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49)

有一次去看路的時候,我問他:“什麽使得生活對你有價值?”

他沒有馬上回答。

“有時候,我會覺得時間到了,那也許是我情緒低落的某一天,”他說,“你 知道嗎,夠了就是夠了。我會對我的謝莉蠻不講理。我會說,在非洲,一旦人老了,不能幹活了,人們就會把他扔到叢林里,給野獸吃掉。她覺得我在犯傻。不!我說,我已經做不了任何貢獻了。我盡在花政府的錢。”

“我不時有這種想法。然後我又會慢慢想通,嘿,事情就是這樣,順其自然吧。如果他們願意你活著,那就活著吧。”

我們在廚房外的起居室聊天,兩側是高到屋頂的窗戶。那是夏秋之交,白色的光線依舊溫暖。我們看得見下面的切爾西鎮,遠處是波士頓港的布羅德灣,周圍是海藍色的天空。我們已經聊了兩個多小時他的人生故事了,這時, 我突然覺得,記憶當中,我第一次不害怕到達生命的這個階段。路94歲了,這當然沒什麽有趣之處。他的牙齒就像被推翻的石頭,全身每個關節都痛。 他失去了妻子和一個兒子,不依靠助步車他已經無法走動(他的助步車前面的腳踏板上塞進了兩個黃色的網球)。他有時候會犯迷糊,忘記談話的主題。但是同樣顯而易見的是,他的生活方式讓他覺得自己在世界上還有個位置,他們仍然希望他活著。這讓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享受同樣的待遇。

對疾病和老年的恐懼不僅僅是被迫忍受對種種喪失的恐懼,同樣也是對孤獨的恐懼。當人意識到生命的有限,他們就不再要求太多。他們不再尋求更多的財富,不再尋求更多的權力。他們只要求,在可能的情況下,被允許保留塑造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權利——根據自己的優先順序作出選擇,維持與他人的聯系。在現代社會,我們認為衰弱和依賴排除了這種自主性的可能。但我從路,從露絲·巴雷特、安妮·布雷弗曼、麗塔·康恩以及其他很多人的事例中了解到,這是非常可能的。

“我不擔心未來。”路告訴我,“日語里有‘業’(Karma)這個詞,它意味著,如果事情要發生,那麽,我做什麽都無法阻止。我知道我的時間有限,可那又怎麽樣呢?我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

[1] 更多信息,請參閱埃倫·蘭格的專念三部曲《專念》《專念創造力》《專念學習力》,已由湛廬文化策劃,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編者注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