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磊·“再地方化”与“詩性資本”———論消費時代的特産(5)

在中國當下,新文學也時常參與地方傳統的再生産,例如,馮驥才的“津門小説”對天津小吃的故事化,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對山東高密特産①所發揮的廣告效應,等等。

二是地方傳統的全國乃至全球擴張。從“去地方化”的視角來看,那些連鎖店式經營的土産銷售店或地方餐飲店,無疑都是全球化的共謀者。

因而當蘭州拉面、沙縣小吃或武漢鴨脖子、杭州小籠包遍佈全國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時,地方文化那種天然的保守性似乎遭到了侵犯。一些自命會吃的食客也時常認爲,這些泛濫於異地的小店所出售的地方風味是“不正宗的”。

①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莫言的故鄉高密及時抓住商機,在地方特産上貼上了“莫言故鄉高粱酒”“莫言故鄉饅頭”等標籤。然而,如果從“再地方化”的視角來重新看待連鎖店特産,或許可以發問:蘭州拉面或沙縣小吃的文化擴張,到底是損害了地方性,還是強化了地方性呢?那些被認爲是“山寨版”的特産,對所謂“正宗”的口味,是否只是起到了“毀形象”的負面作用?

實際上,作爲異地分店存在的蘭州拉面或沙縣小吃,其口味與當地的究竟相差多少,尚無定論,而更爲關鍵的是,真正使當地享有“正宗”之名的,或許並非口味,而是當地這一地域屬性本身。也就是説,無論北京的蘭州拉面與蘭州當地的拉面究竟有無差異,後者的“正宗”地位、獨一無二性都是不可侵犯的,而當食客在外地吃過蘭州拉面以後,也時常懷着“美食朝聖”的心態,向往着奔赴蘭州當地去領略“正宗”。因此,所謂“山寨版”的特産,不僅未能削弱真品的魅力,反而賦予真品一道神秘的光環。當一位旅澳華人在墨爾本的全聚德分店品嚐北京烤鴨時,他也許會追憶起在北京前門大街生活的點點滴滴,而“在北京吃全聚德烤鴨”這件事,將是無可替代的一段經歷,於是,由於全聚德分店在全球各地的擴張,位於北京前門大街的全聚德烤鴨店也就愈加具有了神聖的地方性。

2被發明的“地方傳統”

作爲地方傳統文化像徵物的特産,卻並不總是真實地與傳統相連接的,實際上,特産所承載的傳統經常需要被虛構、被發明,從而實現特産的地方化。聰明的商家經常將某個歷史人物的小故事或某個民間傳説印在一些特産的外包裝上,使其産品變得具有歷史感。然而這些有趣的文字要麼純屬虛構,要麼真實性已難以考証,如某某小吃是“太后老佛爺”的愛物,鐵觀音茶乃是以“觀音托夢”命名的民間説法,等等。由此,出於某種文化目的,傳統被作爲類似於商標的能指符號而發明了出來。商家善於從某些文化形態如稗官野史、民間故事、政治秘聞中提取其所需元素,組合、拼貼成特産的傳統性。

在旅遊勝地海南島的各大景區,都可以見到一種樣式休閒、色彩斑斕的“島服”,被作爲“民族特色服裝”售賣給遊客。而事實上,這種服裝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在旅遊産業對海南的開發進程中而被發明、推廣的新式服裝,它與海南的“本土”文化並無太大關聯。在“島服”的發明過程中,“民族審美”作爲一種被徵用的符號,和現代紡織技術拼合在一起,完成了“地方傳統”的再生産。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