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 經典的編碼和解碼 (6)

“文學界”的那些“立法者”們,一方面通過經典來傳佈啟蒙思想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又通過作為典範的那些文學經典,來傳播高雅的趣味和文學的價值。

如鮑曼所言,那些教養良好,氣質高貴和趣味優雅的精英人士,擁有審美判斷和區分藝術高下的權威性,他們通過抨擊大眾趣味的低下和中產階級的平庸,來實現美學價值和趣味的闡揚。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文學界”的立法與教育界文學教育聯系起來了,經典便由“文學界”經典的知識生產,轉向了教育界的知識傳播。



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少重要的美學家、理論家、批評家,不但探究那些複雜深奧的文學和美學問題,同時也為公眾撰寫通俗的教本和報紙評論,旨在引導公眾正確地理解文學,把握經典的價值和意義。


啟蒙運動的許多偉大作家,既是美學理論和批評理論的探索者,也是公眾審美教育趣味培養的引導者。從法國百科全書學派的狄德羅、伏爾泰、孟德斯鳩等,或是德國啟蒙學派歌德、席勒、萊辛、赫爾德,或英國批評家德萊頓、約翰遜、蒲普等,都是這樣的“立法者”。


至於休謨、康德、謝林、黑格爾等人,更是對審美趣味和偉大傳統,作出哲學規定的“立法者”,康德的審美無功利理論為整個現代文學的自主性,提供了最為完備的方案,黑格爾的美學巨著則更加系統地探究了文學藝術,並將這個環節置於理性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中。

據考證,經典這個概念率先被用於世俗文學,是1768年德裔荷蘭古典學者倫肯(David Ruhnken)(22)。這個時間節點是耐人尋味的,它與巴托對“美的藝術”(fine arts)的命名(1746年),以及鮑姆加通對美學(Aesthetca)的命名(1748年)均屬同一時期,亦即啟蒙運動的鼎盛時期,這也是哈貝馬斯所說的公共領域的繁榮時期,亦是鮑曼所說的“立法者”工作的重要時期。

這些事件的出現和時間節點上的相對一致,絕非偶然!今天意義上的西方文學經典,正是在這個時期完成了它的現代建構。或許我們有理由認為,文學經典的現代建構是一個歷史過程,它在啟蒙運動階段達到了高峰,經由公共領域的文學界這一體制,為民族共同體的文學經典的現代建構提供了必需的時間、空間、原則和標準。    

 

三 經典的後現代解碼


上世紀60年代以降,隨著後結構主義的登場,後現代思潮興起,經典現代性編碼的美學理想主義遭受了質疑,一場有關經典的“文化戰爭”狼煙四起。假如我們把美學理想主義的經典,觀看作是一種經典的現代理論的話,那麽,種種顛覆經典的理論,則明顯帶有後現代理論的特征。


總體上看,這場“文化戰爭”涉及到,文學經典的諸多核心問題。米歇爾認為,經典的爭論圍繞著四個問題: (1)經典是如何隨著時代而改變的?(2)導致經典變化甚至顛覆的過程是什麽?(3)一種文化或社會可以沒有經典而存在嗎?(4)提出這些問題而對經典和經典性作批評性反思只是晚近才出現的事嗎?(23)哈里斯發現,經典問題的辯論呈現為三種不同論點: (1)不存在也從來沒有過經典;(2)總是必然存在著經典;(3)經典是由閱讀產生的,而不是由空泛的文本造成的(24)


霍爾伯格指出,經典的爭議有三種不同的問題視角: (1)藝術家如何通過選擇某些風格和意欲趕超的大師來確定經典?(2)詩人—批評家和學術批評家如何通過文學研究體制來建構經典?(3)體制化的經典如何有效地控制著文學研究和教育訓導?(25)在我看來,林林總總的經典論爭集中於兩個核心問題: 第一,經典是如何形成的?第二,形成過程中誰有權選擇經典,以及選擇的依據何在?盡管質疑經典的理論立場和觀點有所不同,但它們都鮮明地體現出某種意識形態和文化政治傾向。


我們不妨將這些顛覆經典的理論概括為政治實用主義,它與美學理想主義的根本分歧在於: 經典究竟是一個美學問題,還是一個政治問題?這一問題又引申出另外兩個相關問題: 其一,建構經典的力量,是來自文本審美特質還是外在的社會文化因素?


換一種問法,遴選經典的標準是美學價值還是意識形態?這一問題又轉化為進一步的問題: 經典是由詩人、作家還是批評家理論家所確定的?其二,經典及其價值到底是普遍性的還是地方性的?或者說經典所具有的價值標準和權威性究竟是代表了全社會、全民族甚至全人類,還是只代表了一些社會集團的利益和文化?

(22)SeeRudolfPreiffer,HistoryofClassicalScholarshipfromtheBeginningtotheEndoftheHellenisticAge(Oxford: Clare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68).

(23)TonyBennett,LawrenceGrossbergandMeaghanMorris,eds.,NewKeywords: ARevisedVocabularyofCultureandSociety(Oxford: Blackwell,2005),21.


(24)WendellV.Harris,"Canonicity,"PMLA,Vol.106,No.1(Jan.,1991),110.



Views: 4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