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乃燊《中國古代飲食文化》(6) 新石器時代炊煙四起

大約一萬年前,石器從打制過渡到磨制,復合生產工具進入全盛時代。在人類生活實踐的長河中,這時出現了三項劃時代的成就:種植業、養殖業和制陶業。這就是考古學所稱的新石器時代。這三項成就,為人類文明時代的出現,奠定了初步的物質基礎。

(1)種植業

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制造生產工具和裝飾品的鋸、鑿和鉆孔等工序中,我們的祖先已摸索到摩擦能生熱起火的道理。人工取火,在新石器初期,已是一種普及的技能。他們在燒荒的空地上,隨便把吃剩的植物根莖和瓜果瓤籽丟棄,不久,發現能長出新苗;又逐漸認識到草木灰對植物生長的肥效,這就是種植業的開始,最初的種植業稱為砍倒燒光農業。

在舊石器時代,人們已知道挖掘野生的植物塊莖和摘取野生的堅果如樸樹籽、榛子、松子、板栗等來充饑。種植業出現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需要一種生產周期短和產量高的糧食作物。大約在舊石器和新石器交替期間(約一萬多年前),我們的祖先終於從“狗尾草”的籽實中,選出第一種糧食作物,這就是小米。早在一萬多年前的山西沁水縣下川遺址的舊石器晚期文化層中,已發現石磨盤和磨錘等舂磨谷物的工具(圖1、圖2)。我國新石器時代前期到中期,都普遍出土小米和農業生產工具(如石钁〔jué決〕、石鏟、石鐮、蚌鐮等)及糧食加工工具(如石磨盤、磨棒等)。從8000年前華北平原的磁山、裴李崗文化遺址,到六七千年前開始的黃河中遊仰韶文化遺址、黃河下遊大汶口文化遺址,到6000多年前開始的東北地區紅山文化遺址、內蒙古地區富河文化遺址,直到5000多年前開始的黃河上遊的馬家窯、齊家、馬廠、柳河等文化遺址和黃河中下遊的龍山文化遺址,都出土大量的粟(小米)和各類農具及谷類加工工具。在5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的遺址中,又出現了大麥、小麥、水稻、高粱等糧食作物。
 
在秦嶺以南,大約8000年前,長江中遊洞庭湖畔,湖南澧縣彭頭山一帶的農業部落,已懂得從野生稻中培植出人工稻谷。還有豬、牛、羊等家畜遺骨伴隨出土。約7000年前,長江下遊杭州灣的河姆渡人,也培植出秈稻,他們制造出大量骨耜〔sì四〕來耕種。以後水稻就在中國南方繁殖開來,大約6000至5000年前,江漢流域的大溪文化遺址、屈家嶺文化遺址,長江下遊太湖周圍的馬家浜和良渚文化遺址,略晚一些,嶺南的石峽文化遺址,雲南洱海地區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都普遍出土人工栽培的炭化稻谷,有的兼有秈稻和粳稻。

除了糧食作物,新石器時代還開始培植蔬菜。河姆渡遺址中,曾出土葫蘆籽和菱角、薏米等水生作物;半坡、仰韶遺址則出土白菜或芥菜種籽。略晚一些,約5000多年前,太湖地區的錢山漾遺址,除了葫蘆,還有甜瓜、花生、芝麻和蠶豆出土。水果和堅果,在新石器時代也已開始培植。河姆渡遺址曾出土桃子、酸棗、橡子,半坡遺址出土栗子、榛子、松子、樸樹籽,錢山漾遺址出土桃、杏、梅和酸棗。大抵桃、杏、梅和栗子等已開始人工栽培。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作物起源中心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前、中期,約10000年至5000年前,已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培植出多種糧食作物和相當數量的蔬菜、水果及堅果。

(2)養殖業

養殖業主要是在種植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已是六畜俱備了。半坡的居住遺址附近,就有兩處牲畜欄圈的遺跡。在新石器遺址中出土的動物遺骨,經鑒定為家畜的,以豬、狗、牛、羊、雞為最多,仰韶、紅山、大汶口、龍山、馬家窯、齊家、屈家嶺等文化遺址都有上述家畜的大量遺存,仰韶遺址還有馬骨,齊家遺址還有馬和驢骨。南方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以豬、狗和水牛骨為多,如河姆渡遺址、福建曇石山遺址、廣東潮安陳橋遺址、廣西桂林甑〔zeng贈〕皮巖和雲南大理的新石器遺址等,都有這些家畜遺存,河姆渡遺址還有家貓的遺骨。

值得註意的是黑龍江密山縣新開流新石器文化遺址和遼寧的紅山文化遺址、內蒙古的富河文化遺址以及南方的許多新石器文化遺址都有大量鹿骨遺存,有的遺址鹿骨比豬、狗骨還多,鹿類可能已經開始馴養。

新石器時代的種植業和養殖業雖已成了主要食料來源,但漁獵仍是很重要的副業,許多遺址都有種類繁多的魚骨、獸骨和鳥骨遺存。內河的龜、鱉、螺、蚌和海邊的蠔、蛤、蜆、貝,也分別存在於各地遺址中。旅大地區的新石器遺址還有鯨魚、鯊魚骨骼和一個約兩公斤重的石網墜,可見約5000年前,遼東半島的先民,已能到深海捕魚。在江西萬年仙人洞新石器早期遺址和廣西柳州大龍潭鯉魚嘴新石器早期貝丘遺址中,都出土有螃蟹遺骸,我們祖先吃螃蟹最少已有七八千年的歷史。

(3)制陶業

原始火堆曾是人類智慧的源泉,從吃烤肉、吃爆堅果,逐漸又知道在燒紅的石板上烙肉和用燒紅的石子煮湯。這時烹調的手法又多了“煎”和“煮”。今天從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中,仍可以看到這種原始烹調的遺俗:我國拉薩東南部的雅魯藏布江河曲地帶的門巴族,到今天仍習慣在燒紅的薄石板上烙蕎麥餅或煎肉。西雙版納地區的布朗族,在野外勞作,不用帶鍋竈,他們在沙灘上挖一個坑,在坑內鋪上數層芭蕉葉,然後倒進清水,把從河裏捕來的鮮魚放入水中,燃起篝火,把燒紅的鵝卵石投入這個芭蕉鍋內,待水沸魚熟,放入少許鹽巴,便煮成一鍋美味的卵石鮮魚湯,然後用蚌殼舀著來吃。布朗人用竹筒煮飯,也是最早的“鍋”:先砍下一截竹子,在一端的竹節膜上打一個洞,放進米和水,搗一把竹葉把洞口塞住,丟進火堆,待竹筒燒得焦黃,冒出的蒸氣快幹時,把竹筒取出來剖開,就是一筒香噴噴的米飯。但是,這種以挖地坎來盛水、作煮鍋的方法,常常連沙帶土吃進肚裏。地坎又不能移動,遊耕和遊牧的生活,需要一種能移動的盛水和煮東西的器具,生活上的這種需要,終於推動原始人發明制陶業。最初也是從火堆裏受到啟發,原始人發現用火燒過的黏土,能變成一塊硬泥片,不會再滲散開來;而且入火時捏成什麼形狀,出火時仍是什麼形狀,這就是成形技術產生的最初啟示。於是試著在用荊條編織的筐子周圍抹上厚厚的泥漿,風幹後,放進火堆裏燒,最後荊條化成灰,一個陶罐子就出現在眼前,從此就開始了人類使用陶器的新紀元。

我國目前出土的早期陶器,以磁山、裴李崗為代表,已走了頗長一段路,陶器種類已經很多,有洗滌用的陶盂,貯谷物的陶罐,貯水的陶壺,炊煮用的陶鼎,盛菜的陶淺盤,盛湯的陶缽,盛飯的陶碗,飲水的陶杯等。這些陶器的燒成溫度已達900℃(一般精陶和瓷器的燒成溫度是1300℃—1400℃)。這些陶器有泥質陶和夾砂陶兩大類,盛貯器一般用泥質陶;夾砂陶是有意在陶土中羼〔chàn懺〕進適量砂粒,因為砂粒很多都含鋁或石英,使燒成的陶胚結構疏松,能適應急冷急熱,所以炊煮器都用夾砂陶。夾砂陶表現了原始人制陶技術達到了一個高峰。裴李崗遺址還有粗糙的陶塑羊頭和豬頭,這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陶塑美術品。這兩個遺址的陶器雖處在原始的手制階段,但已相當成熟。這兩個遺址出土的缽形鼎,則是一個竈具和煮鍋的結合體,可以離開火塘,搬到任何地方去烹煮,增加了烹調的靈活性。這種缽形鼎腹深口大,是一個火鍋,可見我們的祖先,吃火鍋最少已有8000年的歷史。在遼寧和山東一帶近海的新石器早、中期遺址中,這種敞口深腹的陶火鍋出土很多,常伴隨著魚骨和介殼。

到了新石器時代後期,大約5000多年前,在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大汶口後期、仰韶後期和長江流域的屈家嶺文化、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珠江流域的石峽文化、佛山河宕遺址,遼河流域的吳家村、郭家村等新石器時代遺址,都出土了大量輪制陶器,有了陶鈞,這是中國上古制陶業的一次質的飛躍,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成品厚薄均勻,形體端正,陶器的種類也增加了許多。這時出現了陶鬲〔lì栗〕和陶甗〔yǎn眼〕,鬲是用來煮流質食物的,有三只袋形足,既能增加容量,又能使火的接觸面積增加到最大限度,用鬲煮東西,既節能,又快熟。甗是由鬲和甑結合構成,甑的底部是一塊多孔的箄〔pái牌〕。煮飯時,先把米放在鬲裏,煮到米粒膨脹,再撈到甑裏蒸,是一個蒸煮兩用器。陶甗的出現,說明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懂得利用蒸氣熱。有了鬲和甗,人類熟食谷物的方法,除了放進炭火裏爆米花來吃,又增加了兩種吃法:煮粥或蒸成幹飯。有了陶鼎,肉類熟食又增加了“燉”和“涮”。在5000多年前,我國的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遼河流域、珠江流域,都已遍地炊煙裊裊,飯香四溢了。

Views: 38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