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磊·“再地方化”与“詩性資本”———論消費時代的特産(6)

3“新特産”的生産

現代工業文明在將“地方傳統”裹挾進商品製造的過程中,同時也在生産工業時代所特有的地方性産品,即“新特産”。“新特産”並不以地方傳統文化爲招徠顧客的標誌,相反,“新特産”所努力突出的是其“新”“先進”或“高檔”等特點,從而使産地或銷售地成爲體現商品價值的標誌如手表的“上海牌”,或者成爲旅遊者的朝聖之地如“馬桶蓋”的日本。

對於赴日或赴歐大肆購物的旅遊者來説,擁有秋葉原電器街的東京和擁有老佛爺百貨的巴黎成爲購買消費品的聖地,他們樂於在此尋求海外購物的愉悅感,即便他們在這些地方買到的商品未必都是純粹的“日本造”或“法國造”———實際上,在全球産業一體化的時代,這種“純粹”已很難實現,恰恰是因爲這些商品所擺放的位置,決定了它們的獨特性。或許,一位旅遊者會驚訝地發現他從日本帶回的電飯鍋不過是中國福建的代工廠貼牌製造,但這似乎並不妨礙電飯鍋實現其獨特的消費價值,因爲它的銷售地———東京秋葉原,決定了商品的品質魅力。因此,反過來説,東京也憑藉其“新特産”的售賣而揚名,實現了全球消費時代的“再地方化”。

值得注意的是,特産的“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並非歷時性的關係。在上述幾種情形中,“去地方化”的特産又常常具有“再地方化”的特徵,這正是全球化時代的“地方性”所具有的矛盾性內涵。一方面,“地方”正日益被納入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之中,另一方面,“地方”並未因此而

趨於消亡,反而以另一種形式被強調或再生。今日中國的各類地方特産的所謂“地方性”,往往在商品的原材料購入、生産技術或銷售方式等環節,就已遭到了置換。然而也正是這種置換,使得地方特産藉助異地的資源,獲得了新生。

三作爲“詩性資本”的特産:消費,抑或反消費?

①例如在海南,許多“海南特産”早已不是純粹的地方性産品。“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海南不少椰子粉生産廠家,在海南沒有椰子粉加工生産線,所售的椰子粉是從印尼、馬來西亞等地購進後進行分裝銷售的;海南尚無菠蘿蜜乾等加工生産線,所售的菠蘿蜜乾來自越南等地,在海南屬於分裝銷售商品;海南咖啡粉不少産自老撾、印度等地,在海南進行分裝銷售;海南水海産品衆多,然而市面上的海南魚糜製品、休閒食品、罐裝食品等缺乏,銷售的海南水海産品加工品中,很多是在外地加工的。”參見《海南:特産大衆化“特”字不能丟》,《海南日報》2014年9月16日。

馬克思曾敏銳地發現,商品是一種“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充滿了“形而上學的微妙和神學的怪誕”,①馬克思非常生動而詩意地以“桌子跳舞”②來比喻這種資本主義時代所特有的現象,並從中發現了商品的拜物教意識。但是,這種充滿詩意的“形而上學的微妙”,像徵着大工業時代一個殘酷的商品神話,在這一神話裡,資本是富於詩性的———正如未來主義藝術所展示的那樣,現代工業文明是富於詩意的,製造着新的審美經驗,但同時又是十分可怕的,資本也以詩意的方式製造着財富的增殖和産業工人的血淚,因而馬克思預言,這一神話的最終結果將是資本成爲自身的掘墓人,於是,資本的詩意也將隨之終結。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