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博·程 圩:文化旅遊視野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4)

3.3 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和諧社會是人類追求的共同目標, 也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和相關文化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組成部分。和諧社會構建必須與和諧文化建設相表裏, 而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建設和諧文化與和諧社會的基礎。在文化旅遊中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公平公正的開發。這不僅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要求, 也是建設和諧文化、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註意以下兩點:

首先, 保護文化平等權。文化沒有優劣之分, 但不同文化之間也存在歧視和壓迫, 這是一個文化公正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存在於國家之間 ( 如東方文化、西方文化、伊斯蘭文化) , 也存在與國家內部 ( 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 甚至是不同民族、遺產之間。作為弱勢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普遍面臨著文化空間被擠壓、甚至是被 “文化滅絕”的威脅。由於各種原因, 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一國或一個社會內部常常面臨著不公正的對待, 而不公正的對待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要想避免這個後果就要對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持一種尊重, 用 “平等”而不是傲慢的態度來對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文化遺產。站在自己文化的背景和個人的好惡基礎上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容易導致部分遺產的 “文化滅絕”。



其次, 要保護文化認同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十分明確地指出, 文化認同是確立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關鍵。個體、群體或團體之所以把某種文化視作自己的遺產加以傳承與保護, 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它能滿足身份確認的需求。如某個民族、地域對自己民族的、地域的語言, 剪紙藝人對剪紙藝術等的情感, 不僅僅是因為對其實際功能的認識, 而且是對其能夠體現的自我文化身份意義的把握。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開發中, 我們應當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其擁有者或傳承者所具有的這種本體意義與文化認同[37]。在 2001 年首批 19 項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 中國昆曲等代表作瀕危報告均共同指出: 現代化和全球化給世界文化帶來單一性的發展, 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日漸趨同, 使得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在強勢文化面前對自己的文化傳統和文化身份失去興趣或拒絕接受。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認同, 反映了一個民族、族群、社區和國家對自身特性的認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認可的程度, 是維系一個群體或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38]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對我們建設和諧社會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 那就是我們要關注群體或集體所具有的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 從文化身份的認同中去把握和諧文化的本質, 建設和諧社會。


4 結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文化中傳承下來的精華部分, 它負載一個民族 ( 人群) 的特定價值取向, 表現了一個民族( 人群) 的生活方式, 凝聚著一個民族自我認同的凝聚力, 是特定群體從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同時也是不可再生的遺產。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不間斷文明史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各個民族均在其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出大量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 是連結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系國家統一的基礎, 只有保護好這些寶貴的遺產, 對它們進行合理的開發, 使它們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 我們才能在面對文化全球化的趨勢時, 維護本民族的文化主權, 才能確保中華文化的傳承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安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僅要依賴各方的保護努力, 更要期待全體民眾對本國、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有一個自覺的認識, 將傳統文化視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甚至視為我們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只有這樣, 全體社會成員才會共同愛護傳統, 保護傳統。遺產才能世代傳承, 民族文化的血脈才不會中斷, 精神家園才能真正得到守護!


註釋:


①Jamieson 認為文化旅遊應該包括以下的內容: 手工藝、語言、藝術和音樂、建築、對旅遊目的地的感悟、古跡、節慶活動、遺產資源、技術、宗教、教育等 [Jamieson W. The challenge of cultural tourism. Canadian Tourism Bulletin[J].1994,3(3):3-4.]; Daniel 研究舞蹈表演作為文化旅遊的項目, 如何使表演在旅遊背景下保持原真性和創造性[Yvonne Payne Daniel. Tourism dance performances authenticity an creativity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4):780-797.]; Kaley 以加拿人渥太華音樂遺產旅遊為例研究了本土化旅遊的合理性和意義[Kaley. Mason. Sound and meaning in aboriginal tourism[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2004,31(4):837-854.]; Herbert 研究了文學遺產地的旅 遊 和 遺 產 體 驗 兩 者 之 間 的 關 系 [Herbert David. Literary Places,Tourism and the Heritage Experience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28(2):312-333.]。

②祈慶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傳承及傳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毛繼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成功探索[J].音樂研究.2006(1).


參考文獻


[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EB/OL].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 http: // unesdoc. unesco. org / images / 0013/001325/132540c.pdf, 2003-10-18/2007-09-19.

[2]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 作 的 意 見 [EB/OL]. 國 家 文 化 部 網 站 .http://www.ccnt.gov.cn/zcfg/fgxwj/t20060329_25222.htm, 2005-03-26/2007-09-19.

[3] 陸林.近 10 年文化旅遊研究進展[J].旅遊學刊,2005,20(6):82-88.

[4] 郭 一 新.假日生意經—旅遊休閑篇 [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0.138.

[5] Greenwood D. Culture by the pound: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ourism as culture commoditizing [C].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1989,(2):99-110.

[6] Kurin Richard.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2003 UNESCO convention: a critical appraisal [J]. Museum InternationalOxford,2004,56(1): 66-77.

[7] 喬曉光.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大學教育和民族文化資源整合[J].美術研究,2003,(1):62-68.

[8] Condominas George. Researching and safeguarding the intangible heritage[J]. Museum International-Oxford,2004,56(1):21-31.

[9] Arizpe Lourd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versity and coherence

[J].Museum International- Oxford,2004,56(1):130-136.

[10]劉魁立.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若幹理論反思[J].民間文化論壇, 2004,(4):51-54.

[11]Demotte Rudy. National policies concern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example of Belgium's French community[J]. Museum International-Oxford, 2004,56(1):174-179.

[12]翟 鳳 儉.從“草 根 ”到“國 家 文 化 符 號 ”[J].藝 術 評 論,2007,(6): 19-20.

[13]Ahmad Yahaya. The scope and definitions of heritage: from tangible to intangib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06,12(3): 292-300.

[14]王寧.非物質遺產的界定及其價值[J].學術界,2003,(4):51-54.

[15]劉玉清.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休閑市場[J ].價格與市場,2003, (3):24-25.

[16]劉魁立.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河南社會科學,2007,15(1):25-34.

[17]Bedjaoui Mohammed. 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legal framework and universally recognized principles [J].Museum International-Oxford,2004,56(1): 150-155.

[18]Smeets Rieks. Language as a vehicl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 Museum International-Oxford,2004,56(1):156-165.

[19]Okawa G Y.Personalizing the intangible through historical acts and artifacts: language, attitudes, language history, and language heritage in the classroom and beyond[J].Journal of Teaching Writing,2004,21 (2):33.

[20]Nettleford Rex. Migration, transmiss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J]. Museum International-Oxford,2004,56(1): 78-83.

[21]青島泰之.通過教育方式來促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J].美術研究,2005,(3):5.

[22]Laura Jane Smith, Anna Morgan,Anita van der Meer. Community driven research in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the Waanyi women's history proje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2003,9(1):65.

[23]國 際 古跡遺址理事會. 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憲章. 即 Venice Charter (1964)[A].見國家文物局法制處編.國際保護文化遺產法律文件匯編[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162-165.

[24]尹彤雲.博物館視野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民族藝術,2006,

(4):6-12.

[25]金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背影[J].三聯周刊,2005,(46):90.

[26]賀學君.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 2005,(2):103-109.

[27]陳勤建. 民間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若幹問題[J].江西社會科學, 2005,(2):110-120.

[28]蔡豐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特征及其當代價值[J].上海交通大學學,2006,14 (4):64-70.

[29]吳曉雋.文化遺產旅遊的真實性困境研究[J].思想戰線,2004,30(2): 82-87.

[30]向雲駒.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M].銀川: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89-90.

[31]震剛. 各國學者共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N]. 法制日報, 2005-01-28(3).

[32][加]Bob McKercher ,[澳]Hilary du Cros .朱路平(譯).文化旅遊與文化遺產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95.

[33]龍紅.論人類無形文化遺產[J].廣西社會科學, 2005,(1):172-174.

[34]宋俊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和諧基因[J].學術研究,2006,(11):37-41.

[35] 劉永明.權利與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原則(上)[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2006,(1):191-199.

(原載 2008 年第 1 期 總第 99 期 人文地理)

Views: 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