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第13節·練習
1.嘗試采取正反的立場來討論一部電影。寫一兩段文字來批評這部電影,然後寫一兩段來為它辯護。
2.寫一篇電影報告,再寫三至四段的影評。然後,重新改寫為評論文章。簡短地解釋一下其中的差別和你寫每一篇文章的得失。
第二部分:想·看·寫
評寫電影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難題,最常見的一個就是如何理解觀影經歷的多個層面。簡單地說:你應該選擇什麼角度來分析和評寫?故事?表演?剪輯?
第14節想·看·寫
評寫電影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難題,最常見的一個就是如何理解觀影經歷的多個層面。簡單地說:你應該選擇什麼角度來分析和評寫?故事?表演?剪輯?觀影過程包括很多方面:我們看電影的地方、票價、銀幕的大小、故事的節奏和背景音樂等。用讓·科克托(JeanCocteau)的話來說:"電影院裏產生的靈感是如此豐富。"作為智性觀看的第一步,觀眾需要打破觀影的慣例,如科克托所說的"瞟一眼"的習慣(217)。這就是分析的第一步。
當然,我們初次看電影的經驗是獨特且私人的——投入而享受,這是我們所希望的,雖然有可能是一次懊惱的經驗,但仍然或多或少地投入了。正如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Godard)1983年執導的電影《芳名卡門》(First Name: Carmen)中戈達爾自己飾演的導演寫道,"看得不好,寫得也必然不好"——開始評寫電影的唯一方法是全神貫註地看電影——甚至是你不喜歡的一部影片。無論是在你觀影之前的準備,還是在看完電影之後的片刻裏,作為一個作者,你需要將你個人的和最初的觀影感受整理出來,這些材料就是你分析這部電影的基礎。你該談論角色還是技術創新?或是電影對觀眾的影響?為了避免給自己安排一個不可能的工作——評寫整部影片,你應該將你的註意力和分析導向哪裏呢?因為你在銀幕上看到的電影是由許多因素合力的結果——編劇、生產需求、制作成本和許許多多的其他因素——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問題都產生於你所看的影像之前。分析電影時,註意到這些問題是非常必要的。在拍攝一部電影時,許多精力和時間都要花在"前期制作"上,期間導演和制片人要籌劃劇本和拍攝策略;同樣地,如果你能花些時間在一些全局性的及預設性的問題上,你的分析將會更加精彩。盡可能地為評寫一部電影多作些準備,甚至在電影開始之前,就問一些關於電影潛在的且與你的興趣相關的問題。
第15節想·看·寫
1.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電影包含了文學、造型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甚至建築。一個對建築感興趣的學生如果能夠細究電影制作者是如何利用建築的空間感來豐富戲劇的,可能會非常迷戀愛森斯坦(Eisenstein)或者安東尼奧尼(Antonioni)的電影。一個學習音樂或者其他藝術的學生可能會喜歡電影所展現的某些藝術形式或者實驗電影,比如說,《柏林:城市交響曲》(Berlin:Symphony of a Great City,1927),或者為電影的音樂和藝術特色所吸引,如《歌女五美圖》(Utamaro and His Five Women,1946)(圖2-1)。問問你自己,什麼是你最感興趣或最了解的藝術形式。你能利用你所掌握的有關文學和繪畫的知識來分析一部電影嗎?什麼力量促使最近出現如此壯觀的改編名著的浪潮,如電影版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Harry Porter and Sorceror‘s Stone,2001)或者《名利場》(Vanity Fair, 2004)?你在《假日客棧》(Holiday Inn,1942)、《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1961)、《莫紮特傳》(Amadeus,1984)或《紅磨坊》(Moulin Rouge,2001)(圖2-2)這樣的影片裏尋找主題,是因為你對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感興趣嗎?
2.電影工業依賴於技術進步,並且,技術的進步會很快地反映在電影工業裏。早已習慣了當代好萊塢電影的我們,會感覺默片和黑白電影有點奇怪——這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說明早期制造這些電影的那些技術決定了我們看這些電影的方式。這個行業的其他技術——各種音效、彩色影片、特殊效果等同樣可以是一篇別出心裁的分析評論的起點。一部電影是要在電影院放映還是為電視頻道制作,這本身已經透露了影片故事的很多信息[註意一下像《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1956)這樣的史詩電影在電視上放映與在電影院裏放映看起來有多麼的不同]。正如一些評論家所說的那樣,在《黑客帝國》(The Matrix,1999)(圖2-3)裏使用的電腦技術也許是那部影片最有趣的話題。如果你對電影技術感興趣,請隨時關註影片中的技術,也許就是這些技術成就了電影的特色和情節。導演對黑白電影的膠片做了特別的利用了嗎?為什麼?聲音技術在電影裏有重要的作用嗎?攝影機的運動或者靜止和攝影機的類型有關系嗎?(比如法國新浪潮時使用的手提攝影機,可以傳達出一種現實主義式的身臨其境感。)一般來說,若要充分地回答這些問題或者使其與我們對電影的分析有關聯,需要後期的研究和思考。那些對電影的技術和工業層面感興趣的學生,如果能從技術在電影裏發揮的作用這個角度來分析的話,他們就找到了寫成一篇好論文的題材。
3.電影技術、生產和發行是一種商業和經濟行為。在分析任何電影的時候都要謹記這一點。比如說,如果一個觀眾打算到當地的藝術電影院去看一部低成本的獨立電影[如邁克爾·斯諾(MichaelSnow)的《波長》(Wavelength),1967],他的心理預期必然會不同於他到一個豪華影院去看一部巨額投資的大片[比如《神奇四俠》(FantasticFour,2005)(圖2-4)]。雖然不能根據一部電影的成本來判斷其好壞,但是一個觀眾調整自己心理預期的能力可以使這個觀眾準確地估計這部影片的成敗。因此,對那些來自南美和印度的影片,它們粗糙的外表不僅是因為成本限制,在某些情況下,也是有意識地用來和好萊塢的豪華大片相區別的政治標誌。另一方面,對於好萊塢的大制作來說,高預算意味著他們必須服務於盡可能多的觀眾,因此他們不會冒任何風險失去任何觀眾。要寫成一篇文章,采取這樣的角度去分析一部電影,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是對電影背後的經濟和商業因素保持敏感,可以使你對銀幕上的影像有更加深刻復雜的認知。要態度開放且習慣質疑:如果影片看起來是以低成本制作的,這樣的成本是否使這部影片可以講述那些高成本電影所不能涉及的事呢?相反,一些好萊塢電影是怎樣利用其大制作的?或者是如何利用低預算的?大部分的錢用於何處?明星?特效?宣傳?為什麼?電影的預期觀眾是誰?青少年?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男人?女人?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