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再訪退思園
在江南名園中,退思園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青睞,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可算是個異數,因為它興建得很晚,是清光緒十一到十三年間,也就是一八八五年到一八八七年,在蘇州吳江地方的同裏鎮上建造的。比起蘇州同登“世界文化遺產”名榜的古典園林,如滄浪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獅子林等,退思園的歷史文化背景就顯得蒼白孱弱多了。不要說滄浪亭可以上溯到北宋,歐陽修還寫詩打趣園主蘇舜欽,“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值四萬錢”;獅子林是元明兩代的禪寺,倪雲林曾流連於此,手繪《獅子林圖》,乾隆六次南巡,六訪獅子林;拙政園裏有文徵明手植的紫藤,傳世還有他所畫的《拙政園三十一景圖》,清初大學士陳之遴買下園子,讓妻子女詩人徐燦住在園內,嫁給錢謙益的柳如是便來園中小住;網師園始建於南宋,乾隆年間修復之後,沈德潛、錢大昕都寫過圖記,民國期間又有張善孖、張大千兄弟借寓,還養了頭小老虎;即使是較晚的留園,也經歷過四百年朝暉夕陰的熏陶,浸潤了濃郁的文化氣息,明末有文人雅士如袁中郎、江盈科徜徉的足跡,清末則成了洋務大臣盛宣懷的產業。
退思園的歷史不過一個多世紀,建造之時已是清朝大廈將傾,國勢衰微,民生雕敝,文化傳統受到西方強勢文化震撼侵蝕之際,假如我們相信歷史教科書所說,文化藝術反映經濟基礎與時代精神,那麽,退思園就是中國傳統審美精神頹圮時代的產物,應該是雕琢堆砌,粉飾太平,毫無足觀的。然而,這個園子雖然小巧玲瓏,只有九點八畝,倒也落落大方,風華雅致,讓人想到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毫無俗艷浮華之氣,在收斂含蓄之中,展現了溫文爾雅之美。說它是異數,或許有點誇張了,反倒讓人深思,江南審美傳統承襲有序,不絕如縷,反映了蘇州地區的文化底蘊深厚,鐘靈毓秀,就算全國政治經濟窳敗,也還有塊福地,孕育出賞心悅目的奇花瑤草。
今年初夏,有機會和一群外國學者遊覽同裏古鎮,才首度躬親見識了退思園。經過了古色古香的廳堂樓宇,在曲折回廊與高墻圍繞的後面,穿過一道月洞門,豁然開朗,是一池粼粼波光,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十分低調含蓄,卻又在收斂沈穩之中,透露出令人心曠神怡的自在。退思園是人造的園林,不是自然,卻讓人感到巧奪天工。明末的計成在《園冶》書中,一開頭就說,造園有兩大要素:“地偏為勝”與“景到隨機”,如此則“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把設計的精巧完全融入自然環境。退思園的設計,簡直就是計成理念的實踐,達到了李卓吾說的“化工”(大化之工)。我在假山頂上的眠雲亭裏閑坐,剛覺得自己逐漸融入了大化,同行的美國朋友就開始大呼小叫,說遊覽了一個鐘頭了,吃農家菜的時間已到,不能再耽擱了。只好怏怏離去。
隔了一天,外國朋友都回上海去了,蘇州曲家周秦問我,要不要到附近古鎮走走,以消浮生半日之閑。我說好極了,去同裏吧。這一次我們徜徉在退思園,沒有時間限制,心情之舒暢就如微風吹在池水上的漣漪,不幹任何人的事。沿著菇雨生涼軒的後面,攀上遍布藤蘿的假山石階,從架空的天橋走進了辛臺書屋。暗褐色窗欞外面,榴花開得正盛,艷麗如火,映著澄碧的藍天,美得像一幅維米爾的油畫,讓我覺得,這間書房取名“辛臺”,以喻辛苦讀書,似乎自儆得有點矯情了。
回家途中,在古鎮上看到一個指示牌,上書“計成故居”。一問,才知道,原來此地是計成的故裏,也難怪造園的承傳不斷,會讓我在兩天之內,再訪退思園。
靈隱風光
到杭州,好像總得去靈隱寺一趟,即使不進香,也跟著善男信女隨喜一番。不過,近年旅遊業大盛,靈隱已成觀光重點,不分晨昏早晚,人山人海,擁擠的程度可比菜市場,讓人感到氣悶。
我第一次去靈隱是二十多年前,“文革”剛結束,砸毀的大殿還沒修復,只有外面一進天王殿,不勝淒涼之感。然而,卻幽靜,遠離市囂,可以凈化汙染於紅塵的心思。飛來峰安安穩穩,守著一山蒼翠;摩崖造像個個氣定神閑,依山傍水,看著時光流轉。
徐霞客的《浙遊日記》寫他到靈隱,因在深秋,山水清寂,十分愜意。先盤旋於飛來峰的石洞:“山間石爽,毫無聲聞之混,若山洗其骨,而天洗其容者。余遍歷其下,復各捫其巔,洞頂靈石攢空,怪樹搏影,跨坐其上,不減群玉山頭也。”
我第一次看到的飛來峰,也是這個景象,盤旋其間,覺得可與山石親近,感受山巒的脈氣。過了十幾年,再去靈隱,就看到飛來峰上爬滿了成千上萬的徐霞客,有西裝革履者,有足登高跟鞋者,更多的是呼朋引伴的壯漢,尖叫笑鬧的孩童。父母手執相機,慫恿兒女挪動屁股,穩穩坐在佛頭上;情侶手牽著手,環抱著佛像的軀體,擺出各種飛天的姿態,發揮革命浪漫主義的想像力。
徐霞客當年爬完了飛來峰,下山涉澗,進了靈隱寺,見到“有一老僧,擁衲默坐中臺,仰受日精,久不一瞬。……是日,獨此寺麗婦兩三群接踵而至,流香轉艷,與老僧之坐日忘空,同一奇遇矣。為徘徊久之”。這樣的景象,我沒見過,將來也不會再有了。
現在也有不少麗婦來進香,滿頭珠翠,滿身滿臂滿手的環鐲飾件,不但拜佛,連天王、韋陀也拜,然後還在殿外向上下四方一一拜禮。但是,見不到老僧了,見不到閉目合什的和尚,見不到超塵脫俗的大德,只見到幾個看守佛殿的年輕和尚,嘻嘻哈哈,擠眉弄眼,算是觀光勝地的必要點綴吧。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