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43)

第十四章·美國電影十五年(1930-1945)(四)

《告密者》比《失蹤的巡邏兵》受「室內劇」的影響更大。杜德萊·尼古拉斯是一個深受歐洲文明薰陶的人,他在編寫這部影片的劇本時,嚴守三一律的法則,地點的統一是以濃霧籠罩下的沉悶的都柏林來形成的,這一背景是全部在攝影棚裡拍攝的,就如過去德國的舊影片那樣。約瑟夫·奧古斯特運用背光和明暗對襯的攝影方法,繼承了德國的偉大傳統,也就是繼承了約翰·福特從前的攝影師卡爾·弗洛恩德的傳統。象徵在這部影片中佔了相當大的位置。按尼古拉斯的解釋,告密者吉波在領取那筆以後使他良心負疚的告發賞金時,有一位瞎子在場,用意就在把他的盲目行動更加強調出來。這種細節和影片《藍天使》中用那位目擊兩位主人公相會的丑角來預示那位教授將來墮落的手法,很相近似。

《告密者》被很多美國電影史家和批評家認為是一部戰前的傑作,但實際上,這部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是重複採用了一些早已有過的經驗。影片的各個部分並不是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的,特別是它誇張的效果和攝影棚中的佈景,更是這樣。麥克斯·斯戴納根據動畫片的技巧為這部影片專門編了一套配合動作的音樂,例如當酒倒在玻璃杯中時,音樂就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這種效果顯得非常庸俗,有時令人感到非常可笑。但在這部影片裡,福特卻忠實地描寫了一個發生在愛爾蘭的類似猶大出賣耶穌的故事。福特對愛爾蘭的情形就如格裡菲斯對美國南部的情形一樣熟悉。

在這部影片獲得成功以後,福特和尼古拉斯又接連拍了三部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很失敗的影片,即《鯊魚島的囚犯》、《蘇格蘭女王》和《北斗星》。約翰·福特原想把最後這部影片拍得和《告密者》一樣成功,然而卻失敗了,這使他很為灰心,從此他就放棄了美學和攝影方面的追求,轉而去拍攝一部完全商業性的影片,即由秀蘭·鄧波兒主演的《當維利凱旋的時候》。這部影片和他以後拍攝的《颶風》、《四人復仇記》以及《海底偵察》等影片,完全屬於同一類型。他竟墮落到被委派去拍攝一些被人輕視的「西部片」,又回到他艱難創業時期的老路。但杜德萊·尼古拉斯卻根據一件郵車被劫的平凡故事編寫了一個很精彩的電影劇本。根據這個劇本拍成的影片《驛車》3卻是福特的傑作之一。這是一部和他喜用的主題略有變化的影片,在片中他依照悲劇中的三一律格式,描寫一群人(在別的影片裡他只描寫一個人)走向死亡的命運。地點始終沒有離開那輛馬車,影片傑出地表現了車上載著的各種各樣不同個性的人:賭徒、旅行商、嗜酒的醫生、妓女、馬車伕、行跡可疑的銀行家,還有年輕的姑娘。新墨西哥州雄偉的風景、荒涼的山巖和巨大的仙人掌,這些背景突出地表現了馬車在風沙中飛馳和印第安人緊緊追趕的緊張氣氛。

1舊譯《少爺兵榮歸記》。——譯者。

2舊譯《四傑傳》。——譯者。

3一譯《關山飛渡》。——譯者。


嚴肅的《青年林肯》和五光十色的《莫霍克人的鼓聲》這兩部影片都是不重要的作品。但是,根據斯坦倍克的小說《憤怒的葡萄》改編的《怒火之花》,就不是這樣。如果不是因為斯坦倍克所寫的這部小說當時打破了銷售紀錄的話,好萊塢恐怕是不會把它拍成電影的。

1舊譯《戰鼓情花》。——譯者。


福特從這部美國文學名著中找到了類似《驛車》的主題,即描寫一群人(被銀行家從土地上趕走的一個農民家庭)背井離鄉,坐著一輛破舊的雙輪馬車,橫越難行的沙漠(象徵著美國的各種制度、地主和警察),去尋求自己的前途(失業和窮困)。片中有幾個令人難忘的人物,特別是那個母親(珍妮·達威爾飾)和她的兒子(亨利·方達飾)給人的印象尤深。福特對這都小說所描寫的特殊的社會性主題,遠沒有他對「永恆性」的主題那樣感興趣。影片某些部分離開了主題,追求技巧,而格裡格·托蘭德那種明暗對襯的攝影方法也過於精巧,結果和顯明清楚的主題反而很不協調。

托蘭德和福特在另一部由杜德萊·尼古拉斯根據歐仁·奧尼爾的四出話劇壓縮編成的影片《漫長的歸程》中,把他們這種美學的追求更向前推進了一步。在這部影片裡,他們專門注意陰暗畫面的格調,排斥移動攝影,利用景深,以致反而忘記給予那些由於表演呆板而缺乏人性的人物以生氣,甚至在某些細節中他們陷於極庸俗的地步,例如影片第一個畫面就把那個女人表現得像熱帶女人那樣的「肉感」。……

在珍珠港事件前夕,約翰·福特因為把勒威林描寫威爾斯煤礦工人的那部英國小說《青出翠谷》搬上了銀幕,而獲得了他的導演生涯中最大的商業上的成功。這部說教式的幼稚可笑的影片,描寫一個煤礦資本家恭恭敬敬地替他的兒子向一個工人的女兒求婚。它在技術上雖有某些成功的地方,並獲得多項的「奧斯卡獎」,可是在藝術上仍然是一部庸俗而平凡的作品。

威廉·惠勒是從戰前到戰後時期美國一個優秀的導演。他出生於法國,20歲時為尋求幸運,離開了法國,到美國去投靠他的伯父卡爾·萊默爾。他和萊默爾雖有這種親族關係,可是並沒有因此沾光,而仍需在默默無聞的職務中去熟悉他的行業技能。他在無聲電影末期才開始導演影片,最後在文學作品的改編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他導演的這類影片有:根據麗蓮·海爾曼的話劇改編的《他們三個人》1,根據愛德娜·弗勃的小說改編的《來而取之》(由惠勒和霍華德·霍克斯共同導演),以及根據辛克萊·劉易斯的原著改編的《孔雀夫人》。惠勒對這些影片題材的選擇,非常認真,對人物的描寫特別注意心理分析,甚至還突出他們的社會背景。惠勒的演員(惠勒導演他們很成功)和他優秀的攝影師(馬戴和托蘭德)都能服從於整個作品的要求。這位導演和福特不同,對技巧不甚注意。因此使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認為平凡,沒有獨創性,儘管他很有才能和自信。

1舊譯《學校風雲》。——譯者。


《死巷》是他在戰前拍攝的一部最好的影片(1937年攝制),根據麗蓮·海爾曼的話劇改編,描寫一些窮孩子在豪華的摩天大樓下過著悲慘的生活。《吉薩蓓爾》(1938年攝制)這部影片有蓓蒂·戴維絲完美的演出,重現了1860年前後美國南部瘟疫流行的慘況。《呼嘯山莊》(1939年攝制)則是根據艾米莉·勃朗特那部充滿熱情的小說攝制的影片,改編得非常仔細,但原作的熱情還嫌表達得不夠。在這部影片之後,惠勒又拍了兩部影片,一部是很傑出的《西部人》(1940年攝制),另一部則是根據索茂塞特·莫漢原作改編得非常平凡的《書信》(1941年攝制)。在這以後,惠勒在《小狐狸》(1941年攝制)中達到了冷酷無情的高度,這是根據麗蓮·海爾曼的另一出帶有悲劇色彩的話劇改編的影片。由於惠勒的導演才能和蓓蒂·戴維絲的傑出的演技,便這部影片帶有一種人和社會的冷酷性。但惠勒也許受了約翰·福特和奧遜·威爾斯的影響(惠勒曾請他們的攝影師格裡格·托蘭德來拍攝這部影片),因此,他第一次在這部作品中顯示出他對攝影技巧的關心超過對主題的關心。

1舊譯《紅衫淚痕》。——譯者。

2舊譯《草莽英雄》。——譯者。

Views: 9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