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平:文化的主體性:誰在焦慮?如何認同?怎樣自信?(4)

先來看實然性維度的情況吧。為什麼說“文化無高低”的命題在分析性的意義上就是無法成立的呢?琢磨一下前面給出的“文化”定義,就不難找到幾乎像是禿子頭上的虱子一樣明擺在那里的答案了:如果它在最廣泛的意思上是指人們用來指導自己從事各種行為的“價值理念”,以及憑借這些價值理念創造出來的“習俗制度”和“器物成果”,那麼,“文化”本身就一定包含著人們有關哪些東西是好是壞、哪些行為是對是錯的“價值評判”,毫無懸念。畢竟,要是抹去了這些以“好壞對錯、高低優劣”作為評判基準的價值烙印,圍繞這樣那樣的“價值理念”形成起來的“文化”還能剩下點什麼東西呢?因此可以說,“文化”這個概念在語義上就分析性地潛藏著“高低優劣”的價值內涵,以致離開了後者,它自己就沒有存身之地了。

倘若考慮到某些認同“文化無高低”的學者還特別強調“文化”與人們“選擇什麼”的“價值偏‘好’”之間的內在關聯,這個命題的反諷意味就更是一覽無余了:人們的“價值偏‘好’”不就在於一方面喜歡這種文化里的高級優越先進之“好”,另一方面討厭那種文化里的低級差勁落後之“壞”,因此才會根據自己有關“高低優劣”的評判基準,有所為有所不為地“選擇”前者卻“放棄”後者嗎?或者憑借漢語里“好”字的同字異音現象,換一種方式發問:如果人們不是因為覺得某種文化“好(hǎo)”,他們還會去“好(hào)”它麼?無論如何,誰要是試圖想象出某種不分“高低優劣”的“價值偏‘好’”,難度恐怕不是一般性的大。從這個角度看,一方面主張“文化”在於“價值偏‘好’”,另一方面宣稱“文化無高低”,似乎就沒有理由說成是普通人理解不了的思想上的博大精深、理論上的高深莫測了,而是簡簡單單地直接構成了為形式邏輯所否定的語義本身的自相矛盾。也正是在這種分析性的意義上說,在荒唐荒謬的程度上,“文化無高低”的命題與“圓的正方形”的說法倒真的是“不分優劣”。

這樣子訴諸概念分析,未免還有點兒燒腦,所以不妨再求助於一下具體的日常經驗吧。不管怎樣,在現實生活中很容易看到下面的情形:張三更喜歡吃這邊的饅頭而不是舶來的面包,李四傾向於欣賞洋味的芭蕾而不是土氣的京劇,王二麻子特熱愛燈籠加鞭炮的春節氣氛而不是鈴兒響叮當的聖誕節慶……那麼,形成這類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化”現象的根本原因,要是不在於他們對前者的評價“高”或“優”而對後者的評價“低”或“劣”,還會在哪里呢?倘若離開了這些“高低優劣”的價值評判,他們又該如何按照自己的“價值偏‘好’”來決定自己“選擇什麼”呢?哪怕是“腦子一熱沒多想就喜歡上了”,也應當算是個潛含著“價值偏‘好’”的重要動機吧。再打個比方說,倘若你主張“儒家文化是反專制的”,同時又認為“專制”是個壞東西,你豈不是就一定會認為儒家文化要比那些維護專制的文化更優越更高級更先進,並且因此喜歡前者而討厭後者嗎?所以,最讓人納悶的事情是:一個人吃了一頓飯,聽了一首歌,讀了一本小說,看了一場電影,遊玩了一處風景,還要指手畫腳評頭論足一番呢,怎麼等到所有這些勞什子湊在一起合成了所謂的“文化”,它們就像點石成金一般,突然變成了高低不論優劣不分的和稀泥對象啦?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再進一步聯系到文化主體的一己個體特征,文化自身擺脫不掉的這種“高低優劣”的等級性價值差異就更鮮明了。拿“我們炎黃子孫的文化傳統”為例,這樣的說法很容易給人留下某種印象,仿佛“我們”這些個“炎黃子孫”至少會對自己的“文化傳統”在整體上等同看待,不準備在其中分出個讓彼此難堪的“高低優劣”來。然而,一旦落實到了具體的個體頭上,情況立馬就會出現反轉,因為不但道儒墨佛的追隨者肯定會對這幾種不同的文化思潮持有不同的規范性評價,甚至有可能達到了“無父無君,是禽獸也”的極端地步,而且就是在儒家這樣的單一思潮內部,不同的儒者也免不了會在孟荀之間、程朱與陸王之間、當前的大陸新儒家與港臺新儒家之間、乃至當前大陸新儒家的幾個不同流派之間,形成“甲比乙不但更高明而且更中庸”的“愛有差等”之見。說破了,哪怕所有這些文化思潮都屬於百家爭鳴之後綿延下來的百花齊放,一旦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通過“選擇什麼”把自己嵌入到了“文化之別”中,他們不還是會出於各自不同的特“色”偏“好”,從姹紫嫣紅中挑出自己更青睞的那一朵來麼。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的確也會出現有人拒絕評判不同文化高低優劣的情況。比方說,當張三對於某些文化現象漠不關心無動於衷的時候,他就很可能宣布:“它們是好是壞是對是錯關我什麼事呀?我才懶得操這份閑心呢。”不過,這類情況與其說是證明了“文化無高低”的命題,不如說是恰恰否證了這一說法,因為從語境中便不難看出:張三正是因為對於涉及到的“文化之別”完全缺乏自己的“價值偏‘好’”,也根本不打算從中“選擇什麼”,才會生出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價值中立”態度。所以,這個案例反倒更有力地見證了“文化”不可能離開“高低優劣”的“價值偏‘好’”而抽象存在的典型特征。

綜上所述,從事實性之是的視角看,“文化”這東西在歷史上實打實地生成演變,只有溯源到人生在世通過“優劣高低”的“價值偏‘好’”展開的“選擇什麼”那里才能得到合乎邏輯的解釋說明,以致要是人們沒有圍繞“高低優劣”生成自己的“價值偏‘好’”,壓根兒就不會有所謂的“文化”在。說白了,前面的語義分析也是從日常生活的這些鮮活實例中提取出來的:既然“文化”在事實上只能存在於與“優劣高低”分不開的“價值偏‘好’”之中,它在概念上當然也就只有依據包含“高低優劣”的“價值偏‘好’”才能得到界定了。

Views: 4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