,今天及未來的建築文化進入生態環境安全的綠色時代。所以不能再採取18世紀藝術史對待建築採取按地區和形式分類的方法。因為這種藝術風格史的描述方法,往往只論及建築的表層形式,是平面化的。橫向展開的,建築內涵的許多社會、技術、文化的因素在這裡都看不清楚了,而價值觀的取向則有著決定建築從哪裡來,往何處去的影響。這些就是使建築藝術由表現藝術向召喚藝術轉變,形成召喚結構的決定性因素。20世紀以前,建築藝術能強調的是藝術表現力,而進入20世紀以後,對於建築藝術的召喚力要求不斷提高,使建築藝術的公眾性、綜合性大大加強。並且只有從建築價值觀角度,才能從理論上闡明建築是什麼的問題。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對建築的認識深度、特點的認識有所不同,而後一個階段對建築的認識都擴大了、加深 而且這種認識的提高速度是加速度的,認識完成的週期在不斷地縮短。
事實上,21世紀的建築並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產品藝術,它既是物質文化產品,也是更廣意義上的精神文化產品(不局限於藝術)和制度文化產品(顯示出與社會結構的同構性)。更重要的是它作為人人必需的生活容器的性質,是人類個體和社會存在的首要設施——生存設施。而且建築本身是一種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建立適宜社會「時空」的巨大槓桿。
「有文化的建築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築」。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以「21世紀的建築學」為主題,其6個分題之一便是「建築文化」。建築作品作為「時代縮影」、「石頭的史詩」,兼有物質產品和精神文化結晶的雙重社會價值。呼籲人們「奮力奪優,爭取更多的建築珍品載人中華建築創作的史冊,造就出無愧於時代和民族的建築文化瑰寶為後世所珍惜永存。」建築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的基本構成與人類文化類似。建築文化的性質和特徵決定了它在整個人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這主要表現在可居性、同構性、民族性、地域性。它是人類生活方式不可分離的組成部分。建築文化,是任何一個人的生存須臾不能離開的生存文化。
對此,建築師及全社會的未來責任是:普及建築文化,完善建築科學體系,推進城市諸專業科學與文化交叉,大力引進建築高新技術及設計理念。
7.5 設計未來低燏」時空」
20世紀是建築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活躍時期。由於快速發展演變,許多建築現象顯示得比較清楚,過程比較完整,由此改變了人們先前的許多認識。21世紀作為大轉折的世紀,人類更要多幾分警覺。如城市化、工業文明給人帶來的不僅是光明的普羅米修斯,還有燒燬神廟的「惡魔」海洛斯特拉特。它既帶給人日益增多的福利事業,卻也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一方面通過先進的技術,人們無節制地向自然界索取,引起能源枯竭、地力衰退、溫室效應、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另一方面工業文明的異化勞動從心靈內部對人進行了摧殘和扭曲,專業化把人當成沒有思想、沒有靈魂、只知道刻板工作的機器人;千百年來勞動中所體現的美感以及勞動過程帶給人的享受和快感喪失殆盡。
自然的危機和人類情感上的危機,迫使人們醒悟和反思,逐漸認識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重要。人們開始改變生活方式,從浪費型向節約型轉變,從貪婪地追求物質享受到追求精神的豐富與環境質量的優化,這就是低燏生活的內容與要求。
燏,是熱力學的概念,指無效的能量。按燏的定律,物質與能量只能沿著一個方向轉換,從可利用到不可利用,從有效到無效,從有秩序到無秩序。推演到社會,則是指宇宙萬物從一定的價值與結構開始,不可挽回地向著混亂與荒廢發展。按此定律,歷史實際是從發展到衰亡的過程,能量將消失殆盡,世界最終走向「熱寂」。
「低燏」是一種新的世界觀,它要求減緩燏值的增加,延遲世界走向「熱寂」的速度。作為建築師及規劃師,不僅設計著產品,也設計著人的生存環境與生活方式。在設計中應以「低燏」為思想導向,把握「低摘」的特徵,按低燏的世界觀進行規劃及思考,具體可從如下幾方面作出努力。
生態工藝:用生態工藝代替傳統工藝進行無廢料生產,以閉路循環形式,在生產過程保持生態學上的潔淨。生態工藝的目的是整體最優化。它把生產中的剩餘物作為另一生產用的原料進行多級使用,直到最終剩餘物對生物無毒無害或能為生物吸引利用。生態工藝要求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不僅要考慮產品的結構、外形及功能性,還應該注意產品能否在生態系統中參加物質循環,能否服從整體和最優化原則,盡可能減少或避免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以此來降低□值的增加。
生活藝術化:表現在人們不再滿足於被動地欣賞藝術和享受工藝品帶來的美感,而是積極地參與和投入,以便使自己身心的各種潛能被激活,以求得更大的心理滿足和精神愉悅。生活的藝術化也表現在強調個人對日常事物的直接感覺和感受,井以感受過程為樂,以發掘出事物的不同場所、不同條件與不同心境下的不同意味。自製手工藝品,即使粗糙,卻也樂在其中;自己動手佈置房間,並非要當室內設計師,只是想感受這種勞動過程以及欣賞自己的佳作。
回歸自然:人與自然應協調一致,相互依存。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回歸自然蔚然成風。在飲食方面,綠色食品、家鄉菜、野菜、特色菜受到青睞;在穿著上,天然棉麻土布、臘染、手工編織、刺繡等已進入時髦一族;休閒服的舒適、隨意、輕鬆,即使是在正式場合,也大行其道;在室內裝飾方面,人們喜歡用綠色植物、鮮花、編織品、陶瓷品具作為室內飾物;喜歡以溫馨、舒適,富有個性和藝術品味取代以往的豪華、闊氣與物質感;在建築上,追求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喜歡將諸如光、風機、地等自然要素提取還原到原始的形態,將人類引入到混沌洪荒的原始生活方式,體現對自然的崇敬及新追求。
掌握「低燏社會」的特點,順應並推動一種節制性的生活及創造方式,既是設計師的責任,也是21世紀對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園藝師、環保工作者的新要求。或許這也是寫就本書作為新世紀獻辭的主要用意。
附錄:世紀的紀念
——20世紀中國已故著名建築師
20世紀是建築業飛速發展的時代,建築流派異彩紛呈,各路名家競顯才能。在這繽紛的世界裡,建築師如璀璨的群星,為建設人類美好家園貢獻出各自的智慧與才能。
建築師肩負著時代的責任,他們為時代勾畫出美麗的畫卷,為人類的生存發展構築巢穴和空間。
建築師同樣還負有歷史的責任,他們在為人類發展記錄下昨天的輝煌與衰敗的同時,還要創造出未來的美麗與發展。
我們所介紹的建築師是這些璀璨群星中的優秀代表,他們給後輩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與紀念,但他們沒能享受到新世紀的美好與幸福,相繼離我們而去。
回顧歷史,人們不應忘記他們;展望未來,後代更應該銘記他們的英名。新世紀到來之時,表達對他們的懷戀,可說是對過去世紀永久的紀念。
莊俊(1888~1990)
莊俊先生1888年6月6日生於上海,他於1910年考取清華學校庚款留學生第二屆預備班,同年赴美國伊利諾大學建築工程系學習,獲建築工程學士學位。1914年畢業後被清華聘為講師和駐校建築師。1923年秋,受清華委託,他率領百餘名學生赴美留學,本人也於1923~1924年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進修,並到美國各地及歐洲考察建築。1925年,莊俊在上海創辦建築師事務所。1949年以後,先後在交通部華北建築工程公司、建工部中央設計院和華東工業建築設計院任總工程師,直至1958年退休。
1927年,他與其他建築師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建築師公會(1931年改稱中國建築師學會),當選為首任會長,以後又多次被選為會長。
莊俊早年配合美國建築師墨菲(Henry Murphy)做清華學校校園規劃及清華一些早期建築的設計,其完成的主要設計項目有:上海金城銀行,濟南、哈爾濱、大連、上海、青島、徐州等地的交通銀行,漢口大陸銀行,南京鹽業銀行,中國科學院上海理化試驗所,上海大陸商場,上海孫克基婦產科醫院以及住宅、別墅等。
莊俊先生於1990年4月25日病逝於上海。
沈理源(1890~1951)
沈理源先生1890年7月11日生於浙江,他於1909年考入意大利拿波裡奧工業大學,攻讀土木和水利工程。1915年回國,就任黃河水利委員會工程師;不久,即轉向建築工程設計工作。初期,在北京與別人合作設計了前門外勸業場和電影院。此後,在天津建立華信工程司,在京津一帶從事建築師業務。
1928~1934年,他任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建築系教授,1938~1951年任國立北京大學工學院建築工程系教授和天津工商學院及津沽大學建築系主任、教授。在大學教學中,除擔任建築設計課的教學任務之外,他還向學生們講授西洋建築史。
1949年後曾兼任紡織工業部總工程師及天津市建設委員會總工程師。
他的主要設計作品有杭州浙江興業銀行,清華大學體育館擴建工程,清華大學電氣館、機械館、航空試驗館和教工住宅,北京大學沙灘圖書館,天津浙江興業銀行,天津鹽業銀行,天津新華信託銀行。此外,他還設計了不少商業建築和私人宅邸等。
沈理源先生於1951年11月21日病逝於北京。
關頌聲(1892~1960)
關頌聲,字校聲,廣東番高人,1892年8月29日生於天津,他曾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14年去美國留學,人麻省理工學院學習,1917年獲建築學學士學位。1919年回國後先後任天津警察廳工程顧問、北寧路常年建築工程師,並助理監造北平協和醫院。1920年他創辦了天津基泰工程司,主要負責組織和對外聯繫業務。他還曾擔任南京首都建設委員會工程組委員。1928年曾參加全國大學工學院分系科目表的起草和審查工作。他曾經是中國營造學社社員。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關頌聲因拒絕任偽滿洲國工程部長而遭監禁,後經營救脫險返回上海。
1949年後去台灣。他在台灣的建築設計作品有香港萬宣大樓。邵氏大樓、台灣人造纖維公司、台北綜合運動場、台中省立體育場等。在台期間,曾擔任台灣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對社會福利事業和體育事業也做出過貢獻。
1949年以前,基泰工程司的業務曾遍及北京、上海、南京、重慶、廣州、瀋陽、香港等地,它在近代中國建築師開辦的建築師事務所中是最負盛名的。
關頌聲先生於1960年11月27日病逝於台北。
呂彥直(1894~1929)
呂彥直是山東省東平縣人,1894年生於天津。他8歲喪父,9歲隨姐姐僑居法國巴黎。回國後入北京五城學堂,1911年改入清華學校,1913年畢業後去美國康奈爾大學,初學電學,後改為建築,1918年畢業。他曾作為美國建築師墨菲(Henry Murphy)的助手,參與金陵女子大學和燕京大學校園規劃設計。回國後,先在上海與別人合作東南建築公司,從事建築設計,主要設計有上海香港路銀行公會大樓。不久,又在上海改辦彥記建築事務所。
1925年9月,他榮獲孫中山陵墓設計首獎,並被聘為陵墓建築師。1927年5月由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和紀念碑再度奪魁。
呂彥直於1929年3月18日在上海病逝。
劉敦楨(1897~1968)
劉敦楨,字士能,1897年9月19日生於湖南省新寧縣,1913年留學日本,1921年畢業於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建築科。1922年回國後,在上海與柳士英等人共同創辦華海公司建築部。1925年任教於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科,1927年該校與東南大學合併,1928年改稱中央大學。1931年加入中國營造學社,1932年任學社文獻部主任。1943年任中央大學教授,1944年起任建築系主任,同時兼任重慶大學教授。1946年起,任中央大學工學院院長。1949~1952年任南京大學建築系教授,1952~1968年任南京工學院教授,其間在1960~1968年間還任建築系主任。1953年,創辦中國建築研究室。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
劉敦楨先生對北京、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四川、雲南等地的古建築和園林均做過實地考察,並寫下了數十篇調查報告,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從1959年起,由他主持編著《中國古代建築史》,歷時七載,八易其稿,於「文革」後出版。
他的重要學術著作有《中國住宅概說》、《蘇州古典園林》以及《劉敦幀文集1~4卷》。
劉敦楨先生於1968年4月30日在南京逝世。
趙深(1898~1978)
趙深先生1898年8月15日生於江蘇省無錫縣,1911年考入清華學校,1920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留學,1923年獲碩士學位。他曾參加芝加哥大學摩天教學大樓的設計。1926年與楊延寶同赴歐洲考察建築。1927年3月回國,在上海青年會建築處任建築師。1930年冬自設趙深建築事務所。1931年2月與陳植合辦趙深陳植建築師事務所,1931年冬童囗加入,1932年改名為華蓋建築師事務所。抗戰期間,他常駐昆明,主持華蓋分部工作。1950—1952年聯合另5家事務所的建築師和工程師組織「聯合建築師工程師事務所」。1952年擔任華東建築設計公司總工程師,1953—1955年任建工部中央設計院總工程師,1956年回華東建築設計院任副院長兼總建築師。
他早期的主要設計作品有上海八仙橋青年會大樓、上海南京大戲院、南京鐵道部辦公樓。在華蓋期間,其合作設計的項目主要有南京外交部大樓、大上海大戲院、上海浙江興業銀行等。他本人負責設計的有八仙橋青年會大樓(合作者:李錦沛、範文明)、無錫茂新麵粉廠、無錫申新紡織三廠、昆明聚興城銀行、無錫江南大學等。解放後,他指導設計的主要工程項目有杭州西泠飯店、蘇州飯店、福州大學。泉州華僑大學、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贊比亞聯合民族獨立黨黨部大樓等。
趙深先生認為,建築有其共性,但更應注意和突出其個性;在功能要求的基礎上,建築造型要多樣化、現代化。
趙深先生於1978年10月16日在上海病逝。
楊銀謬(1899~1978)
楊錫謬先生,江蘇吳縣人,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科學士。1924~1929年在黃元吉開辦的凱泰建築公司任建築師。1930年在上海自辦楊錫謬建築師事務所,並任《中國建築》雜誌發行人。1934年任上海《申報》建築專刊主編。1948年復入凱泰建築公司。1949年與顧鵬程等人合辦聯合建築師事務所。1951年入北京建築設計院,任總建築師兼三室主任。1964年調人市規劃局,後又回到市建院。
他的主要建築設計作品有:上海中法報台、上海特區法院、百樂門舞廳、國立上海商學院、南京飯店、大都會花園餐廳、北京太陽宮體育館、網球館、北京工人體育館、北京工人體育場、北京陶然亭游泳場、北京紅領巾湖室外游泳場等項目。
楊錫謬先生曾任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建築學會第一、二、三、四屆理事。
楊錫謬先生於1978年在北京逝世。
林克明(1900~1999)
林克明先生1900年7月生於廣東東莞市,曾在法國學習,1926年畢業於法國里昂建築工程學院。
1926年回國後,在汕頭市工務科負責道路工程及城市規劃方案。1929年為省立工業專門學校兼職教授,1930年受聘為廣州中山紀念堂建設工程顧問。1932年他創辦了國內最早的幾個建築工程系之一的襄勤大學建築系,並任教授兼系主任。1933年成立林克明建築設計事務所。1945年任中山大學工學院建築系教授。
1949年後,林克明先後在黃埔建築管理局、廣州市市政建設計劃委員會、市建築工程局、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市設計院等部門任領導,負責技術領導工作。1972年任廣州市設計院副院長,1975年調任廣州市基本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1979年起兼任華南工學院建築系教授及該校設計研究院院長。
林克明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常委,廣州市政協副主席。1992年獲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廣州市優秀專家學者」稱號。1990年被評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53~1978年任中國建築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
由他設計或負責主持的工程主要有:原中山圖書館(現改名為中山文獻館)、廣州中山紀念堂(任工程顧問)、廣州市政府全署(現市政府辦公大樓,該方案獲方案競賽第一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牌樓、襄勤大學工學院師範學院教學樓、蘇聯展覽館(中蘇友好大廈)、廣東科技館、羊城賓館(現東方賓館舊樓)等建築。
他還著有《城市規劃概論》、《現代建築思潮》、《建築設計原理》等著作。
林克明先生於1999年3月在廣州病逝。
童囗(1900~1983)
童囗先生,字伯潛,滿族。1900年10月2日生於遼寧省瀋陽市,1925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在全美建築系學生競賽中獲1927年亞瑟斯·布魯克紀念獎(Arthur Spayed Brooke Memorial Prize)二等獎及1928年同一競賽一等獎。1927年獲學士學位,1928年獲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在美國工作兩年,1930年赴歐洲考察建築。回國後於1930~1931年間任東北大學建築系教授、主任。1931年冬在上海加入趙深陳植建築師事務所,1932年該所更名為華蓋建築師事務所,他主要是主持圖室工作,直至1952年結束華蓋的全部業務。1944年起兼任中央大學建築系教授。1949年以後一直任南京工學院建築系教授、建築研究所副所長。
在華蓋建築事務所期間,與趙深、陳植二人合作設計的主要項目有南京外交部大樓、大上海大戲院、上海浙江興業銀行等。重束參加設計的工程約100項,其中主要的有南京首都飯店、上海金城大戲院、南京下關電廠、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館、南京地質礦產陳列館等。晚年主要從事理論歷史研究工作。
他還著有《江南園林志》、《Chinese Garens》(《中國園林》)。《Glimpses of Gardens in Easters China》(《東南園墅》)、《近百年西方建築史》、《重囗畫選》、《童囗素描選》等著作。
童囗先生於1983年3月28日病逝於南京。
梁思成(1901~1972)
梁思成先生是廣東省新會人,1901年4月20日生於日本東京,1923年畢業於清華學校。1924—192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學習,1927年2月獲學士學位,當年6月獲碩士學位。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築史。1928年3月與林徽因在加拿大溫哥華結婚。1928年8月回國後創辦東北大學建築系並擔任系主任,直至1931年6月。1930年加入營造學社,1931—1945年任中國營造學社法式部主任。1932~1933年在北京大學講授建築史。1933~1946年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訊研究員並兼任研究員。1934年起任中國古物保存委員會委員。1945—1946年任中國戰區文物維護委員會副主任。1946年創辦清華大學建築系並擔任教授、系主任。1947年被任命為聯合國總部大廈設計委員會中國代表。1948年9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從1949年起,先後任北平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1953年起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
他的主要設計作品有:北京仁立地毯公司鋪面、吉林大學校舍《與陳植、童囗合作》、交通大學校舍、北京大學地質館、北京大學女生宿舍等。他曾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設計主持人)、揚州鑒真和尚紀念堂進行了方案設計。
梁思成先生對中國古代建築和文物保護做了大量工作,他曾與同事對國內2000多處古建築和文物進行過調查,並以此寫出了《中國建築史》。他對如何繼承和發揚民族建築風格,城市規劃中如何保護優秀民族傳統建築,以及在傳統建築理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寫出了大量的理論文章,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資料。
梁思成先生於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楊延寶(1901~1982)
楊延寶先生,字仁輝,1901年10月2日生於河南省南陽縣。1915年考入清華學校中等科,1921年留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1924年畢業後獲碩士學位,後在美國費城工作,曾參加了克利夫蘭博物館的設計。1926~1927年赴歐洲考察建築,1927年回國後加入天津基泰工程司,主持圖房工作直到1948年。1940年起兼任中央大學建築系教授。1949年後歷任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建築系教授、副院長和建築研究所所長。1979~1982年任江蘇省副省長。1953年起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第一、二、三、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1957年和1961年兩次當選為國際建築協會副主席。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
由他主持設計的主要作品有京奉鐵路奉天總站、北京交通銀行。南京中央醫院、清華大學圖書館擴建工程、南京中山陵園音樂台、瀋陽東北大學、北京和平賓館等。他還參加過北京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北京圖書館(新館)、毛主席紀念堂等工程的方案設計。他一生主持、參加及指導的建築設計達100餘項。
他的主要著作有《綜合醫院建築設計》、《楊延寶建築設計作品集》、《楊延寶水彩畫選》、《楊延寶素描選集》。他還撰寫了許多有關城市規劃、環境設計等方面的文章。
楊延寶先生於1982年12月23日在南京病逝。
陳伯齊(1903~1973)
陳伯齊先生1903年7月生於廣東省台山縣,1930年在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學習建築專業,1934年又到德國的柏林工業大學建築系學習,1939年畢業;在此期間先後到過歐洲許多國家考察建築。1940年回國後,在重慶大學受命創建建築系井任首屆系主任。此外,先後在中山大學、華南工學院等校任教授、系主任。40年代曾任重慶浮圖關體育場總工程師、都市建設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建築組組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建築學會理事、中國城鄉規劃委員會委員及建築創作委員會委員、高等工業學校建築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及廣州市防空委員會工程處工程師等職。1958~1959年作為廣東建築學會代表之一兩次參加北京十大建築設計組工作。他還曾任廣東省政協第一、二屆委員會委員。
由他主持設計的主要作品有:重慶浮圖關體育場,廣州文化公園總體規劃及展覽館設計,廣州女子師範學校規劃及設計,廣州園林一條街實驗性住宅,武漢華中理工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和武漢測繪學校的校園總體規劃,中山醫科大學校區總體規劃,廣州華南工學院總體規劃及1號樓教學樓。化工樓設計等。他還參加過北京人民大會堂和廣西桂林風景城市規劃的設計。他一生主持、參加和指導設計的工程達100餘項。
陳伯齊先生1973年10月4日在廣州市病逝。
夏昌世(1903~1996)
夏昌世先生於1903年5月生於廣東省一個華僑工程師家庭,年輕時赴德國學習,1928年在德國卡爾斯普厄工業大學建築專業畢業並考取工程師資格。1932年在德國蒂賓根大學藝術史研究院獲博士學位。回國後於1932~1939年在南京任鐵道部、交通部工程師。1940~1941年任國立藝專、同濟大學教授。1942~1945年任中央大學、重慶大學教授。1946~1952年任中山大學教授,1952年起改任華南工學院教授,1973年8月移居德國弗賴堡市。
他曾擔任過中國建築學會第二、三屆理事會理事,並任廣東園林學會常務理事長。1982年曾回國僑居香港,並先後返回廣州指導和參加暨南大學華僑醫院設計工作。
他的主要設計作品有:華南工學院圖書館、行政辦公樓、教學樓及校園規劃,廣州文化公園水產館,中山醫學院醫院大樓、教學樓群和實驗室等,湛江海員俱樂部,海南亞熱帶研究所專家樓,武漢三所新建高等院校設計,鼎湖山教工療養所,桂林風景區規劃與設計,廣西醫學院設計。其中中山醫學院教學樓群1993年獲中國建築學會成立40週年頒布的優秀建築創作獎。
他著有《園林述要》一書,還在《建築學報》、《園林學報》、《建築理論與實踐》等雜誌上發表了多篇有關亞熱帶建築設計、中國園林及嶺南庭園等方面的文章。
夏昌世先生於1996年12月4日在德國費賴堡市病逝。
譚垣(1903~1996)
譚垣先生1903年生於廣東省中山縣,早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讀書,1929年獲學士學位。回國後參加上海範文照建築師事務所,從1931年起兼任南京中央大學建築系教授,1934年2月起任專職教授。1937年隨中央大學遷重慶,並在重慶大學建築系兼職。1947年到上海之江大學任教。從1952年起任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晚年致力於研究紀念性建築。
50年代主持設計的「上海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揚州烈士紀念園」獲設計競賽一等獎,1983年設計的「聶耳紀念園」方案獲設計競賽一等獎。
專著有《紀念性建築》一書。
譚垣先生於1996年在上海病逝。
林徽因(1904~1955)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福建省閩侯人。1904年6月10日生於杭州,1920年隨父赴歐洲遊歷倫敦、巴黎、日內瓦,同年入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築系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人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台美術設計。1928年3月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溫哥華結婚。1929年出任東北大學建築系副教授,講授《雕塑史》和專業英語。1931年應聘到北京中國營造社任職。
1931~1946年在中國營造學社期間,參加調查研究中國古建築,足跡遍及北京、河北、山西、浙江、河南、山東、陝西等地。
1946年擔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講授《中國建築史》,並為研究生開設《住宅概說》等專題課。1949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工作,1951年為天安11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設計紋飾和浮雕圖案。1951年調查研究景泰藍新圖案,還親自參與測試。
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工程師,1953年當選中國建築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建築學報》編委、中國建築研究委員會委員。
參與設計的工程有北京大學地質館、灰樓學生宿舍,雲南大學學生宿舍,清華大學教師住宅,中南海懷仁堂裝修工程等。
她發表的有關建築的論文主要有《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與梁思成合著)、《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寧寺談到建築年代的鑒別問題》(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築史》(遼、宋部分)、《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她的文學作品主要有《誰愛這不息的變幻》、《笑》、《情原)、《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林徽因詩集》(1985年)。
林徽因集建築師、教授、詩人、作家於一身,她是20世紀中國建築界的才女。
林徽因1955年4月1日病逝於北京。
盧毓駿(1904~1975)
盧毓駿先生1904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後入巴黎國立公共工程大學學習,1925年在巴黎大學都市規劃學院任研究員。1929年回國,在南京考試院工作。1949年到台灣,並於1961年創辦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系。
他的主要建築設計作品有南京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大考場及銓敘部,湯山望雲別墅,南京高等法院,台灣科學館,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教職員宿舍,「中國文化大學」校園規劃及華岡校舍、大仁館、大義館、大倫館、菲華樓、大恩塔,「司法行政部」大法庭及法官訓練所,台中日月潭玄及慈思塔、考試院等。
他的專著有《防空建築工程學》、《防空都市計劃學》、《新時代都市計劃學》、《現代建築》、《中國建築史與營造法》。他發表的論文主要有《建築藝術新論》、《三十年來中國之建築工程》、《新時代工業化之應有認識》、(明堂新考——個中國建築師想像中的中國古代明堂》、《反映有機文明的中國建築》、《都市計劃及造園》、《以柔克剛——防禦原子彈建築的若干構想》等。
他認為,一個好的建築設計必須與都市計劃有良好的配合。在教學中,他強調學生要盡力多涉獵藝術、工學、設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並多接觸文學、哲學,只有如此才能加強設計的深度。
盧毓駿先生於1975年在台灣病逝。
劉鴻典(1904~1995)
劉鴻典先生,字烈武,1904年生於遼寧省寬甸縣。1932年畢業於東北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後在上海市中心建設委員會建築師辦事處任技術員,在此期間曾獲實業部頒發的建築師證書。1936~1939年在上海交通銀行任建築師。1939~1941年在上海浙江興業銀行總行任建築師。1941年在上海創辦宗美建築專科學校,兼營建築師業務。1947~1949年成立鼎川營造工程司,執行建築師業務。新中國成立後任東北工學院建築系二級教授,兼教研室和建校設計室主任。1956年任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系首任系主任。歷任中國建築學會第一、二、五屆理事會理事,建工部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國家建委科學研究審查委員會委員,是國家有特殊貢獻專家津貼獲得者,他還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進、《美術辭林》、《陝西省地方志》等大型辭書的編撰工作。
他的主要建築作品有上海市中心游泳池、上海市中心圖書館、福州交通銀行、南通交通銀行、杭州交通銀行、上海南京西路美琪大廈。上海虹口中國醫院、上海淮海中路上方花園風格各異的獨立別墅群。東北工學院校園總平面設計、東北工學院冶金館、長春分院教學樓。瀋陽工學院採礦館、淮南礦區火力發電廠等。
他還主持了華山風景區及多個城市規劃的評議會。參加了兵馬湧二、三號坑、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臨潼貴妃池重建,廣州市遊樂園。西安火車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寬工程等多項設計方案的評議。
劉鴻典先生於1995年在西安病逝。
陸謙受(1904~1992)
陸謙受先生是廣東省新會人。幼年隨父赴英,1930年畢業於倫敦英國建築學會建築學院(Dip.A.A),為英國皇家建築學會會員(A.R.I.B.A)。1930年回國,任上海中國銀行建築科科長。1935年當選為中國建築師學會副會長。1949年聯合留英歸來的王大同、陳占祥、鄭觀宣等組成「五聯建築師事務所」。1949年後赴香港。50年代曾以自己的事務所與甘銘、周耀年及李禮元等建築師事務所合作參與香港大型村屋——蘇屋村的部分設計。
他的建築設計作品主要有上海中國銀行總行、上海中國銀行西區分行、漢口路華商證券交易所、中國銀行行員宿舍、南京珠寶廊中國銀行、青島中國銀行行員宿舍、蘇州中國銀行、南京金城銀行等。其中,上海中國銀行總行位於上海外灘,是該地眾多高層建築中唯一由中國建築師設計的(由英商公和洋行擔任顧問工程師)。
他倡導的建築主張是,一件成功的建築作品,第一不能離開實用的需要;第二不能離開時代的背景;第三不能離開美術的原理;第四不能離開文化的精神。
王華彬(1907~1988)
王華彬先生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07年11月15日生。1927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庚款留學生預備班,後留學美國歐柏林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院,獲碩士學位。1933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市中心建設委員會建築師、上海滬江大學教授、之江大學建築學系主任。教授。1949年後歷任上海市房管局總工程師、建築工程部華東工業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北京工業建築設計院總工程師等。曾當選為上海市第一屆人大代表,全國第三屆人大代表,歷任中國建築學會第二、三、四、五、六、七屆理事、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先後當選為北京市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
50多年來,王先生在建築教育、建築設計、科學研究與學術理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中青年時期主持設計過很多住宅建築、公共建築及居住區的規劃設計,主持過全國性居住建築、辦公樓建築及食堂建築的整體標準設計等,他在建築風格、建築歷史、建築標準、建築科技等方面都發表過重要文章。他參加編製的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中的《漢語主題詞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他在中國建築學會和鍵築學報》工作期間,為促進建築學科的發展作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推動了綜合性學術活動的開展和學術水平的提高。
王華彬先生於1988年8月22日在北京病逝。
劉致評(1909~1995)
劉致平先生字果道,遼寧鐵嶺人,1909年生,1928年考入東北大學,是建築系第一班學生。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逃亡關內,入中央大學建築系插班借讀,1932年畢業。1933年入上海華蓋建築師事務所。1934年到浙江省風景整理委員會任建築師。1935年經梁思成推薦,到北京中國營造學社任法式助理,1943年起擔任中國營造學社研究員。1946年以後擔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從1934年到1945年,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測繪杭州六和塔並做修復設計,協助梁思成繪製《清工部工程做法》補圖並撰寫文字說明,協助梁思成編輯《中國建築設計參考圖輯》(共10輯),調查研究河北滄州古建築,做河北正定隆興寺及趙州大石橋修復設計,調查研究北京北海靜心齋和恭王府,雲南和四川民居,撰寫四川廣漢縣志中有關城市建設和建築的篇章。
劉致平的主要著作有《中國建築設計參考圖輯》、《雲南一顆印》、《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中國居住建築簡史——城市、住宅、園林》、《中國伊斯蘭教建築》等。
劉致平先生於1995年11月14日病逝於北京。
張鎛(1911~1999)
張鎛先生祖籍山東省無棣縣,1911年4月12日生於廣州。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建築系。後在北平、天津、南京、重慶、廣州等地和香港基泰工程司從事建築設計工作。1941~1944年,曾在北京故宮進行大量古建築測繪工作。1940~1946年兼任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教授。1951年3月從香港回京,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1995年退休,聘為院顧問總建築師。
張鎛先生生前主持和指導設計了百餘項重大工程,設計工程數量之多,實踐經驗之豐富,造詣之深,設計水平之高在建築界享有盛譽。人民大會堂、民族文化宮、友誼賓館、北京飯店東樓和貴賓樓等工程是其大量作品中的代表作。
張鎛先生是無黨派知名人士,曾任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第七、八。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他還是北京市政協第一、二、三、四屆委員,並任第三、四屆政協常委。
張鎛先生曾擔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技術顧問、首都建築藝術委員會顧問。曾兼任清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班導師、北京工業大學建築系顧問。
張鎛先生從事建築設計工作65年,把畢生的精力全部獻給了建築事業。在他晚年之際,仍然筆耕不輟、著書立說,一生為祖國建築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1994年出版張鎛先生所著的《我的建築創作道路》一書,是當代中國建築師完成的第一本自傳。
張鎛先生於1999年7月1日在北京逝世。
陳明達(1914~1997)
陳明達是湖南祁陽人。1932年經莫宗江介紹到中國營造學社工作,當劉敦楨助手,並參加考察古建築,整理繪製資料。1935年提升為研究生。1940年,隨梁思成、劉敦幀考察西南地區40餘縣的古建築。1942年參加彭山崖墓發掘工作,並繪製了崖墓的地形圖和墓葬的建築結構圖。
1944年在重慶任中央設計局研究員,1945年參加重慶道路網及分區規劃設計工作,1946年任陪都建設委員會工程師。新中國成立後設計中共西南局辦公樓和重慶市委辦公樓。1953年到文化部文物局任工程師,1960年調文物出版社任編審,1971年調建築科學研究院歷史理論研究所任研究員至1987年離休。
他的主要著作有《應縣木塔》、《營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中國古代結構建築技術》、《陳明達建築與雕塑史論》。
陳明達先生1997年8月在北京逝世。
徐中(1912~1985)
徐中先生1912年7月28日生於江蘇省常州市,1935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1937年獲美國伊利諾大學建築碩士學位。1939年起任教於中央大學建築系,1949~1950年任南京大學建築系教授,1950年任北方交通大學建築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任天津大學建築系教授、系主任,名譽系主任。從1939年至1949年除擔任教學工作外,還做了大量的建築設計。1953年起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第一、二、三、四、五屆理事會理事(四屆為常務理事)。他還當選為天津市建築學會第一、二、三、四、五屆副理事長,1984年為名譽理事長。他作為中國建築學會代表團代表於1955年出席了在荷蘭海牙召開的第五屆國際建築師協會大會,1965年出席了法國巴黎第十屆國際建築師協會大會。他曾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委員、常委。
從1939年起,徐中先生一直從事建築設計工作。在大學教學期間,曾為青島市金城銀行經理設計一幢英國半木結構式住宅,至今保留完好。主要作品有南京國立中央音樂學院校舍、南京馥園新村住宅、南京交通銀行行長錢新之住宅、北京商業部進出口公司辦公樓、對外貿易部辦公樓、天津大學教學樓等。他還參與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北京圖書館及古巴吉隆灘紀念碑等工程方案設計。
徐中先生於1985年12月19日在天津病逝。
林樂義(1916~1988)
林樂義先生1916年2月17日生於福建省南平市。1937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
抗戰勝利後,林樂義榮獲美國南方各大學建築設計比賽一等獎,並到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建築學,被聘為該校建築系特別講師。1950年回國後,歷任北京中南建築公司總建築師、建築工程部北京工業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河南省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總建築師、建設部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顧問總建築師,還應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中國建築工程公司顧問、北京市文物古跡保護管理委員會、中國壁畫學會籌委會副主任等職。
林樂義先生設計了許多工程,主要代表作品有:桂林藝術館、廣西大學。南京儲匯大樓、廣西忠烈祠、北京首都劇場、北京電報大樓。中國駐波蘭大使館、北京東郊使館區工程、青島一號工程、中南海懷仁堂和紫光閣改建工程、鄭州「二·七」烈士紀念塔、北京國際飯店,其多項設計均博得社會高度好評。林樂義先生的設計,多次在國內外獲獎。他主持編寫的《建築設計資料集》(第一版),已成為建築和其他專業設計人員常備的重要工具書。
林樂義的名字和他的成就,已載人了英國倫敦出版的《世界建築史》。林樂義先生1988年10月15日病逝於北京。
佘畯南(1916~1998)
佘畯南先生1916年10月6日生於越南。1941年10月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建築系。1946年在香港建築師事務所任建築師,1951年攜妻兒從香港回到廣州,任廣州市衛生局衛生工程建設委員會工程師。1952-1957年任廣州市建設工程局設計處工程師、廣州市建築設計公司副經理。1957年起一直在廣州市設計院從事建築設計及技術領導工作,歷任廣州市設計院副院長、總建築師、高級建築師、顧問總建築師、名譽院長,中國建築學會第四屆理事、第五屆副理事長、第六屆常務理事,第七屆、第八屆名譽理事,廣州市建築學會名譽會長、廣州建築師學會名譽會長。1985年起任西南交通大學、華南工學院兼職教授。1989年被授予中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1985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1986年被評為全國城鄉建設系統科技工作勞動模範。1997年11月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深院士)。
佘畯南先生是現代嶺南建築創作的傑出代表。他以現代建築設計手法和內涵結合嶺南地區的特點,創作出一批領導潮流的優秀作品。他設計的代表作有:廣州友誼劇院。廣州東方賓館新樓、中山溫泉賓館、白天鵝賓館、福州溫泉賓館、汕頭國際金融大廈、海口賓館。深圳博物館、汕頭市政府大樓等。70年代開始,他先後主持了我國駐西德、挪威、瑞士、澳大利亞、泰國、塞浦路斯、希臘等國的使館設計,在國外享有盛譽,獲得中外建築界和我國外交部的高度讚揚。他還擔任了北京飯店擴建和國賓館設計的技術顧問,曾參與毛主席紀念堂、老一輩革命家紀念館等方案設計。
佘畯南先生於1998年7月29日在廣州病逝。
朱暢中(1921~1998)
朱暢中先生1921年6月19日生於浙江杭州,1941年10月至1945年9月在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學習,成績優異,畢業時獲「中國營造學社桂宰獎學金」第一名。1945~1947年任武漢區域規劃委員會技術員、湖北省建築工程處工程師、南京都市計劃委員會設計室工程師。1947年受聘到清華大學建築系任教,協助梁思成先生為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初創、發展和壯大做了大量工作。1952—1957年留學於莫斯科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獲副博士學位。1957年學成歸國後,繼續在清華大學任教,歷任清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城市規劃教研組主任及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資深會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風景環境規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建設部風景名勝專家顧問。1985年,受清華大學委派,朱暢中先生兼任煙台大學建築系第一屆系主任,為煙台大學建築系的籌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1950年,清華大學建築系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競賽中獎獲選,朱暢中先生是國徽設計小組的主要成員之一。1980年開始,主持黃山風景區總體規劃,1992年,在「風景環境與建築學術討論」中,朱暢中先生組織起草並正式制定了《國家風景名勝區宣言),成為保護風景名勝區的重要文獻。
朱暢中先生於1998年3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王澤生(1930~1994)
王澤生先生廣東潮州人,1930年生於香港。195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學系,獲榮譽學士銜。他是香港建築師學會資深會員,新加坡建築師學會會員,香港註冊建築師。1957年創辦王伍建築工程師事務所,1964年創辦工伍歐陽建築工程師事務所,1972年創辦王歐陽建築工程師事務所,1973年當選為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曾任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王歐陽(土木結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王歐陽(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王歐陽(設計)有限公司董事、王歐陽(新加波)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王歐陽(馬來西亞)有限公司董事,直至去世。
他從事設計的工程項目不下幾百項。如凱悅酒店、玫瑰新村、賽西湖住宅群、沙田第一城、黃埔花園(知名的船形商場)、華人街;近期比較知名的有太古廣場、恆生銀行香港總行大廈、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香港大學新圖書館、九龍香格里拉酒店、假日酒店、九龍酒店等。他還設計了不少海外工程,如溫哥華的辦公大樓、馬來西亞擯城假日酒店、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假日酒店、新加坡的PARKVIEW假日酒店,及正在興建的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酒店、君悅酒店及DUTA廣場,印尼泅水威仕汀酒店及雅加達假日酒店等。
作為香港第一代資深建築師,他對培養青年建築師一向不餘遺力,給予他們充分發揮的空間。曾經跟隨過他的建築師,很多都已在香港建築界中獨當一面,做出貢獻。
王澤生先生1994年病逝於香港。
郭怡昌(1936~1996)
郭怡昌先生是廣東海豐縣人。1936年5月10日生於越南南方,1947年10月回國。50年代末畢業於廣東省建築專科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1964年調進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歷任建築師、高級建築師、主任建築師、院總建築師,並擔任廣東省建築學會理事、廣東省建築創作委員會委員、廣州市城市環境藝術委員會委員、華南理工大學顧問教授。
郭怡昌先生從事建築創作實踐37年,由他親自主持和設計的重大工程項目有30餘項,許多項目獲獎。他以成功的佳作,在建築創作領域裡,尤其是在嶺南建築風格的探索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建樹。1994年被建設部評為勘察設計大師。由他主持設計的主要建設項目有:廣東鐵路新客站(合作設計),北京釣魚台國賓館12號樓,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廳,深圳圖書館(合作設計),中國工藝美術館(合作設計),東莞科學館、圖書館、博物館(合作設計),汕頭市委辦公樓(合作設計),東莞銀城大廳(合作設計)。
郭怡昌先生於1996年3月19日在出差途中不幸猝然逝世。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