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晉·互象:一個被忽視的關鍵詞 7

可見互象和元圖畫,或作為元圖畫的互象和非元圖畫的互象可以作為一個形象的不同層面並存。當米切爾說元圖畫不僅指向自身,而且「指向其他圖畫的圖畫」時,他強調的仍是形象自我指涉的能力。其指向其他圖畫的目的不是關注形象間的關係,而是反映圖畫本質;指向其他圖畫不是為了指向個體圖畫,而是指向圖畫的本質。此圖與彼圖都作為體現形象本質而發揮作用。互象概念卻更專注於探究形象之間的關係及這種關係產生的意義。米切爾還說:「換言之,圖畫的自我指涉(pictorial self-reference)不完全是區別某些圖畫的形式的內在特征,而是語用的,功能的特征,是使用和語境的問題。任何用來反映圖畫本質的圖畫都是元圖畫。」[28] 互象一樣沒有外在特征。一個形象是元圖畫還是互象取決於闡釋者關注的重點是形象的二級話語作用還是形象間的關係。所以互象是闡釋的結果。


三、互象的分類與符號學解釋

1、按照關係理解形象

把形象看做互象是把形象看做處於與其他形象的關係中。互象的紛繁現象和複雜關係不是挪用或原創之類形象的私有制所能理解。像文本一樣,形象不以畫框為界。一個形象不等於一件作品。一個形象可以由多個個體形象組成。談到互象時,作為互象的個體形象是獨立形象。為了理解互象需要更開闊和條理的視野。邏輯學的概念關係為互象分類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系統圖式。下面將仿照其推導互象的五種形態。

第一種是包含關係。即一個形象之中包含著另一個(些)形象。其又可分為包含和被包含兩類。畫中畫是典型的包含式互象,如展示基督聖容的維羅妮卡、特尼爾茲(David Teniers)的《威廉大公在布魯塞爾畫廊》及維米爾的《繪畫的寓言》。此類互象近似直接引語。被包含形象與整體形象間平滑過渡的包含式互象更多。挪用、反諷、拼貼類作品多屬於此類。如杜尚的《長著鬍子的蒙娜麗莎》把《蒙娜麗莎》包含在自身內並添了鬍子和文字等新形象。反諷或挪用都需新形象因素才能把舊有形象轉化為被挪用對象。被包含式互象則是由其他形象截取之後自成一體的形象。如大眾文化中脫離了《西斯廷聖母》的兩個小天使形象,源於拉斐爾版畫一角的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及電影特寫。無頭的勝利女神像和斷臂的維納斯等形象都是從原作中截取的「剩餘」,只是觀者不知曉其指向的完整形象。但虛擬的原作不妨礙被包含式互象的成立。

第二種是交叉關係。即一個形象的一部分與另一個(些)形象是共有的。貢布里希(Ernst Gombrich,1909年—2001年)討論的藝術的圖式傳承就是這樣的交叉式互象。一個圖式可以出現在不同形象和作品中充當不同的再現或表現成分。共用同一套圖式的傳統中每件藝術品都是交叉式互象。歐洲中世紀畫家的模板書,中國畫家的粉本都是實例。模板書中的老人形象也許在一幅畫中再現三王之一,在另一幅中代表聖約瑟。所以當斯坦納把哥佐利繪制的懷抱聖嬰的聖母與聖徒以及捧著施洗約翰頭顱的莎樂美與其母的相似姿勢看做傳遞著反諷效果時,[29]她是把交叉式互象當做了類似引用的包含式互象。因為圖式是制像基礎而不只是表意工具。藝術史中研究形象意義傳承的方法是圖像志。在潘諾夫斯基的經典研究中一個特定含義和形式的形象往往傳承千百年不變。但包含著類似形象的作品卻在題材類型及整體意義等方面完全不同。圖像志討論的個體形象往往是作品的元素。如果圖式是形象的義素層,圖像志是形象的語義層。

類似的是瓦爾堡的激情公式(Pathosformel),這些跨越古代到文藝復興持續出現的姿勢傳達著人類共同情感的表現性意義。無論圖式、圖像志還是激情公式,雖然都有藝術史的時間序列,但它們作為藝術或制像語匯,如一般語言的語匯一樣無人擁有所有權,也不存在挪用。其意義隨其所處互象的不同而改變。使用相同圖式、圖像志的眾多互象互不隸屬,卻共同構成了特定形象文化。當然如果把圖式、圖像志、和激情公式自身看做一個形象,那麼使用這些形象的作品就是包含式互象。此外變體畫也可看做交叉互象。當畫家給同一個人物套上不同的衣衫、標誌和場景,使其扮演不同的身份和敘事時,是在創造有著相同形象詞匯的交叉互象。正是這種交叉關係使藝術及制象有了一個歷史。這個互象的歷史是「遵循統治著內容、構圖和風格的圖畫慣例的歷史,而非遵循文本的歷史。」
[30]

26 同注释5,p.11。

27 W.J.T. Mitchell, Picture theory: 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35.

28 同注释27,pp. 56-57。

29 同注释24,pp.63-64。

30 Stephen F. Teiser, 「The Local and the Canonical: Pictures of the Wheel of Rebirth in Gansu and Sichuan」, Asia Major, THIRD SERIES, Vol. 17, No. 1 (2004), p. 73.

Views: 1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